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下學期練習冊答案參考

字號:

第一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一.第2頁課中題:國旗的寓意有哪些?你能講講嗎?
    答:國旗由紅色旗面和五顆黃色五角星組成,一星較大,四星較小,環(huán)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紅色象征著革命,大星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四顆小星代表全國人民,象征著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而星的顏色用黃色則象征著在紅色土地上顯示出的光明。
    二. 第3頁課中題:看了開國大典的幾幅插圖,聯(lián)想到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的莊嚴宣告,你有哪些感想?
    答: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開國大典標志著中國百年來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的結束,中國人民此次站起來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成為推動世界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我們青少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繁榮富強的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 第5頁知識鞏固題:談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答:國內意義:是中國現(xiàn)代的偉大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中國百年來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國家贏得了獨立,人民當家做了主人;中國從此進入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課本第4頁第三段);國際意義:也是20世紀世界的偉大事件之一。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壯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課本第4頁第四段)
    四. 第6頁問題討論題:西藏為什么能和平解放?
    答:①中國共產(chǎn)黨正確的民族政策;②人民解放軍的軍事配合;③十四世達賴主動接受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號召;④阿沛阿旺晉美為首的西藏代表和李維漢為首席的中央代表的共同努力。
    第二課《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
    一. 第8頁課中題:中國如果不派遣志愿軍人朝作戰(zhàn),將會產(chǎn)生什么嚴重后果?
    答:1.對中國來說,唇亡齒寒,侵略者的戰(zhàn)火蔓延到中國大地上,新生的人民政權將受到嚴重威脅,中國人民有可能重新回到屈辱和痛苦的昨天。2.對國際社會主義力量來說,朝鮮如果被*,社會主義力量將受到嚴重損傷。
    二.第10頁課中題:彭德懷說:“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苯Y合你所學過的中國近代史,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和認識。
    答:中國近代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等中國屢戰(zhàn)屢敗和飽受屈辱的歷史,從而理解和認識到彭德懷講話的意義:1.過去清政府等反動政府腐敗無能,軟弱可欺,不敢面對強敵;中共領導下的人民政權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毫不妥協(xié),敢于斗爭。2.舊中國軍隊士氣低落,戰(zhàn)斗力弱,而中國人民志愿軍有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和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精神。
    ★三.第11頁暢想天地題: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士被稱為可愛的人。你覺得他們可愛的地方在哪里?
    答:1.報效祖國的愛國主義精神。2.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3.不畏艱苦、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4.面對強敵,毫不畏懼,敢于勝利的精神。
    第三課《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
    ★一.第13頁課中題:土地改革為什么要有步驟、有分別地進行?
    答:1.任何問題的解決,都有一個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在土地改革中,依據(jù)實際情況,有步驟、有分別地進行,可減少阻力,從而確保土地改革的順利進行。2.中國是一個大國,各地的土地占有情況、封建剝削狀況都不一樣,因而土地改革要有步驟、有分別地進行。3.新解放區(qū)各地的農(nóng)民對土地改革的認識、態(tài)度、要求等也不一樣,這同樣要求在土地改革時,要有步驟、有分別地進行。4.新老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情況不一樣。
    ▲二.第16頁溫故知新題:土地改革的總政策是什么?為什么土地改革能夠順利完成?
    答:1. 依靠貧農(nóng)、雇農(nóng),團結中農(nóng),中立富農(nóng),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第13頁第二段)2.順利完成原因:①國家政權掌握在黨和人民手中。②黨中央好人民政府在土地改革中正確決策。③《土改法》提出的目標明確,政策科學,符合中國當時的國情。④土改工作隊深入農(nóng)村,工作深入細致,方法得當。⑤土改符合廣大農(nóng)民的要求,得到廣大農(nóng)民的大力支持。
    ●三.第17頁暢想天地題:在你學過的中國歷史中涉及土地問題的史實有哪些?為什么土地問題如此重要?
    答: 1.史實:①原始社會的土地公有制;②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井田制);③封建社會有關土地問題的內容很多,如商鞅變法中的廢井田,開阡陌;歷朝調整統(tǒng)治政策中的有關土地問題的政策;土地兼并問題與農(nóng)民起義;賦稅與土地的關系問題等等;④近代,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孫中山三民主義中的“平均地權”;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不同歷史階段的土地政策;⑤新中國成立后,在不同時期分別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2.重要性:①土地是農(nóng)業(yè)社會的基本生產(chǎn)資料,是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之源。②對土地的占有、開發(fā),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存。③國家和政府對土地的管理是否得當,既關系到社會的發(fā)展,也關系到廣大農(nóng)民的生活水平、社會的安定、國家和政權的鞏固。④土地問題的解決,事關國家工業(yè)的發(fā)展(因為農(nóng)民的解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為工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大量的勞動力和廣闊的商品市場。
    四. 第17頁問題討論題: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被農(nóng)民土地所有制代替,比較一下這兩種土地所有制的異同。
    提示:從性質、生產(chǎn)形式、分配方式等方面回答。
    第五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
    ★一.第21頁課中題:請你用簡明的語言,歸納出“一五”計劃的基本要點。
    答:1.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力求農(nóng)、輕、重、商協(xié)調發(fā)展。2.對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3.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二.第23頁課中題:你還了解歷那些具有憲法性質的文獻呢?
