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歷史課本練習題帶答案

字號:

一、單項選擇(每小題3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xx屆全體會議的內(nèi)容不包括( )
    A.制定《共同綱領》 B.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C.制定憲法 D.確定國旗、國歌
    2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jīng)過去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南京國民政府被*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3.五星紅旗勝利飄揚在雪域高原,x藏獲得和平解放距2006年有( )
     A.55周年 B.56周年 C.57周年 D.58周年
    4.新中國成立初期起過臨時憲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C.《共同綱領》 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5.通過下列哪一事件,中國農(nóng)民實現(xiàn)了千百年來“耕者有其田”的夢想?(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解放戰(zhàn)爭勝利
    C.農(nóng)業(yè)集體化 D.土地改革完成
    6.班級準備辦一期“中國人民志愿軍英雄譜”板報,下列可以入選的人物有( )
    ①邱少云 ②董存瑞 ③黃繼光 ④雷鋒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 “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 這是周恩來在下列哪次會議上提出的?( )
    A.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 B.萬隆會議
    C.第2xx屆聯(lián)合國大會 D.亞太經(jīng)合組織會議
    8.我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起來的標志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完成
    9我國是一個由多民族共同締造的統(tǒng)一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有( )
     A.52個民族 B.54個民族 C.55個民族 D. 56個民族
    10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據(jù)平等、團結、互助的原則確定的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 )
    A.民族獨立 B.民族自治 C.民族區(qū)域自治 D.民族融合
    二、辨析說理(先判斷正誤,再說明理由。每小題5分,共10分)
    11.1954年9月第x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判斷:
    理由:
    12.新中國的誕生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判斷:
    理由:
    三、簡要回答(共35分)
    1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當今世界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何時提出來的?其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14.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歷史揭開了嶄新的篇章?
    15.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又被概括為“一化三改”,“一化三改”分別指的是什么?何時基本完成?“一化三改”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義?
    16.為什么說土地改革的完成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四、材料解析(共10分)
    17.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內(nèi)容回答問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wèi)祖國,就是保家鄉(xiāng)!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國野心狼!
    (1)歌詞中“跨過鴨綠江”的軍隊是 , 司令員是 。
    (2)作家魏巍稱這支部隊的戰(zhàn)士為“最可愛的人”。請說出其中兩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并說說從他們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精神?
    (3)抗美援朝的勝利有什么重大意義?
    五、問題探究(共15分)
    18.在第一單元中,我們了解了新中國的建立及建國初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請你選擇其中一個事件進行介紹。(300字以內(nèi))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
    1 .C 2 .D 3.A 4. C 5. D 6. A 7. B 8. C 9. D 10. C
    二、辨析說理
    11.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從而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12.錯誤。新中國的成立表明我國新民主主義已取得偉大勝利,但社會主義制度尚未建立起來。經(jīng)過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jīng)濟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簡要回答
    13.1953年12月,我國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談判中首次提出。主要內(nèi)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nèi)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jīng)取得偉大的勝利,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jīng)過去。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中國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
    15.“一化”指的是逐步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 “三改”指的是逐步完成國家對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20世紀中國的一次歷史性巨變。
    16.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在我國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nóng)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jīng)濟上翻了身;解放了農(nóng)村生產(chǎn)力,促進了農(nóng)村經(jīng)濟迅速走向恢復和發(fā)展,使新生的人民政權得到鞏固。
    四、材料解析
    17.(1)中國人民志愿軍 彭德懷
    (2)黃繼光 、邱少云。他們的身上表現(xiàn)出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
    (3)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為新中國贏得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
    五、問題探究
    18.學生可以任意選擇第一單元中的一個事件來介紹,學生在介紹的時候,應該交代清楚該事件發(fā)生的背景(起因)、經(jīng)過、結果及影響或歷史作用等基本要素。語言應概括簡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