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醫(yī)學西綜復習要點:各種組織再生過程

字號:

(1)上皮組織的再生:
    1)被覆上皮再生:鱗狀上皮缺損時,由創(chuàng)緣與底部的基底層細胞分裂增生,向缺損中心遷移,先形成單層上皮,以后增生分化為鱗狀上皮。粘膜如胃腸粘膜缺損后由鄰近的基底部細胞分裂增生加以修補,新生的細胞起初是立方形的,以后增高變?yōu)橹鶢罴毎?BR>    2)腺上皮再生:腺上皮雖然有較強的分裂再生能力,但損傷的狀態(tài)不同,其再生情況也各異。如果僅有腺上皮的缺損而腺體的基底膜未被破壞,則由殘存細胞分裂再生,可完全恢復原來腺體結構。如果基底膜破壞,則難以再生。肝細胞分裂增生活躍,肝再生有3種情況,肝大部分被切除后,通過肝細胞分裂增生,短期內就能使肝臟恢復原來的大小;肝細胞壞死時,不論范圍大小,只要肝小葉網狀支架完整,肝細胞再生可沿支架生長,能恢復正常結構;如果肝細胞壞死較廣泛,網狀支架塌陷破壞,網狀纖維轉化為膠原纖維,或者由于肝細胞反復壞死及炎癥刺激,纖維組織大量增生,形成肝小葉內間隔,此時肝細胞則難以恢復原來小葉結構,形成結構紊亂的肝細胞團,例如肝硬變時的再生結節(jié)。
    (2)纖維組織的再生:損傷刺激下,受損處的成纖維細胞進行分裂、增生。成纖維細胞可由靜止狀態(tài)的纖維細胞轉變而來,或由未分化的間葉細胞分化而來。幼稚的成纖維細胞胞體大,兩端常有突起,突起也可成星狀,胞漿略呈嗜堿性。電鏡下,可見胞漿內有豐富的粗面內質網,說明其合成蛋白的功能很活躍,胞核體積大,染色淡,有1-2個核仁,成纖維細胞停止分裂后,開始合成分泌前膠原蛋白,在細胞周圍形成膠原纖維,細胞逐漸成熟,變?yōu)殚L梭形,胞漿越來越少,核越來越深染,成為纖維細胞。
    (3)軟骨組織和骨組織的再生:軟骨再生起源于軟骨膜的增生,軟骨再生力弱,軟骨組織缺損較大時,纖維組織參與修補。骨組織再生能力強,骨折后可完全修復。
    (4)血管的再生:
    1)毛細血管的再生:毛細血管再生又稱血管形成,是以出芽方式來完成的。首先在蛋白分解酶作用下基底膜分解,該處內皮細胞分裂增生形成突起的幼芽,隨著內皮細胞向前移動及后續(xù)細胞的增生而形成一條細胞索,數(shù)小時后就可出現(xiàn)管腔,形成新生的毛細血管,進而彼此吻合成毛細血管網,增生的內皮細胞分化成熟時還分泌IV型膠原、層粘連蛋白和纖維粘連蛋白,形成基底膜的基板。同邊的成纖維細胞分泌Ⅲ型膠原和基質,但成基底膜的網板,本身則成為周細胞,(即血管外膜細胞)。至此,毛細血管的結構就告完成,新生的毛細血管基底膜不完整,內皮細胞間空隙多較大,所以通透性較高,為適應功能的需要,這些毛細血管還會不斷改建,有的管壁增厚成為小動脈、小靜脈,其平滑肌成分可能由血管外未分化間葉細胞分化而來。
    ②大血管的恢復:大血管離斷后需手術吻合。吻合處兩側內皮細胞分裂增生,互相連接,恢復原來內膜結構,但離斷的肌層不易完全再生,則由結締組織增生連接,形成瘢痕修復。
    (5)肌組織的再生:肌組織的再生能力很弱。
    橫紋肌的再生和肌膜是否存在、肌纖維是否完全斷裂而有很大關系。損傷不太重而肌膜未被破壞時,肌原纖維僅部分發(fā)生壞死,此時中性粒細胞和吞噬細胞進入該處吞噬清除壞死物質,殘存部分肌細胞分裂,產生肌漿,分化出肌原纖維,從而恢復正常橫紋肌的結構,如果肌纖維完全斷開,斷端肌漿增多,也可有肌原纖維的增生,使斷端膨大如花蕾樣,但此時肌纖維斷端不能直接連接,而靠纖維瘢痕愈合,愈合后的肌纖維仍可收縮,加強鍛煉可以恢復功能,如果整個肌纖維(包括肌膜)都遭到破壞,則難以再生,而通過瘢痕修復。
    平滑肌也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是斷開的腸管或是較大血管手術吻合處,斷裂的平滑肌主要通過纖維瘢痕連接。
    心肌的再生能力較弱,破壞后一般都是瘢痕修復。
    (6)神經組織的再生:腦及脊髓內的神經細胞破壞后不能再生,由神經膠質細胞及其纖維修補,形成膠質瘢痕。外周神經受損時,如果與其相連的神經細胞仍存活,則可完全再生。若斷離的兩端相隔太遠,或兩端之間有瘢痕或其它組織阻隔,或失去遠端,則可形成創(chuàng)傷性神經病,可發(fā)生頑固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