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學(xué)生來說,高考作文是高考語文的重中之重,在眾多的高考作文文體中,有價值的文體不外乎抒情散文、記敘文和議論文三大類,議論文也是最重要的,也最能體現(xiàn)學(xué)生的綜合水平。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7高考作文素材高考議論文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高考議論文范文篇一:說“安”】
古來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古時之人就把修
身放在了
第一位。我也認為:安家、安國、安邦,必先安心。
志者,必先安心。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確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將勢如破竹地沖破一切阻礙,成就一番事業(yè)。諸葛孔明忠義乾坤世人皆知,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便把“伏龍”這個名字照得亮堂堂的,孔明將心安在了漢室統(tǒng)一上,最后雖然出師未捷身先死,可后人永遠將佳話圍繞在了他身邊。元帥岳飛將心安在大宋,一首《滿江紅》,歌出了“精忠報國”的英雄氣概,志者, 安心,心如磐石。
治者,必先安心。冰心詩中寫道:“心若冰清,天塌不驚”。治國之人,必先做到天塌不驚。心安得穩(wěn),國安得就穩(wěn)。勾踐臥薪嘗膽終報國恥的故事再次證明了治者安心。記得從書上看過這么一句話“不可忘,不可念”,用在這里正合適,所謂國仇不可忘,天
塌不可驚;家恥不可念,心應(yīng)若冰清。治者,
安心。心若冰清。
智者,必先安心。曾經(jīng)疑惑,曾經(jīng)迷茫,將心放平,你便是智者。做得到寵辱不驚任庭前花開花亂,做得到去留無心,看天上云卷云舒,這才是將心放平,一朝不得志便抑郁而終的人,也許是詩人,也許是文學(xué)家;也許是富五車,也許家財萬貫,但不懂得笑看風云,不懂得安心的人,決不是智者。智者,是一份瀟灑、一份幽默、一份認真、一份玩笑、一份勇敢,五份安心。智者,安心。心比鏡湖。
知者,必先安心。佛曰:“渡人自渡?!币苍S這就是安心的境界。與人爭名逐利,不如守掘歸園田的恬淡輕松;與人比權(quán)量力,不如渡人自渡的豁達明朗。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只有懂得寬宏,懂得不把世界看得太清楚,懂得笑看得失,淡觀榮辱的人,才是知者,才懂得笑看得失。知者,安心。心似蒼穹。 安家,安國,安邦之人,必先安心。將心安如磐石的人是“志者”;將心置若冰清的為“治者”;將心比作鏡湖的必為“智者”;將心看似蒼穹的實作“知者”。
安心、安家、安邦,之后安天下。
【2017高考議論文范文篇二】:
話題作文珍惜擁有和懂得舍棄
擁有的方式
自幼就聽說猴子摘果子的故事,淘氣的小猴摘了苞谷丟了桃子,丟了苞谷去摘西瓜,結(jié)果卻一無所獲,年幼的我們都對那只可愛的小猴付之一笑。匆匆間我們都已長大,奔忙于晨夕之間,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在上演一幕幕小猴摘果子的現(xiàn)代劇。有人忙碌于追求自己的夢想,卻認為失去的才最珍貴;有人懷揣著許多的獲得,卻身心疲憊,不敢放棄。靜心去想,其實我們并不快樂。
如果說"擁有"是寶貴的財富,我們因為擁有知識和能力而驕傲自豪,因為擁有親情和友情而幸??鞓?而不知道珍惜卻使它埋沒于凡庸,就會分文不值。
花開絢爛,只因有愛花的蜂蝶才倍加美麗;漠視它,只會在花敗英殘后哀嘆感傷。日出燦爛,只因有熱愛陽光的人才倍加溫暖;藐視它,只會在黑夜里孤寒后悔。
饑餓者視糧食貴于金錢,寒冷者視衣帛重于珠玉,只因他們真正體會到衣食的重要。成功的人珍惜自己的成功,失敗的人珍惜自己的付出,因為他們知道成功的不易,付出的辛勞。而智者,居陋室而自娛,無得失而自樂,他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因為他們知道,只有現(xiàn)在的擁有才最值得珍惜,失去的和將來的只是水中月鏡中花,雖美卻虛幻。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古風悠悠中陶淵明吟唱于田園菊下,坦然恬然笑嘲一切務(wù)幻望虛之子。
