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1下冊課件錦集

字號:

高中政治涉及面廣、知識點多,要想學好這門科目,需要勤于總結課本重要知識點。,政治必修一是高一政治入門科目,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簡單的。政治要求背的知識點多。馬上開學了,整理了高一政治必修1下冊課件,希望能幫到大家。
    2.1  民主選舉:投出理性的一票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識記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含義。
    2、理解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優(yōu)缺點,珍惜選舉權的重要性。
    3、運用生活實際說明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因素。
    (二)能力目標
    從具體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參與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政治參與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選舉方式的選擇,選舉權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選舉方式的選擇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建議
    本框題的問題涉及學生具體的民主活動實踐,建議多引入、創(chuàng)設具體的政治活動情景等輔助學習、理解,增強學生的實際參與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政治權利,如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正確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這是本節(jié)內容要學習的。
    (二)進行新課
    四、民主選舉面面觀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15頁材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1、鏡頭一反映的是直接選舉,鏡頭二反映的是間接選舉,它們都是差額選舉的方式。2、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應該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要不斷提高參與民主選舉的素質和能力,增強當家作主的主人翁責任感。
    二、選舉方式的選擇
    1、我國當前的選舉方式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說明我國當前有哪些選舉方式?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討論后作出進行點評。
    (1) 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
    直接選舉: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的方式。
    優(yōu)缺點:每個選民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信賴的人。但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情況下無法使用。
    間接選舉:先由選民選舉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選舉產生上一級代表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
    優(yōu)缺點:每個選民不能直接選擇自己信賴的人。但可以彌補直接選舉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情況下無法使用。
    (2)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
    正式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為等額選舉。
    優(yōu)缺點:能比較充分的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但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選民的自由選擇,影響積極性。
    正式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為差額選舉。
    優(yōu)缺點:能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選擇的余地,在被選舉人之間形成相應的競爭。但如果對競選活動不加以有效規(guī)范,容易造成虛假宣傳。金錢交易等。
    可見。各種選舉方式都各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選舉方式,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要根據(jù)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等具體條件來確定。
    2、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制約因素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6-18頁內容,結合我國并不同時期選舉方式的變化,了解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
    (1)選擇選舉方式要根據(jù)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來確定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眾的民主素養(yǎng)不高,我國只在鄉(xiāng)鎮(zhèn)人大代表選舉中實行了直接選舉。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人們的民主意識增強,政治參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國將直接選舉的范圍擴大到縣級人大代表選舉,并實行了差額選舉。
    (2)選舉方式的選擇要體現(xiàn)國家性質,并與社會進步、經濟發(fā)展狀況相適應。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選舉方式。根據(j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面對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fā)展不平衡的實際狀況,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采用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教師活動:同學們看教材第18頁,說明為什么要重視自己的選舉權利?如何重視并使用好自己的選舉權利?
    學生活動:閱讀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總結講評。
    1、  行使選舉權的重要性
    (1)行使好選舉權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xiàn),是公民政治素養(yǎng)高低的重要標志。
    (2)選民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yǎng),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選舉權,才能更好的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
    (3)是否積極參與選舉,認真行使選舉權,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標志。
    教師活動: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意識不強的表現(xiàn)。那么,怎樣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呢?請同學們根據(jù)上面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想法。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
    教師點評:
    2、  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
    (1)要不斷提高自己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yǎng),端正參加選舉的態(tài)度,提高選舉能力,選出切實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和公民參與意識,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自己的選舉權。
