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伽利略利用“斜面實驗”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其實驗思想是( )
A小球沿斜面運動時加速度較小,速度的測量比較容易
B小球沿斜面運動時速度較小,位移的測量比較容易
C測量小球沿斜面運動時的位移與時間的平方的比值,合理外推到90°
D測量小球沿斜面運動時的速度平方與位移的比值,合理外推到90°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2.在水平面上有a、b兩點,相距20 cm,一質(zhì)點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a向b做直線運動,經(jīng)過0.2 s的時間先后通過a、b兩點,則該質(zhì)點通過a、b中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
A無論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
B無論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
C若力的方向由a向b,則大于1 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則小于1 m/s
D若力的方向由a向b,則小于1 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則大于1 m/s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3.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2 kg的物體,在五個恒定的水平共點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xiàn)同時撤去大小分別為5 N和15 N的兩個水平力而其余力保持不變,關(guān)于此后物體的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 m/s2
B可能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可能是2 m/s2
C一定做勻變速運動,加速度大小可能10 m/s2
D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 m/s2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4.如圖所示,欲使在粗糙斜面上勻速下滑的木塊A停下,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大斜面的傾角
B在木塊A上再疊放一個重物
C對木塊A施加一個垂直于斜面的力
D對木塊A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5.如圖所示,水平轉(zhuǎn)臺上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塊,用長為l的輕質(zhì)細繩將物塊連接在轉(zhuǎn)軸上,細繩與豎直轉(zhuǎn)軸的夾角θ為,此時繩繃直但無張力,物塊與轉(zhuǎn)臺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物塊隨轉(zhuǎn)臺由靜止開始緩慢加速轉(zhuǎn)動,角速度為ω,加速度為g,則( )
A當ω=時,細線中張力為零
B當ω=時,物塊與轉(zhuǎn)臺間的摩擦力為零
C當ω= 時,細線的張力為
D當ω=時,細繩的拉力大小為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6.如圖所示,一固定的細直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α=15°,一個質(zhì)量忽略不計的小輕環(huán)C套在直桿上,一根輕質(zhì)細線的兩端分別固定于直桿上的A、B兩點,細線依次穿過小環(huán)甲、小輕環(huán)C和小環(huán)乙,且小環(huán)甲和小環(huán)乙分居在小輕環(huán)C的兩側(cè).調(diào)節(jié)A、B間細線的長度,當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β=45°.不計一切摩擦.設(shè)小環(huán)甲的質(zhì)量為m1,小環(huán)乙的質(zhì)量為m2,則m1∶m2等于( )
Atan 15°Btan 30°Ctan 60°Dtan 75°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7.如圖所示,質(zhì)量M=8 kg的小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車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8 N,當小車速度達到1.5 m/s時,在小車的右端、由靜止輕放一大小不計、質(zhì)量m=2 kg的物體,物體與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小車足夠長,物體從放上小車開始,經(jīng)t=1.5 s的時間,物體相對地面的位移為(g取10 m/s2)( )
A1 mB2.1 mC2.25 mD3.1 m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多選題 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8
8.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中,某人從車窗相對于車靜止釋放一個小球,不計空氣阻力,用固定在路邊的照相機對汽車和小球同時進行閃光照相,照相機閃兩次光,得到清晰的兩張照片,對照片進行分析,知道了如下信息:
①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為0.5 s;
②第一次閃光時,小球剛釋放,第二次閃光時,小球落地;
③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nèi),汽車前進了5 m;
④兩次閃光時間間隔內(nèi),小球的位移為5 m.
