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高考生物綜合提升練習(二)

字號:

題組 生物變異與育種原理的應用
    1.(2014·新課標全國Ⅰ,32)現(xiàn)有兩個純合的某作物品種:抗病高稈(易倒伏)和感病矮稈(抗倒狀)品種,已知抗病對感病為顯性,高稈對矮稈為顯性,但對于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問題:
    (1)在育種實踐中,若利用這兩個品種進行雜交育種,一般來說,育種目的是獲得具有____________優(yōu)良性狀的新品種。
    (2)雜交育種前,為了確定F2代的種植規(guī)模,需要正確預測雜交結(jié)果。若按照孟德爾遺傳定律來預測雜交結(jié)果,需要滿足3個條件:條件之一是抗病與感病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離定律;其余兩個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確定控制上述這兩對性狀的基因是否滿足上述3個條件,可用測交實驗來進行檢驗,請簡要寫出該測交實驗的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抗病矮稈 (2)高稈與矮稈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離定律;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3)將純合的抗病高稈植株與感病矮稈植株雜交,產(chǎn)生F1,讓F1與感病矮稈植株雜交
    解析 (1)雜交育種能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抗病與矮稈(抗倒伏)為優(yōu)良性狀。(2)雜交育種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重組,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每對基因單獨考慮時符合分離定律。(3)測交是指用F1和隱性純合子雜交,故應先用純合的抗病高稈植株與感病矮稈植株雜交得到F1,然后再進行測交實驗。
    2.(2015·浙江,32)某自花且閉花受粉植物,抗病性和莖的高度是獨立遺傳的性狀??共『透胁∮苫騌和r控制,抗病為顯性;莖的高度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D、d,E、e)控制,同時含有D和E表現(xiàn)為矮莖,只含有D或E表現(xiàn)為中莖,其他表現(xiàn)為高莖?,F(xiàn)有感病矮莖和抗病高莖兩品種的純合種子,欲培育純合的抗病矮莖品種。請回答:
    (1)自然狀態(tài)下該植物一般都是________合子。
    (2)若采用誘變育種,在γ射線處理時,需要處理大量種子,其原因是基因突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有害性這三個特點。
    (3)若采用雜交育種,可通過將上述兩個親本雜交,在F2等分離世代中________抗病矮莖個體,再經(jīng)連續(xù)自交等________手段,后得到穩(wěn)定遺傳的抗病矮莖品種。據(jù)此推測,一般情況下,控制性狀的基因數(shù)越多,其育種過程所需的________。若只考慮莖的高度,親本雜交所得的F1在自然狀態(tài)下繁殖,則理論上F2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
    (4)若采用單倍體育種,該過程涉及的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用遺傳圖解表示其過程(說明:選育結(jié)果只需寫出所選育品種的基因型、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
    答案 (1)純
    (2)稀有性、多方向性
    (3)選擇 純合化 年限越長 矮莖∶中莖∶高莖=9∶6∶1
    (4)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遺傳圖解如圖所示
    解析 (1)已知該植物為自花且閉花受粉的植物,所以在自然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是自交現(xiàn)象,一般都是純合子。(2)誘變育種主要利用基因突變的原理,因為基因突變具有有害性、稀有性和多方向性,所以需要處理大量種子。(3)雜交育種是利用基因重組的原理,有目的的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組合在同一個個體上,一般通過雜交、選擇和純合化等手段培養(yǎng)出新品種。如果控制性狀的基因數(shù)越多,則育種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越長。若只考慮莖的高度,據(jù)題意可知親本為純合子,所以它們的基因型為DDEE(矮莖)和ddee(高莖),其F1的基因型為DdEe,表現(xiàn)型為矮莖,F(xiàn)1自交后F2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分別為矮莖(D-E-)∶中莖(D-ee和ddE-)∶高莖(ddee)=9∶6∶1。(4)單倍體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遺傳圖解見答案。
    3.(2015·重慶,8節(jié)選)某課題組為解決本地種奶牛產(chǎn)奶量低的問題,引進了含高產(chǎn)奶基因但對本地適應性差的純種公牛。擬進行如下雜交:
    ♂A(具高產(chǎn)奶基因的純種)×♀B(具適宜本地生長基因的純種)―→C
    選擇B作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體內(nèi)正常________________。若C中的母牛表現(xiàn)為適宜本地生長,但產(chǎn)奶量并未提高,說明高產(chǎn)奶是________性狀。為獲得產(chǎn)奶量高且適宜本地生長的母牛,根據(jù)現(xiàn)有類型,佳雜交組合是____________,后代中出現(xiàn)這種母牛的概率是________(假設兩對基因分別位于不同對常染色體上)。
    答案 生長發(fā)育或胚胎發(fā)育 隱性 ♂A×♀C 1/8
    解析 由于胚胎能在母體內(nèi)正常生長發(fā)育,所以選擇B作為母本。若子代母牛表現(xiàn)為適宜本地生長,但產(chǎn)奶量并未提高,說明適宜本地生長是顯性性狀(設基因為M),高產(chǎn)奶是隱性性狀(設基因為n)。則♂A基因型是mmnn,♀B基因型是MMNN,♀C基因型是MmNn,為獲得產(chǎn)奶量高且適宜本地生長的母牛(M_nn),可選擇♂A和♀C進行雜交,后代出現(xiàn)該種母牛的概率是1/2×1/2×1/2=1/8。
