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出版專業(yè)資格考試中級實務考前練習題及答案

字號:

2017年出版專業(yè)職業(yè)資格考試備戰(zhàn)已經悄然拉開了帷幕,為了各位考友能夠更好地復習應戰(zhàn),特為大家?guī)?017年出版專業(yè)資格考試中級實務考前練習題及答案,希望能對各位的備考有幫助。
    1、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對出版工作進行宏觀調控,其中包括實行( )。
    A.選題論證制度
    B.經濟核算制度
    C.編校人員聘用審核制度
    D.年度出版計劃和重大選題審核備案制度
    【答案】D
    2、下列關于刊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刊號就是國際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的習稱
    B.刊號以“CN”為前綴,由6位數字以及分類號組成
    C.所有經過批準登記的期刊,不論其發(fā)行范圍如何,均可分配#2ISSN
    D.刊號的分配原則是一刊一號。期刊無論是更改刊名或出版地,還是更改載體形式,都須重新申請刊號
    【答案】D
    【考點】
    ☆☆☆☆☆考點8:期刊刊號的使用;
    1,所有經過批準登記的期刊,不論其發(fā)行范圍如何,均可分配CN號;公開發(fā)行的期刊則還有ISSN。
    2.刊號的兩部分可合在一起印刷,置于期刊面封右上角、版本記錄頁和底封下方。兩個部分分兩行印刷,其間以一橫線隔開。
    如:
    3.刊號的兩部分也可分開印刷:
    (1)ISSN獨立印刷時,應印于期刊面封右上角、版本記錄頁??膳c條碼一起印刷。
    (2)CN號獨立印刷時,應印于版本記錄頁和底封下方。
    4.刊號的分配原則是一刊一號。期刊無論是更改刊名或出版地,還是更改載體形式,都須重新申請刊號。
    5.不得用分配給期刊的刊號出版圖書或其他出版物。
    3、期刊出版單位經向省級出版行政部門備案后可以設立協(xié)作單位,但協(xié)作單位不得參與( )。
    A.編輯出版業(yè)務
    B.期刊的經營管理
    C.發(fā)行業(yè)務
    D.廣告經營業(yè)務
    【答案】A
    【考點】
    ☆☆☆☆☆考點9:關于期刊的編輯活動;
    1.期刊可以依照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轉載、摘編其他報刊上或互聯(lián)網上已公開發(fā)表的作品,但必須注明作者姓名和最初登載該作品的報刊或網站,并尊重著作權人的各項合法權益。
    公開發(fā)行的期刊不得轉載、摘編內部發(fā)行的出版物和其他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的內容。
    2.期刊出版單位應有符合本專業(yè)要求的專職主編和一定數量的專職編輯,負責具體的編輯工作。任何情況下都不得擅自轉讓編輯出版權,不得允許本出版單位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以任何形式參與本期刊的編輯出版活動。
    3.期刊出版單位經向省級出版行政部門備案后可以設立協(xié)作單位,但協(xié)作單位只能參與期刊的經營管理、廣告經營業(yè)務,不得參與編輯出版業(yè)務。
    4.期刊可以將出版已滿六個月的各期編成合訂本出版。合訂本須按期刊出版順序裝訂,不得另行編排等。
    5.期刊刊載內容不真實或者不公正的作品,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其出版單位應當公開予以更正、消除影響,并依法承擔其他民事責任。被侵害者要求更正或者答辯的,出版單位應當在其近期出版的期刊上予以發(fā)表。
    4、讀者的社會條件,包括讀者的文化程度、經濟水平、職業(yè)、專業(yè)、社會地位與所屬社會階層等因素。社會條件所顯示的是( )。
    A.期刊消費的欲望
    B.期刊消費的總量規(guī)模
    C.潛在的期刊消費可能
    D.現實的期刊消費水平
    【答案】 D
    【考點】
    ☆☆☆考點17:讀者定位;
    讀者定位,是指通過市場調研發(fā)現和明確期刊的目標讀者群,并為其提供特定的閱讀內容和廣告宣傳等方面的服務。明確的讀者定位能使刊物擁有相對穩(wěn)定的讀者群,因而是刊物生存的基礎條件之一。
    讀者定位通常要考慮讀者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和心理條件。
    1.自然條件。讀者的自然條件,包括讀者的性別、年齡、婚姻、民族、生理特征及其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編輯出版期刊,可以專門針對某種性別、年齡、民族或區(qū)域等的讀者。需要注意的是:
    (1)對某些自然條件可進一步細分,從而使設定的目標更加到位。如時尚類期刊就可把17歲到35歲之間的女性切分成各個不同的年齡段,然后再按照每個年齡段讀者的時尚與審美特點設計刊物的內容。
    (2)對某些自然條件作綜合考慮。如我國的《少男少女》就是一本性別互補性刊物,它的一半內容供少男閱讀,另一半內容供少女閱讀,且兩部分相向逆排(各自從外封開始向中間延伸),如此構成兩個有吸引力的青春世界。又如美國的《精華》(Essence),主要以黑人婦女的事業(yè)、家庭和生活等為內容,讀者對象在性別上為女性,在種族上是黑人,綜合了性別與種族二重元素,從而顯得與眾不同。
    2.社會條件。讀者的社會條件,包括讀者的文化程度、經濟水平、職業(yè)、專業(yè)、社會地位與所屬社會階層等因素。針對不同職業(yè)群體可有不同的期刊,如機電、印刷、農業(yè)等方面的期刊;針對不同的專業(yè)人員,也可有不同的期刊,如法學、經濟學、物理學、化學等方面的期刊。各個社會階層的文化、經濟水平各不相同,也為期刊的定位提供了不同的選擇。
