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句類型
1.語序不當:最主要的是找出哪個詞語的位置錯了
例子:各地各部門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視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fā)點。(語序顛倒)
2.內(nèi)容與前后文矛盾
例子:在這次煤礦事故中,創(chuàng)所胡遇難的礦工中的幸存者。(前后矛盾)
3.錯別字:主要看基本能力,儲備能力。
例子:合諧——和諧
4.使用不當?shù)脑~語:最主要的是找出哪個詞語使用不當,以及錯誤的性質(zhì)(用錯了近義詞,范圍使用不當,詞語搭配不當)
例子:九年級五班的語文成績是全校的一個班級。(搭配不當:主干成績是班級,去掉“一個班級”)
各地紛紛采取追蹤病源、隔離觀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擴散。(搭配不當:去掉“不再”或“不”,或?qū)ⅰ安辉佟备臑椤袄^續(xù)”)
5.文字缺漏或冗余
(1)修改成分殘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個部分。如:“放聲歌唱。”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誰”,所以句子表達的意思不明確,修改的辦法是補上這一部分,可改為:“同學們放聲歌唱?!?BR> (2)修改意思重復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個部分的意思是重復多余的。
例子1:隨著秦兵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發(fā)掘,引起國內(nèi)外媒體的關(guān)注。(成份殘缺:缺主語,刪掉“隨著”)
例子2:我們在心里由衷地感謝老師多年來的默默付出。(語意重復:“由衷”與“在心里”重復)
例子3:環(huán)保事件之所以經(jīng)常性的頻頻發(fā)生,有專家分析認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單純地依靠在規(guī)模投入獲取經(jīng)濟增長速度,使得資源消耗驚人,環(huán)境污染日漸嚴重。(成分贅余:應刪掉“經(jīng)常性的”或“頻頻”)
二、修改病句的步驟
(1)讀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細讀病句,弄明白它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確定病癥。圍繞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屬于哪種類型的病句。
(3)對癥下藥,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針對句子存在的問題,想好刪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換什么,然后動手改病句。
(4)仔細檢查,完成練習。讀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確,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