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政治:分析題答題模板(7)

字號:

分析題模版五:馬原(哲學)
    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
    一、是什么
    真理的特征:
    ⑴客觀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觀真理,客觀性,是無條件
    ⑵相對性(具體性)——有待深化,有待拓展
    ⑶二者聯(lián)系:任何真理都是兩者的統(tǒng)一(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轉(zhuǎn)化)
    二、為什么
    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真理:
    反對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
    教條主義、機械僵化
    懷疑科學、詭辯論
    三、怎么做
    辯證唯物主義:做工作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原理:在工作中把理論和實踐不斷加以結(jié)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理論中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實現(xiàn)理論的與時俱進。
    材料特點:講一個曾今的真理,現(xiàn)在失靈不奏效了。
    例題03
    (1)廟僧按照常理,認為石獸應順流而下,從真理的具體性分析其失當之處?
    是什么:真理具有絕對性,真理都是客觀真理,是無條件的;真理具有相對性,有待于實踐的進一步檢驗和深化拓展;任何真理都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tǒng)一,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轉(zhuǎn)化。
    為什么: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真理:反對絕對主義,教條主義、機械僵化;和相對主義、懷疑科學、詭辯論。正常事物墜入河中一般都順流而下,能在下游被人們找到。但是有不可忽視的前提條件——墜河之物密度小于水。石獸密度遠大于水,原先的結(jié)論和真理無法再指導這次的實踐活動。所以廟僧第一次打撈失敗,沒有順利找到石獸,夸大真理絕對性的絕對主義錯誤。
    (2)守河堤老兵關(guān)于石獸“逆流而上”的見解對我們辯證的思考問題有何啟示?并舉一例說明之。
    怎么做:辯證唯物主義要求我們做工作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把理論和實踐不斷加以結(jié)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理論不斷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實現(xiàn)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