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試卷
(滿分:100分時間:150分鐘)
編者注:本試卷滿分100分。分為綜合知識和學科專業(yè)知識兩個部分,其中綜合知識部分40分。學科專業(yè)知識部分60分。以下為綜合知識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4分)
1.將教育問題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之首,明確提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偏遠貧困、民族地區(qū)傾斜。做出這一論述的報告是( ?。?。
A.十三大報告
B.十四大報告
C.十六大報告
D.十八大報告
2.關于人的發(fā)展的動因的問題上.“外鑠論”認為人的發(fā)展是由外在的力量決定的。下列觀點中屬于“外鑠論”的是( ?。?。
A.白板說
B.性善論
C.性惡論
D.遺傳決定論
3.小明被老師的新發(fā)型所吸引而不能集中精力注意聽課,這屬于( )。
A.注意的轉移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穩(wěn)定性
4.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教師在對待有償家教的問題上正確的做法是( ?。?BR> A.不受限制進行
B.自覺抵制
C.按質論價
D.在雙方自愿的條件下進行
5.由一線教師和專業(yè)教育研究人員密切協作.以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某一問題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活動,并且把研究成果應用于教育過程中的現實問題。這種研究方法一般稱為( ?。?。
A.觀察研究
B.調查研究
C.行動研究
D.文獻研究
6.教師在板書過程中常常在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或概念下面畫線。這種方法是利用知覺的( ?。?。
A.整體性
B.選擇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7.新課程關于教學目標方面的要求,除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還包括( ?。?。
A.思維與想象
B.理解與應用
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D.實踐與創(chuàng)新
8.根據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當一個學生完成較為容易的作業(yè)時,教師應該使其心理緊張程度控制在( ?。?。
A.較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較低水平
D.非常低的水平
9.在我國教育法律體系中具有母法地位的是( ?。?BR> A.《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0.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過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前后一樣
D.無規(guī)律
11.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認定,以綱要的形式闡明某一學段的某一學科的性質、目標和內容框架,提出該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 ?。?BR>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科書
D.課程目標
12.張明既想參加一些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又怕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這種動機沖突屬于( ?。?。
A.雙趨沖突
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
D.多重趨避沖突
13.在多直觀教學手段中,可以不受時間、地點和物質條件的限制,方便廣泛使用的是( )。
A.言語直觀
B.模象直觀
C.實物直觀
D.圖像直觀
14.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常常要求學生對某一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這種做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 ?。?BR> A.直覺思維
B.分析思維
C.發(fā)散思維
D.聚合思維
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5.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fā)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BR> 16.在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幾個因素中,道德認識是衡量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主要依據。( )
17.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它是以個體的愿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
18.基礎教育等同于義務教育。( ?。?BR> 19.氣質和性格決定一個人未來成就的大小。( )
20.某教師為了維護課堂紀律.把兩個在課堂上隨意講話的學生趕出教室。該教師的做法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的權利。( ?。?BR> 21.以學校為課程編制的主體,自主開發(fā)和實施的課程,一般稱為地方課程。( ?。?BR> 22.近發(fā)展區(qū)是實際發(fā)展水平與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的距離,近發(fā)展區(qū)的教學為學生提供發(fā)展可能性,教學應該走在發(fā)展的前面。( ?。?BR> 23.形成性評價通常在教學結束后實施,用以評定學生學習成績、區(qū)別學生的優(yōu)良程度。( ?。?BR> 24.通過消除或終止厭惡、不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這屬于正強化。( ?。?BR> 三、論述題(6分)
25.結合當前中小學教學實際,談談教師應當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動機。
四、案例分析題(10分)
26.某班級是一個有名的“亂班”,在近半年內先后有兩位同學因打架受到學校批評和處理。教室內垃圾遍地,臟亂不堪。這個班級里的幾個“刺兒頭”學生經常在上課時敲桌子、亂起哄,擾亂課堂秩序。在該班級任課的幾位老師對少數同學的“調皮搗蛋”也是極為頭疼.并且多次向班主任說明情況,表示不滿。有一位青年女教師甚至被學生的“亂起哄”而氣得大哭。向學校提出不再擔任該班級的任課老師的請求。班里的學生干部對少數同學的違紀行為也是束手無策。班里雖然也有不少的同學希望能夠有一個理想的班級環(huán)境,但是對于這種亂象也是心灰意冷。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1)如果你是該班班主任,你將采取哪些措施改變班級面貌?
(2)你認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該具備什么特征?
