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2016·山師附中一模)下圖為全球降水量隨緯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①處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
A.多上升氣流 B.多下沉氣流
C.多氣旋控制 D.寒流影響
2.圖中②處的盛行風向是( )
A.西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東南風
解析:第1題,①處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偏少。第2題,②處位于南半球的盛行西風帶內,盛行西北風。
答案:1.B 2.A
3.(2016·浙江湖州三縣聯(lián)考)下圖是世界局部區(qū)域圖。7月,甲海區(qū)常有濃霧出現(xiàn),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大氣環(huán)流、氣溫 B.海陸位置、洋流
C.氣溫、洋流 D.大氣環(huán)流、海陸位置
解析:選C。甲海區(qū)7月受寒流影響,氣溫較低,容易產生濃霧。
4.(2015·高考海南卷)下圖所示半島夏季沿海地區(qū)氣溫可達46 ℃,內陸則高達49 ℃。讀圖,該半島夏季干熱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溫作用
B.受干熱的西北風影響
C.背風坡增溫效應較強
D.受干熱的西南風影響
解析:選D。通過圖中的信息可判斷該半島為阿拉伯半島。夏季,隨著氣壓帶、風帶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南風影響該半島。因風由陸地吹向海洋,故該半島夏季干熱。
(2016·河南洛陽二模)下圖為陸地(用110°E代表)與海洋(用160°E代表)氣壓梯度(大陸氣壓與海洋氣壓之差,單位:百帕)的時空分布狀況。其中,圖甲表示多年平均情況,圖乙表示某年情況。讀圖完成5~7題。
5.圖中冬夏季數值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洋流性質的變化
B.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C.太陽輻射隨緯度的變化
D.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6.結合圖中信息判斷,正常年份,北半球冬季風風力的地區(qū)大致位于( )
A.副熱帶地區(qū)大陸西岸 B.50°N附近
C.中緯度地區(qū) D.副熱帶地區(qū)大陸東岸
7.圖乙與圖甲相比較,其變化對我國氣候產生的影響是( )
A.冬季風減弱,夏季臺風偏多
B.冬季氣溫偏高,夏季氣溫偏低
C.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澇
D.冬季氣溫偏低,夏季北澇南旱
解析:第5題,圖甲顯示冬季大陸氣壓高于海洋,夏季大陸氣壓低于海洋;由于海陸熱力性質不同,大陸夏季增溫快于海洋、冬季降溫快于海洋,從而使同緯度大陸夏季氣壓低于海洋、冬季氣壓高于海洋。故D項正確。第6題,北半球冬季風是受大陸上高壓與海洋上低壓作用形成的,風力大小取決于氣壓差大小,圖甲顯示在50°N附近海陸氣壓梯度,故此處風力。第7題,比較甲、乙兩圖可知,圖乙冬季海陸氣壓梯度更大,則冬季風比正常年份強,冬季寒潮增多;同時夏季海陸氣壓梯度更小,說明夏季風勢力要弱于正常年份,則夏季風對我國北方影響時間較短,在南方停留時間較長,會出現(xiàn)北旱南澇現(xiàn)象。
答案:5.D 6.B 7.C
(2016·商丘市一模)下圖中①~⑦示意某月31°N緯線上7個地點的氣壓分布及其經度位置。讀圖,完成8~9題。
8.圖中所示季節(jié),②地的總體天氣特點是( )
A.低溫晴朗 B.高溫陰雨
C.炎熱干燥 D.溫和多雨
9.此時⑥地所在地區(qū)的主要盛行風向是( )
A.東南風 B.西北風
C.東北風 D.西南風
解析:第8題,圖中④地位于(31°N,90°E)附近,剛好位于印度低壓所在位置,其氣壓最低,則此時為夏季。②地位于(31°N,30°E),處在尼羅河河口附近,屬地中海氣候,此時處于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炎熱干燥。第9題,根據經緯度判斷,⑥地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夏季盛行東南季風。
答案:8.C 9.A
(2016·遼寧實驗中學模擬)讀圖,完成10~11題。
10.若圖示為三圈環(huán)流中的低緯環(huán)流,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示為北半球的低緯環(huán)流
B.b氣壓帶的成因為熱力因素
C.a氣壓帶控制的區(qū)域干燥
D.Q地位于信風帶
11.若圖示地區(qū)在北半球,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氣壓帶影響下氣候干燥
B.Q地盛行東北風
C.a為副熱帶高氣壓帶
D.該環(huán)流屬于高緯環(huán)流
解析:第10題,b處氣流上升,應是赤道低氣壓帶,結合指向標判斷,圖示為南半球的低緯環(huán)流,A錯誤。選A。b氣壓帶的成因為熱力因素,B正確;a氣壓帶是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的區(qū)域干燥,C正確;Q地位于東南信風帶,D正確。第11題,若圖示地區(qū)在北半球,結合圖中指向標,b氣壓帶是上升氣流,只能是副極地低氣壓帶,圖示為北半球的中緯環(huán)流,b氣壓帶影響下氣候濕潤,A、D錯誤。Q地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風帶,盛行西南風,B錯誤。a為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C正確,選C。
