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西醫(yī)綜合:診斷學重要知識點總結(14)

字號:

血尿(hematuria)包括鏡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須經(jīng)顯微鏡檢查方能確定,通常離心沉淀后的尿液鏡檢每高倍視野有紅細胞3個以上。后者是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見的血尿。
    【病因】血尿是泌尿系統(tǒng)疾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故98%的血尿是由泌尿系統(tǒng)疾病引起,2%的血尿由全身性疾病或泌尿系統(tǒng)鄰近器官病變所致。
    1.泌尿系統(tǒng)疾病 腎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IgA腎病、遺傳性腎炎和薄基底膜腎病;各種間質性腎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統(tǒng)結石、結核、腫瘤、多囊。腎、血管異常,尿路憩室、息肉和先天性畸形等。
    2.全身性疾?、俑腥拘约膊。簲⊙Y、流行性出血熱、猩紅熱、鉤端螺旋體病和絲蟲病等;②血液?。喊籽?、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和血友病;③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合到y(tǒng)性紅斑狼瘡、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皮肌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硬化癥等引起腎損害時;④心血管疾?。簛喖毙愿腥拘孕膬饶ぱ?、急進性高血壓、慢性心力衰竭、腎動脈栓塞和腎靜脈血栓形成等。
    3.尿路鄰近器官疾病 急、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急性盆腔炎或膿腫、宮頸癌、輸卵管炎、陰道炎、急性闌尾炎、直腸和結腸癌等。
    4.化學物品或藥品對尿路的損害 如磺胺藥、吲哚美辛、甘露醇、汞、鉛、鎘等重金屬對腎小管的損害;環(huán)磷酰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抗凝劑如肝素過量也可出現(xiàn)血尿。
    5.功能性血尿 平時運動量小的健康人,突然加大運動量可出現(xiàn)運動性血尿。
    【臨床表現(xiàn)】
    1.尿顏色的改變 血尿的主要表現(xiàn)是尿顏色的改變,除鏡下血尿其顏色正常外,肉眼血尿根據(jù)出血量多少而尿呈不同顏色。尿呈淡紅色像洗肉水樣,提示每升尿含血量超過1m1。出血嚴重時尿可呈血液狀。腎臟出血時,尿與血混合均勻,尿呈暗紅色;膀胱或前列腺出血尿色鮮紅,有時有血凝塊。但紅色尿不一定是血尿,需仔細辨別。如尿呈暗紅色或醬油色,不混濁無沉淀,鏡檢無或僅有少量紅細胞,見于血紅蛋白尿;棕紅色或葡萄酒色,不混濁,鏡檢無紅細胞見于卟啉尿;服用某些藥物如大黃、利福平,或進食某些紅色蔬菜也可排紅色尿,但鏡檢無紅細胞。
    2.分段尿異常將全程尿分段觀察顏色如尿三杯試驗,用三個清潔玻璃杯分別留起始段,中段和終末段尿觀察,如起始段血尿提示病變在尿道;終末段血尿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頸部,三角區(qū)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三段尿均呈紅色即全程血尿,提示血尿來自腎臟或輸尿管。
    3.鏡下血尿尿顏色正常,但顯微鏡檢查可確定血尿,并可判斷是腎性或腎后性血尿。鏡下紅細胞大小不一形態(tài)多樣為腎小球性血尿,見于腎小球’腎炎。因紅細胞從腎小球基底膜漏出,通過具有不同滲透梯度的腎小管時,化學和物理作用使紅細胞膜受損,血紅蛋白溢出而變形。如鏡下紅細胞形態(tài)單一,與外周血近似,為均一型血尿。提示血尿來源于腎后,見于腎盂腎盞,輸尿管,膀胱和前列腺病變。
    4.癥狀性血尿血尿的同時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癥狀。而以泌尿系統(tǒng)癥狀為主。如伴有。腎區(qū)鈍痛或絞痛提示病變在腎臟。膀胱和尿道病變則常有尿頻尿急和排尿困難。
    5.無癥狀性血尿部分患者血尿既無泌尿道癥狀也無全身癥狀,見于某些疾病的早期,如腎結核,腎癌或膀胱癌早期。
    【伴隨癥狀】
    ①血尿伴腎絞痛是腎或輸尿管結石的特征;②血尿伴尿流中斷見于膀胱和尿道結石;③血尿伴尿流細和排尿困難見于前列腺炎、前列腺癌;④血尿伴尿頻尿急尿痛見于膀胱炎和尿道炎,同時伴有腰痛,高熱畏寒常為腎盂腎炎;⑤血尿伴有水腫,高血壓,蛋白尿見于腎小球。腎炎;⑥血尿伴腎腫塊,單側可見于腫瘤,腎積水和。腎囊腫;雙側腫大見于先天性多囊腎,觸及移動性腎臟見于腎下垂或游走腎;⑦皿尿伴有皮膚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見于血液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⑧血尿合并乳糜尿見于絲蟲病,慢性。腎盂。腎炎。
    【問診要點】
    ①尿的顏色,如為紅色應進一步了解是否進食引起紅色尿的藥品或食物,是否為女性的月經(jīng)期間,以排除假性血尿;②血尿出現(xiàn)在尿程的哪一段,是否全程血尿,有無血塊;③是否伴有全身或泌尿系統(tǒng)癥狀;④有無腰腹部新近外傷和泌尿道器械檢查史;⑤過去是否有高血壓和腎炎史;⑥家族中有無耳聾和。腎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