(滿分:100分時間:150分鐘)
編者注:本試卷滿分100分。分為綜合知識和學科專業(yè)知識兩個部分,其中綜合知識部分40分。學科專業(yè)知識部分60分。以下為綜合知識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4分)
1.將教育問題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之首,明確提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偏遠貧困、民族地區(qū)傾斜。做出這一論述的報告是( ?。?。
A.十三大報告
B.十四大報告
C.十六大報告
D.十八大報告
2.關于人的發(fā)展的動因的問題上.“外鑠論”認為人的發(fā)展是由外在的力量決定的。下列觀點中屬于“外鑠論”的是( ?。?。
A.白板說
B.性善論
C.性惡論
D.遺傳決定論
3.小明被老師的新發(fā)型所吸引而不能集中精力注意聽課,這屬于( )。
A.注意的轉移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穩(wěn)定性
4.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教師在對待有償家教的問題上正確的做法是( ?。?BR> A.不受限制進行
B.自覺抵制
C.按質論價
D.在雙方自愿的條件下進行
5.由一線教師和專業(yè)教育研究人員密切協作.以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某一問題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活動,并且把研究成果應用于教育過程中的現實問題。這種研究方法一般稱為( ?。?。
A.觀察研究
B.調查研究
C.行動研究
D.文獻研究
6.教師在板書過程中常常在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或概念下面畫線。這種方法是利用知覺的( ?。?。
A.整體性
B.選擇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7.新課程關于教學目標方面的要求,除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還包括( ?。?。
A.思維與想象
B.理解與應用
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D.實踐與創(chuàng)新
8.根據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當一個學生完成較為容易的作業(yè)時,教師應該使其心理緊張程度控制在( ?。?。
A.較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較低水平
D.非常低的水平
9.在我國教育法律體系中具有母法地位的是( ?。?BR> A.《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0.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過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前后一樣
D.無規(guī)律
11.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認定,以綱要的形式闡明某一學段的某一學科的性質、目標和內容框架,提出該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 ?。?BR>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科書
D.課程目標
12.張明既想參加一些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又怕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這種動機沖突屬于( ?。?。
A.雙趨沖突
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
D.多重趨避沖突
13.在多直觀教學手段中,可以不受時間、地點和物質條件的限制,方便廣泛使用的是( )。
A.言語直觀
B.模象直觀
C.實物直觀
D.圖像直觀
14.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常常要求學生對某一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這種做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 ?。?BR> A.直覺思維
B.分析思維
C.發(fā)散思維
D.聚合思維
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5.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fā)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BR> 16.在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幾個因素中,道德認識是衡量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主要依據。( )
17.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它是以個體的愿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
18.基礎教育等同于義務教育。( ?。?BR> 19.氣質和性格決定一個人未來成就的大小。( )
20.某教師為了維護課堂紀律.把兩個在課堂上隨意講話的學生趕出教室。該教師的做法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的權利。( ?。?BR> 21.以學校為課程編制的主體,自主開發(fā)和實施的課程,一般稱為地方課程。( ?。?BR> 22.近發(fā)展區(qū)是實際發(fā)展水平與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的距離,近發(fā)展區(qū)的教學為學生提供發(fā)展可能性,教學應該走在發(fā)展的前面。( ?。?BR> 23.形成性評價通常在教學結束后實施,用以評定學生學習成績、區(qū)別學生的優(yōu)良程度。( ?。?BR> 24.通過消除或終止厭惡、不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這屬于正強化。( ?。?BR> 三、論述題(6分)
25.結合當前中小學教學實際,談談教師應當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動機。
四、案例分析題(10分)
26.某班級是一個有名的“亂班”,在近半年內先后有兩位同學因打架受到學校批評和處理。教室內垃圾遍地,臟亂不堪。這個班級里的幾個“刺兒頭”學生經常在上課時敲桌子、亂起哄,擾亂課堂秩序。在該班級任課的幾位老師對少數同學的“調皮搗蛋”也是極為頭疼.并且多次向班主任說明情況,表示不滿。有一位青年女教師甚至被學生的“亂起哄”而氣得大哭。向學校提出不再擔任該班級的任課老師的請求。班里的學生干部對少數同學的違紀行為也是束手無策。班里雖然也有不少的同學希望能夠有一個理想的班級環(huán)境,但是對于這種亂象也是心灰意冷。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1)如果你是該班班主任,你將采取哪些措施改變班級面貌?
(2)你認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該具備什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