    答:①中國歷具有憲法性質的文獻很多。中國近代主要有《欽定憲法大綱》、《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袁世凱頒布的《中華民國憲法》、蔣介石頒布的《中華民國憲法》、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制定頒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陜甘寧邊區(qū)憲法原則》等。中國現(xiàn)代有《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以及后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幾部憲法。②世界歷具有憲法的文獻也很多,如《漢默拉比法典》、《權利法案》、《人權宣言》、《獨立宣言》、法國的《1791年憲法》、美國《1787年憲法》,等等。
    三.第25頁溫故知新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高權力機關是什么?在此機關設立之前,中國高權力的行使情況怎樣?
    答: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高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②在此之前,中國高權力的行使情況,可從三個方面進行說明:一是中國古代,一般情況下,行使高權力的是“王”或“皇帝”,無論政事大小,都由他們裁決;有時,也出現(xiàn)大臣、外戚、宦官或皇后、皇太后專權*的情況。二是中國近代,先是皇帝和慈禧太后*,行使高權力;清朝滅亡后,則是總統(tǒng)行使國家的高權力,國會徒有虛名,憲法是一紙空文;這一時期,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外國侵略者成
    為中國近代歷屆政府統(tǒng)治者的太上皇。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之前,由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是國家的高權力機關。
    ● 四. 第25頁暢想天地題:新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任務非常艱巨,為什么能夠提前超額完成? 答:1.中共的正確領導,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決策。2.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鎮(zhèn)壓*運動的勝利等,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為“一五”計劃的實施和順利完成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3.三大改造的完成,極大地解放了生產(chǎn)力。4.工人階級積極開展勞動競賽和技術革新運動。5.工程技術人員和科學工作者的努力。6.各行各業(yè)大力支持工業(yè)建設。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極大地調動了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8.廣大群眾立志快速改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9.蘇聯(lián)的大力援助。
    第六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第28頁課中題:看了這些插圖(指課文中有關“大躍進”運動的圖片和宣傳畫),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對大躍進運動的看法。我們應當從中吸取那些教訓?
    答:1.看法:大躍進運動是在1958年黨中央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毛澤東和黨的一些領導人,片面追求社會主義建設的高速度而發(fā)動的。它試圖迅速改變國家的落后面貌,趕超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但它不顧國情國力,違背經(jīng)濟規(guī)律,造成了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資源的極大破壞和國民經(jīng)濟比例嚴重失調。同時,引起了浮夸風和生產(chǎn)的瞎指揮風,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2.教訓:搞經(jīng)濟建設必須遵循經(jīng)濟規(guī)律,實事求是,堅持在綜合平衡中穩(wěn)步前進的建設方針,有計劃、按比例地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
    ▲二.第31頁課中題:你知道王進喜、雷鋒、焦裕祿地那些先進事跡?他們的事跡中你感受深的是什么?
    答:第1問略。感受:正是由于廣大人民群眾和許多像王進喜、雷鋒、焦裕祿這樣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無私奉獻、頑強拼搏,才克服了許多困難,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突出成就。他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事跡,將永遠激勵著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奮勇前進。
    ★三.第32頁暢想天地題:1958年8月,《中共中央關于在農(nóng)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中說:“人民公社是形勢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谀壳靶蝿菹?建立農(nóng)林牧副漁全面發(fā)展、工農(nóng)商學兵互相結合的人民公社,是農(nóng)民加速社會主義建設,提前建成社會主義并逐步過渡到共產(chǎn)主義所必須采取的基本方針。”1958年建立的人民公社能指導“農(nóng)民加速社會主義建設”嗎?請說明理由。
    答:1.不能。2.因為人民公社的特點是一大二公,規(guī)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公社的平均主義和共產(chǎn)風嚴重脫離了農(nóng)村生產(chǎn)力水平,挫傷了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積極性,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受到極大的破壞。 第七課《全國大*》
    一. 第35頁課中題:“二月抗爭”的核心問題是什么?談談你對這場抗爭的看法。
    答:1.其核心問題是:維護黨的集體領導原則,維護民主和法制。2.看法:這場斗爭是正確的。是對當時在黨內占統(tǒng)治地位的“左”傾錯誤進行的旗幟鮮明的抵制,也是對*、*一伙倒行逆施的奮力抗爭。它表現(xiàn)了老一輩革命家為捍衛(wèi)黨和國家的利益挺身而出的凜然正氣和大無畏精神。這場斗爭被壓下去,說明黨內民主制度不健全,說明加強民主法制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二.第36頁暢想天地題:“文化*”這樣錯誤的運動,為什么會發(fā)動起來?
    答:因為:1.它是毛澤東親自發(fā)動的。毛澤東是黨的高領導人,擁有高權力、絕對權威和崇高威信。2.*、*一伙懷著個人野心,利用和助長毛澤東的錯誤。3.黨的集體領導原則和黨內民主制度不健全。4.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健全。5.建國后特別是60年代以來形成的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成為這場運動的土壤。6.1957年以來黨的指導思想“左”傾錯誤長期得不到糾正,形成了“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