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語言是有聲的思維,文字是有形的思維。二者都是思維的外化。像語言一樣,文字也是思維能力的反映,蘊含著思維的特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古文字是對思維進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類主要運用形象進行思維。這種特點反映在古詩歌中,人們喜歡用比興來說明某種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話中,人們通過具體的故事來說明某個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沒用的。形象思維曾是人類得心應手的思維方式。抽象思維是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從文字的創(chuàng)造特點看,繪畫文字是早的文字。這種文字的主要特點是象形。不僅中國的古文字用形象來表示,古巴比倫人、古雅瑪人、古埃及人等無一不是從象形開始來創(chuàng)造古文字的。
創(chuàng)造文字的時代,人們抽象思維的能力還比較薄弱。人們進行抽象思維,還很難脫離具體形象來進行,往往要依賴于對形象的類比、比較、聯(lián)想來進行。表現(xiàn)在文字的創(chuàng)造上,形與義密切結合在一起,人們是從形象來了解符號的意義的。文字的產(chǎn)生一方面是以人類抽象思維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為基礎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標志著人類抽象思維能力還不發(fā)達,這種低下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可能創(chuàng)造太抽象的符號。
抽象思維能力的低下還主要表現(xiàn)在古文字上的詞類上,表現(xiàn)為形容詞的極端貧乏。從甲古文看,形容詞數(shù)量相當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麗等為數(shù)不多的形容詞。事物的性質(zhì)包含在事物之中,與事物不可分離,只能通過人的思維才能把事物的性質(zhì)從事物本身分開論述類文本閱讀 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語言是有聲的思維論述類文本閱讀 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語言是有聲的思維。在近代一些少數(shù)民族那里,要說熱,只能說“像火一樣”。
早期文字中的“魚”字是各種各樣的魚類象形,后來逐漸概括出一種共同的魚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為各種各樣魚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幾乎每個文字都經(jīng)歷了一定的概括過程。沒有概括過程,就不可能產(chǎn)生一般意義上的文字。這種概括能力使人們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質(zhì),撇開了同類事物之間的差別性、個性和偶然性,產(chǎn)生了初的種、類概念。
在概括能力發(fā)展的同時,形象思維本身也在不斷發(fā)展著。形象思維從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維。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又推動著形象思維的發(fā)展。古人類從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質(zhì),從而創(chuàng)造了形容詞后,又創(chuàng)造著代表新的形象的詞。例如,從羊的肥大的形象創(chuàng)造了“美”字,進一步又創(chuàng)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詞。形容詞產(chǎn)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體形象的詞成為更形象生動的新詞。例如月字、鏡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變成了“明鏡”“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類從眾多的個別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義的詞后,又以此為指導去認識新的個別事物,創(chuàng)造新的字。
從古文字的演變進化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在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中辯證地發(fā)展,使人類的思維能力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從而使人類能夠更探更廣地認識世界。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語言”與“文字”都是思維的外化,如同可以通過古代語言來考察原始思維一樣,我們也可以從古文字來考察原始思維。
B創(chuàng)造文字的時代里,人們常需要依賴形象的類比、比較、聯(lián)想來進行抽象思維。那時候,人們從形象來了解符號的意義。
C概括讓人們認識到了事物的共性,沒有概括就不可能產(chǎn)生一般意義上的文字,因而幾乎每個文字都經(jīng)歷了一定的概括過程。
D古人類充滿智慧,能夠從眾多個別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義的詞之后,又以此為指導去認識新的個別事物,創(chuàng)造新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因為文字是有形的思維,是思維能力的反映,蘊含著思維的特點,所以從某個意義上而言,古文字是對思維進行考古的工具。
B人們在古詩歌中喜歡用比興來說明某種道理,在原始神話中用具體故事來說明某種道理。這種形象思維的主要特點便是象形。
C事物的性質(zhì)與事物不可分離。形容詞是對事物性質(zhì)的抽象概括,當人們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之后,形容詞才有可能出現(xiàn)。
D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關系密切、辯證發(fā)展。形象思維從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維,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又推動著形象思維的發(fā)展。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文字是考察原始思維的寶貴資源,因而,當下對古文字的研究與保護,不僅是對人類文化的尊重,更是對人類歷史的尊重。
B古中國人、古巴比倫人、古雅瑪人、古埃及人都是從象形開始創(chuàng)造古文字。這說明古代東西方人的思維中存有相同的因子。
C文字的產(chǎn)生是以人類抽象思維能力達到一定水平為基礎的,因而,如果人類抽象思維的能力不太發(fā)達,人類就不太可能創(chuàng)造出文字。
D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在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中辯證地發(fā)展,推動人類思維能力不斷發(fā)展,使人類更好地認識世界。
分值: 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一)文言文閱讀
蔡京字元長,興化仙游人。登熙寧三年進士第,調(diào)錢塘尉 、舒州推官,累遷起居郎。使遼還,拜中書舍人。時弟卞已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為序,卞乞班京下。兄弟同掌書命,朝廷榮之。
京每為帝言,今泉幣所積贏五千萬,和足以廣樂,富足以備禮,于是鑄九鼎,建明堂,修方澤,立道觀,作《大晟樂》,制定命寶。大興工役。兩河之民,愁困不聊生,而京僴然自以為稷、契、周、召也。又欲廣宮室求上寵媚,召童貫輩五人,風以禁中逼側之狀。貫俱聽命,各視力所致,爭以侈麗高廣相夸尚。
