2015年河北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筆試試卷
(滿分:150分時間:15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1.以憲法為依據(jù)制定的我國教育法律法規(guī)體系中的基本法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的教育是( ?。?BR> A.幼兒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義務教育
3.“兩免一補”具體是指( ?。?。
A.免學費、免雜費、逐步給學生補助生活費
B.免學費、免書本費、逐步給學生補助生活費
C.免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D.免學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每個學生學雜費
4.教師職業(yè)道德區(qū)別于其他職業(yè)道德的基本標志是( ?。?。
A.團結協(xié)作
B.為人師表
C.敬業(yè)愛業(yè)
D.清正廉潔
5.馬老師根據(jù)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座位,把成績好的排在前面,成績差的排在后面。馬老師的做法( ?。?BR> A.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
B.可以有效地管理班級
C.侵犯了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D.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權
6.程某從小就想做老師,但因犯過失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并緩期執(zhí)行,執(zhí)行期滿后程某得知自己不可能有機會做老師了,但想考教師資格證,滿足一下自己的愿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程某當下可以報考
B.程某永遠不能報考
C.程某五年之后可以報考
D.程某經(jīng)過嚴格審查之后可以報考
7.美籍華人謝女士一直資助某山區(qū)小學。當?shù)卣疄榱吮硎局x意,想安排她在學校擔任一定職位。下列職位不能安排的是( )。
A.校長
B.學科教師
C.教學管理人員
D.教學輔助人員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說明了教學應遵循( )。
A.系統(tǒng)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9.一般來說,進人初中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都比較急劇,因此教育者應該( )。
A.因材施教
B.循序漸進
C.有針對性
D.抓住關鍵期
10.校風、校訓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它視為課程,它應屬于( ?。?。
A.綜合課程
B.學科課程
C.隱性課程
D.活動課程
11.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上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边@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 ?。?。
A.創(chuàng)造性
B.復雜性
C.示范性
D.延續(xù)性
12.孫老師正在上課,突然外面?zhèn)鱽硪宦暰揄懀瑢W生不由自主地往外看,孫老師批評大家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學上把學生的這種注意叫作( ?。?。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隨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為了讓學生記住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吳老師告訴學生:“馬克思一巴掌(18)一巴掌(18)打得資產(chǎn)階級嗚嗚(55)叫?!边@種認知策略屬于( ?。?BR> A.復述策略
B.調(diào)節(jié)策略
C.組織策略
D.精細加工策略
1 4.個體把已經(jīng)學到的經(jīng)驗用到內(nèi)容難度、復雜程度和概括層次上類似的其他情境中。這種學習遷移屬于( ?。?BR> A.縱向遷移
B.橫向遷移
C.順向遷移
D.逆向遷移
15.珍珍嘗試了八次就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了《春曉》。為了鞏固背誦效果,陳老師緊接著又讓她背誦了四遍。陳老師對珍珍采取的知識保持方法是( ?。?。
A.及時學習
B.分散學習
C.適當過度學習
D.分散集中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并簡要說明理由。(本大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界定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6周歲的公民。
2.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3.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被撤銷教師資格的人,自撤銷之日起五年內(nèi)不得重新申請認定教師資格。
4.一般來說,學生的品德結構包括知、情、意、行幾個方面,這說明德育活動從來就是單方面進行的。
5.心理是人腦的機能,是人腦對內(nèi)在心理活動的反映。
6.對于大多數(shù)學習而言,集中復習的效果要遠遠優(yōu)于分散復習的效果。
7.凡是教學效果好的老師,都會有意無意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風格。
8.心理定勢對問題解決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9.某男教師對某留守兒童實施了性騷擾,學校根據(jù)《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2008年修訂)》,對該教師進行了嚴肅處分。
10.宋老師為了避嫌,節(jié)假日從來不對學生進行單獨輔導,以免有人懷疑自己私下收了學生的禮物。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題,每題8分,共24分)
1.簡述啟發(fā)性教學原則的含義及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
2.簡述班主任在建設與管理班級組織的過程中應采取的基本策略。
3.簡述教學過程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四、按照新課程三維目標的要求。簡要設計以下短文的教學目標(16分)


五、案例分析題(共2題,每題l5分,共30分)
1.某小學為了激勵所謂的“差生”,督促他們不斷反省自己,積極要求進步,進而取得良好的成績,給他們戴上了綠領巾。
你認為校方此種做法是否正確?談談自己的看法,并說說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2.近些年來,許多中小學(尤其是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采取了一種叫“全封閉、半軍事化”的學生管理模式,比如學生全天不能出校門,所有活動都在校內(nèi)進行,只能在特定時間(星期六、星期日)出?;顒?、回家。學校認為這樣做可以減少校外不良因素對學生的干擾,保障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高升學率,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
請用“德育過程是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響的過程”的規(guī)律分析上述做法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響。
六、寫作(30分)
夏丐尊先生在《愛的教育》一書譯者序中寫道:“好像掘池,有人說方形好,有人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于池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BR> 根據(jù)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論述文,題目自擬。
