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宣城普通高中中考招生錄取計劃公布

字號:

普通高中招生錄取辦法
    1、錄取原則。普通高中錄取首先根據各縣市區(qū)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按照一定比例劃定各縣市區(qū)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線。錄取普通高中考生,其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必須達到5C等級及以上。在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級達到5C等級及以上、初中學業(yè)考試成績達到普高錄取最低控制線的基礎上,依據考生志愿,結合招生學校招生計劃,按照考生初中學業(yè)考試原始總分(含政策性加分),從高到低擇優(yōu)錄取。
    上述成績出現并列要進行取舍時,則按照考生的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學業(yè)考試成績原始分之和從高分到低分擇優(yōu)錄取;仍相同,按照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級從高到低錄取(綜合素質評價等級高低順序為:首先按A等級多者為先,其次按B等級多者為先);再相同,按照考生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四科學業(yè)考試成績原始分之和從高分到低分擇優(yōu)錄取;采取上述辦法后,若仍無法區(qū)分,則按照考生的省統(tǒng)一命題學業(yè)考試科目成績等級從高到低錄取(學業(yè)考試科目等級高低順序為:首先按A等級多者為先,其次按B等級多者為先)。
    考生省統(tǒng)一命題考試科目成績的等級劃分,每科按所在縣市區(qū)全體考生成績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排名為前30%(含30%)的考生成績?yōu)锳等,前30%—60%(含60%)的考生成績?yōu)锽等,前60%—97%(含97%)的考生成績?yōu)镃等,余下的考生成績?yōu)镈等。其中物理與化學、思想品德與歷史分別合并作為一個學科呈現分數、等級。
    2、繼續(xù)堅持將省示范高中招生指標分解到各初中學校(含民辦初中學校),實行統(tǒng)一管理,分校錄取。2017年各校分解指標應不低于學校招生計劃的80%,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qū)實行100%的指標分解。分解指標比例,宣城中學由市教體局確定,其他省級示范高中由所在縣市區(qū)教體局確定。
    省示范高中指標到校生在達到普通高中分數線的基礎上,依據考生志愿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不設置省示范高中指標到校生最低錄取控制線。
    到校指標原則上根據各初中實際在籍、就讀滿三年且報名參加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畢業(yè)年級學生數,按比例切塊分配,并適當向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傾斜。嚴禁將指標分配與初中升學率掛鉤。考生必須在學籍所在初中實際就讀滿三年(在籍且在校三年),方可填報分配到該校的指標生志愿。分解到校指標不錄取初中階段在籍超過三年的考生。各縣市區(qū)要充分發(fā)揮指標分解對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促進作用,科學合理分配到校指標。具體分解方案報經當地政府同意后公布實施,并于5月10日前報市教體局(同時報送基教科和考試院)備案。宣城中學分解方案由宣州區(qū)教體局制定。
    3、繼續(xù)試行省級示范高中自主招生、普通高中特長生招收和特招優(yōu)秀運動員(簡稱“特招生”)制度。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宣城中學打造“皖南”工程實施方案》,宣城中學自主招生人數控制在150人以內,其他學校自主招生人數原則上控制在56人以內。普通高中特長生招生人數控制在各校招生計劃總數的2%以內(特色班除外)。自主招收的學生及特長生必須參加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考試成績不得低于所在縣市區(qū)普高錄取最低控制線。各校自主招生、特長生招生方案必須經市教體局核準后方可實施(招生方案于5月10日前,經所在縣市區(qū)教體局審核同意后報市教體局核準,宣城中學直接報市教體局核準)。特招生方案另行下發(fā)。
    4、省級示范高中招收歷屆生的比例控制在各校招生計劃總數的1%以內,錄取初中階段在籍超過三年考生的比例控制在各校招生計劃總數的2%以內。
    5、嚴格控制招生范圍。宣城中學、民辦普通高中及宣城二中國際班,可以面向全市招生。其他普通高中在本縣市區(qū)范圍內招生。
    6、同城范圍內(含縣域內)的普通高中學生嚴禁借讀。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均不得錄取未填報志愿的學生。
    7、民辦普通高中招生納入統(tǒng)一管理。各縣市區(qū)要依據民辦學校辦學規(guī)模合理劃定民辦普通高中統(tǒng)一招生和自主招生計劃。民辦普通高中應依據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各類招生計劃及相關招生政策制定招生簡章、招生廣告和自主招生方案,招生簡章、招生廣告和自主招生方案經所在縣市區(qū)教體局審核并報市教體局備案后方可向社會公布。民辦普通高中統(tǒng)一招生計劃實行與當地公辦學校同等管理,自主招生計劃實行與當地公辦學校同期面向社會自主招生。不得私自招收未經市教體局批準錄取或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新生,嚴禁買賣學籍,不得委托其他學校代為招生或為其他學校學籍,嚴禁以其他學校名義進行招生。
    8、保障流動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權益。隨遷子女在我市參加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和報考普通高中學校,與當地學生執(zhí)行相同的高中招生政策。市外就讀的學生回戶籍所在地參加初中升學考試的學生享受分解指標政策,由縣市區(qū)教體局根據報名人數,單獨作為一個單位,按不低于各初中分配的比例,確定示范高中招生指標分配數,如分配指標數不足1人,至少分配1人。市外參加中考申請回原籍就讀高一的學生,參照轉學手續(xù)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