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模擬題

字號:

#教師資格考試# #2018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模擬題#:一名合格的老師一定要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強烈的集體主義觀念,對學生的德育的影響至關重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不但靠教師口頭上的教育,還要靠老師的行為品德對學生的直接影響與教育。為廣大考學者整理了詳細的教師資格考試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一、單選題
    1.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的學與教的什么規(guī)律的科學( )。
    A.基本教育規(guī)律
    B.基本教學規(guī)律
    C.基本心理規(guī)律
    D.基本身心規(guī)律
    2.按照智力測驗的標準,智力超常兒童的智商低臨界值應是( )。
    A.130
    B.140
    C.150
    D.160
    3.“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屬于( )。
    A.接受學習
    B.發(fā)現學習
    C.意義學習
    D.機械學習
    4.發(fā)現學習是屬于( )。
    A.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B.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
    C.個別化的教學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學策略
    5.學習策略中的認知策略可分為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和( )。
    A.計劃策略
    B.組織策略
    C.調節(jié)策略
    D.監(jiān)視策略
    6.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tài)到目標狀態(tài)的過程,叫做( )。
    A. 發(fā)現問題
    B.理解問題
    C.問題檢驗
    D.問題解決
    7.在下列教師行為中,屬于心理健康表現的有 ( )。
    A.交往中,將關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礎上
    B.冷靜地處理課堂環(huán)境中的偶發(fā)事件
    C.將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緒帶入課堂,遷怒于學生
    D.偏愛甚至袒護學習成績好的學生
    8.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發(fā)展性評價的核心是 ( )。
    A.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
    B.關注學生在群體中的位置
    C.關注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D.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9.下列哪種情況下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承擔責任( )。
    A.在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途中發(fā)生的
    B.學生或者其監(jiān)護人知道學生有特異體質,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學校的
    C.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學校、教師已經告戒、糾正,但學生不聽勸阻,拒不改正的
    D.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0.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是( )。
    A.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B.課程傳遞和執(zhí)行的過程
    C.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過程
    D.是知識傳授與學生能力發(fā)展的過程
    11.教學關系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的實質是( )。
    A.師生對話
    B.師生交往
    C.共同討論
    D.課堂活動
    12.學科教學要以( )為本。
    A.教科書
    B.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C.人的全面發(fā)展
    D.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1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 )。
    A.保持距離,建立威嚴
    B.加強了解,打成一片
    C.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
    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
    14.下列對教材理解正確的是 ( )。
    A.教材就是教科書
    B.教材是指與教科書有關的教學資源
    C.教材就是課程
    D.教學參考書不屬于教材
    15.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轉變的基本精神是 ( )。
    A.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動、合作、改革
    D.提高、發(fā)展、創(chuàng)新
    16.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問題性
    B.開放性
    C.過程性
    D.綜合性
    17.我國長期以來的教育傳統(tǒng)是把( )放在中心位置。
    A.學生
    B.教材
    C.教師
    D.教師和學生
    18.“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這句話體現的課程理念是( )。
    A.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收獲
    B.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
    C.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D.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yǎng)成
    19.新課程積極倡導的學生觀是(  )。
    ①學生是發(fā)展的人
    ②學生是獨特的人
    ③學生是單純抽象的學習者
    ④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創(chuàng)造新型的師生情感關系的努力方向是(  )。
    ①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
    ②樹立教育民主思想
    ③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
    ④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哪個社會的教育具有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的特點( )
    A.原始社會
    B.古代社會
    C.資本主義
    D.社會主義
    22.受過去經驗與習慣影響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tài)是( )
    A.原型
    B.定勢
    C.遷移
    D.原型啟發(fā)
    23.課程評價按評價的主體可分為( )。
    A.定量評價法與定性評價法
    B.目標評價法和目標游離法
    C.自評與他評
    D.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
    24.教師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 )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A.學校行政部門
    B.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
    C.學校工會
    D.學校黨組織
    25.社會力量所辦學校的教師的待遇,由( )確定并予以。
    A.上級主管部門
    B.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
    C.舉辦者
    D.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26.為了( ),建設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的教師隊伍,促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A.教師的合法權益
    B.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C.規(guī)范教育教學管理工作
    D.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
    2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自( )起施行?!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1995年9月1日起實施.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9月10日
    C.1993年11月1日
    D.1995年1月1日
    28.學校體育的為基本的組織形式是( )
    A.早操.課間操
    B.體育課
    C.體育競賽
    D.學生自覺鍛煉
    29.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徑是( )
    A.課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學
    C.社會實踐活動
    D.班主任工作
    30.教育心理起源論認為教育起源于( )
    A.生產勞動
    B.模仿
    C.語言
    D.動物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