子攸、壝、絳,攸子行,皆至大學士,視執(zhí)政。帝七幸其第,賚予無算。命坐傳觴,略用家人禮。廝養(yǎng)居大官,媵妾封夫人,然公論益不與,帝亦厭薄之。
宣和二年,令致仕。六年,以朱勔為地,再起領三省,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京至是四當國,目昏眊不能事事,悉決于季子絳。凡京所判,皆絳為之,且代京入奏。每造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囁耳語堂吏數(shù)十人抱案后從由是恣為*利竊弄威柄驟引其婦兄韓梠為戶部侍郎。媒糵密謀,斥逐朝士,創(chuàng)宣和庫式貢司,四方之金帛與府藏之所儲,盡拘括以實之,為天子之私財。宰臣白時中、李邦彥惟奉行文書而已,既不能堪。兄攸亦發(fā)其事,上怒,欲竄之,京力丐免,特勒停侍養(yǎng),而安置韓梠黃州。未幾,褫絳侍讀,毀賜出身敕,而京亦致仕。方時中等白罷絳以撼京,京殊無去意。帝呼童貫使詣京,令上章謝事,貫至,京泣曰:“上何不容京數(shù)年?當有相讒譖者。”貫曰:“不知也”京不得已,以章授貫,帝命詞臣代為作三表請去,乃降制從之。
京天資兇譎,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顓狙伺為固位計,始終一說,謂當越拘攣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屢罷屢起,且擇與京不合者執(zhí)政以柅之。京每聞將退免,輒入見祈哀,蒲伏扣頭,無復廉恥。見利忘義,至于兄弟為參、商,父子如秦、越。
(節(jié)選自《宋史•*臣傳•蔡京傳》)
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4.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每造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囁耳語堂吏數(shù)十人∕抱案后從由是∕恣為*利∕竊弄威柄∕驟引其婦兄韓梠為戶部侍郎
B每造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囁耳語∕堂吏數(shù)十人∕抱案后從∕由是恣為*利/竊弄威柄/驟引其婦兄韓梠為戶部侍郎
C每造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囁耳語堂吏∕數(shù)十人抱案后從∕由是恣為*利∕竊弄威柄驟引∕其婦兄韓梠為戶部侍郎
D每造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囁耳語∕堂吏數(shù)十人∕抱案后從由是∕恣為*利∕竊弄威柄∕驟引其婦兄韓梠為戶部侍郎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中稷,指后稷,周朝始祖,教民耕種,被認為是我國農(nóng)耕業(yè)的始祖;周公則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佳話。
B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學士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后來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C致仕,舊指交還官職,即辭官。致仕制度,即官員的退休制度,是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典籍中習見的“致事”“下車”“告歸”“乞骸骨”等屬于有關退休的不同說法。
D兄弟為參、商,指的是兄弟不合睦。參星與商星屬于古代星象中二十八宿,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對立,不和睦。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蔡京與他的弟弟蔡卞同在朝廷為官,蔡卞任中書舍人在先,按慣例,舉行朝會入宮時應該排名在蔡京前面,但蔡卞報告朝廷,要求排位在蔡京之后。
B蔡京第四次掌權,老眼昏花不能辦事,政事都由他的小兒子蔡絳處理,蔡絳恣意為*,竊弄威權,連他的哥哥蔡攸也揭發(fā)他的罪行。
C白時中等上書請罷蔡絳以動搖蔡京的地位,蔡京毫無退意。皇上讓童貫去令他上章辭官,蔡京不得已,把辭職的章奏交給童貫。
D蔡京專門迎合皇帝的心思來謀求鞏固地位,他進言皇帝大修宮室,盡情享樂?;实壑浪?詐,不為他所動,并選與他不合的人執(zhí)政來牽制他。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又欲廣宮室求上寵媚,召童貫輩五人,風以禁中逼側之狀。
(2) 帝七幸其第,賚予無算。命坐傳觴,略用家人禮。
分值: 1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清明二首(其二)
杜甫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①半耳聾。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②。
十年蹴鞠③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
旅雁上云歸紫塞④,家人鉆火用青楓⑤。
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⑥山河錦銹中。
春水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注:①偏枯:麻痹。②左書空:用左手在空中寫字。③蹴鞠:踢球。④紫塞:泛指北方。⑤青楓:古人鉆木取火,四時各異其木?!吨芏Y·月令》規(guī)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棗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樹,冬天用槐檀。春季當用柳,荊楚卻用青楓。⑥漢主:指唐皇。
8.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聯(lián)近承首聯(lián),“系舟”應“飄泊”,“左書空”對“右臂偏枯”,將老病漂泊的境況具象化。
B第三聯(lián)遠承首聯(lián),“蹴鞠”“秋千”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對兒時歡樂場景的追憶,以兒時之樂襯老境之苦。
C第五聯(lián)里的“秦城”“漢主”含蓄深婉,真切動人地表達了詩人想念京華之深,欲歸故都之切。
D尾聯(lián)以“春”“白”疊用見妙,春水歸向洞庭,白蘋春生長,讓原本愁苦的詩人又頓感欣慰。
E本詩前三聯(lián)側重敘事,敘中融情,后三聯(lián)重在寫景,景真情切,兩大部分雙峰并峙,各顯千秋。
9.第四、五兩聯(lián)虛實結合,動靜兼具,可謂構思精妙。請結合全詩加以賞析。
分值: 11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歸來
女真
李大壯心疼。廣州開往沈陽的火車票,兩張票多花了二百。二百塊錢哪!馮秋萍知道了,更得心疼!在老家,馮秋萍摳門兒是有名的。吃不舍得,穿不舍得。養(yǎng)了一水塘的鴨子,鴨蛋腌咸了,端午那天,一家三口一人一只,剩下的賣給來水塘釣魚的。他們家的鴨子在水塘里放養(yǎng),不喂飼料,吃過的都說好。馮秋萍還不舍得穿。五年前的一套紅秋衣,已經(jīng)洗得沒底色了,除了夏天,一直套在身上。
①車廂里擠滿了回東北過年的老鄉(xiāng)。行李架上塞得滿滿的,從廣州出發(fā)時,過道上就有站著的了。李大壯和李強,有座位。李大壯靠窗,李強挨著過道,父子倆肩挨肩,睡一會兒醒一會兒,誰也不說話。兩年前,年根兒底下,母子倆南下和他會合。李強在鞋廠學徒,馮秋萍給食堂摘菜洗碗。一家三口,年在哪兒都是過,省了路費,還有春節(jié)加班的額外補貼,挺好的事兒。沒想到,這個元旦剛過,馮秋萍突然肚子疼。肚子疼她向來不當回事兒。肚子疼對女人來說還算病嗎?她不肯吃藥,忍不住了,買了兩盒止疼片。兩盒藥吃完,還是疼,疼大發(fā)了,冒冷汗珠子,發(fā)燒,這才舍得去醫(yī)院。去醫(yī)院的路上,馮秋萍說:“我想回家過年?!?BR> 就為她這句話,李大壯安排了這次行程。
火車有節(jié)奏的晃動讓他昏昏欲睡。兒子李強不肯說話。李大壯知道為什么。這孩子,還生氣呢。那也沒辦法。天下沒有賣后悔藥的。他也生氣,生自己的氣,氣自己為什么沒早帶媳婦去醫(yī)院,問題是:生氣有用嗎?!
車過山海關。藍天、白雪覆蓋的原野,透明的空氣,那是白天應有的景象?,F(xiàn)在,外面一片黑暗,他卻精神起來,再也睡不著。瞟了一眼兒子。李強睡得正香。畢竟是孩子??!一家三口,其實適應廣東氣候的,就是兒子。他從來沒說過想家的話。過完年李強肯定要回南方。李大壯沒想好自己回不回去。臨走時,他跟老板說的是活話兒。他還有退路。問題是,他還能回去嗎?那個城市,讓他心疼!