根據(jù)以上信息能確定的是(已知g=10 m/s2) ( )
A小球釋放點離地的高度
B第一次閃光時小車的速度
C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D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9.如圖所示為賽車場的一個水平“梨形”賽道,兩個彎道分別為半徑R=90 m的大圓弧和r=40 m的小圓弧,直道與彎道相切.大、小圓弧圓心O、O′距離L=100 m.賽車沿彎道路線行駛時,路面對輪胎的徑向靜摩擦力是賽車重力的2.25倍.假設(shè)賽車在直道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彎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要使賽車不打滑,繞賽道一圈時間最短(發(fā)動機功率足夠大,重力加速度g=10 m/s2,π=3.14),則賽車( )
A在繞過小圓弧彎道后加速
B在大圓弧彎道上的速率為45 m/s
C在直道上的加速度大小為5.63 m/s2
D通過小圓弧彎道的時間為5.85 s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10.暗物質(zhì)是二十一世紀物理學之謎,對該問題的研究可能帶來一場物理學的革命.為了探測暗物質(zhì),我國在2015年12月17日成功發(fā)射了一顆被命名為“悟空”的暗物質(zhì)探測衛(wèi)星.已知“悟空”在低于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上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經(jīng)過時間t(t小于其運動周期),運動的弧長為s,與地球中心連線掃過的角度為β(弧度),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悟空”的線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向心加速度
C“悟空”的環(huán)繞周期為
D“悟空”的質(zhì)量為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1
11.如圖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輕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一端固定在傾角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與物塊A連接,兩物塊A、B質(zhì)量均為m,初始時均靜止,現(xiàn)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動物塊B,使B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運動,A、B兩物塊在開始一段時間內(nèi)的v-t關(guān)系分別對應(yīng)圖乙中A、B圖線,t1時刻A、B的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時刻,彈簧形變量為
Bt2時刻,彈簧形變量為
Ct1時刻,A、B剛分離時的速度為
D從開始到t2時刻,拉力F先逐漸增大后不變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2
12.如圖所示,在勻速轉(zhuǎn)動的電動機帶動下,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以恒定速率v1,勻速向右運動,一質(zhì)量為m的滑塊從傳送帶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v2>v1)滑上傳送帶,最后滑塊返回傳送帶的右端.已知滑塊與傳送帶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關(guān)于這一過程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
A滑塊滑上傳送帶上的加速度大小為μg
B滑塊向左滑動后離開左端的距離為
C滑塊返回傳送帶右端的速率為v2
D從滑塊滑上傳送帶到離開所用時間大于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3
2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 .
A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的內(nèi)能隨著溫度升高一定增大
B第一類永動機和第二類永動機研制失敗的原因是違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當分子間距r>r0時,分子間的引力隨著分子間距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間的斥力隨著分子間距的增大而減小,所以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
D大霧天氣學生感覺到教室潮濕,說明教室內(nèi)的相對溫度較大
E一定質(zhì)量的單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分子勢能一定是增大的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4
3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 .(選對1個得3分,選對2個得4分,全部選對得6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在康普頓效應(yīng)中,當入射光子與晶體中的電子碰撞時,把一部分動量轉(zhuǎn)移給電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長變長
B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某一骰骨中碳14的含量為活著的生物含量的四分之一,已知碳14的半衰期為5 730年,則確定該生物死亡距今11 460年
C按照波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較小半徑躍遷到較大半徑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少,原子總能量增大
D盧瑟福發(fā)現(xiàn)了中子,湯姆孫發(fā)現(xiàn)了電子
E機場、車站等地方進行安檢工作時,能輕而易舉地窺見箱內(nèi)物品,利用了γ射線較強的穿透能力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80分。簡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5
