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預測試題及答案(6)

字號:

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將于3月11日進行,請考生做好備考準備,迎接考試,小編在此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課程推薦:小編在此為大家中公網校課程,套餐、免費試聽體驗>>點擊查看詳情】
    【幼兒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小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中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l5分。共30分)
    11.簡述幼兒思維方式發(fā)展變化的趨勢。
    12.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想象力應從哪些方面人手?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3.試分析學前班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危害及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議。
    四、材料分析題(共2道題,每題20分,共40分)
    14.東東因打了人,沒有拿到小紅花,而其他小朋友都拿到了。當天媽媽來接時,他不肯回家,非要拿到小紅花才肯離園。經過說服,他明白了道理。從第二天起,他自覺控制自己的行為,每天都要問老師:“我今天表現好嗎?”一天,老師說他有進步,給他一朵小紅花,東東高興極了。
    請用自我意識及學前兒童自我意識發(fā)展特點的有關原理對材料進行分析。
    15.某幼兒,4歲。父母均為大學學歷,父親是某公司銷售經理,母親是某公司業(yè)務骨干,家庭結構是三代同堂,經濟情況較好。
    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由祖輩撫養(yǎng)。老一輩過分寵愛,對孩子的要求不用開口就滿足,使得該幼兒從小缺乏語言訓練;同時,老人缺乏必要的教育幼兒的知識,僅限于孩子吃好、穿好,少了些互相交流。
    由此,該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講話,如果問他一些問題,要么點頭,要么搖頭,要么干脆一聲不吭,不得已時偶爾蹦出一兩個單詞來。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也很少說話,碰到生人就更不用說了。但是,孩子的語言器官本身并無損害,其癥狀是不能像正常幼兒那樣用語言進行交流,語言發(fā)育遲滯。
    請分析案例中的家庭學前教育環(huán)境并指出存在的問題,請說明如何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學前教育環(huán)境。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16.學前兒童中常有弱視、斜視或不愛護眼睛的問題出現,而成人后的各種視力問題也多由小時候的不良習慣所造成。請以“保護眼睛”為主題設計大班的活動計劃。
    二、簡答題
    11.【參考答案】
    幼兒思維方式的發(fā)展趨勢:直觀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
    (1)直觀行動思維:幼兒的思維是在直接感知中進行的;思維是在實際行動中進行的;典型的方式是嘗試錯誤。主觀上無預定目的和行動計劃。
    (2)具體形象思維: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頭腦中具體形象進行,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觀行動性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
    (3)抽象邏輯思維: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規(guī)律性聯(lián)系的思維,是通過概括、判斷和推理進行的,是高級思維方式,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只是處在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階段。
    12.【參考答案】
    (1)豐富幼兒的表象,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現力;
    (2)在文學藝術等多種活動中,創(chuàng)造幼兒想象發(fā)展的條件;
    (3)在游戲中,鼓勵和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4)在活動中進行適當的訓練,提高幼兒的想象力。
    三、論述題
    13.【參考答案】
    (1)學前班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危害:
    ①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fā)育;
    ②制約幼兒智力的發(fā)展;
    ③壓制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
    ④不利于幼兒入學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2)學前班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
    ①迎合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
    ②師資力量薄弱;
    ③辦學條件差。
    (3)學前教育區(qū)別與學校教育,要杜絕學前班“小學化”傾向,改革建議如下:
    ①確立學前教育的獨立地位與性質,牢固樹立學前教育不是小學預備教育的理念。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其教育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教學評價、師資隊伍、管理制度等都有其獨立的要求和標準。學前教育不是小學的附屬教育,不是小學的預備教育。那種“為了讓孩子能夠獲得上小學的基本能力而進行幼兒園教育的理論和說法”都是錯誤的。