    依綱聯(lián)想
    1.不同需求的育種方法選擇與分析
    (1)若要求培育隱性性狀的個體,可用自交或雜交,只要出現(xiàn)該性狀即可。
    (2)若要求快速育種,則應用單倍體育種。
    (3)若要求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種,使之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性狀,則可利用誘變育種的方法。
    (4)若要求提高品種產(chǎn)量,提高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可運用多倍體育種。
    (5)若要求將兩親本的兩個不同優(yōu)良性狀集中于同一生物體上,可用雜交育種,亦可利用單倍體育種。
    (6)若實驗植物為營養(yǎng)繁殖,則只要出現(xiàn)所需性狀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純種。
    (7)若要求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定向改變現(xiàn)有性狀,則可以選擇基因工程育種。
    (8)若要培育原核生物,因其不能進行減數(shù)分裂,則一般采用誘變育種。
    2.花藥離體培養(yǎng)≠單倍體育種
    (1)花藥離體培養(yǎng)僅獲得單倍體幼苗。
    (2)單倍體育種包括花藥離體培養(yǎng)和誘導單倍體染色體加倍。
    3.區(qū)分雜交后代的子代性狀與母本上所收獲的性狀
    雜交子代性狀為F1個體的性狀,其中出現(xiàn)早的為種子中胚的形狀、顏色等性狀,出現(xiàn)晚的是果實(顏色、形狀等)、種子、種皮所表現(xiàn)出的性狀;而母本植株上所結(jié)的果實或種皮的性狀并不是F1的,而是母本直接表現(xiàn)出的性狀。
    考向一 透過育種流程考查相關的原理辨析
    1.一種名為“傻瓜水稻”的新品種,割完后的稻蔸(留在土壤中的部分)第二年還能再生長,并能收獲種子。下圖是“傻瓜水稻”的產(chǎn)生圖。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該育種過程的原理有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B.完成過程④的作用是選擇,其基礎是地理隔離
    C.可以通過基因工程育種方式提高“傻瓜水稻”的抗逆性
    D.割完后的稻蔸第二年再生長出新苗時進行的是有絲分裂
    答案 B
    解析 由圖分析可知,該育種過程的原理有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A正確;過程③在低溫誘導下發(fā)生了染色體變異,因此過程④的基礎是遺傳和變異,B錯誤;可以通過基因工程育種方式提高“傻瓜水稻”的抗逆性,C正確;割完后的稻蔸第二年再生長出新苗時進行的是有絲分裂,D正確。
    思維延伸
    (1)割完后的稻蔸第二年還能再生長,并能收獲種子,其意義是快速繁殖后代( × )
    (2)完成③過程的原理是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 )
    (3)如果把除草基因、耐旱基因和抗蟲基因移植到傻瓜水稻上,可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傻瓜水稻”栽培技術(shù)體系( √ )
    (4)割完后的稻蔸第二年還能再生長,既減少了農(nóng)業(yè)投入,又保持了水稻的雜種優(yōu)勢( √ )
    2.油菜中基因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而芥酸會降低菜籽油的品質(zhì)。研究人員擬利用高芥酸油菜品種(gg)和水稻抗病基因R培育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種(GGRR),育種過程如圖所示。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過程①誘發(fā)基因突變,其作用是提高基因突變的頻率
    B.過程②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可以克服物種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C.過程②與過程①操作順序互換,對育種結(jié)果沒有影響
    D.若要縮短育種年限,在過程②后可進行單倍體育種
    答案 C
    解析 過程①誘發(fā)基因突變,其作用是提高基因突變的頻率,A正確;過程②采用的是基因工程技術(shù),其原理是基因重組,可以克服物種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B正確;若先導入基因R再人工誘變,這樣可能會導致基因R發(fā)生突變,進而影響育種結(jié)果,C錯誤;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因此若要縮短育種年限,在過程②后可進行單倍體育種,D正確。
    思維延伸
    玉米的高稈易倒伏(H)對矮稈抗倒伏(h)為顯性,抗病(R)對易感病(r)為顯性,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下圖表示利用品種甲(HHRR)和乙(hhrr)通過三種育種方法(Ⅰ~Ⅲ)培育優(yōu)良品種(hhRR)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方法Ⅰ培育優(yōu)良品種時,獲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植株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經(jīng)誘導染色體加倍后才能用于生產(chǎn)實踐。圖中所示的三種方法(Ⅰ~Ⅲ)中,難獲得優(yōu)良品種(hhRR)的是方法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方法Ⅱ培育優(yōu)良品種時,先將基因型為HhRr的植株自交獲得子代(F2),F(xiàn)2植株中自交會發(fā)生性狀分離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種,這些植株在全部F2中的比例為________。若將F2的全部高稈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矮稈抗病植株的花粉隨機授粉,則雜交所得子代中的純合矮稈抗病植株占________。
