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級結構工程師專業(yè)考試《鋼筋混凝土結構》復習考點(3)

字號:


    鋼筋按加工方法分為:熱軋鋼筋、精軋螺紋鋼筋、碳素鋼絲。
    鋼筋的強度與變形:鋼筋的拉伸應力應變曲線分為有明顯流幅的和沒有明顯流幅的。
    鋼筋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按照箍筋的功能和配置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種:1)配有縱向鋼筋和普通箍筋的軸心受壓構件(普通箍筋柱)。2)配有縱向鋼筋和螺旋箍筋的軸心受壓構件(螺旋箍筋柱)。
    普通箍筋柱設置縱向鋼筋的目的:(1) 協助混凝土承受壓力,可減少構件截面尺寸;(2) 承受可能存在的不大的彎矩;(3) 防止構件的突然脆性破壞.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破壞形態(tài)有哪些?有何特征?(1)適筋梁破壞——塑性破壞。特點是當荷載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受拉鋼筋首先屈服,然后受壓混凝土被壓碎, 屬塑性破壞。(2)超筋梁破壞——脆性破壞。特點是裂縫一旦出現,即很快形成臨界斜裂縫,并迅速延伸至梁頂,使混凝土裂通,梁被拉斷而破壞,屬脆性破壞。(3)少筋梁破壞——脆性破壞。特點是隨著荷載的增加,受壓混凝土首先被壓碎,受拉鋼筋未屈服,屬脆性破壞。
    鋼筋和混凝土能夠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主要是由于:(1)混凝土和鋼筋之間有著良好的黏結力,使鋼筋和混凝土能可靠的結合成一個整體,在荷載作用下能夠很好的共同變形,完成其結構功能。(2)鋼筋和混凝土的溫度線膨脹系數也較為接近,因此當溫度變化時不致產生較大的溫度應力而破壞兩者之間的黏結。(3)混凝土包圍在鋼筋的外圍,起著保護鋼筋免遭銹蝕的作用,保證了鋼筋與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的破壞形態(tài)有哪些?有何特征?(1)剪壓破壞 ;特點是:當荷載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構件上先出現的垂直裂縫和細微的傾斜裂縫,發(fā)展形成一根主要的斜裂縫,稱為“臨界斜裂縫”,屬塑性破壞。條件:多見于剪跨比為1≤m≤3的情況下。措施:按計算配腹筋。(2)斜拉破壞 :特點是:斜裂縫一出現,即很快形成臨界斜裂縫,并迅速延伸到集中荷載作用點處,使混凝土裂開,梁斜向倍拉斷而破壞,屬脆性破壞。條件:這種破壞發(fā)生在剪跨比較大(m>3)時。措施:控制腹筋最少用量。(3)斜壓破壞 ;特點是:隨著荷載的增加,梁腹被一系列平行的斜裂縫分割成許多傾斜的受壓柱體,這些柱體最后在彎矩和剪力的復合作用下被壓碎,屬脆性破壞。條件:剪跨比較小(m<1)時。措施:控制最小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