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結合具體實例分析自由與法律的聯(lián)系
【答案】要求自由的欲望是人類根深蒂固的一種欲望,是人的本性使然。沒有一種低限度的自由,人就無法生存,這正如沒有低限度的安全、正義和食物,人便不能生存一樣(從這種角度看,認為某種程度的自由是人的一種“自然權利”的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類活動的基本目的之一,便是為了滿足自由需要,實現(xiàn)自由欲望,達成自由目的。作為人的行為規(guī)則的法律當然得要考慮人的需要,關注人的自由問題。因此,博登海默說:“整個法律和正義哲學就是以自由觀念為核心而建立起來的。”法律的目的并不是廢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護和擴大自由;確認和保護自由恰恰是法律本身的特性。自由在法律價值中的地位主要表現(xiàn)為:
首先,自由是法律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
其次,追求自由的真諦是法律的價值理想之一。
盡管自由是法律的重要內容和價值追求,但法律本身并不是自由,它是保障自由的社會形式。柏拉圖言:“法律是自由的保姆?!痹诿裰鞯纳鐣?,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護和擴大人們的自由,使大多數(shù)人擺脫不合理的奴役和壓迫,能夠獨立,自主地從事一定的活動,選擇自己的行為。正如馬克思所說:“法律不是壓制自由的手段,正如重力定律不是停止運動的手段是一樣?!∏∠喾?,法律是肯定的、明確的、普遍的規(guī)范,在這些規(guī)范中看自由地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論的、不取決于別人的任性的性質。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經(jīng)。”法律是對自由的保障和維護,這種保障和維護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xiàn)的:
首先,在立法上確立自由原則和規(guī)定自由權。
其次,法律在國家權力的調整和限制,是法律保障和維護自由的重要方面。
然而,自由從來不是絕對的,不受限制的。如博登海默所總結的那樣:“如果我們從正義的角度出發(fā),決定承認對自由權利的要求乃是根植于人類自然傾向之中的,那么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把權利看做是一種絕對的和無限的權利。任何自由都容易為肆無忌憚的個人和群體所濫用,因此為了社會福利,自由必須受到某些限制,而這就是自由社會的經(jīng)驗。如果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會成為濫用自由的潛在受害者?!狈蓪ψ杂傻南拗疲瑖栏裾f來,就是法律為人們行使自由權確立技術上和程度上的活動方式和法動界限。法律上采取的自由自身限標準大致有三點:
(1)促進自由權利人的利益,禁止其利用自由進行自我傷害。例如,法律禁止賭博、決斗,等等。
(2)禁止在行使自由時侵犯他人相同自由和其他權利。
(3)自由的行使必須體現(xiàn)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國家利益的統(tǒng)一,應當有利于或至少無害于社會、集體和國家。例如,我國現(xiàn)行憲法第51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在法律與自由關系問題上,孟德斯鳩為我們做了一個經(jīng)典性的總結:“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個國家里,也就是說,在一個法律的社會里,自由僅僅是:一個人能夠做他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被強迫去做不應該做的事情?!杂墒亲龇伤S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的人同樣也會有這個權利。”
檢察院系統(tǒng)考科學發(fā)展觀的相關資料
簡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主要特征:
【答案】:(1)在司法制度的本質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民意;
(2)在司法權的來源上,司法權來自于人民、屬于人民;
(3)在司法權的配置上,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zhí)行權既互相制約、又互相配合;
(4)在司法權的行使上,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既依法獨力公正行使職權,又自覺接受黨的監(jiān)督、人大監(jiān)督、政協(xié)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
(5)在司法權的運行方式上,堅持專門的機關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
權責統(tǒng)一
【答案】權力和責任猶如一塊硬幣的兩面,不可分割。構建權責統(tǒng)一的法治政府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fā),科學分析,理性認識。
權責統(tǒng)一原則由兩個方面的內涵構成:一是行政效能,指的是行政活動的實施應當達到其既定目標,為了保證行政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法律、法規(guī)應當賦予行政機關以一定的執(zhí)法手段,并通過這些手段的運用排除其在職能實現(xiàn)過程中遇到的障礙。二是行政責任,指的是當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時,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從而實現(xiàn)權力和責任的統(tǒng)一。以上內涵也可以概括為:執(zhí)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具體而言,要構建權責統(tǒng)一的法治政府,應當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職權法定,依法行政。各級政府的權責都是法定的。為了保證行政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法律、法規(guī)賦予行政機關以一定的執(zhí)法權,保障其執(zhí)法;而在行政活動中,各級行政機關應嚴格遵循憲法及其相關法律所賦予的權限,按照規(guī)定履行職責,不可逾越,也不能與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相違背。 當行政機關的行政活動違法,造成相對人損害的,一方面對代表政府行使權力的公務員等相關人員追究責任,另一方面,要對受到損害的相對人進行行政賠償或國家賠償。
二是權責平衡,盡職盡責。大量事實證明,當政府權力大于責任,權力就會變成特權,而沒有和“責任”相稱的“權力”,政府就失去存在的條件和意義。當前,要解決就業(yè)難、讀書難、病難等問題,既要依靠政府的權力正確運作,又要政府盡職盡責,自覺地為民辦實事做好事。 三是程序正當,陽光操作。人民群眾對政府行使權力的內容、程序和過程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而這些權利的實現(xiàn),依賴于行政機關的程序正當:行政機關應向社會大眾公開其活動的依據(jù)、過程以及結果。做出重要的規(guī)定或者決定時,應當聽取公眾意見,尤其是應當聽取直接相對人與其他利害關系人的陳述或者申辯。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其處理的公務本身存在著利害關系或者雖無利害關系,但由于其他原因可能影響其客觀中立時,應該回避。
四是誠實守信,高效便民?,F(xiàn)代行政機關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要做到既“好”且 “快”。首先,要誠實信用,不能通過提供虛假信息對當事人或社會公眾加以欺騙,其規(guī)定或者決定一旦做出,就不能輕易更改,如果確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必須改變時,除了必須有充分的法律依據(jù)并遵循法定程序之外,還應當給予權益受損的人以一定補償。其次要做到高效便民。即行政機關應當積極、迅速、及時地履行其職責、實現(xiàn)其職能,盡可能減少當事人的程序性負擔,節(jié)約當事人的辦事成本。
綜上所述,和諧社會的本質是法治社會,各級人民要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堅持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努力建設一個權責統(tǒng)一的法治政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chuàng)造良好的法制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