(滿分:150分時間:15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1.以憲法為依據(jù)制定的我國教育法律法規(guī)體系中的基本法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的教育是( ?。?BR> A.幼兒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義務教育
3.“兩免一補”具體是指( ?。?。
A.免學費、免雜費、逐步給學生補助生活費
B.免學費、免書本費、逐步給學生補助生活費
C.免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D.免學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每個學生學雜費
4.教師職業(yè)道德區(qū)別于其他職業(yè)道德的基本標志是( ?。?。
A.團結協(xié)作
B.為人師表
C.敬業(yè)愛業(yè)
D.清正廉潔
5.馬老師根據(jù)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座位,把成績好的排在前面,成績差的排在后面。馬老師的做法( ?。?BR> A.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
B.可以有效地管理班級
C.侵犯了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D.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權
6.程某從小就想做老師,但因犯過失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并緩期執(zhí)行,執(zhí)行期滿后程某得知自己不可能有機會做老師了,但想考教師資格證,滿足一下自己的愿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程某當下可以報考
B.程某永遠不能報考
C.程某五年之后可以報考
D.程某經(jīng)過嚴格審查之后可以報考
7.美籍華人謝女士一直資助某山區(qū)小學。當?shù)卣疄榱吮硎局x意,想安排她在學校擔任一定職位。下列職位不能安排的是( )。
A.校長
B.學科教師
C.教學管理人員
D.教學輔助人員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說明了教學應遵循( )。
A.系統(tǒng)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9.一般來說,進人初中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都比較急劇,因此教育者應該( )。
A.因材施教
B.循序漸進
C.有針對性
D.抓住關鍵期
10.校風、校訓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它視為課程,它應屬于( ?。?。
A.綜合課程
B.學科課程
C.隱性課程
D.活動課程
11.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上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边@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 ?。?。
A.創(chuàng)造性
B.復雜性
C.示范性
D.延續(xù)性
12.孫老師正在上課,突然外面?zhèn)鱽硪宦暰揄懀瑢W生不由自主地往外看,孫老師批評大家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學上把學生的這種注意叫作( ?。?。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隨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為了讓學生記住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吳老師告訴學生:“馬克思一巴掌(18)一巴掌(18)打得資產(chǎn)階級嗚嗚(55)叫?!边@種認知策略屬于( ?。?BR> A.復述策略
B.調(diào)節(jié)策略
C.組織策略
D.精細加工策略
1 4.個體把已經(jīng)學到的經(jīng)驗用到內(nèi)容難度、復雜程度和概括層次上類似的其他情境中。這種學習遷移屬于( ?。?BR> A.縱向遷移
B.橫向遷移
C.順向遷移
D.逆向遷移
15.珍珍嘗試了八次就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了《春曉》。為了鞏固背誦效果,陳老師緊接著又讓她背誦了四遍。陳老師對珍珍采取的知識保持方法是( ?。?。
A.及時學習
B.分散學習
C.適當過度學習
D.分散集中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并簡要說明理由。(本大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界定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6周歲的公民。
2.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3.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被撤銷教師資格的人,自撤銷之日起五年內(nèi)不得重新申請認定教師資格。
4.一般來說,學生的品德結構包括知、情、意、行幾個方面,這說明德育活動從來就是單方面進行的。
5.心理是人腦的機能,是人腦對內(nèi)在心理活動的反映。
6.對于大多數(shù)學習而言,集中復習的效果要遠遠優(yōu)于分散復習的效果。
7.凡是教學效果好的老師,都會有意無意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風格。
8.心理定勢對問題解決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9.某男教師對某留守兒童實施了性騷擾,學校根據(jù)《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2008年修訂)》,對該教師進行了嚴肅處分。
10.宋老師為了避嫌,節(jié)假日從來不對學生進行單獨輔導,以免有人懷疑自己私下收了學生的禮物。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題,每題8分,共24分)
1.簡述啟發(fā)性教學原則的含義及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
2.簡述班主任在建設與管理班級組織的過程中應采取的基本策略。
3.簡述教學過程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四、按照新課程三維目標的要求。簡要設計以下短文的教學目標(16分)


五、案例分析題(共2題,每題l5分,共30分)
1.某小學為了激勵所謂的“差生”,督促他們不斷反省自己,積極要求進步,進而取得良好的成績,給他們戴上了綠領巾。
你認為校方此種做法是否正確?談談自己的看法,并說說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2.近些年來,許多中小學(尤其是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采取了一種叫“全封閉、半軍事化”的學生管理模式,比如學生全天不能出校門,所有活動都在校內(nèi)進行,只能在特定時間(星期六、星期日)出?;顒?、回家。學校認為這樣做可以減少校外不良因素對學生的干擾,保障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高升學率,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
請用“德育過程是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響的過程”的規(guī)律分析上述做法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響。
六、寫作(30分)
夏丐尊先生在《愛的教育》一書譯者序中寫道:“好像掘池,有人說方形好,有人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于池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BR> 根據(jù)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論述文,題目自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