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一下現(xiàn)代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字號:

(一)
    蠶 豆
     畢飛宇
     蠶豆主要種植在南方,它不是主食。因為這個緣故,它被種在田埂或河岸一類“邊角料”的地方。蠶豆好的吃法是炒。香極了,嘎嘣脆。的缺點是太硬??墒牵⒆觽兊难栏病辛私饎傘@就不怕瓷器活。不過,我小時候吃炒蠶豆的機會并不多,只是過年的時候操練操練。
     我要寫下我和蠶豆的故事,這是我終身不能忘懷的。
     我出生那一年,父母在楊家莊小學(xué)做代課教師。他們決定請個人幫著燒午飯,附帶著帶孩子。奶奶就這樣成了我的奶奶。我和她在一起的時間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多。我五歲,父母工作調(diào)動。奶奶沒有和我們一起走。
     我十一歲,父母要調(diào)到很遠的地方工作。臨行前,我去了一趟奶奶家。奶奶格外高興,她的孫子來了,都“這么高了”。那時,奶奶守寡不久,爺爺?shù)倪z像掛在墻上,奶奶高高興興地對著遺像說了一大通的話??蔁o論奶奶怎樣高興,我始終能感覺到她身上的重。她的笑容很重,很吃力。奶奶和我談起了爺爺,她很內(nèi)疚。她對死亡似乎并不在意:“哪個不死呢?”但奶奶不能原諒自己,她沒讓爺爺在后的日子“吃好”。奶奶說:“家里頭沒得唉。”奶奶讓我到鍋里鏟了一些鍋巴,放在了爺爺遺像前——這是讓我盡孝,我得給爺爺“上飯”。奶奶望著鍋巴,笑了,說:“死鬼嚼不動咯?!?BR>     傍晚,奶奶決定讓我早點回家。她在猶豫,想。她在想讓我?guī)c什么東西走?,F(xiàn)在回想起來,她當(dāng)時真是太難了,窮啊。真的是家徒四壁。奶奶拿過來一根丫杈,從屋梁上取下一個竹籃,里頭是蠶豆。奶奶后的決定是炒蠶豆讓我?guī)ё?。多年后,我知道了那些蠶豆是奶奶預(yù)備著第二年做種用的。蠶豆炒好了,她把滾燙的蠶豆盛在簸箕里,簸了好長時間,給蠶豆降溫。然后,奶奶高興地讓我把褂子脫下來,把兩只袖口給縫上了——袖管就成了兩個大口袋。奶奶把褂子繞在我的脖子上,口袋像兩根柱子,立在了胸前。奶奶的手在我的頭發(fā)窩里摸了老半天,說:“你走吧乖乖。”
     我第擁有這么多的炒蠶豆。你可以想象我這一路走得有多歡——我絲毫沒有意識到奶奶當(dāng)時有多艱難!一路走,一路吃,路的一側(cè)是河流,我還可以一路解渴。楊家莊在我的身后遠去了,奶奶在我的身后遠去了。后來的歲月里,我不停地回想起這個將預(yù)示著我和奶奶長久分離的畫面。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紀(jì),我想起就難受。
     1986年,我在揚州讀大學(xué)。有一天,接到父親的來信,說我的姑姑,也就是奶奶的女兒,死了?;氐搅藯罴仪f,我已經(jīng)是個二十二歲的大小伙子了,我已經(jīng)十一年沒有來看望奶奶了。我在許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這些,我想起就羞愧。我再站在奶奶面前,她老人家一眼就把我認(rèn)出來了。她的個子那么小,卻堅持要摸我的頭,我弓下腰來她才能如愿,奶奶看上去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悲傷,這讓我輕松許多了。她只是抱怨了一句:“死丫頭她不肯活咯?!?BR>     事實上,奶奶沒多久就下世了。她一定承受不住這樣的傷痛了。但奶奶就是這樣,從來不輕易流露她的傷心與悲痛,尤其在親人面前——我是從另一個可親的老人那里理解了我的奶奶的。她們時刻愿意承當(dāng)親人的痛,但她們永遠也不會讓自己的親人分擔(dān)她們的痛。
     1989年,奶奶的孫女小妹來南京讀書了,我去看她。小妹說:“哥,你的頭發(fā)很軟?!蔽艺f:“你怎么知道的?”小妹說:“奶奶告訴我的。奶奶時常嘮叨你,到死都這樣。”
     小妹的這句話讓我很受不了。我知道的,我想念奶奶的時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
     但是,我每想起奶奶總是從那些蠶豆開始的——蠶豆成了我親的食物。
     (選自《蘇北少年“堂吉訶德”》,有刪改)
    1.文章主要敘寫了“我”和奶奶交往的事情,請繼續(xù)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填空。
     一歲到五歲, ① ;十一歲,我臨別前去看奶奶、 ② 、 ③ ;
     二十二歲, ④ ,又見奶奶,奶奶不久去世了。
    2.題目是“蠶豆”,作者卻用了大量篇幅寫“我和奶奶的故事”,為什么?寫出你的理解。
    3.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下面的句子用了哪些描寫手法?表現(xiàn)了奶奶怎樣的心理?
