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優(yōu)秀作文:走向遠方

字號:

汪國真曾感嘆:“是男兒總要走向遠方!”這是從心底的呼喚。無論科技如何發(fā)展,時代怎樣變化,我們總應(yīng)該有走向遠方的志向,以此來確定一生的方向。
    走向遠方就是追求夢想。馬可波羅說:“使人年老的,并不是歲月,而是夢想的失去?!庇谒裕纳畈⒉辉谕崴?,而在那使他魂牽夢系的東方。他并不明確東方到底是什么樣子,年輕的他也未曾有過遠行的經(jīng)歷,但他最終選擇了這趟沒有翅膀的飛翔,因為他堅信生活在別處,在他夢想的東方。即使無法到達,至少他走過了。當然,真正的走向遠方并不一定是身體的旅行,它也可以是對夢想的堅守。君不見許多“草根”完成華麗的變身,王寶強、旭日陽剛、西單女孩……他們在堅守夢想的同時,那堅守的毅力早已走向了遠方,不再只是不為人知的平凡者。當夢想高高升起,靈魂也就有了高度,人也就有了走向遠方的勇氣。
    走向遠方要不怕困難。詩人在旅途中堅定地說:“既然選擇了遠方,便不顧風(fēng)雨兼程。”玄藏西行,經(jīng)歷重重困境;鑒真東渡,遠涉浩瀚重洋;鄭和出航,克服艱難險阻。其實真正走向遠方并不只是探險路線上的兇險,人生中我們所面對的是追求理想時遇到的挫折,但這挫折并不會將我們擊倒,因為我們選擇的是遠方。遠方可能是飄渺的美麗世界,也可能是失落的荒野,但心系遠方的游子不會在意,他們葆有的是永不回頭的決心。于是,旅途中的荊棘便化作了沿途的風(fēng)景,在回首時也令人神往。
    走向遠方要立足腳下?;仡櫄v史,能夠抵達遠方的人必定懂得立足腳下。莊子說:“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厚積薄發(fā),沒有長久的積累,前方的路怎會平坦?勾踐為了復(fù)國大業(yè)臥薪嘗膽,從每一件小事開始詳細安排,一步步制定計劃,這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相比之下,王莽雖然建立政權(quán),但他推行的新法卻不切實際,他雖心中有志,卻沒有從一點一滴做起,最終沒能走向理想的“遠方”。立足腳下并不是胸?zé)o大志,而是為了更加接近那美好的遠方。機會總是留給積極的人們,使他們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遠。
    “遠方”作為一個人們向往的地方,既代表著目標與理想,也象征著美好與希望。在神往遠方的同時,要想最終抵達便要靠自己的努力。漫漫人生路,我們不能止步不前,要充滿希望,奔向遠方。
    走向遠方,即是走向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