為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某同學將環(huán)形橡皮筋掛在彈簧秤鉤上,用力拉橡皮筋,使彈簧秤上的讀數(shù)為2.00 N時,將橡皮筋兩端的位置畫在白紙上,記為O、O′,選擇合適的標度,作出橡皮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記為FOO′,如圖甲所示.接著他在秤鉤和兩支圓珠筆上涂抹少許潤滑油,用兩支圓珠筆和秤鉤將環(huán)形橡皮筋拉成三角形,使秤鉤的下端仍到達O點,將兩筆尖的位置標記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記為FOA,OB段的拉力記為FOB,如圖乙所示.再將環(huán)形橡皮筋剪斷,測得所受的拉力F與長度l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13.測得OA=6.10 cm,OB=8.20 cm,AB=10.70 cm,則FOA的大小為____ N;
14.選擇相同的標度,下列按比例作出的FOA和FOB的合力F′的圖示正確的是__ ;
ABCD
15.通過比較F′與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實驗結(jié)論.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6
為了測量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μ,某小組使用位移傳感器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讓木塊從傾斜木板上一點A由靜止釋放,位移傳感器可以測出木塊到傳感器的距離.位移傳感器連接計算機,描繪出木塊相對傳感器的位移x隨時間t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
16.根據(jù)上述圖線,計算0.4 s時木塊的速度v=_ m/s,木塊加速度a=____ m/s2;
17.為了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μ,還需要測量的量是___(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
18.為了提高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μ的測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 __.:]
AA點與傳感器距離適當大些
B木板的傾角越大越好
C選擇體積較大的空心木塊
D傳感器開始計時的時刻必須是木塊從A點釋放的時刻
分值: 8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7
某星球的半徑是地球半徑的,質(zhì)量是地球質(zhì)量的,中國的一輛星球車,高h=1.6 m,在該星球表面以加速度a=2 m/s2勻加速直線行駛,當速度為2 m/s時突然車頂?shù)粝乱粋€質(zhì)量為m的物體,試求(地球地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
19.當物體落地時,物體與小車的距離;
20.如果物體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那么當物體停下來時與小車的距離.(物體落地時豎直速度由于碰撞而損失)
分值: 10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8
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繞豎直軸旋轉(zhuǎn)的水平轉(zhuǎn)臺上,轉(zhuǎn)臺轉(zhuǎn)軸與過陶罐球心O的對稱軸OO′重合,轉(zhuǎn)臺以一定角速度ω勻速旋轉(zhuǎn),一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落入陶罐內(nèi),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小物塊隨陶罐一起轉(zhuǎn)動且相對罐壁靜止,它和O點的連線與OO′之間的夾角θ為45°.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小物塊與陶罐之間的靜摩擦力大小為Ff=mg.
21.若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恰好為零,求此時的角速度ω0;
22.若小物塊一直相對陶罐靜止,求陶罐旋轉(zhuǎn)的角速度的值和最小值.
分值: 11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9
如圖所示,長木板的質(zhì)量為M=3m,長度為L,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距墻壁足夠遠處,在木板A的左端放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體B,質(zhì)量為m,A與B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給B一個初速度v0=,已知木板與墻壁碰撞時間極短,且碰后以原速率彈回.當長木板與墻壁碰撞時,在墻壁的左邊所有空間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物體B帶正電,且電量為q,并保持恒定),求:
23.木板與墻壁相碰時,物塊與墻壁的距離;
24.如果木板與墻壁碰后的運動過程中物體恰好不能離開木板A,試求電場強度E.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0
如圖所示,固定的絕熱氣缸內(nèi)有一質(zhì)量為m的“T”型絕熱活塞(體積可忽略),距氣缸底部h0處連接一U形管(管內(nèi)氣體的體積忽略不計).初始時,封閉氣體溫度為T0,活塞距離氣缸底部為1.5h0,兩邊水銀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銀的密度為ρ,大氣壓強為p0,氣缸橫截面積為S,活塞豎直部分長為1.2h0,重力加速度為g.
26.初始時,水銀柱兩液面高度差多大?
27.緩慢降低氣缸內(nèi)封閉氣體的溫度,當U形管兩水銀面相平時封閉氣體的溫度是多少?
分值: 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1
如圖所示,a、b和c都是厚度均勻的平行玻璃板,a和b、b和c之間的夾角都為β,一細光束由紅光和藍光組成,以入射角θ從O點射入a板,且射出c板后的兩束單色光射在地面上P、Q兩點,
28.由此可知__
A射出c板后的兩束單色光與入射光平行
B射到P點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較大
C射到P點的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較大,波長較長
D若稍微增大入射角θ,光從b板上表面射入到其下表面時,在該界面上有可能發(fā)生全反射
E若射到P、Q兩點的光分別通過同一雙縫發(fā)生干涉現(xiàn)象,則射到P點的光形成干涉條紋的間距小,這束光為藍光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2
如圖所示,某介質(zhì)中形成一列簡諧波,t=0時刻的波形如圖中實線所示.
29.若波向右傳播.零時刻剛好傳到B點,且再經(jīng)過0.6 s,P點也開始起振.求:該列波的周期T;從t=0時刻起到P點第一次達到波谷的過程中,O點對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經(jīng)過的路程s0各為多少?