也有哲人說,人如負筐采石者,于歲月的崎嶇蜿蜒間采擷心愛的珍寶,載著越來越重的行囊,追趕流逝著的光陰而懷揣曾經(jīng)希冀的未來。當衣食使人淪于瑣屑庸俗,成敗使人墮為鉤心斗角,擁有,竟成了累贅?;蛟S,讓昨天隨風而逝,讓明天姍姍而至,失去些擁有,我們會更輕松。
有登山者不幸將腿夾于兩石間,呼喚、推石都不得救,他竟勇敢地用刀剪將腿卸下,血流殷紅,浸潤石土,他忍痛爬行找人幫助。后來他得救了,雖丟失了健壯的肢體卻保住了完整的生命。
面對強權(quán)富貴的逼迫誘惑,職位榮耀都成了陷阱上的屏障。李白憤然甩袖而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超凡于名利之上,慨然擺脫擁有的羈絆,名垂千古。
壁虎能斷尾,所以弱小的它們勇敢地長存于世;蝸牛不舍殼,所以只能緩慢地爬于尺寸之地。 舍棄,不是浪費。當前進的步伐因行囊而蹣跚,舍掉偌重的負荷,腳步才會更堅實。甚至舍棄比擁有需要更多的勇氣,擁有是我們曾經(jīng)辛苦的汗水、心愛的珍品,棄之,幾許依依之情絲痛心呵!
許多的選擇與行為都令人難以左右,處于昨日與明朝,總會有幾多惆悵幾多憧憬。人生就似乘車,于一站站的聚合離別而或喜或悲,成熟就在選擇中成就。珍惜自己的擁有,學(xué)會割舍自己的擁有,才能真正擁有自我。
【2017高考議論文范文篇三: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別人】
庸者,相信別人,懷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別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題記
有人說:“*者迷,旁觀者清?!庇谑窍嘈艅e人,讓別人決定自己。有人說:“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庇谑情]目塞聽,在錯誤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看似是不可統(tǒng)一 的矛盾雙方,但二者卻有統(tǒng)一的一面,它們正如我們的左臂與右臂,缺一不可。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我們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別人。
相信自己,是對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對自己能力的贊同。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誰呢?當自己有著清醒理智的認識時,就應(yīng)當“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在當初改組女排時壓力很大,任務(wù)很重,許多人勸他以“保險”為好。然而他力排眾議。相信自己,起用馮坤等新將,最終改組成功,奪回了失去17年的獎杯。假如當初他采納別人建議,那金牌獎杯還有誰拿?正是在關(guān)鍵的時刻相信自己,陳忠和取得了驕人戰(zhàn)績。
然而,凡事都有限度,“過猶不及”。我們在相信自己時,也要相信別人。這是由事物的多變性與自我局限性決定的。很多時候,我們的目光被禁錮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nèi),“鼠目寸光”而又“自以為是”。這時別人多角度的觀察、評價更具客觀真實性,我們要相信別人。唐太宗接納魏征等人的進諫,于是有了開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墻、廣積糧”的建議,于是也國泰民安。相反,那頑固的馬謖置王平忠言于不顧,自認為“熟讀兵書”,結(jié)果痛失街亭,丟掉性命。別人的意見有時是好的,有時則不是,我們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是明智之舉。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都不能夸口自己是完美的,代表亙古不變的真理;但同時,也沒有人一無是處。因此我們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在“胸有成竹”時相信自己,在“迷茫悵然”時相信別人,讓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補充,你會擁有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