    (3)要不斷提高政治參與能力,在理性判斷基礎上,鄭重投出自己的一票。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jié)內容講述了我國的選舉方式以及如何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的有關知識,懂得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應該增強主人翁責任感,自覺珍惜并運用好選舉權,以促進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實例探究
    [例1] 下列選舉方式屬于間接選舉的是  (   )
    A. 全班同學投票選舉自己的班長      B.縣人大代表選舉市人大代表
    C. 某村村民選舉村委會主任          D.某鄉(xiāng)鎮(zhèn)選舉本鄉(xiāng)鎮(zhèn)人大代表
    答案:B
    [例2] 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是: (1)物質生活條件   (2)國家性質
    (3)選民文化水平    (4)候選人的結構構成  (   )
    A.(1)(2)    B.(1)(3)    C.(1)(2)(3)    D.(1)(2)(3)(4)
    答案:C
    [例3]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適宜采用的選舉方式是(   )
    A.間接選舉   B.差額選舉  C.直接選舉     D.等額選舉
    答案:A
    [例4] 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一個重要尺度是(    )
    F. 享有政治、經濟、文化的各方面的民主權利多少
    G.選民參與民主選舉的能力高低
    H. 選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文化知識的多少
    I.   是否積極參加選舉,并認真行使選舉權
    答案 D 
    ★教學體會
    本節(jié)學習的有關知識,與學生實際參與問題聯(lián)系比較密切,教學中注意雙相互動,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民主參與的方式和意義,提高參與能力,切忌機械記憶。
     
    2.2  民主決策:作出佳的選擇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識記民主決策的重要性,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2、理解民主決策的方式和意義
    3、運用實例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提高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參與民主決策的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民主決策的重要性,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教學難點
    民主決策的方式和意義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建議
    建議多引入民主決策的具體材料、數(shù)據(jù)、實例等輔助學習、理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政府的決策往往涉及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關系千家萬戶的生活起居,決策是否科學合理至關重要。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進入決策機關,參與、審議、監(jiān)督、制定決策,是各項決策能夠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證。但是,隨著我國民主形式的日益豐富,還有更多的機會、渠道直接參與決策,對決策的形成發(fā)揮積極作用,本節(jié)將進一步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二)進行新課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19頁漫畫,并思考討論所提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總結點評。
    第二種觀點充分發(fā)揚了民主,傾聽群眾意見,公民能夠參與決策過程,這樣形成的決策集中民智、反映民意,體現(xiàn)人民根本利益,是科學合理的。第一種觀點恰好相反,是不可取的。
    作為決策者應該讓公民充分參與決策過程,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體現(xiàn)人民根本利益。目前,隨著經濟科技的發(fā)展,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渠道很多,如電話、信函、網絡、新聞媒體等,都可以用來參與決策。下面我們就學習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問題。
    一、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
    1、間接參與決策
    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進入決策機關,參與、審議、監(jiān)督、制定決策,是公民間接參與決策的方式。它要求選出的決策者必須代表民意、反映民情、體現(xiàn)人民利益。
    2、直接參與決策
    公民直接參與決策過程,對決策的形成發(fā)揮積極作用,是公民直接參與決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就是公民向決策機關反映意見、提出建議。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20頁,并思考討論這種方式依據(jù)、參與形式、目的是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總結點評。
    為什么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為信息是決策的基礎,民意是正確決策重要的信息資源。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因此,決策機關通過多種方式了解民意的過程,也是公民積極參與決策形成的過程,有助于決策反映民意。
    方式: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新聞媒體等
    (2)通過專家咨詢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20頁,并思考討論這種方式依據(jù)、參與形式、目的是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總結點評。
    專家學者利用自己掌握的專業(yè)知識、相關信息等,對專業(yè)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進行分析論證,決策機關通過舉行論證會、座談會等方式,聽取專家意見,集中學者智慧,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3)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20頁,并思考討論這種方式依據(jù)、參與形式、目的是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總結點評。
    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就是,決策機關將涉及公眾利益的各項決策進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決策的有關內容后,發(fā)表意見,提出建議。
    原因:公民享有對涉及公眾利益決策的知情權,對同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實行公示,有利于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是公民參與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4)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20-21頁,并說明這種方式的依據(jù)、參與形式、目的是什么?思考討論2002年鐵路價格聽證會材料所提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總結點評。
    這是對同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進行聽證。在聽證會上,公民可以充分發(fā)表意見,提出建議,可以幫助決策機關發(fā)現(xiàn)決策方案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加以修正、完善。聽證于民的目的,就是為了決策利民。
