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90周年主題征文

字號: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的新時期,標志著中國新型的人民軍隊的誕生。而2017年是建軍90周年,在這個重要時刻,小編整理出建軍90周年的文章如下,供大家參考!
    建軍90周年主題征文一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以經濟為主體的時代。任何事物都會以其價值來衡量是否有存在或發(fā)展的必要。然而,有一種價值,卻無法直觀地看到它對經濟的促進,因為它是無形的。比如:軍人的價值。
    軍人的天職是打擊侵略、保家衛(wèi)國。那么,和平年代,在一個沒有戰(zhàn)爭的國家,軍人的價值又值幾何呢?下面,我給大家看一組汶川地震的數字:
    在5.12地震中,我國派出部隊、武警官兵計13.3萬人,解救出83988人民群眾,死亡官兵200多人。
    我無意用200多條鮮活的軀體去對比救出的8萬多人,僅僅是這200多人的生命我們該用怎樣的價值來衡量?
    過去,有一種論調,說什么:“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以現在的社會用工需求來看,再談這種說法的話,你可能就要被嘲笑了……
    我們從成功人士動輒幾十萬年薪的私人保鏢,到保安、物業(yè)的幾千元的招聘信息來看,他們最后一條都會注明——退伍軍人優(yōu)先。
    雖說價值差別很大,可條件應該說是同等的。
    年過四旬,尤其是男人,無論事業(yè)成功與否,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情結:“這一生沒當過兵,是我的遺憾!”。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嘆,是因為這些人知道,他們身上缺少那種經歷過軍旅生涯的人身上的一種特有而無形的氣質。而這種氣質,是無法在普通的社會生活中能培養(yǎng)出來的。
    而對于這個年齡當過兵的人來說,就是另外一種觀點——“當兵后悔三年,不當兵后悔一生!”。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鋼七連有一句名言:不拋棄、不放棄。我在后面補充了幾個字:
    不拋棄自己的責任!
    不放棄個人的追求!
    正是這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練就了他們身上那種特有的品質。
    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每個人的人生軌跡各不相同。有的轟轟烈烈、默默無聞。但是,對于當過兵的人,不管你是哪個國家,也不管你是什么民族,更不管你是什么膚色,在他們之間,總有著共同的話題——因為在他們的血液里流淌著共同的信仰——忠誠與堅韌。
    夸夸其談了這么多,也許有人會問:你的這種認識是怎樣形成的?
    我可以非常自豪的告訴你——咱是當過兵的人!
    今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90周年之際,我更想對所有中國人說,這個世界上也許還有人想他人的性命看得比自己重要的,那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不管是抗戰(zhàn)時期,還是和平年代,任何災難面前,總是他們擋在我們的前面,為我們開拓凈土。所以,我想對解放軍說:您辛苦了!
    建軍90周年主題征文二:國防情鑄就強軍夢
    清晨的陽光明媚動人,抬頭仰望,天空藍得純粹,風很清澈,鮮艷的國旗隨風拂動,那明麗的紅色點點躍動。駐足聆聽,安寧平和的氣息在各處彌漫,孩童的咿呀細語,青少年的鏗鏘壯志,中年人的不懈奮斗,老年人的歡聲笑語共同譜成了和平時代民族興旺之神曲。
    今天的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已是一條騰飛的巨龍,不囿于任何苦難,不懼于何者挑釁。回望崢嶸歲月,“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已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條藤鞭,時刻鞭策著我們,時刻警示著我們。
    歷史是的教科書。當一顆顆子彈射向民族同胞肉體的時候,飛濺的血液染紅了江河湖水;當一聲聲炮響震懾人心的時候,刺鼻的硝煙籠罩著山川大地;當一把把尖刀刺進勇士的胸腔時,至死不屈的怒吼響徹天際。是的,我們有過這樣的歷史,我為魚肉,強國是刀俎。主權被踐踏,領土被瓜分,國民被愚弄。我們不能忘卻,因為忘記歷史無異于背叛。那些前赴后繼的先輩勇士是中華民族的脊梁,用生命捍衛(wèi)了民族的獨立與尊嚴。
