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高考物理二輪模擬試題及答案

字號:

1.如圖所示,汽車向右沿水平面作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繩子提升重物M.若不計繩子質(zhì)量和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則在提升重物的過程中,下列有關(guān)判斷正確的是( ?。?BR>    A重物加速上升B重物減速上升C繩子張力不斷減小D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增大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6.如圖所示,斜面上a、b、c、d有四個點,ab=bc=cd,從a點以初動能E0水平拋出一個小球,它落在斜面上的b點,若小球從a點以初動能2E0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    A小球可能落在b點與c點之間
    B小球一定落在c點
    C小球落在斜面上時的運動方向與斜面的夾角一定增大
    D小球兩次落在斜面上時的運動方向與斜面的夾角一定相同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9.如圖所示,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兩端各系一個小球a和b,跨在兩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細桿C和D上,質(zhì)量為ma的a球置于地面上,質(zhì)量為mb的b球從水平位置靜止釋放.當b球擺過的角度為90°時,a球?qū)Φ孛鎵毫偤脼榱?,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BR>    Ama:mb=3:1
    Bma:mb=2:1
    C若只將細桿D水平向左移動少許,則當b球擺過的角度為小于90°的某值時,a球?qū)Φ孛娴膲毫偤脼榱?BR>    D若只將細桿D水平向左移動少許,則當b球擺過的角度仍為90°時,a球?qū)Φ孛娴膲毫偤脼榱?BR>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10.如圖所示,置于足夠長斜面上的盒子A內(nèi)放有光滑球B,B恰與A前、后壁接觸,斜面光滑且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一輕質(zhì)彈簧的一端與固定在斜面上的木板P拴接,另一端與A相連.今用外力推A使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然后由靜止釋放,則從釋放盒子直至其獲得速度的過程中( ?。?BR>    A彈簧彈性勢能的減少量等于A和B的機械能的增加量
    B彈簧的彈性勢能一直減小直至為零
    CA所受重力和彈簧彈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小于A的動能的增加量
    DA對B做的功等于B的機械能的增加量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單選題 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
    5
    2.如圖所示,一物體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曲線運動,當物體從M點運動到N點時,其速度方向恰好改變了90°,則物體從M點到N點的運動過程中,物體的速度將(  )
    A不斷增大B不斷減小C先增大后減小D先減小后增大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3.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1kg的滑塊從半徑為50cm的半圓形軌道的邊緣A點滑向底端B,此過程中,摩擦力做功為3J.若滑塊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則在B點時滑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為(重力加速度g取l0m/S2)( ?。?BR>    A3.6NB2NC1.6ND0.4N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4.水平拋出的小球,t秒末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1,t+t0秒末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2,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小球初速度的大小為( ?。?BR>    Agt0(cosθ2﹣cosθ1)
    B
    Cgt0(tanθ2﹣tanθ1)
    D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8
    5.如圖所示,斜面上有a、b、c、d四個點,ab=bc=cd.從a點正上方的O點以速度v水平拋出一個小球,它落在斜面上b點.若小球從O點以速度2v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則它落在斜面上的(  )
    Ab與c之間某一點Bc點Cc與d之間某一點Dd點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7.“嫦娥一號”是我國月球探測“繞、落、回”三期工程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繞”.發(fā)射過程中為了防止偏離軌道,衛(wèi)星先在近地軌道繞地球3周,再經(jīng)長途跋涉進入月球的近月軌道繞月飛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月球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A″嫦娥一號″繞月球做近月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比繞地球做近地圓周運動的大
    B探測器在月球表面附近運行時的速度大于7.9km/s
    C探測器在月球表面附近所受月球的萬有引力小于地球表面所受地球的萬有引力
    D″嫦娥一號″繞月球做圓周運動的周期比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小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8.如圖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塊,沿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受一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這時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在物塊向上運動過程中,正確的說法是( ?。?BR>    A物塊的機械能一定增加
    B物塊的機械能一定減小
    C物塊的機械能可能不變
    D物塊的機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小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40分。簡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1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實驗,圖中桌面水平,小車可放置砝碼,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
    11.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a.在小車上放入砝碼,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在小車后端,用細繩連接小車和鉤碼:
    b.將小車停在打點計時器附近,  ,  小車拖動紙帶,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列點,斷開開關(guān);
    c.改變鉤碼或小車中砝碼的數(shù)量,更換紙帶,重復(fù)第二步的操作.
