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議論文素材:關于“拼搏”的典型論據(jù)

字號:

喊出來的“萬能翻譯機”
    ——拼搏才可以創(chuàng)造光輝人生
    上大學時,李陽的英語連年不及格,一學期有 5門課要補考。為了考英語四級,每天早上,他都很早就去教室。坐在那里,他老打瞌睡,為了能夠集中精力,他索性跑到學校烈士亭大聲背喊英文。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大聲喊叫中,他的注意力變得集中起來。幾星期以后,他去英語角參加活動,別人很奇怪地問他:“咦,李陽,你的英語怎么一下子說得好了許多?”一語點醒了李陽。從此每天中午他就去烈士亭瘋狂大喊英語。整整四個月,他以頑強的毅力高聲復述完了10本英語原版書。后李陽順利通過了四級考試,并一舉奪得了全校的第二名。后來,他從一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廣東人民廣播電臺英語臺的播音員。優(yōu)秀的英語口語水平使得他作同聲翻譯也游刃有余,像一部“萬能翻譯機”。
    由自己的學習經驗,李陽摸索總結出一套獨特的以一個非英語專業(yè)的英語學習失敗者為基點的學習方法,集“聽說讀寫譯”于一體,人稱“瘋狂英語”,在發(fā)音、口語、聽力和口譯上卓有成效。瘋狂英語將英語的素質教育和傳統(tǒng)的考試完美地結合。 1989年李陽首次成功地戰(zhàn)勝了自我,公開發(fā)表演講介紹了這套方法,并開始應邀到各大、中學校傳授瘋狂英語。多年來運用這套方法的大、中學生更是創(chuàng)造了托福、四六級和高考成績大幅提高的驚人奇跡。
    電影怪人徐克
    ——只有拼搏才可以取得成功
    徐克作為香港新電影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他的電影在香港電影藝術發(fā)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70年代末他就進入了電影界,至今執(zhí)導并監(jiān)制了《蝶變》《倩女幽魂》《笑傲江湖》《黃飛鴻》系列、《順流逆流》等一大批優(yōu)秀影片,開創(chuàng)了香港英雄槍戰(zhàn)片和神怪武俠片的潮流,蜚聲海內外。
    他多年來在電影界苦苦打拼憑著就是他不屈不撓的堅毅個性,“只有努力奮斗才會取得成功”是他一貫奉行的信條。
    近年來,他帶著武俠世界的十八般武藝和各類兵器進軍好萊塢,為中國武俠電影進軍海外市場吶喊揚威。在 2001年香港特區(qū)政府舉行的“香港工作者酒會”上,徐克受到香港特首董建華的表彰,原因是他執(zhí)導的《順流逆流》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電影數(shù)碼獎。
    徐克電影大多具有模糊的、充滿游離不安情緒的時代背景,電影題材雖然都不一定是原創(chuàng)的,但卻是對舊有題材的重認和再創(chuàng)新,賦予其現(xiàn)代的觀念和情感?!饵S飛鴻》系列、《青蛇》《梁?!贰痘ㄔ录哑凇贰兜恶R旦》等等,這些都是將類型電影進行再創(chuàng)新之作,而獨有的“黑色”徐克風格在這些影片之中也得到了精妙的體現(xiàn)。
    新時代的鐵人
    ——攻克難關要努力拼搏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fā)研究院院長、高級工程師王啟民,櫛風沐雨 36年,以頑強拼搏、鍥而不舍的精神投身油田開發(fā)科研工作,攻克了一個又一個世界性難題。
    1985年,王啟民把目光盯向一種在國內外油田開發(fā)中被判死刑的油層——“表外儲層”,他帶領試驗組先打了3口探井,結果全告失敗。接著打下19口探井,結果還是失敗。面對挫折,王啟民沒有怨天尤人,經過52次封竄、堵水,終于使19口井都達到了正常的產量。接著王啟民又帶隊對差的油層——“含鈣表外層”進行試驗。經過7年的艱難探索,為國家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相當于找到了一個地質儲量為7.4噸的大油田,光為國家節(jié)省勘探費就達上百億元。
    江澤民在接見時,深情地對王啟民說:“你是科技戰(zhàn)線的鐵人,新時期的鐵人!”