    2002年我國首次價格聽證會參與者,主要來自國家計委、鐵道部、消費者、專家學者、人大代表等幾個方面。各方在春運、署運及主要節(jié)假日列車票價是否上調,如何上調問題上存在差異。票價適當上調,對于緩解客運壓力,引到居民消費等有積極作用,也符合價值規(guī)律,但不可一刀切,對老少邊窮地區(qū)和打工農民的利益應有所考慮。同時,票價提高,更應該提高客運服務質量。作為決策者,應該全面考慮各方面的意見和利益要求,作出科學合理的票價調整決策。
    二、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22頁,結合上面學習的內容,說明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有什么重要意義?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找出問題。
    教師活動:總結講評。
    1、對決策者:有助于決策者充分發(fā)揚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有助于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片面性。
    2、對公民: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增強關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責任感。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22頁課堂探究,討論如果你來組織這一聽證會,應該邀請哪些人參加?如何設置會議程序?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思考討論。
    教師點評:(略)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jié)內容講述了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和重要意義,通過學習,要自覺樹立決策參與意識,不斷提高參與決策的能力。
    (四)實例探究
    [例1]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主要前提是  (   )
    A. 召開信息發(fā)布會            B. 調查研究,拓寬民意反映渠道
    C. 賦予公民廣泛的政治權利    D. 決策者的決策能力
    答案:B
    [例2] 下列對政府決策的理解正確地是(   )
    A.是政府的事情,與一般群眾無關      B.要從國家利益而不是群眾利益考慮
    C.要考慮各方面利益,反映人民意愿    D.由專家學者論證決策即可
    答案:C
    [例3]實施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的依據(jù)是,公民有對涉及公眾利益決策的 (   )
    A.知情權       B.決策權        C.監(jiān)督權    D.表決權
    答案:A
    [例4] 下列對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理解正確地是:(1)有利于把人民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fā)點  (2)有利于充分發(fā)揚民主,反映民意  (3)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和貫徹執(zhí)行  (4)有助于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      )
    J.  (1)(2)(3)   B.(2)(3)(4)  C.(1)(2)(4)  D.(1)(2)(3)(4)
    答案 D
    ★教學體會
    本節(jié)學習的有關知識,與學生實際參與問題聯(lián)系比較密切,教學中注意雙相互動,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民主參與的方式和意義,提高參與能力,切忌機械記憶。
     
    2.3  民主管理:共創(chuàng)幸福生活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識記村委會、居委會及其作用
    2、正確理解基層民主管理中公民民主參與的形式
    3、聯(lián)系實際分析公民在基層管理組織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提高公民參與民主管理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體驗參與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重點
    村委會、居委會及其作用,公民在基層管理組織中的參與的形式和作用
    ★教學難點
    公民在基層管理組織中的參與的形式和作用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建議
    本框題涉及的實際生活內容較多,建議教師多采用具體材料、數(shù)據(jù)等輔助學習、理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民主選舉、民主決策都是民主管理的要求,保證人民群眾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是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本節(jié)將進一步學習民主管理方面的內容。
    (二)進行新課
    一、廣泛的民主實踐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23頁材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這些材料展示了我國基層民主自治的發(fā)展進程。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作為我國基層民主的自治機構,是人民群眾參與民主管理,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務重要實踐形式,得到了國家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證,對于保障、擴大基層民主有重要意義。
    1、農村的村民委員會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3-24頁內容,說明農村的基層民主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內容?
    (1)含義: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機構。
    在村民委員會的帶領下,廣大農民實行村民自治,在實踐中學習、掌握管理村務的本領,切實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2)村民自治的內容:
    村民直接投票選舉自己滿意的人擔任村委會干部。這是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
    村民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發(fā)表意見,參與本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的決策與管理。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會議按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討論決定。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guī)民約。這是村民規(guī)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管理村里日常事務的有效途徑。
    運用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干部、村委會定期報告工作等形式,監(jiān)督村干部和村委會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軌道。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4頁圖表,思考所提的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積極思考。
    教師點評:主要方式有,理財小組檢查監(jiān)督,村務公開,民主質詢會等。
    (3)注意幾個問題
    村委會是村民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其設立目的是讓村民自我管理本村日常事務,其高代表是村委會主任;村民自治是我國農民在民主管理上的偉大創(chuàng)造,《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它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2、城市的居民委員會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5頁內容,說明城市的基層民主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內容和作用?