30.若此列波的傳播速度大小為20 m/s,且波形由實線變?yōu)樘摼€需要經(jīng)歷0.575 s時間,則該列波的傳播方向如何?
分值: 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3
如圖1所示,物體A、B的質(zhì)量分別為4 kg和8 kg,由輕質(zhì)彈簧連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體B左側(cè)與豎直墻壁相接觸,另有一物體C水平向左運動,在t=5 s時與物體A相碰,并立即與A有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左運動,物塊C的速度-時間如圖2所示.
32.求物塊C的質(zhì)量;
33.在5 s到15 s的時間內(nèi),墻壁對物體B的作用力的沖量.
23 第(1)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guān)解析
正確答案
2 kg;
解析
由圖象可得:物體C以速度v0=6 m/s與A相碰,碰撞后兩者立即有相同的速度v=2 m/s
AC在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得:mCv0=(mA+mC)v,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mC=2 kg;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了動量守恒定律和動量定理的應(yīng)用的知識點,在近幾年的各省高考題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常與能量守恒定律知識點交匯命題。
解題思路
根據(jù)圖象可知碰撞前的A的速度和碰撞后共同的速度,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可求出物塊C的質(zhì)量;
易錯點
從圖象中讀出某一過程的初末速度。
23 第(2)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guān)解析
正確答案
24 N·s,方向向右
解析
在5 s到15 s內(nèi),墻壁對B的作用力F等于輕彈簧的彈力,輕彈簧的彈力使物體A和C的速度由2 m/s減到0,再反彈到2 m/s,則彈力的沖量等于F的沖量為:I=(mA+mC)×(-v)-(mA+mC)v
解得:I=-24 N·s,負號表示方向向右。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了動量守恒定律和動量定理的應(yīng)用的知識點,在近幾年的各省高考題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常與能量守恒定律知識點交匯命題。
解題思路
根據(jù)圖象可知A和C整體的初速度和末速度,根據(jù)動量定理可求出彈簧對整體的沖量,墻壁對B的作用力F等于輕彈簧的彈力,墻壁對物體B的作用力的沖量等于彈簧對整體的沖量。
易錯點
墻壁對物體B的作用力的沖量等于彈簧對整體的沖量。
A小球沿斜面運動時加速度較小,速度的測量比較容易
B小球沿斜面運動時速度較小,位移的測量比較容易
C測量小球沿斜面運動時的位移與時間的平方的比值,合理外推到90°
D測量小球沿斜面運動時的速度平方與位移的比值,合理外推到90°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2.在水平面上有a、b兩點,相距20 cm,一質(zhì)點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a向b做直線運動,經(jīng)過0.2 s的時間先后通過a、b兩點,則該質(zhì)點通過a、b中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
A無論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
B無論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
C若力的方向由a向b,則大于1 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則小于1 m/s
D若力的方向由a向b,則小于1 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則大于1 m/s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3.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2 kg的物體,在五個恒定的水平共點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xiàn)同時撤去大小分別為5 N和15 N的兩個水平力而其余力保持不變,關(guān)于此后物體的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 m/s2
B可能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可能是2 m/s2
C一定做勻變速運動,加速度大小可能10 m/s2
D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 m/s2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4.如圖所示,欲使在粗糙斜面上勻速下滑的木塊A停下,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大斜面的傾角
B在木塊A上再疊放一個重物
C對木塊A施加一個垂直于斜面的力
D對木塊A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5.如圖所示,水平轉(zhuǎn)臺上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塊,用長為l的輕質(zhì)細繩將物塊連接在轉(zhuǎn)軸上,細繩與豎直轉(zhuǎn)軸的夾角θ為,此時繩繃直但無張力,物塊與轉(zhuǎn)臺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物塊隨轉(zhuǎn)臺由靜止開始緩慢加速轉(zhuǎn)動,角速度為ω,加速度為g,則( )
A當ω=時,細線中張力為零
B當ω=時,物塊與轉(zhuǎn)臺間的摩擦力為零
C當ω= 時,細線的張力為
