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四中全會聚焦依法治國”專題
命題點一:十八屆四中全會
【熱點命題解讀】
材料一:十八屆四中全會概述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我們黨第在中央全會上專題研究依法治國問題。
材料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新提法和新舉措
新提法: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特征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
新舉措:
※將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
※建立憲法宣誓制度
※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材料三:法治中國的世界回響 據國外相關媒體報道,十八屆四中全會將提升中國的國家治理,將對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產生深遠影響。諸多第,讓國際輿論不僅僅只加上“首次”這個詞,還紛紛用“歷史性”“新開端”“里程碑”等詞匯評價這次會議及其成果。在世界的注視下,中國建設法治國家新的路線圖已經展開。國際社會相信,中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將為世界帶來謀發(fā)展、促繁榮新的信心與希望。
考點鏈接
①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1.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及成要性。
(1)重要性: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幸福安康。
(2)必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2.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在法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法治政府建設穩(wěn)步推進,司法體制不斷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
(2)存在的問題:有的法律法規(guī)未能全面反映客觀規(guī)律和人民意愿,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現(xiàn)象比較嚴重,執(zhí)法司法不規(guī)范、不嚴格、不透明、不文明現(xiàn)象較為突出,群眾對執(zhí)法司法不公和****問題反映強烈;部分社會成員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維權意識不強,一些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辦事觀念不強、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現(xiàn)象依然存在。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4.實現(xiàn)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的原則有哪些?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根本的保證。
(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
(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
(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f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5.如何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xiàn)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xiàn)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6.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fā)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增強法律法規(guī)的及時性、系統(tǒng)性、針對性、有效性。
7.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8.為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我們應該如何做?
(1)生活在法治國家里,人人都要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學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
(2)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與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議權、監(jiān)督權等政治權利。
(3)勇于同破壞法治中國或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言行作斗爭。
9.如何理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特征?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各項事業(yè)的領導核心。
(2)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zhí)政黨。
(4)堅持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5)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fā)展社會主義。
(6)黨的領導是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和根本保證等。
10.為什么要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1)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根本的保證。
(2)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3)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
(4)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xiàn),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
11.如何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堅持黨的領導?
(1)首先要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要依據黨內法規(guī)管黨治黨。
(2)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zhí)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zhí)政統(tǒng)一起來。(3)黨要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個部門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tǒng)一起來。
(4)堅決依法治黨、從嚴治黨,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使黨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要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等。
12.我國設立國家憲法日有何意義?
(1)有利于宣傳我國的憲法知識,增強公民對憲法知識的了解和認識。(2)有利于維護憲法的權威。(3)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實施依憲治國。(4)有利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和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
(5)有利于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發(fā)展等。
13.設立國家憲法日和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的重要意義?
①有利于彰顯憲法權威,增強公職人員憲法觀念,激勵公職人員忠于和維護憲法,②有利于在全社會增強憲法意識、樹立憲法權威。
14.十八屆四中全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哪些重要的意義?
(1)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重要內容。(2)是新形勢下發(fā)展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3)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內容和主要途徑。(4)是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在需要。
(5)是加快法治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6)是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基本途徑。
(7)是反腐治權的治本之道。
15.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做?
(1)認真學習十八屆四中全會有關依法治國的精神,增強法治意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護法。(2)積極宣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內容,以營造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
(3)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積極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等。
命題點一:十八屆四中全會
【熱點命題解讀】
材料一:十八屆四中全會概述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我們黨第在中央全會上專題研究依法治國問題。
材料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新提法和新舉措
新提法: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特征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
新舉措:
※將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
※建立憲法宣誓制度
※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材料三:法治中國的世界回響 據國外相關媒體報道,十八屆四中全會將提升中國的國家治理,將對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產生深遠影響。諸多第,讓國際輿論不僅僅只加上“首次”這個詞,還紛紛用“歷史性”“新開端”“里程碑”等詞匯評價這次會議及其成果。在世界的注視下,中國建設法治國家新的路線圖已經展開。國際社會相信,中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將為世界帶來謀發(fā)展、促繁榮新的信心與希望。
考點鏈接
①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1.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及成要性。
(1)重要性: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幸福安康。
(2)必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2.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在法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法治政府建設穩(wěn)步推進,司法體制不斷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
(2)存在的問題:有的法律法規(guī)未能全面反映客觀規(guī)律和人民意愿,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現(xiàn)象比較嚴重,執(zhí)法司法不規(guī)范、不嚴格、不透明、不文明現(xiàn)象較為突出,群眾對執(zhí)法司法不公和****問題反映強烈;部分社會成員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維權意識不強,一些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辦事觀念不強、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現(xiàn)象依然存在。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4.實現(xiàn)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的原則有哪些?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根本的保證。
(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
(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
(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f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5.如何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xiàn)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xiàn)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6.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fā)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增強法律法規(guī)的及時性、系統(tǒng)性、針對性、有效性。
7.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8.為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我們應該如何做?
(1)生活在法治國家里,人人都要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學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
(2)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與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議權、監(jiān)督權等政治權利。
(3)勇于同破壞法治中國或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言行作斗爭。
9.如何理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特征?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各項事業(yè)的領導核心。
(2)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zhí)政黨。
(4)堅持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5)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fā)展社會主義。
(6)黨的領導是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和根本保證等。
10.為什么要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1)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根本的保證。
(2)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3)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
(4)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xiàn),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
11.如何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堅持黨的領導?
(1)首先要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要依據黨內法規(guī)管黨治黨。
(2)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zhí)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zhí)政統(tǒng)一起來。(3)黨要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個部門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tǒng)一起來。
(4)堅決依法治黨、從嚴治黨,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使黨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要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等。
12.我國設立國家憲法日有何意義?
(1)有利于宣傳我國的憲法知識,增強公民對憲法知識的了解和認識。(2)有利于維護憲法的權威。(3)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實施依憲治國。(4)有利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和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
(5)有利于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發(fā)展等。
13.設立國家憲法日和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的重要意義?
①有利于彰顯憲法權威,增強公職人員憲法觀念,激勵公職人員忠于和維護憲法,②有利于在全社會增強憲法意識、樹立憲法權威。
14.十八屆四中全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哪些重要的意義?
(1)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重要內容。(2)是新形勢下發(fā)展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3)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內容和主要途徑。(4)是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在需要。
(5)是加快法治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6)是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基本途徑。
(7)是反腐治權的治本之道。
15.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做?
(1)認真學習十八屆四中全會有關依法治國的精神,增強法治意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護法。(2)積極宣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內容,以營造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
(3)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積極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