    ②加大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對“小學化”的治理力度。
    教育部門對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教育部門的態(tài)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社會對幼兒園評價的取向。要從根本上解決“小學化”問題。各級教育部門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幼兒園指導、監(jiān)督、管理的力度。建議教育部加強調研,發(fā)布文件和規(guī)定,明確責任,提出要求,制定措施,在全國范圍內加大治理力度,規(guī)范幼兒園辦學行為。強化幼兒園評估年審機制和督導監(jiān)督,在幼兒園年度評估審驗時,調整對幼兒園的考核評價標準,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嚴重的幼兒園實施誡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對整改達不到要求的,應取消其辦園資格。要通過明查暗訪、定期座談、接受投訴等方式,強化對幼兒園的監(jiān)督、檢查。各級教育部門要經常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予以業(yè)務指導,端正幼兒園辦園方向,確保幼兒健康成長。
    ③加強幼兒園園長和幼兒教師業(yè)務素質培訓。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根源,歸根到底還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園長、教師素質低。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直接實施者,端正幼兒園園長和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提高他們的業(yè)務素質和能力對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國家和地方應加大對幼兒園園長和幼兒教師培訓的經費投入。轉變思想,提高素質,使全體園長和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徹底扭轉過來,使其素質更加適應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需要。
    四、材料分析題
    14.【參考答案】
    幼兒還沒有獨立的自我評價,他們的自我評價常常依賴于成人對他們的評價,特別是在幼兒初期,往往不加考慮地相信成人對自己的評價,自我評價只是成人評價的簡單重復。幼兒的自我評價常常帶有主觀情緒性,過高評估自己,自我評價受到認識水平的限制。東東對自己的評價也體現了幼兒的自我評價依賴于成人對他們的評價,受到認識水平的限制。
    15.【參考答案】
    存在的問題:
    (1)過分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案例中長輩對孩子過分寵愛,對孩子的要求不用開口就滿足,使得該幼兒從小缺乏語言訓練。
    (2)老人缺乏必要的育兒知識。案例中的長輩只知道讓孩子吃好、穿好,很少與孩子交流。
    (3)幼兒缺少與陌生人交流的經驗。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也很少說話,碰到生人就更不用說了。
    本案例中老人對幼兒的關心僅限于幼兒吃好、穿好.少了與幼兒的互動和交流。創(chuàng)設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不僅僅在物質上滿足要求,也要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比如讓孩子動手操作,促進探索能力的發(fā)展,家長需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多和同伴交往,有需要要讓孩子說出來,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活動設計題
    16.【參考設計】
    活動名稱:保護眼睛
    活動目標:
    1.了解有關眼睛的構造和衛(wèi)生方面的知識,防止眼疾。
    2.懂得愛護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萌發(fā)珍愛生命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眼睛方面的資料。
    2.對班級幼兒視力進行事先了解。
    3.在一副幼兒太陽鏡上涂上油脂。使眼睛看東西模糊。
    4.掛圖《眼睛生病了》。
    活動過程:
    1.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眼睛的資料。
    2.出示掛圖《眼睛生病了》,提問:這個小朋友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會生什么病呢?(近視眼、紅眼病、沙眼、結膜炎、麥粒腫等)
    3.討論:眼睛為什么會生病?(如:臟手帕擦眼睛、臟手揉眼睛、看書或看電視太疲勞、坐姿不端正等)
    4.請幼兒帶上涂有油脂的太陽鏡,體驗視力不好的痛苦。
    5.討論:怎樣保護視力?
    (看電視時,距離電視2米以上,看電視時間不能過長;看書時身體要坐正,不能趴著或仰著看書,看書時間長了,要休息或向遠處看或看綠顏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強或太弱的光線下看書;寫字時要注意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離;多吃胡蘿卜對保護視力有很大好處;平時毛巾、臉盆等要專人專用,并定期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傳染;眼睛生病了可以點眼藥水等進行治療)
    延伸提示:
    1.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隨時提醒幼兒注意保護自己的視力。
    2.進一步開展有關眼睛的討論。
    新東方網課推薦:2017年教師資格順利課程?。↑c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