    (3)題中若將F2的全部高稈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矮稈抗病植株的花粉隨機授粉,嘗試總結(jié)雜交所得子代中的純合矮稈抗病植株所占比例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無子西瓜的獲得所依據(jù)的原理是什么?是否屬于可遺傳變異?如何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花藥離體培養(yǎng) 長勢弱小而且高度不育?、蟆』蛲蛔冾l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2)5 3/4 4/27
    (3)配子相乘法:F2全部高稈抗病植株(H_R_)產(chǎn)生hR配子的概率為2/9;F2矮稈抗病植株(hhR_)產(chǎn)生hR配子的概率為2/3,雜交所得子代中的純合矮稈抗病植株所占比例為4/27
    分枝法:F2全部高稈抗病植株的基因型通式為H_R_,而F2矮稈抗病植株的基因型通式為hhR_,則可分解為H_×hh和R_×R_,分別計算出hh的概率為1/3,RR的概率為4/9,則為4/27。
    (4)獲得無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這種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可利用離體培養(yǎng)無子西瓜組織細胞觀察子代是否能夠產(chǎn)生無子西瓜
    考向二 辨析變異原理,設計育種方案
    3.某種鳥性別決定類型為ZW型(雄性ZZ、雌性ZW)。該鳥的羽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位置如圖甲所示,其中A(a)基因位于Z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駻 控制藍色物質(zhì)的合成,基因B控制黃色物質(zhì)的合成,白色個體不含顯性基因,其遺傳機理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據(jù)圖乙分析可知,綠色雌鳥的基因型可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雜合藍色鳥與異性雜合黃色鳥雜交,則子代中綠色雌鳥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
    (3)藍色雄鳥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F(xiàn)有足夠多的綠色雌雄個體(純合、雜合都有)和白色雌雄個體,請用快捷的培育方法培育純合藍色雄鳥,步驟如下:
    第一步:選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交配;
    第二步:選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交配,若后代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則該雄鳥即為純合藍色雄鳥。
    答案 (1)BBZAW、BbZAW (2) (3)多只綠色雌鳥和多只綠色雄鳥 子代中的藍色雄鳥和白色雌鳥
    解析 由題意和圖形甲、乙分析可知,綠色的基因型是B_ZA_,藍色的基因型是bbZA_,黃色的基因型是B_ZaZa或B_ZaW,白色的基因型是bbZaZa或bbZaW,則綠色雌鳥的基因型包括BBZAW、BbZAW。雜合藍色鳥(bbZAZa)與異性雜合黃色鳥(BbZaW)雜交,則子代中綠色雌鳥(B_ZAW)所占的比例為×=。
    4.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兩對性狀分別由A與a、B與b兩對基因控制,且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xiàn)有該植物的甲、乙兩株純合幼苗,基因型均為AABB,用射線處理后,已知甲植株的A基因和乙植株的B基因發(fā)生了突變,兩基因的突變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基因突變的類型是由于DNA復制過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2)發(fā)生A基因突變的甲植株和發(fā)生B基因突變的乙植株表現(xiàn)的性狀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b基因控制的性狀是人們需要的性狀,要培育出同時具有兩突變性狀的植株,利用甲、乙兩植株為材料進行雜交實驗,請完成如下實驗過程:
    ①甲、乙兩植株開花后分別自交。
    ②分別種下甲、乙兩植株自交后產(chǎn)生的種子,從長出的甲植株自交后代中選出性狀為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從長出的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選出性狀為___________________
    的植株。將選出的甲植株后代和乙植株后代進行雜交,請寫出該雜交過程的遺傳圖解。
    ③種下雜交后產(chǎn)生的種子,長成植株后讓其自交,得到種子,再種下,從中選擇表現(xiàn)型為________的植株,這些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
    答案 (1)一個堿基對的替換(基因結(jié)構(gòu)的改變) (2)扁莖缺刻葉 扁莖缺刻葉 (3)②圓莖缺刻葉 扁莖圓葉 圖解如下:
    ③圓莖圓葉 aabb
    解析 (1)分析圖示,A、B兩基因內(nèi)分別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導致基因結(jié)構(gòu)改變,從而引起生物的變異。
    (2)由于甲、乙兩植株均為純種,且圖中顯示A基因、B基因發(fā)生了突變,所以甲、乙兩植株的性狀表現(xiàn)均為扁莖缺刻葉。
    (3)根據(jù)題意,該育種目標是獲得aabb植株,所以需要得到AaBb個體,故讓甲、乙植株分別自交,并從甲植株自交后代中選擇aaBB植株,從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選擇AAbb植株,然后讓兩植株雜交,獲得AaBb個體,再讓AaBb個體自交,從中選擇出具有兩種突變性狀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