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兒童童話故事【三篇】

字號:

童話故事是指兒童文學(xué)的一種體裁,童話中豐富的想象和夸張可以活躍你的思維;那生動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幫你認(rèn)識社會、理解人生,引導(dǎo)你做一個通達(dá)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是無憂考整理分享的經(jīng)典兒童童話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
    
小老鼠的“敲敲長”

    “敲敲長”是一根五彩小棍兒,用它敲什么,什么就長大起來。比如,田野里有一棵小豆苗,細(xì)細(xì)的、矮矮的。米皮皮用“敲敲長”輕輕地敲它,嘴里說“長!長!長”,小豆苗就長得又高又壯了。
    米皮皮到兔媽媽家串門兒,兔媽媽正在犯愁:“唉,胡蘿卜剛剛長出地面,孩子們就吵著要吃?!泵灼てふf:“別急別急,讓我來試試!”米皮皮用“敲敲長”輕輕地敲著小小的胡蘿卜,嘴里說“長!長!長”,胡蘿卜就長大了,兔媽媽高興得謝了又謝。
    米皮皮和小狗、小雞在草地上玩,突然下起了大雨。米皮皮找到一個小蘑菇,用“敲敲長”輕輕地敲著,嘴里說“長!長!長”,小蘑菇真的成了一把大傘。小狗、小雞都躲到了大傘底下。
    可是有一回,米皮皮把“敲敲長”弄丟了。是誰撿到了寶貝呢?原來是狼婆婆。狼婆婆正在洞里發(fā)愁呢:“米皮皮,快來幫幫我!”米皮皮看到狼婆婆大得像頭牛,就問:“你為什么要長這么大?”
    “我想試試‘敲敲長’靈不靈,我用你的寶貝敲敲腿,念了‘長,長,長’,就長得這么大了。”
    米皮皮拿過“敲敲長”,敲著狼婆婆的腿,嘴里說“縮!縮!縮”,果然,狼婆婆又變成了原樣兒。
    原來呀,把這小棍兒倒過來敲,就能使東西縮小。這真是一根奇妙的小棍兒!
    
一個老鐵匠

    在許多年以前。有一個叫做瓦魯卡的老鐵匠,有一次國王讓人將他叫來,給了他許多鐵塊,說:“我要你給我打一個真正的人,可以走路,說話,有血,有腦子。”
    “好的,我的陛下。”瓦魯卡加回答說,向國王鞠躬,就回家去瓦魯卡加把鐵帶回家,可是不知道怎樣鑄造一個真正的人,要知道世界上還沒有一個鐵匠能夠這樣做。
    瓦魯卡加向朋友們一個個征求意見。他可不能對國王說,他不執(zhí)行他的命令,因為這樣就會被當(dāng)作暴 亂分子而處死的。但是沒有一個朋友能給他想出主意來。
    瓦魯卡加惶惶不安地回家去。在路上他偶然碰到一個人,他曾經(jīng)認(rèn)識他,和他有過一段交情。這個人后來神經(jīng)錯亂了,現(xiàn)在孤單一人住在森林里。瓦魯卡加不知道這一點,但一見面很快就明白了。
    瘋子有禮貌地跟鐵匠打招呼,瓦魯卡加也有禮貌地答禮。瘋子問:
    “你從哪里來?”
    鐵匠遲疑了一下,回答說:“我從山上來,去征求意見,我該怎么辦。國王給我許多塊鐵,命令我鑄造一個真正的人,可是我不知道該怎么做?!?BR>    于是瓦魯卡加的這位朋友給他提出這樣的建議:“到國王那里去,對他說:‘如果你希望我鑄造得又快又好,那就命令所有巴格達(dá)女人剪下自己的頭發(fā)燒掉,以便收集一千包炭。此外,我還需要淬鐵的水,所以請你下令叫巴格達(dá)女人哭出一百罐眼淚?!?BR>    瓦魯卡加謝謝他的建議,便徑直走到國王跟前,把可憐的瘋子對他說的話講給國王聽,他說:普通的木炭和河水不適宜于制造真正的人。
    國王聽完鐵匠的話,立即下令巴格達(dá)女人剪下頭發(fā)燒成炭,還要哭出一百罐眼淚。
    但是把所有女人的頭發(fā)燒了,還沒有一包炭,而眼淚只有兩三罐。國王看到他不可能收集到那么多的炭和水,便派人把瓦魯卡加叫來,對他說:“停止工作吧,你制造不出人來,因為我沒有足夠的炭和水?!?BR>    瓦魯卡加靠這個方法得救了,他感謝國王,并說:“我請你弄到那么多頭發(fā)和眼淚,這就是要做超越你的力量的事;但是你,我的老爺,交給我的工作也超越了我的力量。從來沒有一個鐵匠能制造一個有血,有腦子,能走路,能說話的活人。”
    國王笑了起來,說:“你是個聰明的,瓦魯卡加!你說的完全正確?!?BR>    從這里得出一句俗語:“如果瘋子給了你很好的建議,照他說的做不會后悔?!睔w根結(jié)蒂正是瘋子給了瓦魯卡加一個聰明的建議,而他的那些聰明的朋友什么也沒有幫助他。
    
三個金色的雕塑

    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國王,他給鄰國的蘇丹送了三個外表、大小和重量都完全一樣的金雕像,并且告訴這位蘇丹,它們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國王是想拿這幾個東西來試一試蘇丹和他的臣民究竟聰明不聰明。
    蘇丹接到這份不尋常的禮物,感到很奇怪。他要王宮里的人找出這三座雕像的差別來,可是,大家圍著它們看了又看,查了又查,怎么也找不出來。
    關(guān)于這三個金雕像的消息很快就在城里傳開了,從老人到小孩,沒有一個不知道。一個被關(guān)在囚牢里的窮小伙子托人告訴蘇丹說,只要讓他看一眼這三個金雕像,他馬上就能說出它們之間的區(qū)別。
    蘇丹吩咐把這個青年帶進(jìn)王宮。他圍著這三座金雕像前前后后地看了一遍,發(fā)現(xiàn)它們的耳朵上都鉆了一個眼。他拿起一根稻草,穿進(jìn)第一個雕像的耳朵里,稻草從嘴里鉆了出來。他又把稻草穿進(jìn)第二個雕像的耳朵里,稻草又從另一只耳朵鉆了出來。他把稻草穿進(jìn)第三個雕像的耳朵時,稻草被它吞到了肚子里,再也出不來了。
    于是,青年人就對蘇丹說:
    “陛下!這幾個金雕像都有和人一樣的特點。第一個雕像就象是一個快嘴的人,他聽到什么,馬上就要說出來,這種人是不能指靠的,所以,這個雕像值不了幾個錢。第二個雕像就象是一個東耳進(jìn)、西耳出的人,這種人不學(xué)無術(shù),沒有什么本事,值的錢也不多。第三個雕像就象是一個很有涵養(yǎng)的人,他能把知道了的東西全部裝在肚子里,所以這個雕像是最值錢的?!?BR>    蘇丹聽了這個青年人的話,非常高興,他吩咐在每個雕像上寫上它的價值,又把它們還給了那個鄰國的國王。從此以后,蘇丹把這個青年人從囚牢里放了出來,并把他留在身邊,遇到疑難的問題就找他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