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chǔ)鞏固】
1 - 6 題選擇題:
1C
2C
3B
4A
5B
6B
7、(1)從道光帝的指示中可看出對外國割讓香港島、開放通商口岸都是出于賞借和允許的,
并沒有屈辱感,由此可見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屬于傳統(tǒng)的夷夏思想,以自我為中心,
盲目自大。(言之有理即可)
(2)明朝以來,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其中,傳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
傳教士在傳播宗教的同時,也傳播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史稱 “ 西學東漸 ” 。
(3)對西方從鄙視到平等對待再到尊崇;從傳統(tǒng)的“天下觀”轉(zhuǎn)變?yōu)榻摹?世界觀 ”;說
明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逐步深入,放棄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
【拓展提升】
8、(1)
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主張
林則徐設(shè)立譯館,主張要了解世界,編譯《四洲志》,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編寫《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
容閎促使清政府派遣留學生
郭嵩燾在《使西紀程》中闡述西方政教風俗遠超中國,我們不能盲目自大。 (2)使部分中國人突破狹隘的世界觀;從此,為抵御外辱,謀求民族與國家獨立自強而
向西方學習,逐漸成為中國近代的一股思想潮流。(言之有理即可)
1 - 6 題選擇題:
1C
2C
3B
4A
5B
6B
7、(1)從道光帝的指示中可看出對外國割讓香港島、開放通商口岸都是出于賞借和允許的,
并沒有屈辱感,由此可見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屬于傳統(tǒng)的夷夏思想,以自我為中心,
盲目自大。(言之有理即可)
(2)明朝以來,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其中,傳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
傳教士在傳播宗教的同時,也傳播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史稱 “ 西學東漸 ” 。
(3)對西方從鄙視到平等對待再到尊崇;從傳統(tǒng)的“天下觀”轉(zhuǎn)變?yōu)榻摹?世界觀 ”;說
明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逐步深入,放棄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
【拓展提升】
8、(1)
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主張
林則徐設(shè)立譯館,主張要了解世界,編譯《四洲志》,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編寫《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
容閎促使清政府派遣留學生
郭嵩燾在《使西紀程》中闡述西方政教風俗遠超中國,我們不能盲目自大。 (2)使部分中國人突破狹隘的世界觀;從此,為抵御外辱,謀求民族與國家獨立自強而
向西方學習,逐漸成為中國近代的一股思想潮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