火車終于在北站停下時,李大壯的腿,已經(jīng)有些抬不起來了。左手拎著包裹,右手提著旅行袋。兒子扛著大編織袋,里面裝著一家三口的四季衣裳,還有馮秋萍囑咐他給老人買的過年東西。②冬天的早晨,冷,心臟好像被凍小了,往胸腔里縮著,呼出的每一口氣都化成白霜,在空氣中留下痕跡。這樣的冷,曾經(jīng)讓他想念,現(xiàn)在,卻讓他伸出的手很快僵硬起來。
通往靠山屯的長途汽車上,李強仍舊不跟他說話。他的心咚咚跳著,像一個沒經(jīng)歷過世面的年輕人。在北站,他給村里打了電話,慶魁說去汽車站接他們。掛甲屯、毛屯、姚千戶、楊千戶,然后就是靠山屯了。他們在靠山屯下了車,候車亭前,聚著好幾十人。有男人,也有女人都是來接他們的!慶魁沖在前面,問他:“我二嫂呢?”
李大壯的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從上車,第有人問他話!家鄉(xiāng)話!
李大壯舉起手里的包袱。
包袱里是一只精致的骨灰盒。五百塊錢買的。一路上,他沒敢打開看,怕驚著周圍的乘客。
“怎么不早送醫(yī)院呢?!”在沉默而哀戚的目光中,李大壯看出了鄉(xiāng)親們的心里話。是啊,怎么不早送醫(yī)院呢?!廣州醫(yī)院的大夫也這樣責問他。止疼片吃完了,還疼,疼得冒冷汗,發(fā)燒,說胡話,哭爹喊娘,這才張羅去醫(yī)院。李大壯的媳婦馮秋萍,這輩子就住過醫(yī)院。大夫說,太遲了,腸穿孔。怎么不早點送來?!
現(xiàn)在,面對眼前的這些鄉(xiāng)親,他忽然明白了,兒子跟他生氣是對的。媳婦這輩子活得太屈,吃沒吃上、穿沒穿上。后,他得讓女人活得值,他得大辦,請吹鼓手來,請扎紙活兒的來,把村長請來主事。因為村長收回養(yǎng)魚塘,李大壯跟他翻臉,一氣之下去了南方?,F(xiàn)在,人家到車站來接你了,你還計較那些事兒嗎?看在女人的面子上吧。
過小年的頭一天,靠山屯鼓樂震天。
李大壯一家,從南方回來過年了。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李大壯的妻子馮秋萍是出了名的摳門兒,在家時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在廣州打工時肚子疼也舍不得吃藥,舍不得上醫(yī)院,這反映了她的愚昧無知。
B兒子李強對母親的病逝耿耿于懷,在火車上一直不愿與父親李大壯說話,因為在他看來,父親虧欠母親太多,是父親不早帶母親去醫(yī)院,致使母親病逝。
C李大壯望著前來候車亭接自己的鄉(xiāng)親,情不自禁想起妻子跟隨自己的苦難一生,心中愧疚,決定大辦喪事來彌補,這樣的結局,耐人尋味。
D小說主要通過對李大壯內(nèi)心活動的細致描繪,展現(xiàn)了農(nóng)民工艱辛的生活經(jīng)歷,反映了鄉(xiāng)村打工者的悲慘遭遇
E過年,原本應該是快樂熱鬧的,然而在小說中,讀者卻只能看到讓人黯然感傷的一幕,作者通過這樣的故事,以小見大,控訴了社會的不公和世道的黑暗。
12.小說中畫線的兩處環(huán)境描寫各自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請結合文本內(nèi)容簡要分析。
13.小說以“回家”為中心來敘事寫人,這樣處理有什么好處?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分值: 1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
丁西林:君子不器
丁西林是杰出的物理學家,同時又是出色的劇作家。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8部獨幕劇、9部多幕劇,其獨幕劇的創(chuàng)作堪稱典范。他出現(xiàn)在中國現(xiàn)代喜劇的肇始期,初試戲劇之筆,就表現(xiàn)出了一種藝術上的成熟,顯出“鳳毛麟角一般的可貴”。
1914年負笈英國入伯明翰大學攻讀物理學。學成歸國后,受聘入北京大學任教。后多次被選為物理系主任。他在北京大學任教近十年間'成績卓著,深受學生尊敬,培養(yǎng)了不少學有專長的人才。1927年丁西林出任設于上海的物理研究所所長。白手起家,經(jīng)費很少,所需各種器材、設備和書刊均必須從國外購進。他毫無懼色,精心規(guī)劃,刻苦經(jīng)營,至抗戰(zhàn)前,已建立一批實驗室和一個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并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他任所長期間,堅持艱苦奮斗,銳意創(chuàng)新,功績斐然,深得中研院長蔡元培先生的器重和所內(nèi)人員的尊敬。
丁西林自幼喜愛文藝,留英期間閱讀了大量歐洲名著。歸國后業(yè)余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成為“五四”以來有影響的劇作家之一。作于1923年的處女作《一只馬蜂》主旨在于批判守舊思想、宣揚婚姻自由和個性解放。但和當時流行的注重作品的社會意義的“問題劇”不同的是,沒有常見的階級矛盾的雙方、水火不客的敵我,而是以一種輕松、幽默、含蓄的風格表現(xiàn)主題,讓人物在一連串的反話與謊話中表現(xiàn)自己,使劇情變得輕松活潑。丁西林對人物的態(tài)度也較溫和,他用一種既嘲弄但又不乏愛護的態(tài)度描寫每一個人,表現(xiàn)出一種溫和輕松的幽默品格。
作為常年從事研究并取得重大成績的科學家,丁西林的觀察力、分析力、判斷力都不可能不為自然科學所要求的理性邏輯所滲透。而用這套思維去觀察、思考、表現(xiàn)出來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種別樣的色彩。
物理學對研究者的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使丁西林在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時形成了優(yōu)越的“喜劇審美定勢”。正是這種發(fā)現(xiàn)與挖掘能力,使丁西林像牛頓由“蘋果落地”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一樣從“找房子”“偷煙”“賠花瓶錢”這些生活中人們司空見慣的“近乎無事之事”中捕捉到喜劇的因子,并對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刻畫。作為以嚴密邏輯推理為基本工作要素的科學家,他對邏輯關系的掌握是熟練的,而當作為一位戲劇作家,他便在作品中自如玩弄與破壞著生活中正常的承接與因果,從而使偶然性出現(xiàn)的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被自然化解,產(chǎn)生獨特的喜劇效果。
丁西林認為喜劇是一種理性的感受,必須經(jīng)過思考,必須有味。喜劇的笑也不同于鬧劇的哄堂、捧腹,而是“會心的微笑”。丁西林一般不采用通常意義上的夸張,更不求助于外加的笑料。他的獨幕喜劇大都情節(jié)單純,人物不多,也沒有大的矛盾,但能把握住劇中的喜劇性“種子”,形成核心情節(jié)。在劇情展開上,也是波瀾起伏,妙趣橫生,有鮮明的層次和節(jié)奏。他很重視喜劇的結尾藝術,每每在全劇矛盾沖突已經(jīng)結束之后,又出人意料地添上一筆,進一步強化喜劇效果。他的語言,幽默俏皮,揮灑自如,毫無斧鑿痕跡。
建國后,丁西林先后擔任文化部副部長、對外文化協(xié)會副會長等多種職務。在繁忙工作的間隙,對于戲劇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仍做出堅持不懈的探索,創(chuàng)作出多部話劇、舞劇、新編戲曲等。1974年4月4日,丁西林因心臟病猝發(fā),不幸去世。他在獨幕劇創(chuàng)作上的突出成就為中國現(xiàn)代話劇史留下了寶貴的一頁。
相關鏈接:
①丁西林在20年代以至整個中國話劇史,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中國現(xiàn)代話劇是以悲劇為主體的,他是為數(shù)不多的喜劇作家之一;中國現(xiàn)代話劇的主要代表作大多是多幕劇而他卻執(zhí)著于獨幕劇創(chuàng)作的藝術實驗。(錢理群《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
②作為一個自然科學學者,丁西林通常面對的是抽象宏觀的物質(zhì)世界、超越人類之上的自然界的根本規(guī)律,因而培養(yǎng)了客觀冷靜的處世態(tài)度,不僅可以微笑著面對生活,而且懷納的悲憫遠大于憤激。在黑暗中能看到光亮,在不可笑中發(fā)現(xiàn)可笑,讓可笑變得更可笑。(鄭以然《行走在物理與戲劇之間》)
