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務員申論熱點:允許高校教師兼職 適度最重要

字號: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事件回顧: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允許科研人員和教師依法依規(guī)適度兼職兼薪,包括允許科研人員從事兼職工作獲得合法收入和允許高校教師從事多點教學獲得合法收入。國新辦今日舉行發(fā)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對于此政策的出臺,老師們紛紛點贊。
    對高校教師而言,這無疑是一項重磅利好政策,自此以后可以名正言順地兼職了!事實上,高校教師參與兼職早已不是新鮮之事,與其偷偷摸摸中“暗流涌動”,倒不如擺到臺面上“光明正大”,以充分釋放改革的善意和紅利。可是又有人民質(zhì)疑,高校該怎么做好考核標準,為科研人員和教師制定合理的教學工作量呢?什么樣的考核標準才能確保其“主業(yè)”、“副業(yè)”兩不誤。
    允許高校教師兼職兼薪,增強了高等學校主動服務社會的能力和影響力,于公于私均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這"度“呢,還是值得來關注的!  
    模擬題
    允許高校教師兼職 怎么把握好適度是關鍵
    【現(xiàn)狀解讀】
    之前不提倡高校老師兼職,要求在教學上,遵循教育規(guī)律,實施素質(zhì)教育。注重學思結(jié)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育質(zhì)量。嚴慈相濟,教學相長。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不拒絕學生的合理要求,不得從事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
     現(xiàn)狀是,不論是高校老師、科研單位研究人員,甚至是中小學熱門學科的老師校外兼職或者自己開輔導班掙錢,這其實已經(jīng)不是什么秘密,尤其是知名中小學校的部分熱門學科,比如數(shù)學、英語、物理等學科的中小學老師,一個寒暑假甚至能把一年的工資都掙出來,而且越是老師越搶手,再高的價格都搶不到,這是不爭的事實。
       政策一出,好多擔心允許校外或者單位之外兼職兼薪的口子一開,將會形成收不住的態(tài)勢,一些科研機構(gòu)的人員或者高校老師會更加沒有心思集中到本職工作中了,那么如何來建立一套適合完備的績效考核體系才是重點,這樣才能消除這種多余擔心!
     【提出對策:如何解決】
    建立完備、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建立完備、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允許高校教師兼職的基本前提是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讓制度來管人,而不是靠盯人或者其他處罰性的措施來禁止高校教師校外兼職。只要教師本人完成了既定的教科研任務和課堂授課任務,就可以按照政策實踐,這樣一來,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高校教師,都不會出現(xiàn)本職工作“撂挑”的現(xiàn)象。
      適度一詞很重要:為這一重大利好政策叫好的同時,還應關注政策文本中的一個重要詞匯“適度”。于高校教師個體而言,切忌“舍本逐末”。教書育人乃教師之神圣職責,履行好教師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為守“業(yè)”之本。故而,高校教師參與兼職兼薪之大前提,應首要治學為本、育人為先、術(shù)業(yè)有專,并能留足時間與學生充分互動交流。有鑒于此,把握好這個“適度”要求顯得尤為關鍵。
    防止吃空餉:一些教授或者專家利用自己的行政職務到處兼職或者吃空餉的現(xiàn)象,一些人利用自己的名頭和影響力到處掛名,實際上只是為自己增加經(jīng)濟效益,而并沒有給相關機構(gòu)帶來什么真正的學術(shù)影響和指導。所以相關政策出來后,一定要加強防止類似現(xiàn)象,否則只會本末倒置!
    對科研人員和高校老師在兼職兼薪方面的松綁其實反映了我國在教科研以及高校人事管理方面的進步和靈活性,應該給予鼓勵,這利好的過程中把握好適度也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