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別墅
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澳斯汀南部有一幢雪白的美麗別墅特別引人注目。別墅的主人叫施洛特,他的妻子叫蘭卡斯特,他們養(yǎng)有三個孩子。可搬進這座別墅后,發(fā)生了許多奇怪的事情。
先是發(fā)現(xiàn)豢養(yǎng)的鳳頭鸚鵡在一天早上突然狂叫,從此就變成了一只瘋頭鸚鵡。又過幾天,主人發(fā)覺整天沒有看見可愛的貓咪了,后來在屋里找到了它的尸體。主人施洛特一家也沒有幸免,他不久就患了肺腔血塊,蘭卡斯特得了中風病,醫(yī)生還懷疑她有腦腫瘤,說她至多只能活 6 個月。 3 個孩子個個整天無精打采,流鼻涕,四肢無力,貪睡,更無法專心讀書了。頓時一家人變得死氣沉沉。
施洛特雖然帶領(lǐng)一家四處求醫(yī),但都沒有療效而病情越來越嚴重。怎么辦?施洛特不甘心,便帶領(lǐng)全家出去旅游。經(jīng)過幾周在海邊的療養(yǎng),結(jié)果奇跡出現(xiàn)了:丈夫咳嗽少了,妻子頭不疼了,兒子有了笑聲……
莫非別墅里有“鬼”?!施洛特并非以想當然來看待這一問題,他以科學的態(tài)度分析這一怪現(xiàn)象,于是請來專家做仔細檢查。原來別墅內(nèi)空氣中充滿毒物,連同家具、衣服,甚至小小的相本都被化學藥物污染了。污染物來自何方?他們想起來了:剛搬入別墅時因要消滅白蟻,曾數(shù)次噴灑殺蟲劑氯銅。誰料這種殺蟲劑毒效經(jīng)久不散,滲透物品,擴散空間,進入人體聚集起來,日積月累,造成禍患。盡管美國政府在 1988 年禁用氯銅殺蟲劑,但無法挽救已經(jīng)中毒的人們的損失。雖然施洛特一家正向法院控告害蟲預(yù)防公司,即使是勝訴,別墅的價值,醫(yī)藥費用都是有數(shù)可計。但一家 5 口人的健康怎能補償呢?
古老的環(huán)保故事
有這樣一則古老的故事。
古時候,在我國江南某地有一個小官吏。一天,他接到一個出差的任務(wù),是到當時的京城去送文件。他騎著一匹馬匆匆上了路,傍晚,他歇宿在一個旅館里。旅館里有一口水井,井水冬暖夏涼,還有一絲淡淡的甘甜。小官吏喝著井水,感到旅途的辛勞減輕了不少。這口井為南來北往的人增添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但這個小官吏是個自私自利的人,第二天早上他離開旅館時,順手便把馬吃剩下的殘草敗根倒在了水井里。過了一個月左右,小官吏從京城辦完事回來,又來到這家旅館。他趕到這里時,天已完全黑了,經(jīng)過一天的長途奔波,小官吏感到又累又渴,他便從水井里打水上來喝。由于天黑看不清水桶里的水,小官吏又渴得夠嗆,喝起水來如同牛飲一樣,結(jié)果喝進去一根草稈。草稈卡在小官吏的喉嚨里,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不一會兒,小官吏就一命嗚呼了。而這草稈正是他前次來的時候,倒在水井里的。
古人為了吸取小官吏的教訓(xùn),便告誡后人說:“千年井,不反唾?!边@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弄臟水源的意思。
原來,我國古人早就懂得了保護水資源、愛護自然環(huán)境的道理。
黑色的雪花
1991 年夏日,一支登山探險隊開始攀登喜馬拉雅山。登山隊將到半山腰時,天空中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一大片烏云,直向山頂壓了下來,霎時間狂風大作,大雪漫天。登山是不可能了,探險隊員們只能找了一個背風的巖壁躲了起來,想等風雪過后再登山。
就在隊員們耐心等待的時候,忽然有個隊員驚叫了起來。不知何時起,雪花不再那么白了,夾雜著一些灰色的雪,漸漸的,雪越下越大,雪花也越下越黑,遮住了陽光,昏暗一片,好像進入了黑夜。隊員們從飄落的黑色雪花中,聞到了一種極難聞的氣味,還伴著一股刺鼻的酸味,讓人覺著惡心、反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喜馬拉雅山下了一場黑雪,這事很快引起了科學家、環(huán)境學家們的注意。經(jīng)過化驗調(diào)查,原來黑色的雪中含了很多碳的細微顆粒和一些瀝青顆粒,同時還有一種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溶解物,所以會產(chǎn)生刺鼻的酸味。