答案:10.A 11.C
二、綜合題
12.(2016·鄭州檢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下圖為世界局部地區(qū)示意圖。
材料二 下表示意甲地1月、7月的氣溫和降水資料。
1月 7月 氣溫/℃ 18.0 19.2 降水量/mm 58.3 242.3
(1)描述甲地的氣溫特點,并分析原因。
(2)分析本區(qū)域7月風向的形成原因,并說出該風對沿岸氣候的影響。
解析:第(1)題,甲地氣溫特點主要從緯度、海拔等方面進行分析,由于其緯度低,且位于東非高原上,所以氣候溫和,溫差小。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7月份風向是由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造成的,對沿岸氣候的影響可從風是從海上吹來還是從陸上吹來進行分析。
答案:(1)特點:終年溫和,溫差小?!≡颍壕暥鹊?,海拔較高。
(2)原因:7月,氣壓帶和風帶北移,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右偏形成西南風。 影響:東南信風從海上吹向陸地,可以帶來豐富的降水。
13.(2016·上海市長寧區(qū)一模)下圖為北美洲2015年某日天氣形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判讀圖示天氣形勢所處的最可能季節(jié),并說明理由。
(2)比較丙、丁兩地的風速,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題,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冬季陸地由于散熱快而往往形成冷高壓中心,夏季陸地由于吸熱快而往往形成熱低壓中心。圖示陸地為高壓,則為冬季。第(2)題,等壓線越密集,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
答案:(1)冬季?!〈藭r圖示等壓線顯示北美洲大陸中高緯地區(qū)高壓占據主導,說明北美大陸比同緯度的海洋降溫快,氣溫低,在中高緯度的大陸內部形成冷高壓中心,所以最可能是冬季。
(2)丙地的風速比丁地大?!≡颍罕氐葔壕€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而丁地的等壓線比較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小。所以丙地的風速比丁地的大。
(2016·山師附中一模)下圖為全球降水量隨緯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①處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
A.多上升氣流 B.多下沉氣流
C.多氣旋控制 D.寒流影響
2.圖中②處的盛行風向是( )
A.西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東南風
解析:第1題,①處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偏少。第2題,②處位于南半球的盛行西風帶內,盛行西北風。
答案:1.B 2.A
3.(2016·浙江湖州三縣聯(lián)考)下圖是世界局部區(qū)域圖。7月,甲海區(qū)常有濃霧出現(xiàn),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大氣環(huán)流、氣溫 B.海陸位置、洋流
C.氣溫、洋流 D.大氣環(huán)流、海陸位置
解析:選C。甲海區(qū)7月受寒流影響,氣溫較低,容易產生濃霧。
4.(2015·高考海南卷)下圖所示半島夏季沿海地區(qū)氣溫可達46 ℃,內陸則高達49 ℃。讀圖,該半島夏季干熱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溫作用
B.受干熱的西北風影響
C.背風坡增溫效應較強
D.受干熱的西南風影響
解析:選D。通過圖中的信息可判斷該半島為阿拉伯半島。夏季,隨著氣壓帶、風帶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南風影響該半島。因風由陸地吹向海洋,故該半島夏季干熱。
(2016·河南洛陽二模)下圖為陸地(用110°E代表)與海洋(用160°E代表)氣壓梯度(大陸氣壓與海洋氣壓之差,單位:百帕)的時空分布狀況。其中,圖甲表示多年平均情況,圖乙表示某年情況。讀圖完成5~7題。
5.圖中冬夏季數值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洋流性質的變化
B.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C.太陽輻射隨緯度的變化
D.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6.結合圖中信息判斷,正常年份,北半球冬季風風力的地區(qū)大致位于( )
A.副熱帶地區(qū)大陸西岸 B.50°N附近
C.中緯度地區(qū) D.副熱帶地區(qū)大陸東岸
7.圖乙與圖甲相比較,其變化對我國氣候產生的影響是( )
A.冬季風減弱,夏季臺風偏多
B.冬季氣溫偏高,夏季氣溫偏低
C.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澇