    12.如圖2所示是某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其中A、B、C、D、E、F是計數(shù)點,相鄰計算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則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為  要驗證合外力做的功與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除鉤碼和砝碼的質(zhì)量、位移、速度外,還要測出的物理量有:  ;
    13.某同學(xué)用鉤碼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為了減少這種做法帶來的實驗誤差,你認為在實驗中還應(yīng)該采取的兩項措施是:a  b ??;
    14.實驗小組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了圖3中的圖線(其中△v2=v2﹣v02),根據(jù)圖線可獲得的結(jié)論是  .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2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15.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代號).
    A調(diào)節(jié)滑輪的高度,使牽引木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
    B在調(diào)節(jié)木板傾斜度平衡木板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時,將裝有砝碼的砝碼桶通過定滑輪拴在木塊上
    C實驗時,先放開木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D通過增減木塊上的砝碼改變質(zhì)量時,不需要重新調(diào)節(jié)木板傾斜度
    16.為使砝碼桶及桶內(nèi)砝碼的總重力在數(shù)值上近似等于木塊運動時受到的拉力,應(yīng)滿足的條件是砝碼桶及桶內(nèi)砝碼的總質(zhì)量  木塊和木塊上砝碼的總質(zhì)量.
    17.甲、乙兩同學(xué)在同一實驗室,各取一套圖示的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上均不放砝碼、在沒有平衡摩擦力的情況下,研究加速度a與拉力F的關(guān)系,分別得到圖2中甲、乙兩條直線,設(shè)甲、乙用的木塊質(zhì)量分別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塊與木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μ甲、μ乙,由圖可知,m甲  m乙,μ甲  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3
    18.如圖所示,質(zhì)量m=1kg的小球用細線拴住,線長l=0.5m,細線所受拉力達到F=18N時就會被拉斷.當小球從圖示位置釋放后擺到懸點的正下方時,細線恰好被拉斷.若此時小球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球落地處到地面上P點的距離?(P點在懸點的正下方)
    分值: 8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4
    一輛汽車質(zhì)量為1×103kg,功率為2×104W,在水平路面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速度為v2,運動中汽車所受阻力恒定.發(fā)動機的牽引力為3×103N,其行駛過程中牽引力F與車速的倒數(shù)1/v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試求:
    19.根據(jù)圖線ABC判斷汽車做什么運動?
    20.v2的大??;
    21.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
    22.當汽車的速度為10m/s時發(fā)動機的功率為多大?
    分值: 10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5
    如圖所示,AB是傾角為θ的粗糙直軌道,BCD是光滑的圓弧軌道,AB恰好在B點與圓弧相切,圓弧的半徑為R.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可以看作質(zhì)點)從直軌道上的P點由靜止釋放,結(jié)果它能在兩軌道間做往返運動.已知P點與圓弧的圓心O等高,物體與軌道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
    23.求物體做往返運動的整個過程中在AB軌道上通過的總路程;
    24.最終當物體通過圓弧軌道最低點E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
    25.為使物體能順利到達圓弧軌道的點D,釋放點距B點的距離L′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15 第(1)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guān)解析
    正確答案
    解析
    因為摩擦始終對物體做負功,所以物體最終在圓心角為的圓弧上往復(fù)運動.
    對整體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所以總路程為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了向心力;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等知識點,在近幾年的各省高考題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常與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等知識點交匯命題。
    解題思路
    ①利用動能定理求摩擦力做的功;②對圓周運動條件的分析和應(yīng)用;③圓周運動中能過點的條件.
    易錯點
    本題關(guān)鍵分析清楚物體的運動過程,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15 第(2)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guān)解析
    正確答案
    ,方向豎直向下
    解析
    對B→E過程,B點的初速度為零,
    由動能定理得
    由①②得: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得,對圓弧軌道的壓力,方向豎直向下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了向心力;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等知識點,在近幾年的各省高考題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常與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等知識點交匯命題。
    解題思路
    ①利用動能定理求摩擦力做的功;②對圓周運動條件的分析和應(yīng)用;③圓周運動中能過點的條件.
    易錯點
    本題關(guān)鍵分析清楚物體的運動過程,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15 第(3)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guān)解析
    正確答案
    最少距離
    解析
    設(shè)物體剛好到D點,則由向心力公式得
    對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聯(lián)立解得最少距離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了向心力;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等知識點,在近幾年的各省高考題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常與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等知識點交匯命題。
    解題思路
    ①利用動能定理求摩擦力做的功;②對圓周運動條件的分析和應(yīng)用;③圓周運動中能過點的條件.
    易錯點
    本題關(guān)鍵分析清楚物體的運動過程,理解向心力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