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80分范文精講:參與志愿服務(wù) 擔當社會責任

字號:

歡迎閱讀公務(wù)員考試頻道(www.liuxue86.com/gongwuyuan/)的《參與志愿服務(wù) 擔當社會責任》考試資料,關(guān)鍵詞為申論范文,本文發(fā)表于2013年03月21日 20時35分44秒。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青年人有理想有朝氣,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未來的希望所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青年人肩負著不同的使命。現(xiàn)在中國的青年人身處很好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經(jīng)濟在發(fā)展,中國社會在轉(zhuǎn)型,中國在迅速崛起。現(xiàn)代的青年人比他們的父輩、祖輩有了更多的選擇也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有人說現(xiàn)在的青年人是“迷茫的一代”,他們丟失了青年人應(yīng)有的社會責任和良知。他們嬌生慣養(yǎng)、個性自我、浮躁功利、集體觀念淡薄,缺乏責任感,很少懂得關(guān)心他人。
    但人們也看到:當汶川地震來襲時,廣大的青年人心系災區(qū)、情牽祖國、及時行動、奉獻愛心。一批又一批青年志愿者背起行囊,奔赴災區(qū),投入抗震救災戰(zhàn)斗。他們不顧安危搶救同胞生命,不辭辛勞搬運分發(fā)救災物資,不分日夜對傷病員進行心理關(guān)愛、救護撫慰,幫助災區(qū)人民重拾信心,重建家園。
    為迎奧運,無數(shù)青年人付出了辛勞的汗水,為這場盛會的成功舉辦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在比賽場館外冒著烈日酷暑引導車輛通行,在場館內(nèi)打掃衛(wèi)生、清理垃圾、疏通廁所,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為人們提供著各種幫助。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祖國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時代風采和國人的精神風貌,體現(xiàn)著一個國家民眾的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
    通過種種或悲或喜的事件考驗,人們不禁要問這還是被我們質(zhì)疑和憂慮的青年人嗎?有評論稱,他們作為中國社會的未來,堪擔重任——與此前外界對他們的一些描述有天壤之別。是什么讓他們改變?
    志愿精神是一種自愿的、不為報酬和收入而參與推動人類發(fā)展、促進社會進步和完善社區(qū)工作的精神,是公眾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青年人在志愿者平臺上,得到了鍛煉和發(fā)展。擔任志愿者,可以促使他們改變,幫助他們成長。
    志愿精神,強調(diào)的就是無私付出,而不是一味索取,青年志愿者在為他人服務(wù)的同時,自己也經(jīng)受了鍛煉,提高了與人交往的能力,豐富了自己的閱歷,同時增強了公民的社會責任感。青年人通過參與志愿服務(wù),有機會為社會出力,盡公民的義務(wù),而且人生的價值也在志愿活動當中得到體現(xiàn),從中學會自覺奉獻精神和參與社會活動的責任感,精神境界得到了升華。通過志愿活動,青年人豐富了生活體驗。志愿者利用閑余的時間,參與一些公益工作和活動,既可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親身體驗社會的人和事,加深對社會的認識。
    青年人在志愿者活動中用行動體現(xiàn)青春的價值,用微笑傳遞人間溫情,用愛心傳遞愛心。他們用無言的行動感染著別人,闡釋著青年人的責任。他們學會了面對,拾起了丟失的責任。他們用行動喚醒了許多年輕人的責任心和良知,帶動起更多的人去幫助別人,讓愛心不斷傳遞。很多志愿者不約而同地道出了這樣的心聲:“要把志愿精神帶進生活中,讓更多的人成為志愿者。”
    弘揚志愿精神,完善志愿服務(wù)體系,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中來。在服務(wù)社會的行動中,增強社會責任感,完善自我,不斷深入社會、了解國情,在奉獻社會中增長才干,為祖國建設(shè)奉獻我們的青春力量!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申論熱點 申論范文 申論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