    聶衛(wèi)平九戰(zhàn)九勝
    ——愛拼才會贏
    圍棋大師聶衛(wèi)平,在國內外多次重大比賽中,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性格能看得出來,他的上進心很強,任何有競爭性的、有勝負的比賽他都喜歡。圍棋很講究隨機應變的,聶老師的棋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與人對殺時經常殺得昏天黑地,日本人很怕他,叫他聶旋風。
    在第xx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上,他三番上場,先是勝了小林光一,其實戰(zhàn)勝小林光一,中國圍棋隊就已經完成了“打敗小林光一就是勝利”的賽前目標,如果能戰(zhàn)勝加藤正夫那就是“大勝”了。在此局進行的一年前,加藤曾在三番棋中以 2:0將聶衛(wèi)平擊敗,這盤棋也帶有“雪恥”的色彩。這盤棋聶衛(wèi)平下得流暢之極,有如神助,后勝了加藤正夫;后一局是對藤澤秀行,雖然大家都說輸了也是英雄,但聶衛(wèi)平卻認為只能贏不能輸了,不然不光對中國棋壇,對中國人民也是憾事,終于后勝了藤澤秀行,取得九戰(zhàn)九勝的戰(zhàn)績,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比賽時,在六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中,他沒有吃一口飯,由于體力消耗過大,曾兩次吸氧。聶衛(wèi)平就是以這種精神打敗了對手,使藤澤秀行這位日本棋圣不得不表示,他將履行自己賽前的誓言:“回到日本就去剃頭?!?BR>    桑塔納的故事
    ——拼搏就是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卡羅斯·桑塔納是一位的吉他大師,他出生在墨西哥, 7歲的時候隨父母移居美國。由于英語太差,桑塔納在學校的功課開始是一團糟。有一天,他的美術老師克努森把他叫到辦公室,說:“桑塔納,我翻看了一下你來美國以后的各科成績,除了‘及格'就是‘不及格',真是太糟了。但是你的美術成績卻有很多‘優(yōu)',我看得出你有繪畫的天分,而且我還看得出你是個音樂天才。如果你想成為藝術家,那么我可以帶你到舊金山的美術學院去參觀,這樣你就能知道你所面臨的挑戰(zhàn)了?!?BR>    幾天以后,克努森便真的把全班同學都帶到舊金山美術學院參觀。在那里,桑塔納親眼看到了別人是如何作畫的,深切地感到自己與他們的巨大差距。克努森先生告訴他說:“心不在焉、不求進取的人根本進不了這里。你應該拿出 150%的努力,不管你做什么或想做什么都要這樣。”克努森的這句話對桑塔納影響至深,并成為他的座右銘。2000年,桑塔納以《超自然》專輯一舉獲得了8項格萊美音樂大獎。
    普拉格曼的轉折點
    ——拼搏要善于突圍
    普拉格曼連高中也沒有讀完,卻成為一位非常的小說家。在他的長篇小說授獎典禮上,有位記者問道:“你事業(yè)成功關鍵的轉折點是什么 ?”出人意料的是,普拉格曼回答說,是二戰(zhàn)期間在海軍服役的那段生活。
    “1944年8月一天午夜,我受了傷。艦長下令由一位海軍下士駕一艘小船趁著夜色送我上岸治療。很不幸,小船在海上迷失了方向。那位掌舵的下士驚慌失措,想拔槍自殺。我勸告他說:你別開槍。雖然我們在黑暗中漂蕩了四個多小時,孤立無援,而且我還在淌血……不過,我們還是要有耐心……盡管我在不停地勸告著那位下士,可連我自己都沒有一點信心。但還沒等我把話說完,突然前方岸上高射炮的爆炸火光閃亮了起來,這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小船離碼頭不到三海里?!?BR>    普拉格曼說:“這個戲劇性的事件使我認識到,生活中有許多事被認為不可更改的不可逆轉的不可實現(xiàn)的,其實大多數(shù)時候,這只是我們的錯覺,正是這些“不可能”才把我們的生命“圍”住了。