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師資格考試初中思想品德練習題【二章】

字號:


    #教師資格考試# #2018年教師資格考試初中思想品德練習題【二章】#:2018年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已經(jīng)向我們緩緩走來,復習卻刻不容緩,各位考生們都準備好了嗎?2018教師資格證考試輔導全新升級,快跟著一起高效備考,贏在起跑線,通過不再是夢。
    2018年教師資格考試初中思想品德練習題(一)
    一、單項選擇題
    1.黃某自從中學畢業(yè)后不務正業(yè),因參與賭博和勒索小同學的錢財,被公安機關拘留。后來,他冒充國家干部行騙被勞教三年。此后他仍執(zhí)迷不悟,繼續(xù)搶劫、詐騙達70多次,被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這一事實說明( )。
    A.一般違法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B.所有行為都應受到行政處罰
    C.前后行為都屬于違法行為
    D.由一般違法行為的人必然要走向犯罪
    1.【答案】A。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一般違法與犯罪的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材料中的黃某從不良行為發(fā)展到違法犯罪,表明一般違法與違法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一般違法如果不能及時制止,發(fā)展下去就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其中BCD觀點都太絕對,是錯誤的,正確答案選A。
    2.“打官司”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下列選項中屬于“打官司”的是( )。
    A.向律師事務所咨詢 B.向有關媒體反映
    C.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D.向行政部門投訴
    2.【答案】C。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訴訟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根據(jù)所學,打官司就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權,其中ABD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選C。
    3.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下列場所未成年人可以進入的是( )。
    A.營業(yè)性網(wǎng)吧 B.營業(yè)性電子游戲廳
    C.營業(yè)性歌舞廳 D.文化館、博物館
    3.【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根據(jù)所學,根據(jù)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營業(yè)性網(wǎng)吧、歌舞廳以及營業(yè)性的電子廳等都不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所以正確答案選D。
    4.2016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zhí)行人信用監(jiān)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其中對失信被執(zhí)行人的聯(lián)合懲戒措施多達11類37項。生活中,當我們遇到令人頭痛的“老賴”時,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正確途徑是( )。
    A.網(wǎng)上發(fā)貼,公開欠債人的姓名和電話
    B.以暴制暴,組織人強行上門討要債務
    C.提起訴訟,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D.自認倒霉,吸取教訓以后再也不上當
    4.【答案】C。解析:當我們遇到失信的人時,要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向法院起訴,所以C是正確的,A是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表現(xiàn),B是違法行為,不但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還導致自己犯罪,D是錯誤的,這樣只會縱容違法犯罪,排除,故選C。
    5.王某是一個個體經(jīng)商戶,當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去收稅時,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王某首先動手同稅務人員扭打起來,其妻隨手操起一根木棒將稅務人員打傷。王某及其妻子的行為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因為他們( )。
    A.維護的不是合法權益
    B.不是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采取的防衛(wèi)
    C.防衛(wèi)超過了必要的限度
    D.不是在自己受到侵害時才實施的行為
    5.【答案】A。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依法維權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運用,材料中王某及其妻子的行為是妨礙正常執(zhí)法,是違法行為,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其中BCD觀點錯誤,正確答案選A。
    二、材料分析題
    6.材料一:江蘇南京一吸毒母親活活餓死2名女兒,浙江金華一母親將4歲兒子燒傷致死,南京養(yǎng)母虐童……近年來,家庭暴力事件接連發(fā)生,引起了全社會對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強烈關注。
    材料二:2016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作為中國首部反家暴法,該法律明確了家庭暴力的性質(zhì)和法律責任,讓清官難斷的“家務事”有了國法可依,該法還規(guī)定了針對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的保護措施。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說一說我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目的。
    (2)結(jié)合課本知識,聯(lián)系材料一,探究反家庭暴力法規(guī)定了針對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的保護措施的原因。
    (3)寫出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兩部法律”。
    6.【參考答案】
    (1)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wěn)定。
    (2)目前,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這是構建和諧幸福家庭的需要;這是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等等。(兩個方面即可)
    (3)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通則;婚姻法;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
    7.在家庭里,我們偶爾會與父母有一些矛盾。在校園生活的舞臺上同學之間難免也會上演一幕又一幕沖突。某校學生甲與乙發(fā)生沖突,乙掏出隨身攜帶的彈簧刀具朝甲刺去。甲本能地用手一攔,結(jié)果刺斷左手手臂上的動脈血管,住院治療一個多月,花去醫(yī)藥費兩萬多元。
    結(jié)合所給的材料,聯(lián)系教材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校園沖突發(fā)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同學之間的沖突如果處理不好會有哪些后果?