那么,這些黑色的雪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它們是從遙遠的科威特飄來的。在 1991 年初發(fā)生在科威特的海灣戰(zhàn)爭中,伊拉克在戰(zhàn)敗撤退時點燃了科威特境內(nèi)的幾百口油井,熊熊烈火,黑煙蔽日,大量的石油污染物流散。石油燃燒后的塵埃飄到高空,經(jīng)過長期旅行,凝成了黑色的雪,于是,喜馬拉雅山潔白的雪峰上降下了這場罕見的黑雪。
200 年前的環(huán)境禁令石碑
秋冬之交,有“吳中第一名勝”美名的蘇州虎丘山,年年飛來成千上萬只越冬的夜鷺。原來,那里有幾十畝蔚然成林的青青竹園,更有一片片郁郁蔥蔥的樹木。這些都為夜鷺和別的鳥類創(chuàng)造了棲息和繁殖的良好環(huán)境,吸引它們前來定居過冬。
但在 200 年前,虎丘山的環(huán)境并沒有這樣優(yōu)美宜人,它曾遭受過嚴重的污染。虎丘山上的有關(guān)碑文這樣記載著:清朝時期,虎丘山一帶有很多染布的作坊,由于作坊主惟利是圖,把染坊里墨染后的大量污水排進了河道,原來清澈秀麗的河水被弄得“滿河青紅黑紫”,像個大染缸一樣,以至于在虎丘山上的茶館烹煮出來供應(yīng)游客的香茶,就變得無法引用了。同時,受污染的河水用來灌溉莊稼還影響了農(nóng)田的肥力,妨礙農(nóng)作物生長,造成農(nóng)業(yè)歉收。
當時,虎丘一帶深受污染之害的市民以及山上寺里的和尚,多次被迫向當?shù)毓賳T呼吁,提出了嚴禁開設(shè)染坊和向水道排放污水的要求。后,終于得到了某些有較長遠目光的官員的支持。于是,政府才作出規(guī)定,嚴禁在虎丘附近濫設(shè)染坊,對已開設(shè)的染坊,也命令他們把染布用的各種器具遷移到別的地方。為了讓子孫后代永遠記住這些教訓(xùn),在公元 1737 年地方官吏還將嚴禁在虎丘一帶開設(shè)染坊,污染河水的禁令,刻在了一塊石碑上,這塊石碑一直保存到今天。
從那以后的 200 多年間,虎丘一帶的人民為保護當?shù)丨h(huán)境做出了很多努力。新中國成立后,他們更是綠化虎丘,保護環(huán)境,至今終于使得夜鷺也自天而降,來這里做客。
鯨“集體自殺”之謎
加拿大紐芬蘭的波林半島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除了秀麗迷人的海岸風景,明媚的陽光和清新的海風,更有一個令游客們心動的景觀:那里有在海上舞蹈的“巨大蝴蝶”——鯨。
1979 年 7 月 16 日,災(zāi)難降臨到了鯨的身上。海面上許多鯨像是受了驚嚇一樣,爭先恐后地向海灘上沖來。這些鯨上了陸地之后,它們的骨骼支撐不住它們的身體,就奮力地掙扎著,拍打鰭肢,痛苦地呻吟,許多母鯨還帶著幼鯨,而海中的鯨卻依然拼命地向岸上沖來。
附近漁村的漁民們聞訊紛紛涌向海邊,他們用船橫在海灘外,阻止鯨沖向海灘;還拿來繩索、水泵等奮力將鯨拖回深水處,但這一切都無濟于事,鯨身體龐大,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將幾條鯨拖回水中,但很快,它們又重新向岸上沖來?!恢肋^了多長時間,海灘上平靜下來了,海灘上鋪滿一條又一條鯨的死尸。人們在痛苦中目睹了鯨的“集體自殺”。
鯨為什么要拼命爬向海岸,致自己于死地呢?
幾年后,美國拉斯帕爾馬斯大學獸醫(yī)學系教授洛佩斯·胡拉多和英國倫敦大學生物系教授 M. 西蒙氏經(jīng)過細致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解開了鯨“集體自殺”之謎。他們認為鯨的“集體自殺”的原因是軍艦產(chǎn)生的各種噪聲污染:軍艦上的發(fā)動機聲音,水下的爆炸聲以及軍艦上的水聲測位儀和回聲測位儀(聲納系統(tǒng))等,造成了鯨回聲定位系統(tǒng)的紊亂,使鯨不辨方向而誤送性命,釀成了又的悲劇。而事實也證明了,發(fā)生鯨集體擱淺海灘的當時,在附近的洋面上都有軍艦正在活動。謎解開了,但我們?nèi)祟悜?yīng)該如何去采取措施使鯨的悲劇不再重演呢?
