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事業(yè)單位招聘公共基礎知識法律專項練習試題答案

字號:


    1.【答案】A。解析:法的適用,通常稱為司法,是指國家司法機關依據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應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A正確。B項是法的執(zhí)行,C項是法的創(chuàng)制,D項是法的實施。故本題答案為A。
    2.【答案】C。解析:法律義務,是指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據法律規(guī)范必須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xiàn),當負有義務的主體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自己的義務時,要受到國家強制力的制裁,承擔相應的責任。故本題答案為C。
    3.【答案】C。解析:行政制裁的概念:國家行政機關或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依照行政法規(guī)或內部規(guī)章對違法亂紀,但尚未構成犯罪的法人或公民的處罰或處分。交通主管部門是公權力機關,違章駕駛行為尚未夠成犯罪,故本題答案選C。
    4.【答案】A。解析:在我國,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并依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一定義務的人,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故本題答案為A。
    5.【答案】D。解析:國家總工會屬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全國總工會,是“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人民團體”之一,是免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登記的社會團體。不屬于國家機關。而其他選項都屬于國家機關,法院與檢察院是司法機關,政府是行政機關。故本題答案為D。
    6.【答案】C。解析:《憲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痹摋l規(guī)定的是我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7.【答案】D。解析:依《憲法》規(guī)定,各部部長以及國務院秘書長,中央軍委主席及中央軍委其他組成人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沒有任職兩屆的限制。
    8.【答案】A。解析:一聲驚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并不會導致甲的殺人的行為的停止,他完全可以拿起注射器繼續(xù)完成犯罪行為。使甲的犯罪行為停止的是“放棄了犯罪”,至于他放棄犯罪的動機“想到殺父親是大逆不道,要為天理所報應”,并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構成。不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不構成犯罪未遂。甲已經“拿起了注射器”,即已經著手實施了具體的犯罪行為,進入了犯罪實行階段,不構成犯罪預備。甲的行為構成犯罪中止,D選項“不構成犯罪”也錯誤。
    9.【答案】B。解析:正當防衛(wèi)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本案例中不存在不法侵害,排除A;甲沒有故意傷害乙的意圖,排除C;緊急避險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行為,故本題答案選B。
    10.【答案】C。解析:主刑是指只能獨立適用的主要刑罰方法。主刑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附加刑,是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適用,又可以獨立適用。C項為附加刑,故本題答案為C。
    11.【答案】B。解析: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我國限制責任能力的只有這一種情況。其他三個選項都屬于完全刑事能力。但是法律做了特別規(guī)定,①間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情況下實施犯罪行為,應當負刑事責任。②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③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故本題答案選B。
    12.【答案】D。解析:我國公民享有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結社自由、集會、*、*自由。因刑事犯罪而被剝奪政治權利,指的是以上幾個方面。除此之外,根據《刑法》第54條的規(guī)定,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和擔任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也被剝奪。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的公民仍享有以上權利和自由之外的其他權利和自由。C項屬宗教信仰自由,A項文學創(chuàng)作權不等于出版權,B項屬繼承權,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13.【答案】A。解析:《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不滿14周歲的人尚處于幼年時期,還不具備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即不具備責任能力。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14.【答案】D。解析:抽象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管理對象實施的制定法規(guī)、規(guī)章和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行政規(guī)則的行為,其行為形式體現(xiàn)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規(guī)范文件和非規(guī)范文件。ABC三項均為具體行政行為。故本題答案為D。
    15.【答案】C。解析:《行政處罰法》第3條規(guī)定,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故本題答案選C。
    16.【答案】C。解析: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行政訴訟的被告恒定是行政機關。至于原告方只能是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故本題選C。
    17.【答案】B。解析:《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一條: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法規(guī)設定的有關經濟事務的行政許可,根據本行政區(qū)域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情況,認為通過本法第十三條所列方式能夠解決的,報國務院批準后,可以在本行政區(qū)域內停止實施該行政許可。故本題選B。
    18.【答案】B。解析:《行政處罰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地方性法規(guī)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guī)定,地方性法規(guī)需要作出具體規(guī)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guī)定。D項的扣留非行政處罰的種類,而是屬于行政強制措施,因而不選。[page]2017河北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法律專項練習(4)[/page]
    19.【答案】B。解析:在行政訴訟中,被告方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其享有的權利主要有:(1)經法院許可,有權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發(fā)問的權利;(2)有權辯論、查閱補正庭審筆錄;(3)申請保全證據和延長期限的權利;(4)提出上訴和撤回上訴的權利;(5)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判決、裁定的權利,以及停止或改變自己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權利。但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因為在行政關系中,本來原被告雙方的地位就不對等。
    20.【答案】B。解析:《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并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三十日。故本題選擇B。
    21.【答案】B。解析:《物權法》第二百零八條規(guī)定:“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出質給債權人占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質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動產優(yōu)先受償。前款規(guī)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交付的動產為質押財產?!北绢}中的情形符合質押的構成要件,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22.【答案】B。解析:物權是指權利人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權的主要特征是:(1)物權是權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權利,物權的客體是物。(2)物權是權利人直接享受物的利益的權利。(3)物權是排他性的權利。本題中,A項是租賃權,為債權。B項是土地承包權,為用益物權的一種,C項是保管合同,為債權關系。D項,戊享有的是股權。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23.【答案】D。解析: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九條予以規(guī)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惫时绢}正確答案為D。
    24.【答案】D。解析:《侵權責任法》第43條規(guī)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故本題答案選D。
    25.【答案】A。解析:《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guī)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26.【答案】C。解析:《著作權法》第19條規(guī)定,著作權屬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復制權、發(fā)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以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在本法規(guī)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guī)定轉移。故本題答案選C。
    27.【答案】D。解析:《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y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續(xù)延至醫(y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28.【答案】A。解析:《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故選A。
    29.【答案】C。解析:根據《合伙企業(yè)法》的規(guī)定,合伙企業(yè)所欠債款首先應由合伙企業(yè)的財產清償,在合伙企業(yè)財產不足清償時,由各合伙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故本題答案選C。
    30.【答案】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yè)法》(以下簡稱《個資法》)第二條指明,個人獨資企業(yè)是指在我國境內設立的,由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yè)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而個人獨資企業(yè)的民事責任,就是指該企業(yè)對外所欠債務,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承擔無限清償責任。故本題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