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案例分析輔導:利益衡量違約金

字號:


    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利益衡量違約金
    【案情】
    劉某于1983 年進入慶松公司工作。2006 年3 月,雙方簽訂《全日制勞動合同》一份,合同約定:勞動合同期限自2006 年3 月1 日起至2009 年2 月28 日止;職務為車間主任;在勞動合同期內(nèi),公司可根據(jù)工作需要和劉某的工作能力,變動劉某的工作內(nèi)容、崗位、職務、工種及合同履行地。2007 年雙方又簽訂《聘任協(xié)議》,就任期、收入另行進行了約定;同時約定執(zhí)行中,任何一方中途解除本協(xié)議應向?qū)Ψ街Ц哆`約金100000 元。2008 年1 月5 日,慶松公司向劉某發(fā)出《企業(yè)員工辭退通知書》將劉某辭退。劉某遂申請勞動仲裁,仲裁委裁決慶松公司補足各類工資、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同時支付劉某違約金10 萬元。慶松公司認為不應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和違約金,遂向法院起訴。
    【審判】
    審理中,對于工資及經(jīng)濟補償金,雙方?jīng)]有爭議,爭議焦點為慶松公司應否本案如何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用利益衡量??即使應當支付違約金,該違約金應否調(diào)整?
    【評析】
    1.本案存在利益衡量的基礎。法官在闡釋法律時,應當擺脫邏輯的機械規(guī)則之束縛,而探求立法者制定法律時衡量各種利益所為之取舍,設立法者本身對各種利益業(yè)已衡量,而加取舍,則法義甚明,只有一種解釋之可能性,自須尊重法條之文字。若有許多解釋可能性時,法官自須衡量現(xiàn)行環(huán)境及各種利益之變化,以探求立法者處于今日立法時,所可能表示之意思,而加取舍。斯即利益衡量。《勞動合同法》第 22 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xié)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shù)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2.如何衡量雙方之間的利益。利益衡量所追求的目標應是整體利益大化及損失小化
    在訴訟中,任何一方的利益都應當?shù)玫秸疹?,任何一方的利益都不能作無辜的犧牲。在進行利益衡量自由裁量權(quán)時,我們所要考慮的出發(fā)點是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司法考試理論解析:如何認定雙方約定的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的效力?勞動合同雙方可以約定解除勞動合同時的違約金。但用人單位不得以高額違約金條款限制勞動者的辭職自由權(quán)。在違約金過高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適當調(diào)整。至于如何認定違約金過高,可以參考勞動者的履行能力、勞動者的工資收入、給守約方所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在該種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可以獲得的經(jīng)濟補償金的多少等進行綜合認定,一般不宜高于勞動者一年的勞動收入。從勞動合同法、《江蘇省勞動合同條例》以及相關省市的規(guī)定來看,當事人約定 “只要一方提前解除合同,必須向?qū)Ψ街Ц哆`約金100000 元”的約定對于勞動者是無法律約束力,對于用人單位應承擔的違約金責任,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公平原則予以調(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