羊之狼性
《中國海洋報》有文章描繪了西北草原上發(fā)生的可怕的一幕。
長年缺水,草場退化。羊兒們一旦找到綠色,即群起而圍之,瞬間,草沒了。群羊爭著用蹄、用角拼命向土里挖草根。那態(tài)勢,并無溫馴之本色,倒頗具狼性。天酷熱,偏又大旱,可羊兒們都死命圍靠一團,且越擠越緊,牧人奮力驅(qū)散羊群,但見其中一分娩母羊倒在血泊中——羊群饑渴,吸干了小羊羔的血,又飲母羊的,牧人大驚,他分明是在放養(yǎng)一群“狼”!
維持人與自然的相對平衡,是千百年來“生物多樣性”的原始法則,順應(yīng)這一法則,現(xiàn)稱之為“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這個意義上說,你改變了自然,自然必注定改變你。真不希望羊之狼性在其他領(lǐng)域中再現(xiàn)。
一個國外小學生的環(huán)保日記
國外一個小學生的環(huán)保日記本上這樣寫著:
周一,我為瀕臨滅絕的灰鶴捐了一馬克的零花錢;
周二,睡覺忘了關(guān)燈,浪費了大量的電,真不應(yīng)該;
周三,上圖畫課時連撕了 3 張白紙,老師說,造紙要消耗木材和大量的水,我感到慚愧;
周四,我發(fā)現(xiàn)媽媽只為洗兩件內(nèi)衣就開動洗衣機,浪費水、電,媽媽接受我的建議,等衣服積多些再洗;
周五,哥哥得知開賽車會排放有毒廢氣,就想出了彌補的辦法——每人每年額外種 20 棵樹;
周六,爸爸去超市購物準備開車去,后來聽了我的話改乘公交車,既節(jié)約了汽油,又減少了汽車廢氣的排放;
周日,我丟垃圾時發(fā)現(xiàn)沒有分類,于是不顧臭味將垃圾分類后才丟入垃圾箱。
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澳斯汀南部有一幢雪白的美麗別墅特別引人注目。別墅的主人叫施洛特,他的妻子叫蘭卡斯特,他們養(yǎng)有三個孩子。可搬進這座別墅后,發(fā)生了許多奇怪的事情。
先是發(fā)現(xiàn)豢養(yǎng)的鳳頭鸚鵡在一天早上突然狂叫,從此就變成了一只瘋頭鸚鵡。又過幾天,主人發(fā)覺整天沒有看見可愛的貓咪了,后來在屋里找到了它的尸體。主人施洛特一家也沒有幸免,他不久就患了肺腔血塊,蘭卡斯特得了中風病,醫(yī)生還懷疑她有腦腫瘤,說她至多只能活 6 個月。 3 個孩子個個整天無精打采,流鼻涕,四肢無力,貪睡,更無法專心讀書了。頓時一家人變得死氣沉沉。
施洛特雖然帶領(lǐng)一家四處求醫(yī),但都沒有療效而病情越來越嚴重。怎么辦?施洛特不甘心,便帶領(lǐng)全家出去旅游。經(jīng)過幾周在海邊的療養(yǎng),結(jié)果奇跡出現(xiàn)了:丈夫咳嗽少了,妻子頭不疼了,兒子有了笑聲……
莫非別墅里有“鬼”?!施洛特并非以想當然來看待這一問題,他以科學的態(tài)度分析這一怪現(xiàn)象,于是請來專家做仔細檢查。原來別墅內(nèi)空氣中充滿毒物,連同家具、衣服,甚至小小的相本都被化學藥物污染了。污染物來自何方?他們想起來了:剛搬入別墅時因要消滅白蟻,曾數(shù)次噴灑殺蟲劑氯銅。誰料這種殺蟲劑毒效經(jīng)久不散,滲透物品,擴散空間,進入人體聚集起來,日積月累,造成禍患。盡管美國政府在 1988 年禁用氯銅殺蟲劑,但無法挽救已經(jīng)中毒的人們的損失。雖然施洛特一家正向法院控告害蟲預(yù)防公司,即使是勝訴,別墅的價值,醫(yī)藥費用都是有數(shù)可計。但一家 5 口人的健康怎能補償呢?