D當ω=時,細繩的拉力大小為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6.如圖所示,一固定的細直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α=15°,一個質(zhì)量忽略不計的小輕環(huán)C套在直桿上,一根輕質(zhì)細線的兩端分別固定于直桿上的A、B兩點,細線依次穿過小環(huán)甲、小輕環(huán)C和小環(huán)乙,且小環(huán)甲和小環(huán)乙分居在小輕環(huán)C的兩側(cè).調(diào)節(jié)A、B間細線的長度,當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β=45°.不計一切摩擦.設(shè)小環(huán)甲的質(zhì)量為m1,小環(huán)乙的質(zhì)量為m2,則m1∶m2等于( )
Atan 15°Btan 30°Ctan 60°Dtan 75°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7.如圖所示,質(zhì)量M=8 kg的小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車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8 N,當小車速度達到1.5 m/s時,在小車的右端、由靜止輕放一大小不計、質(zhì)量m=2 kg的物體,物體與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小車足夠長,物體從放上小車開始,經(jīng)t=1.5 s的時間,物體相對地面的位移為(g取10 m/s2)( )
A1 mB2.1 mC2.25 mD3.1 m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多選題 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8
8.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中,某人從車窗相對于車靜止釋放一個小球,不計空氣阻力,用固定在路邊的照相機對汽車和小球同時進行閃光照相,照相機閃兩次光,得到清晰的兩張照片,對照片進行分析,知道了如下信息:
①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為0.5 s;
②第一次閃光時,小球剛釋放,第二次閃光時,小球落地;
③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nèi),汽車前進了5 m;
④兩次閃光時間間隔內(nèi),小球的位移為5 m.
根據(jù)以上信息能確定的是(已知g=10 m/s2) ( )
A小球釋放點離地的高度
B第一次閃光時小車的速度
C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D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9.如圖所示為賽車場的一個水平“梨形”賽道,兩個彎道分別為半徑R=90 m的大圓弧和r=40 m的小圓弧,直道與彎道相切.大、小圓弧圓心O、O′距離L=100 m.賽車沿彎道路線行駛時,路面對輪胎的徑向靜摩擦力是賽車重力的2.25倍.假設(shè)賽車在直道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彎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要使賽車不打滑,繞賽道一圈時間最短(發(fā)動機功率足夠大,重力加速度g=10 m/s2,π=3.14),則賽車( )
A在繞過小圓弧彎道后加速
B在大圓弧彎道上的速率為45 m/s
C在直道上的加速度大小為5.63 m/s2
D通過小圓弧彎道的時間為5.85 s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10.暗物質(zhì)是二十一世紀物理學之謎,對該問題的研究可能帶來一場物理學的革命.為了探測暗物質(zhì),我國在2015年12月17日成功發(fā)射了一顆被命名為“悟空”的暗物質(zhì)探測衛(wèi)星.已知“悟空”在低于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上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經(jīng)過時間t(t小于其運動周期),運動的弧長為s,與地球中心連線掃過的角度為β(弧度),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悟空”的線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向心加速度
C“悟空”的環(huán)繞周期為
D“悟空”的質(zhì)量為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1
11.如圖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輕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一端固定在傾角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與物塊A連接,兩物塊A、B質(zhì)量均為m,初始時均靜止,現(xiàn)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動物塊B,使B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運動,A、B兩物塊在開始一段時間內(nèi)的v-t關(guān)系分別對應(yīng)圖乙中A、B圖線,t1時刻A、B的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時刻,彈簧形變量為
Bt2時刻,彈簧形變量為
Ct1時刻,A、B剛分離時的速度為
D從開始到t2時刻,拉力F先逐漸增大后不變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2
12.如圖所示,在勻速轉(zhuǎn)動的電動機帶動下,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以恒定速率v1,勻速向右運動,一質(zhì)量為m的滑塊從傳送帶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v2>v1)滑上傳送帶,最后滑塊返回傳送帶的右端.已知滑塊與傳送帶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關(guān)于這一過程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
A滑塊滑上傳送帶上的加速度大小為μg
B滑塊向左滑動后離開左端的距離為
C滑塊返回傳送帶右端的速率為v2
D從滑塊滑上傳送帶到離開所用時間大于
分值: 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3
2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 .