     奶奶的手在我的頭發(fā)窩里摸了老半天,說:“你走吧乖乖?!?BR>    4.文中“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紀(jì),我想起就難受”“這些,我想起就羞愧”中的“難受”和“羞愧”的原因各是什么?
    5.這篇文章蘊含著作者哪些情思?
    (二)
    牛皮紙包著的月餅
    丁立梅
    ①朋友去北京,給我?guī)Щ貎珊邪b精美的月餅。紅漆木盒裝著,華麗、雍容。
    ②揭開盒蓋,不多的幾只月餅,躺在質(zhì)地柔軟的絲絨上,是皇家女兒,金枝玉葉著。
    ③洗凈了手,和家人帶著虔誠的心,切了一只月餅來嘗。為此,我還特地拿出寶貝樣收藏著的印花水晶盤,把月餅擺成菊的模樣。一家人歡歡喜喜拿了吃,魚翅做的餡,味道怪異,家人都只吃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堅持吃兩塊,但終究,也受不了那份怪異。余下的,狠狠心,丟進垃圾筒。丟的時候,我祖母似地念叨,作孽啊作孽啊。
    ④便格外懷念起小時的月餅來。是些小作坊做的,用桂花或松仁做餡,外面的面粉,層層起酥,洇著金黃的油??粗妥屓舜瓜延巍?BR>    ⑤在中秋前一個星期,村部的惟一一家小商店,就把月餅買回來了。散裝的,擱在一個大缸里。我們放學(xué)時從商店門口過,可以聞得見空氣里的月餅味,香甜香甜的,很濃。探頭去看,總看到面皮白白的店主,在用牛皮紙包裝月餅,五個一包,十個一包。他動作舒緩,在那時的我們眼里,那動作無疑是美的,充滿甜蜜的味道。我們的心,開始生了翅膀,朝著一個日子飛翔。
    ⑥終于等到中秋這一天了。起早祖父就答應(yīng)了的,晚上,每人可以分到一只月餅。那一天,我們再沒了心思做其他的事,只盼著月亮快快升起來。等月亮真的升起來了,我們不賞月,眼睛都聚到門口的小路上。祖父出現(xiàn)了,手里提著用牛皮紙包著的月餅,隔了老遠,我們都能 聞到月餅的味道。兄妹幾個,跑過去迎接,在他身邊跳。祖父說,小店里擠滿了人,好不容易才買到月餅。語氣里有得意,仿佛他做了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⑦煤油燈下,祖父小心地揭開一層一層的牛皮紙,我們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餅,用小手托著,日子幸福得能滴出蜜來。母親在一邊教育我們,好東西要留著慢慢吃。于是我們把月餅分成一點一點的碎屑,舔著吃??偰馨岩恢辉嘛灣缘降诙欤踔恋谌?。
    ⑧大人們也一人一只月餅,但他們多半舍不得吃,藏著,只等我們嘴饞了時,分了去吃。但生活的瑣碎和忙碌,會讓他們忘掉藏月餅這件事。我祖母有藏了一只月餅,等她記起時,月餅上面已長了很長的毛了,不得不扔掉,一家人為此痛心了好多天。
    ⑨祖母也曾把月餅分送給鄰家兩個孩子,那兩個孩子跟著寡母過活,自是沒錢買月餅。中秋時,別人家歡歌笑語,他們家卻冷冷清清的。祖母說,可憐啊。遂踮著小腳,給他們送了月餅去。回家來安慰我們,讓別人吃掉,比自己吃掉好。那時年幼,不明白這句話,現(xiàn)在明白了。如今那兩個孩子早已長大,都出息了,一個在南京,一個在杭州。我祖母在世的時候,他們每年回來,都會去看看她。他們說,忘不了小時候用牛皮紙包著的月餅。
    1.文中兩次寫丟月餅的情形有何不同?請從原因和心情兩方面概括。
    2.文章以“牛皮紙包著的月餅”為題,有什么作用?
    3.請賞析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1)“不多的幾只月餅,躺在質(zhì)地柔軟的絲絨上,是皇家女兒,金枝玉葉著?!?BR>    (2)“我們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餅,用小手托著,日子幸福得能滴出蜜來?!?BR>    4.文章后一段:“(祖母)回家來安慰我們,讓別人吃掉,比自己吃掉好。那時年幼,不明白這句話,現(xiàn)在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wù)勀愕睦斫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