    勝利的代價是殘酷而巨大的,無數的軍人犧牲了生命。在堅船利炮面前,我們沒有精良的武器,沒有齊全的裝備,在惡劣的條件下支撐著將士們的是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jié),是保家衛(wèi)國的堅強意志,是復興中華的民族夢想。
    一個雞蛋從內破殼是突圍,是新生。中國人民軍隊正是通過不斷的改革獲得新生和強大的。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對國家來說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是強軍夢”。國富與軍強是相輔相成的,而國民團結,群眾熱愛祖國,關心軍隊可以說是兩者的基礎。
    在我國,軍人有著一定的優(yōu)待。有些方面,倡導軍人優(yōu)先。但有人對此存有異議,認為和平年代,軍人應和公民平等,不搞“特殊化”。在我看來,軍人優(yōu)先并不等于軍人有特權,之所以做出優(yōu)先的相關規(guī)定是軍人本身的特殊職業(yè)所決定的??陀^來說,這是軍人的合法權益。無論是戰(zhàn)爭時代的浴血奮戰(zhàn)還是和平時期的駐守邊疆、抗災搶險,軍人們時刻肩負著責任和使命,這意味著奉獻,甚至是流血、犧牲。正如去年“5.21”,在信宜的抗洪搶險中,民兵隊員們也是聞令即動,不顧個人安危救助群眾。所以熱愛人民軍隊,重視軍人的待遇和地位,理所應當。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對人民軍隊的熱愛就是對國家的熱愛,情系國家建設,關心國防建設。我想,對茂名人來說,都應知曉冼夫人這位偉大女性吧。她一生致力于民族融合和國家統(tǒng)一,期盼為中華民族和睦共處出一份力。她的事跡之所以為人們津津樂道,就在于她所堅守的愛國情懷吧。
    肩膀上永遠有責任,胸腔里永遠有激情。金戈鐵馬,熱血軍人用身體擋住射向人民的炮彈;邊疆大漠,雄師勁旅用信念堅守成一道道國防壁壘。忠心奉國的承諾用青春去堅守,保家衛(wèi)國的使命用生命去完成。我們的軍人如此偉大,讓我們一起為中國夢的實現盡一份綿薄之力,獻一份赤城之心吧!
    建軍90周年主題征文三:難忘軍旅情逐夢中國夢
    軍裝齊整兮,群英堂堂聚首閩科;軍歌嘹亮兮,激蕩美林壯志昂揚;國旗校旗兮,迎風飄揚獵獵生響;軍容嚴整兮,汗流如注堅韌不拔。仰望星空兮,浩蕩前途自此而始;腳踏實地兮,追夢求索不畏苦辛;厚德載物兮,閩科之懷百川盡納;自強不息兮,壯志凌云意氣風發(fā)!
    尼采曾言曰:“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誠斯言也。
    親身和軍人的相處,便是軍訓了。,回首觀之,心自澎湃如海。嘗清晨早起共跑操,沐清新空氣吟賞漫天朝霞,看方隊有序齊頭并進,喊口號震天干脆利落,軍人之優(yōu)良作風由此發(fā)揚;嘗精神抖擻站軍姿,久立搖晃雙腿發(fā)麻仍目視前方面不改色,軍人之堅毅意志由此彰揚;嘗揮汗如雨習踏步,聽從口令擺臂苦練,縱雙手酸痛然姿勢不改,軍人之遵規(guī)守紀由此傳承;嘗激越開懷拉軍歌,團結一致拉歌鄰排,歡歌笑語洋溢于訓練場,軍人之集體意識由此培養(yǎng)。
    軍人的生活里,注定充滿挑戰(zhàn),注定充滿艱辛與曲折,也注定畢生難忘。也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多少都懷著一份軍人情結,當我們看著軍人們炯炯有神的目光,想象著他們挺拔的雙肩能扛起大山,腦海中總浮現出踏步口號這些風采??粗啽鴥x式上整齊劃一的動作,那是他們千百次訓練的縮影;望著駐外中國維和部隊的身軀,他們也不知道還有沒有集會踏上中國的土地,卻毅然去了,堅決服從命令……中國的軍人,腳步或在邊關,或在山野,或在大海,或在藍天,哪里的人民需要他們,他們便出現在哪里,為我們的幸福生活筑起萬里長城。
    回想著自己的軍訓生活,那如片片火紅楓葉藏于歲月之書籍,待來日細細品讀,含英咀華,定能品出滿卷清香,歷久彌新而不散。其中所蘊含吃苦耐勞、百折不屈、堅持不懈之精神品質,必將潛移默化成為此生最為寶貴而不可舍棄之精神財富。
    臥聽大風泱泱,熱血青年心潮澎湃;心有大潮滂滂,指點江山豪情萬丈!“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吾等必秉承軍人之精神氣概,以堅強為帆,以堅韌為舵,以堅持為槳,揚帆起航,逐夢星辰大海!
    且將新酒試新茶,圓夢趁年華;軍旅情結難割舍,強國敢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