    (1)含義: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民主管理機構,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組織。
    (2)作用: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辦理本居住地區(qū)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調解居民糾紛,協(xié)助維護社會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
    (3)城市居民自治的內容:
    居委會干部由居民民主選舉產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居委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定期向居民會議回報工作,接受居民的監(jiān)督和質詢。
    這一制度調動了居民參與社區(qū)建設的積極性,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5頁圖表,思考所提的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積極思考。
    教師點評: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組織,維護居民的合法利益,居民通過居委會反映自己的意見、要求和建議。
    二、共建祥和的文明社區(qū)
    1、實行基層民主自治的意義
    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助于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chuàng)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這是社會主義民主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也是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6頁圖表,思考所提的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積極思考。
    教師點評:公民應在本地事務中增強主人翁責任感,積極參與民主管理。在參與民主管理的過程中,學習民主管理的知識和技能,體驗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逐步增強和提高自己政治參與的責任意識和實際本領。
    2、青年學生應積極參與民主管理
    青年學生應著眼于未來發(fā)展,積極參與民主管理。在基層民主自治這種廣泛的民主實踐中,獲得更多民主管理機會,以不同方式嘗試參與參與民主管理活動。在參與民主管理的過程中,學習民主管理的知識和技能,體驗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逐步增強和提高自己政治參與的責任意識和實際本領。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jié)內容講述了我國的基層民主管理形式和主要內容,明確了積極參與基層民主管理的重要意義,這對我們提高自身政治素質,增強參與政治生活的責任感和能力等,有重大作用。
    (四)實例探究
    [例1]我國農村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群眾性自治組織是  (   )
    A. 居民委員會        B.村民委員會
    C. 村黨支部          D.村民監(jiān)督委員會
    答案:B
    [例2]下列內容不屬于居民委員會管理的是   (   )
    A.調解居民糾紛         B.協(xié)助維護社會治安
    C.維護居民合法權益     D.辦理居民戶口
    答案:D
    [例3]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是(   )
    A.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
    C.實行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實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答案:D
    [例4] 下列關于村民自治的說法正確地是:(1)村民直接投票選舉村委會干部(2)村委會是我國基層政權機關 (3)村民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參與村務決策和管理  (4)村規(guī)民約是實現(xiàn)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徑(      )
    A.(1)(2)(3)   B.(2)(3)(4)   C.(1)(2)(4)   D.(1)(3)(4)
    答案 D
    ★課余作業(yè)
    請你調查了解一下所在村或社區(qū)的基層民主自治狀況,并設計一份《村民(居民)自治章程》。
    ★教學體會
    本節(jié)學習的有關知識,涉及的實際生活內容較多,教學內容以學生自讀、思考、討論為主,引導學生思考、理解。教學中注意雙相互動,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生活現(xiàn)象中明白有關道理。
     
    2.4  民主監(jiān)督:守望公共家園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識記公民的民主監(jiān)督權利、作用
    2、理解公民的民主監(jiān)督的重要性。
    3、學會分析如何行使監(jiān)督權
    (二)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逐步形成民主監(jiān)督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人翁責任感。
    ★教學重點
    公民的民主監(jiān)督權利、作用、重要性。
    ★教學難點
    民主監(jiān)督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建議
    建議多引入選舉的具體材料、數(shù)據(jù)等輔助學習、理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不僅表現(xiàn)在公民可以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還體現(xiàn)在可以通過行使監(jiān)督權,進行民主監(jiān)督,為守望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本節(jié)將進一步學習民主管理方面的內容。
    (二)進行新課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27頁“探究材料”,并思考、回答有關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積極發(fā)言。
    教師點評:對于派出所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劉某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依法行使自己的監(jiān)督權,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究竟什么是公民的監(jiān)督權?有哪些途徑來行使?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27-28頁內容,了解這方面的有關常識。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
    一、選擇民主監(jiān)督的方式
    1、公民的民主監(jiān)督權
    (1)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權
    當我們認為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沒有切實履行他們的職責,沒有做好應該做的工作時,有權對其提出批評,對改進工作提出建議。
    (2)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或訴訟的權利
    當我們和家人對國家機關給予的行政處分、訴訟判決不服,或受到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壓制、歧視等不公正待遇時,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或訴訟,請求免除、減輕處理或予以平反,給予公正待遇。