    社會條件和自然條件的作用有所不同。如果說自然條件所揭示的是潛在的期刊消費可能,那么社會條件所顯示的是現實的期刊消費水平。
    3.心理條件。人類心智千差萬別,因此,期刊定位只考慮讀者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是不夠的,還需要準確細致地把握讀者的心理需求,如讀者的情感、習慣、追求、趣味、嗜好等因素。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設定有共同心理取向的讀者,根據他們的特點編輯刊物,真正做到讓自己的目標讀者喜聞樂見。
    成功的讀者定位在于找準讀者自然條件、社會條件和心理條件的結合點,做到渾然一體。法國的知名女性期刊《她》(Elle),就是一個綜合定位的實例:從自然條件來講,這是一本給年輕或成熟女性閱讀的期刊;從社會條件來講,它適應大多為職業(yè)女性、經濟水平和文化程度較高的這一層次讀者的閱讀習慣;從心理條件來講,它滿足女性讀者追求時尚、體驗流行的需求。
    對于某一種期刊來說,讀者定位既要十分明確又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社會的發(fā)展和期刊市場的變化動態(tài)地調整。辦刊人對本刊的實際讀者和目標讀者都必須有非常準確的估計,為此就要不斷地聯(lián)系讀者,研究讀者,分析讀者,為讀者服務。
    5、錄音制品包括的三種載體形式是( )。
    A.錄音帶、錄像帶、激光視盤
    B.錄音帶、唱片、激光唱盤
    C.錄音帶、錄像帶、唱片
    D.錄音帶、激光唱盤、激光視盤
    【答案】 B
    【考點】
    ☆☆☆☆☆考點4:音像制品的類別;
    音像制品可分為錄音制品(錄音帶、唱片、激光唱盤)和錄像制品(錄像帶、激光視盤)兩大類。
    1.錄音制品
    錄音制品用于記錄聲音,具有再現音樂作品、語言等功能,主要有盒式錄音帶、唱片、激光唱盤(CD梒ompact disc)三種載體形式。唱片特指膠木和塑料薄膜唱片,早些年就已退出市場。盒式錄音帶是目前我國音像制品市場上銷售量最多的產品。但是,隨著激光唱盤的市場占有率逐漸擴大和互聯(lián)網上MP3(一種音頻壓縮格式)音樂節(jié)目可廣泛而方便地下載,盒帶將逐步退出市場。激光唱盤應該是發(fā)展空間的錄音制品。
    2.錄像制品
    錄像制品用于記錄動作、畫面、表情和場景等,具有類似或再現電影、電視劇(片)的功能,主要有盒式錄像帶、激光視盤兩種載體形式。激光視盤又有LD(laser disc)、VCD(video-CD)、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s)等多種。在目前我國的音像制品市場上,盒式錄像帶和激光視盤中的LD正在逐漸退出,而VCD占有相當份額。但是,DVD已經快速進入市場并可能逐步成為市場主角。
    可以預見,隨著現代科學和技術的進步、發(fā)展,音像制品的物質形態(tài)、復制方法等,都將會有許多變化。
    6、某期刊發(fā)布某煙草公司的煙草廣告,費用1萬元,有關機關在沒收其廣告費用之外,可以并處( )的罰款。
    A.5000元
    B.30000元
    C.60000元
    D.150000元
    【答案】 B
    【考點】
    ☆☆考點52:《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十二條;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發(fā)布煙草廣告,或者在公共場所設置煙草廣告的,由廣告監(jiān)督管理機關責令負有責任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fā)布者停止發(fā)布,沒收廣告費用,可以并處廣告費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7、按《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規(guī)定,軟件著作權人不能享有的權利有( )。
    A.改編權
    B.發(fā)行權
    C.出租權
    D.修改權
    【答案】 A
    【考點】
    ☆☆☆考點25:《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八條;
    第八條 軟件著作權人享有下列各項權利:
    (一)發(fā)表權,即決定軟件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開發(fā)者身份,在軟件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對軟件進行增補、刪節(jié),或者改變指令、語句順序的權利;
    (四)復制權,即將軟件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五)發(fā)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軟件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
    (六)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軟件的權利,但是軟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七)信息網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軟件,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軟件的權利;
    (八)翻譯權,即將原軟件從一種自然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文字的權利;