1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
A上海物理研究所創(chuàng)辦十年后就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取得豐碩的成果,這與丁西林艱苦奮斗,銳意創(chuàng)新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B丁西林的戲劇創(chuàng)作從一開始就達到了高水準,表現(xiàn)出一種藝術生的成熟,原因之一是丁西林自幼熱愛文藝,求學期間積淀了豐富的文學底蘊。
C丁西林的戲劇創(chuàng)作在題材上并無特色,而是以一種輕松、幽默、含蓄的風格顯出個性,善于用夸張豐富劇情,是情節(jié)波瀾起伏,妙趣橫生,讓觀眾發(fā)出會心的微笑。
D無論是從事物理學研究工作還是在建國后從事文化交流工作,丁西林都沒有放棄對戲劇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的探索,其劇作廣受歡迎,意義深遠。
15.文中說,丁西林“用這套思維去觀察、思考、表現(xiàn)出來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種別樣的色彩”。請結合材料,簡要闡述丁西林的劇作有那些“別樣的色彩”。
16.為什么說丁西林在20年代以至整個中國話劇史,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結合文本進行概括。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五、語言文字運用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烈日炎炎,持續(xù)的高溫讓市民________省內(nèi)各市紛紛“讓洞于民”,免費向社會開放一批可用于避暑納涼的人防工程。
②我縣堅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資5億多元,建成了8個文化中心,安裝健身器材2600多臺,文體設施________。
③“菊花節(jié)”期間,公園里擺放著各種盆栽菊花,姹紫嫣紅,微風一吹,輕輕搖曳,儀態(tài)萬千,賞花的市民流連其間,________。
A不堪忍受 日趨篤厚 意興闌珊
B不堪忍受 日臻完善 意興盎然
C情何以堪 日臻完善 意興闌珊
D情何以堪 日趨篤厚 意興盎然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一段時間以來,公眾對于公共安全措施的抱怨不絕于耳,這是因為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過于簡單和粗暴是根源,動輒出臺封路等限制性措施。
B在印度設立中國圖書編輯部,旨在加強中印兩國出版領域務實合作,編輯出版更多高質(zhì)量的中國圖書,提高印度各界對中國的了解。
C事實上,每種教學模式都有其積極的一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世界上本沒有萬能的一勞永逸的一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D醫(yī)學雜志《柳葉刀》發(fā)表了北京回龍觀醫(yī)院流行病學研究中心主任費立鵬關于我國精神障礙流行病的調(diào)查報告。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中國古代哲學家們講究天人合一,包含著人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意思。 ① 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比耸谴笞匀坏囊徊糠?,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飛的鳥,水里游的魚, ② 是人類生存的伙伴。人 ③ 是萬物之靈, ④ 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奪者。不僅如此, ⑤ 應當在心靈上和大自然相通,從大自然中體悟人生的真諦, ⑥ 達到內(nèi)心的和諧。
ABC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不少消費者總是認為,喝果汁和吃水果是等同的,_______________,一個水果中吃了含有大量維生素的汁水外,在其果肉和果皮上還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如果單純只拿一個水果來榨果汁喝,固然能夠通過汁水攝入維生素,但遺憾的是,_______________,因此,消費者需要明確的是: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中華“春節(jié)符號”征集活動中的一幅入選作品,請寫出構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80個字。
分值: 20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false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轉(zhuǎn)發(fā)的熱門文章,原來是炒作;欣賞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筆;分享的養(yǎng)生知識,竟是偽科學;……面對海量資訊、多元觀點,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宮之中,因為通道太多而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篩選甄別。所以,“轉(zhuǎn)發(fā)”“跟帖”的熱度,成了信息選擇的風向標;“點擊”“點贊”的數(shù)量,成了觀點參考的指示牌。
信息化時代,你是如何有效篩選甄別信息的?請你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分值: 60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填空題 本大題共1小題,每小題5分,共5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橫線上。
8
(三)名篇名句默寫
(1)范仲淹《岳陽樓記》中說“是進亦憂,退亦憂”,“進亦憂”指的是“ ”,“退亦憂”指的是“ ”。
(2)《桃花源記》中“ , ”描繪出一幅老人孩子共享和諧的美好畫卷。
(3)《蜀道難》中“ , ”寫瀑布飛瀉 、水石相激、山谷轟鳴的驚險場面,刻畫了蜀道之難。
(4)蘇軾《赤壁賦》中“ , ”緊承“余音裊裊,不絕如縷”,把洞簫的哀音表現(xiàn)得形象真切。
(5)《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宋武帝劉裕叱咤風云,馳騁疆場的名句是“ ”。
8 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2)黃發(fā)垂髫 并怡然自樂
(3)飛湍瀑流爭喧豗 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4)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
(5)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
解析
該題為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寫題,準確把握提示性語言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名句名篇識記能力的考查。
解題思路
把握提示性語言作答,注意字形的準確。
易錯點
(2)、(3)、(4)三句中“髫、豗、砯、壑、嫠”等字,考生容易寫錯。