D.冬季氣溫偏低,夏季北澇南旱
解析:第5題,圖甲顯示冬季大陸氣壓高于海洋,夏季大陸氣壓低于海洋;由于海陸熱力性質不同,大陸夏季增溫快于海洋、冬季降溫快于海洋,從而使同緯度大陸夏季氣壓低于海洋、冬季氣壓高于海洋。故D項正確。第6題,北半球冬季風是受大陸上高壓與海洋上低壓作用形成的,風力大小取決于氣壓差大小,圖甲顯示在50°N附近海陸氣壓梯度,故此處風力。第7題,比較甲、乙兩圖可知,圖乙冬季海陸氣壓梯度更大,則冬季風比正常年份強,冬季寒潮增多;同時夏季海陸氣壓梯度更小,說明夏季風勢力要弱于正常年份,則夏季風對我國北方影響時間較短,在南方停留時間較長,會出現(xiàn)北旱南澇現(xiàn)象。
答案:5.D 6.B 7.C
(2016·商丘市一模)下圖中①~⑦示意某月31°N緯線上7個地點的氣壓分布及其經度位置。讀圖,完成8~9題。
8.圖中所示季節(jié),②地的總體天氣特點是( )
A.低溫晴朗 B.高溫陰雨
C.炎熱干燥 D.溫和多雨
9.此時⑥地所在地區(qū)的主要盛行風向是( )
A.東南風 B.西北風
C.東北風 D.西南風
解析:第8題,圖中④地位于(31°N,90°E)附近,剛好位于印度低壓所在位置,其氣壓最低,則此時為夏季。②地位于(31°N,30°E),處在尼羅河河口附近,屬地中海氣候,此時處于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炎熱干燥。第9題,根據經緯度判斷,⑥地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夏季盛行東南季風。
答案:8.C 9.A
(2016·遼寧實驗中學模擬)讀圖,完成10~11題。
10.若圖示為三圈環(huán)流中的低緯環(huán)流,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示為北半球的低緯環(huán)流
B.b氣壓帶的成因為熱力因素
C.a氣壓帶控制的區(qū)域干燥
D.Q地位于信風帶
11.若圖示地區(qū)在北半球,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氣壓帶影響下氣候干燥
B.Q地盛行東北風
C.a為副熱帶高氣壓帶
D.該環(huán)流屬于高緯環(huán)流
解析:第10題,b處氣流上升,應是赤道低氣壓帶,結合指向標判斷,圖示為南半球的低緯環(huán)流,A錯誤。選A。b氣壓帶的成因為熱力因素,B正確;a氣壓帶是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的區(qū)域干燥,C正確;Q地位于東南信風帶,D正確。第11題,若圖示地區(qū)在北半球,結合圖中指向標,b氣壓帶是上升氣流,只能是副極地低氣壓帶,圖示為北半球的中緯環(huán)流,b氣壓帶影響下氣候濕潤,A、D錯誤。Q地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風帶,盛行西南風,B錯誤。a為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C正確,選C。
答案:10.A 11.C
二、綜合題
12.(2016·鄭州檢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下圖為世界局部地區(qū)示意圖。
材料二 下表示意甲地1月、7月的氣溫和降水資料。
1月 7月 氣溫/℃ 18.0 19.2 降水量/mm 58.3 242.3
(1)描述甲地的氣溫特點,并分析原因。
(2)分析本區(qū)域7月風向的形成原因,并說出該風對沿岸氣候的影響。
解析:第(1)題,甲地氣溫特點主要從緯度、海拔等方面進行分析,由于其緯度低,且位于東非高原上,所以氣候溫和,溫差小。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7月份風向是由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造成的,對沿岸氣候的影響可從風是從海上吹來還是從陸上吹來進行分析。
答案:(1)特點:終年溫和,溫差小?!≡颍壕暥鹊?,海拔較高。
(2)原因:7月,氣壓帶和風帶北移,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右偏形成西南風。 影響:東南信風從海上吹向陸地,可以帶來豐富的降水。
13.(2016·上海市長寧區(qū)一模)下圖為北美洲2015年某日天氣形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判讀圖示天氣形勢所處的最可能季節(jié),并說明理由。
(2)比較丙、丁兩地的風速,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題,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冬季陸地由于散熱快而往往形成冷高壓中心,夏季陸地由于吸熱快而往往形成熱低壓中心。圖示陸地為高壓,則為冬季。第(2)題,等壓線越密集,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
答案:(1)冬季?!〈藭r圖示等壓線顯示北美洲大陸中高緯地區(qū)高壓占據主導,說明北美大陸比同緯度的海洋降溫快,氣溫低,在中高緯度的大陸內部形成冷高壓中心,所以最可能是冬季。
(2)丙地的風速比丁地大?!≡颍罕氐葔壕€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而丁地的等壓線比較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小。所以丙地的風速比丁地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