一個人應該永遠對生活抱有信心,永不失望。即使在黑暗危險的時候,也要相信光明就在前頭……”二戰(zhàn)后,普拉格曼立志成為一個作家。開始的時候,他接到過無數(shù)次的退稿,熟悉的人也都說他沒有這方面的天分。但每當普拉格曼想要放棄的時候,他就想起那戲劇性的一晚,于是他鼓起勇氣,次突破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圍”,終于有了后來炫目的燦爛和輝煌。
    女排名將郎平
    ——只有不懈的拼搏才會有輝煌的成績
    我國女排名將郎平,從 13歲起就在北京業(yè)余體校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成千上萬次地揮動長臂,苦練枯燥乏味的基本功。到國家隊以后,仍堅持苦練不已,進行各種項目的大運動量的訓練,單是負重深蹲,她訓練的總量竟達一萬多公斤。人們常說“鐵匠的胳膊趕車人的腿”,這話一點不假,要想在球場上贏別人,非要有強壯的體魄和苦練不可。經過訓練,郎平終于練就了一手強力扣殺的好本領,威震體壇,被譽為“鐵榔頭”,是20世紀80年代世界女子排球界“三大主攻手”之一。她身體素質好,彈跳力強,摸高可達3.17米,快攻變化多,網上技術突出,以四號位高點強攻著稱,是隊里的核心人物。
    她那么努力地拼搏也帶來了她運動員生涯的輝煌: 1978年郎平隨中國隊獲第xx屆亞運會女排比賽銀牌;1979年獲第xx屆亞洲女子排球錦標賽冠軍;1981年獲德國不來梅國際排球邀請賽冠軍,個人獲得“佳攻球手獎”,同年還獲得第xx屆世界杯女排賽冠軍,個人獲“優(yōu)秀運動員獎”;1982年獲第xx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第xx屆亞運會女排比賽金牌;1983年在世界超級女排賽上獲得冠軍;1984年獲第2xx屆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比賽金牌;1985年獲上海“新民晚報杯”國際邀請賽、“海鷗杯”國際女排邀請賽和第xx屆世界杯女排賽冠軍,并獲“優(yōu)秀運動員獎”和“佳運動員獎”。
    從未念過大學的教授
    ——拼搏也可以出學問
    世界的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小時候就是個“昆蟲迷”。他成年累月觀察昆蟲、研究昆蟲,有很高的成就。
    他沒上過像樣的小學,他的學問都是靠刻苦勤奮拼搏來的。法布爾曾說:“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又說:“有教師的言行指導的人是何等幸福,擺在他面前是一條平直的坦途。另一種則要走一條山崖巍峨的小徑,由于兩眼一抹黑,經常摔跤;他慢慢摸索著進入一個未知的世界而不知所往。幫他一把的唯有毅力——根底淺薄者的惟一伴侶。我的命運便是如此。”靠著刻苦勤奮自學,法布爾學懂了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和文學,他擅長寫作,為少兒寫了大量科普讀物,他生平只上過一堂化學課,后來卻教授化學,并且發(fā)明了一種化學染料。他雖未念過大學,卻成為大學教授。法布爾 50多歲時,買了一塊荒地,并搬去住,成天跟昆蟲打交道。他說:“我的收獲不是谷物,而是大自然的秘密?!?BR>    他花畢生精力寫作巨著《昆蟲記》,共 10卷,第一卷在1878年問世,后一卷在1910年他87歲的年紀問世。他78歲時,眼睛已經老花,仍堅持要寫《昆蟲記》第十一卷,92歲逝世時他在臨終前,說了一句這樣感人肺腑的話:“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終生都在旅行的徐霞客
    ——拼搏也要不畏艱險