古人類主要運用形象進行思維。這種特點反映在古詩歌中,人們喜歡用比興來說明某種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話中,人們通過具體的故事來說明某個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沒用的。形象思維曾是人類得心應手的思維方式。抽象思維是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從文字的創(chuàng)造特點看,繪畫文字是早的文字。這種文字的主要特點是象形。不僅中國的古文字用形象來表示,古巴比倫人、古雅瑪人、古埃及人等無一不是從象形開始來創(chuàng)造古文字的。
創(chuàng)造文字的時代,人們抽象思維的能力還比較薄弱。人們進行抽象思維,還很難脫離具體形象來進行,往往要依賴于對形象的類比、比較、聯(lián)想來進行。表現(xiàn)在文字的創(chuàng)造上,形與義密切結合在一起,人們是從形象來了解符號的意義的。文字的產(chǎn)生一方面是以人類抽象思維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為基礎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標志著人類抽象思維能力還不發(fā)達,這種低下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可能創(chuàng)造太抽象的符號。
抽象思維能力的低下還主要表現(xiàn)在古文字上的詞類上,表現(xiàn)為形容詞的極端貧乏。從甲古文看,形容詞數(shù)量相當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麗等為數(shù)不多的形容詞。事物的性質(zhì)包含在事物之中,與事物不可分離,只能通過人的思維才能把事物的性質(zhì)從事物本身分開論述類文本閱讀 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語言是有聲的思維論述類文本閱讀 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語言是有聲的思維。在近代一些少數(shù)民族那里,要說熱,只能說“像火一樣”。
早期文字中的“魚”字是各種各樣的魚類象形,后來逐漸概括出一種共同的魚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為各種各樣魚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幾乎每個文字都經(jīng)歷了一定的概括過程。沒有概括過程,就不可能產(chǎn)生一般意義上的文字。這種概括能力使人們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質(zhì),撇開了同類事物之間的差別性、個性和偶然性,產(chǎn)生了初的種、類概念。
在概括能力發(fā)展的同時,形象思維本身也在不斷發(fā)展著。形象思維從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維。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又推動著形象思維的發(fā)展。古人類從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質(zhì),從而創(chuàng)造了形容詞后,又創(chuàng)造著代表新的形象的詞。例如,從羊的肥大的形象創(chuàng)造了“美”字,進一步又創(chuàng)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詞。形容詞產(chǎn)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體形象的詞成為更形象生動的新詞。例如月字、鏡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變成了“明鏡”“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類從眾多的個別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義的詞后,又以此為指導去認識新的個別事物,創(chuàng)造新的字。
從古文字的演變進化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在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中辯證地發(fā)展,使人類的思維能力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從而使人類能夠更探更廣地認識世界。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語言”與“文字”都是思維的外化,如同可以通過古代語言來考察原始思維一樣,我們也可以從古文字來考察原始思維。
B創(chuàng)造文字的時代里,人們常需要依賴形象的類比、比較、聯(lián)想來進行抽象思維。那時候,人們從形象來了解符號的意義。
C概括讓人們認識到了事物的共性,沒有概括就不可能產(chǎn)生一般意義上的文字,因而幾乎每個文字都經(jīng)歷了一定的概括過程。
D古人類充滿智慧,能夠從眾多個別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義的詞之后,又以此為指導去認識新的個別事物,創(chuàng)造新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因為文字是有形的思維,是思維能力的反映,蘊含著思維的特點,所以從某個意義上而言,古文字是對思維進行考古的工具。
B人們在古詩歌中喜歡用比興來說明某種道理,在原始神話中用具體故事來說明某種道理。這種形象思維的主要特點便是象形。
C事物的性質(zhì)與事物不可分離。形容詞是對事物性質(zhì)的抽象概括,當人們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之后,形容詞才有可能出現(xiàn)。
D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關系密切、辯證發(fā)展。形象思維從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維,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又推動著形象思維的發(fā)展。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文字是考察原始思維的寶貴資源,因而,當下對古文字的研究與保護,不僅是對人類文化的尊重,更是對人類歷史的尊重。
B古中國人、古巴比倫人、古雅瑪人、古埃及人都是從象形開始創(chuàng)造古文字。這說明古代東西方人的思維中存有相同的因子。
C文字的產(chǎn)生是以人類抽象思維能力達到一定水平為基礎的,因而,如果人類抽象思維的能力不太發(fā)達,人類就不太可能創(chuàng)造出文字。
D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在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中辯證地發(fā)展,推動人類思維能力不斷發(fā)展,使人類更好地認識世界。
分值: 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一)文言文閱讀
蔡京字元長,興化仙游人。登熙寧三年進士第,調(diào)錢塘尉 、舒州推官,累遷起居郎。使遼還,拜中書舍人。時弟卞已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為序,卞乞班京下。兄弟同掌書命,朝廷榮之。
京每為帝言,今泉幣所積贏五千萬,和足以廣樂,富足以備禮,于是鑄九鼎,建明堂,修方澤,立道觀,作《大晟樂》,制定命寶。大興工役。兩河之民,愁困不聊生,而京僴然自以為稷、契、周、召也。又欲廣宮室求上寵媚,召童貫輩五人,風以禁中逼側之狀。貫俱聽命,各視力所致,爭以侈麗高廣相夸尚。
子攸、壝、絳,攸子行,皆至大學士,視執(zhí)政。帝七幸其第,賚予無算。命坐傳觴,略用家人禮。廝養(yǎng)居大官,媵妾封夫人,然公論益不與,帝亦厭薄之。