A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的內(nèi)能隨著溫度升高一定增大
B第一類永動機和第二類永動機研制失敗的原因是違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當分子間距r>r0時,分子間的引力隨著分子間距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間的斥力隨著分子間距的增大而減小,所以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
D大霧天氣學生感覺到教室潮濕,說明教室內(nèi)的相對溫度較大
E一定質(zhì)量的單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分子勢能一定是增大的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4
3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 .(選對1個得3分,選對2個得4分,全部選對得6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在康普頓效應(yīng)中,當入射光子與晶體中的電子碰撞時,把一部分動量轉(zhuǎn)移給電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長變長
B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某一骰骨中碳14的含量為活著的生物含量的四分之一,已知碳14的半衰期為5 730年,則確定該生物死亡距今11 460年
C按照波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較小半徑躍遷到較大半徑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少,原子總能量增大
D盧瑟福發(fā)現(xiàn)了中子,湯姆孫發(fā)現(xiàn)了電子
E機場、車站等地方進行安檢工作時,能輕而易舉地窺見箱內(nèi)物品,利用了γ射線較強的穿透能力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80分。簡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5
為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某同學將環(huán)形橡皮筋掛在彈簧秤鉤上,用力拉橡皮筋,使彈簧秤上的讀數(shù)為2.00 N時,將橡皮筋兩端的位置畫在白紙上,記為O、O′,選擇合適的標度,作出橡皮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記為FOO′,如圖甲所示.接著他在秤鉤和兩支圓珠筆上涂抹少許潤滑油,用兩支圓珠筆和秤鉤將環(huán)形橡皮筋拉成三角形,使秤鉤的下端仍到達O點,將兩筆尖的位置標記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記為FOA,OB段的拉力記為FOB,如圖乙所示.再將環(huán)形橡皮筋剪斷,測得所受的拉力F與長度l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13.測得OA=6.10 cm,OB=8.20 cm,AB=10.70 cm,則FOA的大小為____ N;
14.選擇相同的標度,下列按比例作出的FOA和FOB的合力F′的圖示正確的是__ ;
ABCD
15.通過比較F′與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實驗結(jié)論.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6
為了測量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μ,某小組使用位移傳感器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讓木塊從傾斜木板上一點A由靜止釋放,位移傳感器可以測出木塊到傳感器的距離.位移傳感器連接計算機,描繪出木塊相對傳感器的位移x隨時間t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
16.根據(jù)上述圖線,計算0.4 s時木塊的速度v=_ m/s,木塊加速度a=____ m/s2;
17.為了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μ,還需要測量的量是___(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
18.為了提高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μ的測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 __.:]
AA點與傳感器距離適當大些
B木板的傾角越大越好
C選擇體積較大的空心木塊
D傳感器開始計時的時刻必須是木塊從A點釋放的時刻
分值: 8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7
某星球的半徑是地球半徑的,質(zhì)量是地球質(zhì)量的,中國的一輛星球車,高h=1.6 m,在該星球表面以加速度a=2 m/s2勻加速直線行駛,當速度為2 m/s時突然車頂?shù)粝乱粋€質(zhì)量為m的物體,試求(地球地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
19.當物體落地時,物體與小車的距離;
20.如果物體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那么當物體停下來時與小車的距離.(物體落地時豎直速度由于碰撞而損失)
分值: 10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8
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繞豎直軸旋轉(zhuǎn)的水平轉(zhuǎn)臺上,轉(zhuǎn)臺轉(zhuǎn)軸與過陶罐球心O的對稱軸OO′重合,轉(zhuǎn)臺以一定角速度ω勻速旋轉(zhuǎn),一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落入陶罐內(nèi),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小物塊隨陶罐一起轉(zhuǎn)動且相對罐壁靜止,它和O點的連線與OO′之間的夾角θ為45°.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小物塊與陶罐之間的靜摩擦力大小為Ff=mg.
21.若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恰好為零,求此時的角速度ω0;
22.若小物塊一直相對陶罐靜止,求陶罐旋轉(zhuǎn)的角速度的值和最小值.