古老的環(huán)保故事
有這樣一則古老的故事。
古時候,在我國江南某地有一個小官吏。一天,他接到一個出差的任務(wù),是到當時的京城去送文件。他騎著一匹馬匆匆上了路,傍晚,他歇宿在一個旅館里。旅館里有一口水井,井水冬暖夏涼,還有一絲淡淡的甘甜。小官吏喝著井水,感到旅途的辛勞減輕了不少。這口井為南來北往的人增添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但這個小官吏是個自私自利的人,第二天早上他離開旅館時,順手便把馬吃剩下的殘草敗根倒在了水井里。過了一個月左右,小官吏從京城辦完事回來,又來到這家旅館。他趕到這里時,天已完全黑了,經(jīng)過一天的長途奔波,小官吏感到又累又渴,他便從水井里打水上來喝。由于天黑看不清水桶里的水,小官吏又渴得夠嗆,喝起水來如同牛飲一樣,結(jié)果喝進去一根草稈。草稈卡在小官吏的喉嚨里,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不一會兒,小官吏就一命嗚呼了。而這草稈正是他前次來的時候,倒在水井里的。
古人為了吸取小官吏的教訓(xùn),便告誡后人說:“千年井,不反唾?!边@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弄臟水源的意思。
原來,我國古人早就懂得了保護水資源、愛護自然環(huán)境的道理。
黑色的雪花
1991 年夏日,一支登山探險隊開始攀登喜馬拉雅山。登山隊將到半山腰時,天空中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一大片烏云,直向山頂壓了下來,霎時間狂風大作,大雪漫天。登山是不可能了,探險隊員們只能找了一個背風的巖壁躲了起來,想等風雪過后再登山。
就在隊員們耐心等待的時候,忽然有個隊員驚叫了起來。不知何時起,雪花不再那么白了,夾雜著一些灰色的雪,漸漸的,雪越下越大,雪花也越下越黑,遮住了陽光,昏暗一片,好像進入了黑夜。隊員們從飄落的黑色雪花中,聞到了一種極難聞的氣味,還伴著一股刺鼻的酸味,讓人覺著惡心、反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喜馬拉雅山下了一場黑雪,這事很快引起了科學家、環(huán)境學家們的注意。經(jīng)過化驗調(diào)查,原來黑色的雪中含了很多碳的細微顆粒和一些瀝青顆粒,同時還有一種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溶解物,所以會產(chǎn)生刺鼻的酸味。
那么,這些黑色的雪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它們是從遙遠的科威特飄來的。在 1991 年初發(fā)生在科威特的海灣戰(zhàn)爭中,伊拉克在戰(zhàn)敗撤退時點燃了科威特境內(nèi)的幾百口油井,熊熊烈火,黑煙蔽日,大量的石油污染物流散。石油燃燒后的塵埃飄到高空,經(jīng)過長期旅行,凝成了黑色的雪,于是,喜馬拉雅山潔白的雪峰上降下了這場罕見的黑雪。
200 年前的環(huán)境禁令石碑
秋冬之交,有“吳中第一名勝”美名的蘇州虎丘山,年年飛來成千上萬只越冬的夜鷺。原來,那里有幾十畝蔚然成林的青青竹園,更有一片片郁郁蔥蔥的樹木。這些都為夜鷺和別的鳥類創(chuàng)造了棲息和繁殖的良好環(huán)境,吸引它們前來定居過冬。
但在 200 年前,虎丘山的環(huán)境并沒有這樣優(yōu)美宜人,它曾遭受過嚴重的污染。虎丘山上的有關(guān)碑文這樣記載著:清朝時期,虎丘山一帶有很多染布的作坊,由于作坊主惟利是圖,把染坊里墨染后的大量污水排進了河道,原來清澈秀麗的河水被弄得“滿河青紅黑紫”,像個大染缸一樣,以至于在虎丘山上的茶館烹煮出來供應(yīng)游客的香茶,就變得無法引用了。同時,受污染的河水用來灌溉莊稼還影響了農(nóng)田的肥力,妨礙農(nóng)作物生長,造成農(nóng)業(yè)歉收。