宣和二年,令致仕。六年,以朱勔為地,再起領三省,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京至是四當國,目昏眊不能事事,悉決于季子絳。凡京所判,皆絳為之,且代京入奏。每造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囁耳語堂吏數(shù)十人抱案后從由是恣為*利竊弄威柄驟引其婦兄韓梠為戶部侍郎。媒糵密謀,斥逐朝士,創(chuàng)宣和庫式貢司,四方之金帛與府藏之所儲,盡拘括以實之,為天子之私財。宰臣白時中、李邦彥惟奉行文書而已,既不能堪。兄攸亦發(fā)其事,上怒,欲竄之,京力丐免,特勒停侍養(yǎng),而安置韓梠黃州。未幾,褫絳侍讀,毀賜出身敕,而京亦致仕。方時中等白罷絳以撼京,京殊無去意。帝呼童貫使詣京,令上章謝事,貫至,京泣曰:“上何不容京數(shù)年?當有相讒譖者。”貫曰:“不知也”京不得已,以章授貫,帝命詞臣代為作三表請去,乃降制從之。
京天資兇譎,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顓狙伺為固位計,始終一說,謂當越拘攣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屢罷屢起,且擇與京不合者執(zhí)政以柅之。京每聞將退免,輒入見祈哀,蒲伏扣頭,無復廉恥。見利忘義,至于兄弟為參、商,父子如秦、越。
(節(jié)選自《宋史•*臣傳•蔡京傳》)
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4.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每造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囁耳語堂吏數(shù)十人∕抱案后從由是∕恣為*利∕竊弄威柄∕驟引其婦兄韓梠為戶部侍郎
B每造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囁耳語∕堂吏數(shù)十人∕抱案后從∕由是恣為*利/竊弄威柄/驟引其婦兄韓梠為戶部侍郎
C每造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囁耳語堂吏∕數(shù)十人抱案后從∕由是恣為*利∕竊弄威柄驟引∕其婦兄韓梠為戶部侍郎
D每造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囁耳語∕堂吏數(shù)十人∕抱案后從由是∕恣為*利∕竊弄威柄∕驟引其婦兄韓梠為戶部侍郎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中稷,指后稷,周朝始祖,教民耕種,被認為是我國農(nóng)耕業(yè)的始祖;周公則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佳話。
B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學士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后來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C致仕,舊指交還官職,即辭官。致仕制度,即官員的退休制度,是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典籍中習見的“致事”“下車”“告歸”“乞骸骨”等屬于有關退休的不同說法。
D兄弟為參、商,指的是兄弟不合睦。參星與商星屬于古代星象中二十八宿,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對立,不和睦。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蔡京與他的弟弟蔡卞同在朝廷為官,蔡卞任中書舍人在先,按慣例,舉行朝會入宮時應該排名在蔡京前面,但蔡卞報告朝廷,要求排位在蔡京之后。
B蔡京第四次掌權,老眼昏花不能辦事,政事都由他的小兒子蔡絳處理,蔡絳恣意為*,竊弄威權,連他的哥哥蔡攸也揭發(fā)他的罪行。
C白時中等上書請罷蔡絳以動搖蔡京的地位,蔡京毫無退意。皇上讓童貫去令他上章辭官,蔡京不得已,把辭職的章奏交給童貫。
D蔡京專門迎合皇帝的心思來謀求鞏固地位,他進言皇帝大修宮室,盡情享樂?;实壑浪?詐,不為他所動,并選與他不合的人執(zhí)政來牽制他。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又欲廣宮室求上寵媚,召童貫輩五人,風以禁中逼側之狀。
(2) 帝七幸其第,賚予無算。命坐傳觴,略用家人禮。
分值: 1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清明二首(其二)
杜甫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①半耳聾。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②。
十年蹴鞠③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
旅雁上云歸紫塞④,家人鉆火用青楓⑤。
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⑥山河錦銹中。
春水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注:①偏枯:麻痹。②左書空:用左手在空中寫字。③蹴鞠:踢球。④紫塞:泛指北方。⑤青楓:古人鉆木取火,四時各異其木?!吨芏Y·月令》規(guī)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棗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樹,冬天用槐檀。春季當用柳,荊楚卻用青楓。⑥漢主:指唐皇。
8.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聯(lián)近承首聯(lián),“系舟”應“飄泊”,“左書空”對“右臂偏枯”,將老病漂泊的境況具象化。
B第三聯(lián)遠承首聯(lián),“蹴鞠”“秋千”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對兒時歡樂場景的追憶,以兒時之樂襯老境之苦。
C第五聯(lián)里的“秦城”“漢主”含蓄深婉,真切動人地表達了詩人想念京華之深,欲歸故都之切。
D尾聯(lián)以“春”“白”疊用見妙,春水歸向洞庭,白蘋春生長,讓原本愁苦的詩人又頓感欣慰。
E本詩前三聯(lián)側重敘事,敘中融情,后三聯(lián)重在寫景,景真情切,兩大部分雙峰并峙,各顯千秋。
9.第四、五兩聯(lián)虛實結合,動靜兼具,可謂構思精妙。請結合全詩加以賞析。
分值: 11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歸來
女真
李大壯心疼。廣州開往沈陽的火車票,兩張票多花了二百。二百塊錢哪!馮秋萍知道了,更得心疼!在老家,馮秋萍摳門兒是有名的。吃不舍得,穿不舍得。養(yǎng)了一水塘的鴨子,鴨蛋腌咸了,端午那天,一家三口一人一只,剩下的賣給來水塘釣魚的。他們家的鴨子在水塘里放養(yǎng),不喂飼料,吃過的都說好。馮秋萍還不舍得穿。五年前的一套紅秋衣,已經(jīng)洗得沒底色了,除了夏天,一直套在身上。
①車廂里擠滿了回東北過年的老鄉(xiāng)。行李架上塞得滿滿的,從廣州出發(fā)時,過道上就有站著的了。李大壯和李強,有座位。李大壯靠窗,李強挨著過道,父子倆肩挨肩,睡一會兒醒一會兒,誰也不說話。兩年前,年根兒底下,母子倆南下和他會合。李強在鞋廠學徒,馮秋萍給食堂摘菜洗碗。一家三口,年在哪兒都是過,省了路費,還有春節(jié)加班的額外補貼,挺好的事兒。沒想到,這個元旦剛過,馮秋萍突然肚子疼。肚子疼她向來不當回事兒。肚子疼對女人來說還算病嗎?她不肯吃藥,忍不住了,買了兩盒止疼片。兩盒藥吃完,還是疼,疼大發(fā)了,冒冷汗珠子,發(fā)燒,這才舍得去醫(yī)院。去醫(yī)院的路上,馮秋萍說:“我想回家過年?!?BR> 就為她這句話,李大壯安排了這次行程。
火車有節(jié)奏的晃動讓他昏昏欲睡。兒子李強不肯說話。李大壯知道為什么。這孩子,還生氣呢。那也沒辦法。天下沒有賣后悔藥的。他也生氣,生自己的氣,氣自己為什么沒早帶媳婦去醫(yī)院,問題是:生氣有用嗎?!
車過山海關。藍天、白雪覆蓋的原野,透明的空氣,那是白天應有的景象?,F(xiàn)在,外面一片黑暗,他卻精神起來,再也睡不著。瞟了一眼兒子。李強睡得正香。畢竟是孩子??!一家三口,其實適應廣東氣候的,就是兒子。他從來沒說過想家的話。過完年李強肯定要回南方。李大壯沒想好自己回不回去。臨走時,他跟老板說的是活話兒。他還有退路。問題是,他還能回去嗎?那個城市,讓他心疼!