分值: 11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9
如圖所示,長木板的質(zhì)量為M=3m,長度為L,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距墻壁足夠遠處,在木板A的左端放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體B,質(zhì)量為m,A與B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給B一個初速度v0=,已知木板與墻壁碰撞時間極短,且碰后以原速率彈回.當長木板與墻壁碰撞時,在墻壁的左邊所有空間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物體B帶正電,且電量為q,并保持恒定),求:
23.木板與墻壁相碰時,物塊與墻壁的距離;
24.如果木板與墻壁碰后的運動過程中物體恰好不能離開木板A,試求電場強度E.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0
如圖所示,固定的絕熱氣缸內(nèi)有一質(zhì)量為m的“T”型絕熱活塞(體積可忽略),距氣缸底部h0處連接一U形管(管內(nèi)氣體的體積忽略不計).初始時,封閉氣體溫度為T0,活塞距離氣缸底部為1.5h0,兩邊水銀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銀的密度為ρ,大氣壓強為p0,氣缸橫截面積為S,活塞豎直部分長為1.2h0,重力加速度為g.
26.初始時,水銀柱兩液面高度差多大?
27.緩慢降低氣缸內(nèi)封閉氣體的溫度,當U形管兩水銀面相平時封閉氣體的溫度是多少?
分值: 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1
如圖所示,a、b和c都是厚度均勻的平行玻璃板,a和b、b和c之間的夾角都為β,一細光束由紅光和藍光組成,以入射角θ從O點射入a板,且射出c板后的兩束單色光射在地面上P、Q兩點,
28.由此可知__
A射出c板后的兩束單色光與入射光平行
B射到P點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較大
C射到P點的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較大,波長較長
D若稍微增大入射角θ,光從b板上表面射入到其下表面時,在該界面上有可能發(fā)生全反射
E若射到P、Q兩點的光分別通過同一雙縫發(fā)生干涉現(xiàn)象,則射到P點的光形成干涉條紋的間距小,這束光為藍光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2
如圖所示,某介質(zhì)中形成一列簡諧波,t=0時刻的波形如圖中實線所示.
29.若波向右傳播.零時刻剛好傳到B點,且再經(jīng)過0.6 s,P點也開始起振.求:該列波的周期T;從t=0時刻起到P點第一次達到波谷的過程中,O點對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經(jīng)過的路程s0各為多少?
30.若此列波的傳播速度大小為20 m/s,且波形由實線變?yōu)樘摼€需要經(jīng)歷0.575 s時間,則該列波的傳播方向如何?
分值: 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3
如圖1所示,物體A、B的質(zhì)量分別為4 kg和8 kg,由輕質(zhì)彈簧連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體B左側(cè)與豎直墻壁相接觸,另有一物體C水平向左運動,在t=5 s時與物體A相碰,并立即與A有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左運動,物塊C的速度-時間如圖2所示.
32.求物塊C的質(zhì)量;
33.在5 s到15 s的時間內(nèi),墻壁對物體B的作用力的沖量.
23 第(1)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guān)解析
正確答案
2 kg;
解析
由圖象可得:物體C以速度v0=6 m/s與A相碰,碰撞后兩者立即有相同的速度v=2 m/s
AC在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得:mCv0=(mA+mC)v,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mC=2 kg;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了動量守恒定律和動量定理的應(yīng)用的知識點,在近幾年的各省高考題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常與能量守恒定律知識點交匯命題。
解題思路
根據(jù)圖象可知碰撞前的A的速度和碰撞后共同的速度,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可求出物塊C的質(zhì)量;
易錯點
從圖象中讀出某一過程的初末速度。
23 第(2)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guān)解析
正確答案
24 N·s,方向向右
解析
在5 s到15 s內(nèi),墻壁對B的作用力F等于輕彈簧的彈力,輕彈簧的彈力使物體A和C的速度由2 m/s減到0,再反彈到2 m/s,則彈力的沖量等于F的沖量為:I=(mA+mC)×(-v)-(mA+mC)v
解得:I=-24 N·s,負號表示方向向右。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了動量守恒定律和動量定理的應(yīng)用的知識點,在近幾年的各省高考題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常與能量守恒定律知識點交匯命題。
解題思路
根據(jù)圖象可知A和C整體的初速度和末速度,根據(jù)動量定理可求出彈簧對整體的沖量,墻壁對B的作用力F等于輕彈簧的彈力,墻壁對物體B的作用力的沖量等于彈簧對整體的沖量。
易錯點
墻壁對物體B的作用力的沖量等于彈簧對整體的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