    我國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在青年時代就立志不應科舉,不入仕途,把全部的精力都獻給祖國地理學的研究事業(yè)。他從 22歲出游太湖開始,直到去世為止,30多年間都在旅行考察,足跡遍布全國名山大川,北至盤山,南及崇左,東到普陀,西抵騰沖。
    徐霞客是一個不畏艱險的人。他去的地方,常是人跡罕至的窮鄉(xiāng)僻壤,長年累月地跋山涉水,經常攀登懸崖峭壁。他登山一定要登到高峰,觀察河流一定要追溯源頭,不達目的不罷休。途中常常遇到危險。別人勸他“回去吧!”他斬釘截鐵地說:“我?guī)б话唁z頭走,何處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呢 !”51歲那年,他還要出游滇南,兒子勸阻他,他說:“你們只當我死了?!庇葹榭少F的是,他每天不論旅途怎樣勞累,總要把當天的經歷和觀察記載下來。
    可惜在他 56歲的時候,積勞成疾,臥床不起,再也不能出門旅行了。他的日記經后人整理并刊行,這就是有名的《徐霞客游記》?!缎煜伎陀斡洝啡珪?0卷,不但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地理名著,同時也是一部出色的文學著作。
    奧蒂絲的海上驚魂
    ——與死神拼搏
    法國的奧蒂絲 30歲就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獨自完成環(huán)球帆船航海賽程的女人。
    在第二階段的比賽中,她與外界失去聯(lián)系長達 5天5夜,杳無音信的她攫住了世界上上千萬人的心。但就在這幾天時間里,她面對惡劣的天氣情況還有損壞嚴重的帆船設置,所表現(xiàn)的冷靜和鎮(zhèn)定,不光使她贏得了環(huán)球帆船比賽的勝利,還使她一舉成名。
    1994年圣誕夜前夕,這位法國女海洋學家,在距離澳大利亞1700公里的海面上遭遇風暴,咆哮著的巨浪將奧蒂絲駕駛的那條小船上的桅桿、舵、駕駛艙統(tǒng)統(tǒng)打爛,海浪隨時都會吞噬小船。但奧蒂絲臨危不懼,沉著冷靜,她運用自己豐富的航海經驗和海洋學知識,以及過人的膽識與大海展開殊死搏斗。她在巨浪中把損傷嚴重的帆船控制住,等待救援。5天后,她被澳大利亞海上巡邏隊的直升機救起。
    阿里重獲勝利
    ——把失敗變成拼搏的動力
    舉世聞名的拳王阿里,善于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把失敗變成頑強的、科學的拼搏的動力。
    1973年3月底,在圣地亞哥的拳擊賽中,阿里被名不見經傳的肯·諾頓打碎了下巴,以慘敗告終。輿論界為之大嘩,嘲諷、挖苦的信件雪片般飛來。面對這種情況,阿里表現(xiàn)得相當冷靜,他從慘痛的失敗中找出了失敗的原因:輕敵。他把這次意外的打擊變?yōu)樾袆拥膭恿?,毫不松懈地苦練。終于在數(shù)月后的洛杉磯比賽中,他一拳打敗了肯·諾頓,重新取得了勝利。
    征服珠穆朗瑪峰
    ——拼搏要不畏艱險
    1960年3月25日中午,中國登山隊全體隊員開始珠穆朗瑪峰攀登。經過艱苦試登,在5月24日上午,由王富洲、劉連滿、屈銀華、貢布四人組成的突擊組來到了被英國人稱為“不可超越的障礙”——第二臺階中部。在8500米的冰雪世界里,屈銀華在前面開路,可是,他即使穿著帶鋼爪的高山靴,也無法在異常堅硬而光滑的巖壁上踩穩(wěn),“突擊組”有被困在這“死亡地帶”的危險。屈銀華干脆脫掉高山靴,只穿一雙薄薄的絨襪,把腳趾插進巖縫,支撐全身的重量一點一點向上攀登,堅持為戰(zhàn)友們開辟前進的道路。他的腳趾在攝氏零下30多度的嚴寒里,從刺痛到劇痛,后完全失去了知覺,但是他靠著頑強的意志,終于在5月25日黎明和隊友們登上了世界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