    (2)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指控、告發(fā)或揭發(fā)、舉報的權利
    當我們發(fā)現(xiàn)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違法、失職行為時,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指控、告發(fā)或揭發(fā)、舉報,要求依法處理。
    2、民主監(jiān)督的方式
    (1)信訪舉報制度
    信訪舉報制度是通過給國家機關寫信、打電話或向有關人員當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見,提出批評、建議。
    這是我們依法行使自己的監(jiān)督權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實行民主監(jiān)督的有效方法。我國各級各類國家機關都設立了接待人民來信來訪的工作機構,依法規(guī)范各自的行為,為公民行使監(jiān)督權提供了有力保證。
    (2)人大代表聯(lián)系群眾制度
    人大代表聯(lián)系群眾制度就是將我們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反映給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議案,上傳到國家權力機關。
    人大代表是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是連接人民群眾與國家權力機關的紐帶。這一制度能夠使公民行使監(jiān)督權、參與民主監(jiān)督得以真正落實。
    (3)輿論監(jiān)督制度
    輿論監(jiān)督制度就是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圖書等新聞媒體上公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參與民主監(jiān)督。
    輿論監(jiān)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響廣、時效快的特點,在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jiān)督中發(fā)揮獨特的作用。
    (4)此外,監(jiān)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都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民主監(jiān)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各級政府還在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形式和途徑,為公民直接行使監(jiān)督權、參與民主監(jiān)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教師活動:可見,公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渠道,行使監(jiān)督權,以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行使好監(jiān)督權對于國家、社會、公民個人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行使監(jiān)督權才是正確的?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呢?請同學們結合教材第29-30頁內容,思考這一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
    二、依法行使監(jiān)督權
    1、實行民主監(jiān)督的意義
    有利于消除腐敗、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有助于激發(fā)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現(xiàn)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2、如何依法行使監(jiān)督權
    (1)為了國家和人民利益,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jiān)督權。
    (2)要依法行使自己的監(jiān)督權。
    要遵守法律,依照規(guī)則和程序辦事,不采用張貼*、聚眾鬧事等非法方式。
    在依法行使申訴、控告、檢舉權利時,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如實反映情況,不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
    不以舉報為名制造事端,干擾檢察機關的正常工作,不圍堵、攻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否則要受到法律制裁。
    ★本課總結:有序的政治參與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有序的政治參與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有序的與無序的政治參與,區(qū)別就在于:是否遵循法律、規(guī)則、程序參與民主政治生活;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是否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關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依法進行就能保證有序的參與,否則就必然導致無序局面。
    因此,能否進行有序的政治參與,決定著能否真正的享受民主生活,這也是對我們政治素養(yǎng)的檢驗。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jié)內容講述了我國的民主監(jiān)督的有關知識,懂得在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人民具有廣泛而真實的監(jiān)督權,公民只有積極的依法行使監(jiān)督權,才能有效地守望我們共同的幸福家園。
    (四)實例探究
    [例1]當公民對國家機關給予的行政處分、訴訟判決不服,或受到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壓制、歧視等不公正待遇時,依法享有  (   )
    A. 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B.申訴和訴訟的權利
    C. 揭發(fā)和舉報的權利      D.指控和告發(fā)的權利
    答案:B
    [例2] 某公民發(fā)現(xiàn)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貪污受賄行為,于是通過信函向當?shù)貦z察機關反映情況,經檢察機關立案偵查,查處一起重大行賄受賄案件。這一公民依法行使監(jiān)督權的方式是   (   )
    A.人大代表聯(lián)系群眾制度    B.輿論監(jiān)督制度
    C.信訪舉報制度            D.監(jiān)督聽證會方式
    答案:C
    [例3]下列對民主監(jiān)督的意義理解正確地是(   )
    A.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   B.有利于從根本上消除腐敗現(xiàn)象
    C.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途徑       D.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中之重
    答案:A
    [例4] 某村民因修公路占用本村土地,組織村民集體上訪,圍攻縣政府領導人員,影響了政府機關的正常工作秩序。對這一事件的認識正確地是(      )
    K. 組織村民集體上訪是一種違法行為
    L. 是公民依法行使監(jiān)督權的表現(xiàn)
    M. 是維護村民合法利益的正當行為
    N.是一種無序的政治參與行為
    答案 D
    ★課余作業(yè)
    我國主要有哪些民主監(jiān)督的方式?公民如何依法行使監(jiān)督權?
    ★教學體會
    本節(jié)學習的有關知識,涉及的實際生活內容較多,教學內容以學生自讀、思考、討論為主,引導學生思考、理解。教學中注意雙相互動,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生活現(xiàn)象中明白有關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