火車終于在北站停下時,李大壯的腿,已經(jīng)有些抬不起來了。左手拎著包裹,右手提著旅行袋。兒子扛著大編織袋,里面裝著一家三口的四季衣裳,還有馮秋萍囑咐他給老人買的過年東西。②冬天的早晨,冷,心臟好像被凍小了,往胸腔里縮著,呼出的每一口氣都化成白霜,在空氣中留下痕跡。這樣的冷,曾經(jīng)讓他想念,現(xiàn)在,卻讓他伸出的手很快僵硬起來。
通往靠山屯的長途汽車上,李強仍舊不跟他說話。他的心咚咚跳著,像一個沒經(jīng)歷過世面的年輕人。在北站,他給村里打了電話,慶魁說去汽車站接他們。掛甲屯、毛屯、姚千戶、楊千戶,然后就是靠山屯了。他們在靠山屯下了車,候車亭前,聚著好幾十人。有男人,也有女人都是來接他們的!慶魁沖在前面,問他:“我二嫂呢?”
李大壯的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從上車,第有人問他話!家鄉(xiāng)話!
李大壯舉起手里的包袱。
包袱里是一只精致的骨灰盒。五百塊錢買的。一路上,他沒敢打開看,怕驚著周圍的乘客。
“怎么不早送醫(yī)院呢?!”在沉默而哀戚的目光中,李大壯看出了鄉(xiāng)親們的心里話。是啊,怎么不早送醫(yī)院呢?!廣州醫(yī)院的大夫也這樣責問他。止疼片吃完了,還疼,疼得冒冷汗,發(fā)燒,說胡話,哭爹喊娘,這才張羅去醫(yī)院。李大壯的媳婦馮秋萍,這輩子就住過醫(yī)院。大夫說,太遲了,腸穿孔。怎么不早點送來?!
現(xiàn)在,面對眼前的這些鄉(xiāng)親,他忽然明白了,兒子跟他生氣是對的。媳婦這輩子活得太屈,吃沒吃上、穿沒穿上。后,他得讓女人活得值,他得大辦,請吹鼓手來,請扎紙活兒的來,把村長請來主事。因為村長收回養(yǎng)魚塘,李大壯跟他翻臉,一氣之下去了南方?,F(xiàn)在,人家到車站來接你了,你還計較那些事兒嗎?看在女人的面子上吧。
過小年的頭一天,靠山屯鼓樂震天。
李大壯一家,從南方回來過年了。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李大壯的妻子馮秋萍是出了名的摳門兒,在家時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在廣州打工時肚子疼也舍不得吃藥,舍不得上醫(yī)院,這反映了她的愚昧無知。
B兒子李強對母親的病逝耿耿于懷,在火車上一直不愿與父親李大壯說話,因為在他看來,父親虧欠母親太多,是父親不早帶母親去醫(yī)院,致使母親病逝。
C李大壯望著前來候車亭接自己的鄉(xiāng)親,情不自禁想起妻子跟隨自己的苦難一生,心中愧疚,決定大辦喪事來彌補,這樣的結局,耐人尋味。
D小說主要通過對李大壯內(nèi)心活動的細致描繪,展現(xiàn)了農(nóng)民工艱辛的生活經(jīng)歷,反映了鄉(xiāng)村打工者的悲慘遭遇
E過年,原本應該是快樂熱鬧的,然而在小說中,讀者卻只能看到讓人黯然感傷的一幕,作者通過這樣的故事,以小見大,控訴了社會的不公和世道的黑暗。
12.小說中畫線的兩處環(huán)境描寫各自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請結合文本內(nèi)容簡要分析。
13.小說以“回家”為中心來敘事寫人,這樣處理有什么好處?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分值: 1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
丁西林:君子不器
丁西林是杰出的物理學家,同時又是出色的劇作家。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8部獨幕劇、9部多幕劇,其獨幕劇的創(chuàng)作堪稱典范。他出現(xiàn)在中國現(xiàn)代喜劇的肇始期,初試戲劇之筆,就表現(xiàn)出了一種藝術上的成熟,顯出“鳳毛麟角一般的可貴”。
1914年負笈英國入伯明翰大學攻讀物理學。學成歸國后,受聘入北京大學任教。后多次被選為物理系主任。他在北京大學任教近十年間'成績卓著,深受學生尊敬,培養(yǎng)了不少學有專長的人才。1927年丁西林出任設于上海的物理研究所所長。白手起家,經(jīng)費很少,所需各種器材、設備和書刊均必須從國外購進。他毫無懼色,精心規(guī)劃,刻苦經(jīng)營,至抗戰(zhàn)前,已建立一批實驗室和一個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并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他任所長期間,堅持艱苦奮斗,銳意創(chuàng)新,功績斐然,深得中研院長蔡元培先生的器重和所內(nèi)人員的尊敬。
丁西林自幼喜愛文藝,留英期間閱讀了大量歐洲名著。歸國后業(yè)余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成為“五四”以來有影響的劇作家之一。作于1923年的處女作《一只馬蜂》主旨在于批判守舊思想、宣揚婚姻自由和個性解放。但和當時流行的注重作品的社會意義的“問題劇”不同的是,沒有常見的階級矛盾的雙方、水火不客的敵我,而是以一種輕松、幽默、含蓄的風格表現(xiàn)主題,讓人物在一連串的反話與謊話中表現(xiàn)自己,使劇情變得輕松活潑。丁西林對人物的態(tài)度也較溫和,他用一種既嘲弄但又不乏愛護的態(tài)度描寫每一個人,表現(xiàn)出一種溫和輕松的幽默品格。
作為常年從事研究并取得重大成績的科學家,丁西林的觀察力、分析力、判斷力都不可能不為自然科學所要求的理性邏輯所滲透。而用這套思維去觀察、思考、表現(xiàn)出來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種別樣的色彩。
物理學對研究者的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使丁西林在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時形成了優(yōu)越的“喜劇審美定勢”。正是這種發(fā)現(xiàn)與挖掘能力,使丁西林像牛頓由“蘋果落地”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一樣從“找房子”“偷煙”“賠花瓶錢”這些生活中人們司空見慣的“近乎無事之事”中捕捉到喜劇的因子,并對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刻畫。作為以嚴密邏輯推理為基本工作要素的科學家,他對邏輯關系的掌握是熟練的,而當作為一位戲劇作家,他便在作品中自如玩弄與破壞著生活中正常的承接與因果,從而使偶然性出現(xiàn)的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被自然化解,產(chǎn)生獨特的喜劇效果。
丁西林認為喜劇是一種理性的感受,必須經(jīng)過思考,必須有味。喜劇的笑也不同于鬧劇的哄堂、捧腹,而是“會心的微笑”。丁西林一般不采用通常意義上的夸張,更不求助于外加的笑料。他的獨幕喜劇大都情節(jié)單純,人物不多,也沒有大的矛盾,但能把握住劇中的喜劇性“種子”,形成核心情節(jié)。在劇情展開上,也是波瀾起伏,妙趣橫生,有鮮明的層次和節(jié)奏。他很重視喜劇的結尾藝術,每每在全劇矛盾沖突已經(jīng)結束之后,又出人意料地添上一筆,進一步強化喜劇效果。他的語言,幽默俏皮,揮灑自如,毫無斧鑿痕跡。
建國后,丁西林先后擔任文化部副部長、對外文化協(xié)會副會長等多種職務。在繁忙工作的間隙,對于戲劇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仍做出堅持不懈的探索,創(chuàng)作出多部話劇、舞劇、新編戲曲等。1974年4月4日,丁西林因心臟病猝發(fā),不幸去世。他在獨幕劇創(chuàng)作上的突出成就為中國現(xiàn)代話劇史留下了寶貴的一頁。
相關鏈接:
①丁西林在20年代以至整個中國話劇史,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中國現(xiàn)代話劇是以悲劇為主體的,他是為數(shù)不多的喜劇作家之一;中國現(xiàn)代話劇的主要代表作大多是多幕劇而他卻執(zhí)著于獨幕劇創(chuàng)作的藝術實驗。(錢理群《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