當時,虎丘一帶深受污染之害的市民以及山上寺里的和尚,多次被迫向當?shù)毓賳T呼吁,提出了嚴禁開設(shè)染坊和向水道排放污水的要求。后,終于得到了某些有較長遠目光的官員的支持。于是,政府才作出規(guī)定,嚴禁在虎丘附近濫設(shè)染坊,對已開設(shè)的染坊,也命令他們把染布用的各種器具遷移到別的地方。為了讓子孫后代永遠記住這些教訓(xùn),在公元 1737 年地方官吏還將嚴禁在虎丘一帶開設(shè)染坊,污染河水的禁令,刻在了一塊石碑上,這塊石碑一直保存到今天。
從那以后的 200 多年間,虎丘一帶的人民為保護當?shù)丨h(huán)境做出了很多努力。新中國成立后,他們更是綠化虎丘,保護環(huán)境,至今終于使得夜鷺也自天而降,來這里做客。
鯨“集體自殺”之謎
加拿大紐芬蘭的波林半島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除了秀麗迷人的海岸風景,明媚的陽光和清新的海風,更有一個令游客們心動的景觀:那里有在海上舞蹈的“巨大蝴蝶”——鯨。
1979 年 7 月 16 日,災(zāi)難降臨到了鯨的身上。海面上許多鯨像是受了驚嚇一樣,爭先恐后地向海灘上沖來。這些鯨上了陸地之后,它們的骨骼支撐不住它們的身體,就奮力地掙扎著,拍打鰭肢,痛苦地呻吟,許多母鯨還帶著幼鯨,而海中的鯨卻依然拼命地向岸上沖來。
附近漁村的漁民們聞訊紛紛涌向海邊,他們用船橫在海灘外,阻止鯨沖向海灘;還拿來繩索、水泵等奮力將鯨拖回深水處,但這一切都無濟于事,鯨身體龐大,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將幾條鯨拖回水中,但很快,它們又重新向岸上沖來?!恢肋^了多長時間,海灘上平靜下來了,海灘上鋪滿一條又一條鯨的死尸。人們在痛苦中目睹了鯨的“集體自殺”。
鯨為什么要拼命爬向海岸,致自己于死地呢?
幾年后,美國拉斯帕爾馬斯大學獸醫(yī)學系教授洛佩斯·胡拉多和英國倫敦大學生物系教授 M. 西蒙氏經(jīng)過細致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解開了鯨“集體自殺”之謎。他們認為鯨的“集體自殺”的原因是軍艦產(chǎn)生的各種噪聲污染:軍艦上的發(fā)動機聲音,水下的爆炸聲以及軍艦上的水聲測位儀和回聲測位儀(聲納系統(tǒng))等,造成了鯨回聲定位系統(tǒng)的紊亂,使鯨不辨方向而誤送性命,釀成了又的悲劇。而事實也證明了,發(fā)生鯨集體擱淺海灘的當時,在附近的洋面上都有軍艦正在活動。謎解開了,但我們?nèi)祟悜?yīng)該如何去采取措施使鯨的悲劇不再重演呢?
羊之狼性
《中國海洋報》有文章描繪了西北草原上發(fā)生的可怕的一幕。
長年缺水,草場退化。羊兒們一旦找到綠色,即群起而圍之,瞬間,草沒了。群羊爭著用蹄、用角拼命向土里挖草根。那態(tài)勢,并無溫馴之本色,倒頗具狼性。天酷熱,偏又大旱,可羊兒們都死命圍靠一團,且越擠越緊,牧人奮力驅(qū)散羊群,但見其中一分娩母羊倒在血泊中——羊群饑渴,吸干了小羊羔的血,又飲母羊的,牧人大驚,他分明是在放養(yǎng)一群“狼”!
維持人與自然的相對平衡,是千百年來“生物多樣性”的原始法則,順應(yīng)這一法則,現(xiàn)稱之為“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這個意義上說,你改變了自然,自然必注定改變你。真不希望羊之狼性在其他領(lǐng)域中再現(xiàn)。
一個國外小學生的環(huán)保日記
國外一個小學生的環(huán)保日記本上這樣寫著:
周一,我為瀕臨滅絕的灰鶴捐了一馬克的零花錢;
周二,睡覺忘了關(guān)燈,浪費了大量的電,真不應(yīng)該;
周三,上圖畫課時連撕了 3 張白紙,老師說,造紙要消耗木材和大量的水,我感到慚愧;
周四,我發(fā)現(xiàn)媽媽只為洗兩件內(nèi)衣就開動洗衣機,浪費水、電,媽媽接受我的建議,等衣服積多些再洗;
周五,哥哥得知開賽車會排放有毒廢氣,就想出了彌補的辦法——每人每年額外種 20 棵樹;
周六,爸爸去超市購物準備開車去,后來聽了我的話改乘公交車,既節(jié)約了汽油,又減少了汽車廢氣的排放;
周日,我丟垃圾時發(fā)現(xiàn)沒有分類,于是不顧臭味將垃圾分類后才丟入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