    (九)應當由軟件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軟件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其軟件著作權,并有權獲得報酬。
    軟件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其軟件著作權,并有權獲得報酬。
    8、編輯加工之前的審稿,其主要作用之一是決定稿件能否( )。
    A.申報學術出版基金
    B.接受出版
    C.順利發(fā)稿
    D.盡快復印
    【答案】 B
    【考點】
    ☆☆考點17:審稿對審稿者的要求;
    對于審稿者一般有以下要求:
    1.堅持稿件取舍標準 審稿者要按照先進文化的標準,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宗旨,按照出版要求和有關規(guī)定,通過對稿件的閱讀和研究,在從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等各個方面對稿件質量作出較全面評價的基礎上,對是否接受出版作出選擇。
    2.評價要客觀、科學。對于一部稿件的取舍,是在對稿件進行審閱并作出客觀、科學的評價和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因此,評價與判斷的客觀、科學極為重要。以偏概全、帶有過多的主觀色彩,都是不客觀的表現,都會影響結論的科學性;同樣,評價與判斷僅僅停留于表層,對于稿件的精髓或根本缺陷認識不清,缺乏科學性,顯然也是不客觀的。兩者都無益于對稿件的正確處理。
    3.操作要規(guī)范化。為了維持稿件的原貌和表示對作者的尊重,審稿者在審稿過程中不宜把意見直接用色筆批注在原稿上,以免稿面混亂、骯臟。一般宜先用鉛筆在有疑問的文字下面劃線或作出其他標記;然后,把意見或用鉛筆寫在稿面相應的空白處,或用色筆寫在浮簽上臨時性地固定在稿面的相應空白部位。
    9、校對是根據原稿或定本,核對校樣,( )以保證出版物質量的工作。
    A.作出修改,進行加工
    B.訂正差錯,提出質疑
    C.改正錯字,消除疑點
    D.找出差錯,加以改正
    【答案】 B
    【考點】
    ☆☆☆☆☆考點1:校對的概念;
    校對,是根據原稿核對校樣,訂正差錯,提出疑問,以保證出版物度量的工作。此外,“校對”一詞也指從事校對工作的專業(yè)人員和出版專業(yè)技術職務系列之一。
    現代的“校對”由古代的“校讎”化而來?!靶!弊直玖x為“枷械”(《說文解字》:“校,木囚也。”),其用作“??薄⒖加啞绷x則最早見于《國語·魯語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于周太師,以《那》為首。”“讎”有“對”義(《玉篇》:“讎,對也。”),故“校讎”漸漸演變成“校對”。對“校”、“讎”意義的界定,見于兩千多年前西漢時代的編校大家劉向的《別錄》:“讎校: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繆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故曰讎也?!眲⑾蛘f的“校”,相當于今天的本校;他說的“讎”,則相當于今天的對校。
    古代的校讎通常是編校合一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出版業(yè)的發(fā)展,編校合一的校讎發(fā)生了變化,校對工作逐漸與編輯工作分離,演變成為現代出版過程中獨立的工序并逐漸職業(yè)化。時至今日,校對已經成為專業(yè)性很強的技術工作,須由專門的技術人員承擔,關于校對原理和規(guī)律的理論研究也有很大發(fā)展。本章所述的校對,主要是就圖書、期刊等紙質出版物而言的,但其基本原則、方法和要求,也適用于其他出版物。
    10、國內統(tǒng)一連續(xù)出版物號以“CN”為前綴,由6位數字以及分類號組成,6位數字分為兩段,前段2位數字為地區(qū)號,后段4位數字為地區(qū)連續(xù)出版物的序號,中間( )。
    A.用半字線“-”隔開
    B.有半個漢字寬的間空
    C.有一個漢字寬的間空
    D.用斜線“/”隔開
    【答案】 A
    【考點】
    ☆☆☆☆☆考點7:期刊刊號的結構;
    刊號由兩個部分組成:
    1.國際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Numbering桰SSN)。該號由以“ISSN”為前綴8位數字組成,可以簡稱“ISSN”。前綴與8位數字之間有半個漢字寬的間空。8位數字分為2段,每段4位數字,中間用半字線“-”隔開;其中前7位為單純的數字序號,不反映連續(xù)出版物的語種、國別或出版者,最后正位為計算機校驗碼。其一般格式如下:
    ISSN XXXX-XXXX
    2.國內統(tǒng)一連續(xù)出版物號(CN Serial Numbering)。該號以“CN”(中國的國名代碼)為前綴,由6位數字以及分類號組成,可以簡稱“CN號”。
    (1)6位數字由國家出版行政部門分配給連續(xù)出版物。前綴與6位數字之間有半個漢字寬的間空。6位數字分為2段,中間用半字線“-”隔開。前段2位數字為地區(qū)號,依據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劃代碼》(GB/T 2260--1999)中的數字碼前2位給出;后段4位數字為地區(qū)連續(xù)出版物的序號(期刊可用的序號為1000--5999)。
    (2)分類號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的基本大類給出,一般用1個字母表示;但工業(yè)技術類和文化教育類按二級類目給出,故用2個字母或者1個字母加1個數字表示。分類號置于6位數字之后,用斜線“/”隔開。
    CN號的一般格式如下:
    CN XX-XXX/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