②作為一個自然科學學者,丁西林通常面對的是抽象宏觀的物質(zhì)世界、超越人類之上的自然界的根本規(guī)律,因而培養(yǎng)了客觀冷靜的處世態(tài)度,不僅可以微笑著面對生活,而且懷納的悲憫遠大于憤激。在黑暗中能看到光亮,在不可笑中發(fā)現(xiàn)可笑,讓可笑變得更可笑。(鄭以然《行走在物理與戲劇之間》)
1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
A上海物理研究所創(chuàng)辦十年后就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取得豐碩的成果,這與丁西林艱苦奮斗,銳意創(chuàng)新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B丁西林的戲劇創(chuàng)作從一開始就達到了高水準,表現(xiàn)出一種藝術生的成熟,原因之一是丁西林自幼熱愛文藝,求學期間積淀了豐富的文學底蘊。
C丁西林的戲劇創(chuàng)作在題材上并無特色,而是以一種輕松、幽默、含蓄的風格顯出個性,善于用夸張豐富劇情,是情節(jié)波瀾起伏,妙趣橫生,讓觀眾發(fā)出會心的微笑。
D無論是從事物理學研究工作還是在建國后從事文化交流工作,丁西林都沒有放棄對戲劇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的探索,其劇作廣受歡迎,意義深遠。
15.文中說,丁西林“用這套思維去觀察、思考、表現(xiàn)出來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種別樣的色彩”。請結合材料,簡要闡述丁西林的劇作有那些“別樣的色彩”。
16.為什么說丁西林在20年代以至整個中國話劇史,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結合文本進行概括。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五、語言文字運用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烈日炎炎,持續(xù)的高溫讓市民________省內(nèi)各市紛紛“讓洞于民”,免費向社會開放一批可用于避暑納涼的人防工程。
②我縣堅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資5億多元,建成了8個文化中心,安裝健身器材2600多臺,文體設施________。
③“菊花節(jié)”期間,公園里擺放著各種盆栽菊花,姹紫嫣紅,微風一吹,輕輕搖曳,儀態(tài)萬千,賞花的市民流連其間,________。
A不堪忍受 日趨篤厚 意興闌珊
B不堪忍受 日臻完善 意興盎然
C情何以堪 日臻完善 意興闌珊
D情何以堪 日趨篤厚 意興盎然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一段時間以來,公眾對于公共安全措施的抱怨不絕于耳,這是因為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過于簡單和粗暴是根源,動輒出臺封路等限制性措施。
B在印度設立中國圖書編輯部,旨在加強中印兩國出版領域務實合作,編輯出版更多高質(zhì)量的中國圖書,提高印度各界對中國的了解。
C事實上,每種教學模式都有其積極的一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世界上本沒有萬能的一勞永逸的一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D醫(yī)學雜志《柳葉刀》發(fā)表了北京回龍觀醫(yī)院流行病學研究中心主任費立鵬關于我國精神障礙流行病的調(diào)查報告。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中國古代哲學家們講究天人合一,包含著人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意思。 ① 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比耸谴笞匀坏囊徊糠?,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飛的鳥,水里游的魚, ② 是人類生存的伙伴。人 ③ 是萬物之靈, ④ 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奪者。不僅如此, ⑤ 應當在心靈上和大自然相通,從大自然中體悟人生的真諦, ⑥ 達到內(nèi)心的和諧。
ABC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不少消費者總是認為,喝果汁和吃水果是等同的,_______________,一個水果中吃了含有大量維生素的汁水外,在其果肉和果皮上還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如果單純只拿一個水果來榨果汁喝,固然能夠通過汁水攝入維生素,但遺憾的是,_______________,因此,消費者需要明確的是: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中華“春節(jié)符號”征集活動中的一幅入選作品,請寫出構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80個字。
分值: 20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false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轉(zhuǎn)發(fā)的熱門文章,原來是炒作;欣賞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筆;分享的養(yǎng)生知識,竟是偽科學;……面對海量資訊、多元觀點,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宮之中,因為通道太多而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篩選甄別。所以,“轉(zhuǎn)發(fā)”“跟帖”的熱度,成了信息選擇的風向標;“點擊”“點贊”的數(shù)量,成了觀點參考的指示牌。
信息化時代,你是如何有效篩選甄別信息的?請你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分值: 60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填空題 本大題共1小題,每小題5分,共5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橫線上。
8
(三)名篇名句默寫
(1)范仲淹《岳陽樓記》中說“是進亦憂,退亦憂”,“進亦憂”指的是“ ”,“退亦憂”指的是“ ”。
(2)《桃花源記》中“ , ”描繪出一幅老人孩子共享和諧的美好畫卷。
(3)《蜀道難》中“ , ”寫瀑布飛瀉 、水石相激、山谷轟鳴的驚險場面,刻畫了蜀道之難。
(4)蘇軾《赤壁賦》中“ , ”緊承“余音裊裊,不絕如縷”,把洞簫的哀音表現(xiàn)得形象真切。
(5)《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宋武帝劉裕叱咤風云,馳騁疆場的名句是“ ”。
8 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2)黃發(fā)垂髫 并怡然自樂
(3)飛湍瀑流爭喧豗 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4)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
(5)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
解析
該題為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寫題,準確把握提示性語言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名句名篇識記能力的考查。
解題思路
把握提示性語言作答,注意字形的準確。
易錯點
(2)、(3)、(4)三句中“髫、豗、砯、壑、嫠”等字,考生容易寫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