    (3)聯(lián)系你的感受,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化解同學之間的矛盾。
    7.【參考答案】
    (1)校園發(fā)生的沖突常常因為:①沖突雙方性格好強,都不肯服輸;②相互之間的玩笑開過了頭,引起一方不滿;③社會上不良習氣的影響;④個別學生喜歡以大欺小,以強欺弱。(說出三個即可)
    (2)學生之間的沖突如果處理不好,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友誼。嚴重時還會造成人身和財產(chǎn)的損害,甚至令雙方受到紀律的處分和法律的制裁。
    (3)同學之間要化解矛盾,避免沖突,必須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巧妙溝通,智慧化解等。
    2018年教師資格考試初中思想品德練習題(一)
    一、單項選擇題
    1.同學們秋游時,看到樹葉變黃了,有人贊嘆道:“真美呀!”有人傷感地說:“唉,又要開始落葉了!”這表明( )。
    A.情緒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 B.情緒與個人的態(tài)度緊密相連
    C.情緒影響人們的行為和生活 D.情境不同,產(chǎn)生的情緒也不同
    1.【答案】B。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情緒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情緒與人的態(tài)度有關,材料中不同的人面對相同的情景,由于態(tài)度不同,產(chǎn)生的情緒也不相同,所以正確答案選B。其中ACD觀點不符合題意。
    2.下列屬于集體促進個人成長的是( )。
    A.同桌亂扔垃圾,芳芳加以勸阻
    B.小玲同學在學校舉行的合唱比賽中表現(xiàn)突出,獲得佳表現(xiàn)獎
    C.劉靜同學因和同學一起作弊而獲得全班總分第二名
    D.小剛在校運會上,奮力拼搏,取得乒乓球個人單打第一名
    2.【答案】B。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個人與集體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其中A是維護集體利益的表現(xiàn);B在學校比賽中獲獎,表明集體生活促進個人的成長 與發(fā)展;C是不誠信的表現(xiàn),是錯誤的;D是為集體爭光的表現(xiàn),所以ACD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選B。
    3.毛澤東同志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的詩句表明了長征隊伍的樂觀主義精神。正是由于這種精神,使紅軍戰(zhàn)勝困難,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這說明( )。
    A.情緒可以激勵我們克服困難、努力向上
    B.情緒發(fā)揮的全部是積極的作用
    C.積極情緒可以幫助我們克服一切困難
    D.情緒可能讓我們因為挫敗而止步不前
    3.【答案】A。解析: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正是因為有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紅軍戰(zhàn)士才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長征的勝利。說明積極的情緒可以激勵我們克服困難,A的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應入選。B的說法錯誤,情緒對人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C的說法夸大了積極情緒的作用;D的說法正確,但材料說明的是情緒的積極作用,而不是消極作用。
    4.進入青春期,我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敢于和別人爭辯。這說明,進入青春期,我們的( )。
    ①身體發(fā)生了變化
    ②思想和精神方面發(fā)生了變化
    ③思維逐漸具有獨立性
    ④思維逐漸具有批判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答案】D。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青春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運用,進入青春,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雖然都發(fā)生了變化,但是材料中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辦事,體現(xiàn)了思維的獨立性;敢于和他人爭辯,體現(xiàn)了思維的批判性,屬于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變化,其中①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所以正確答案選D。
    5.進入初中以來,我有心里話不愿意對別人講了,其實我挺希望有人能理解我,我在青春期矛盾心理主要表現(xiàn)為( )。
    A.獨立與依賴的矛盾 B.勇敢與怯懦的矛盾
    C.閉鎖與開放的矛盾 D.自制與沖突的矛盾
    5.【答案】C。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青春期心理矛盾的特點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材料中既不愿意與他人交流,又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的心理,屬于青春期閉鎖與開放的矛盾心理,其中ABD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選C。
    二、材料分析題
    6.某餐館服務員為提前下班,以掃地為名驅(qū)趕顧客,遭到顧客王某的批評。服務員楊某、邱某、張某一擁而上,用板凳、盤子、碗碟和拳頭毆打王某,將其頭部、鼻子和耳朵打傷,鮮血直流。公安機關依法分別給予楊某等3人治安拘留處罰,并責令其擔負受傷者的醫(yī)療費用。
    (1)楊某等人侵犯了王某的什么權利?
    (2)公安機關為什么對楊某、邱某等人進行處罰?
    (3)假如自己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了侵害,我們應如何去應對?
    6.【參考答案】
    (1)生命健康權
    (2)①人寶貴的是生命,健康是人們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生命健康權是公民參加一切權利、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根本的人身權。②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是我國法律的主要任務之一。我國法律明確規(guī)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受非法侵犯。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①我們一定要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一要如實的向公安機關報案,不能讓侵害者逍遙法外;二要采用合法的手段為自己討回“公道”,不能以牙還牙、以惡對惡。②要加強自我保護,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③我們在珍惜和愛護自己生命健康的同時,更要愛護和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我們要增強法制觀念,決不能做侵犯和危害別人的生命健康的事。同學之間要相互愛護、相互尊重,嬉鬧要適度,避免因過失而給對方造成傷害,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和沖突。
    7.2008年3月14日,拉薩市區(qū)發(fā)生了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這是由達賴集團有組織、有預謀、精心策劃煽動,境內(nèi)外“*”分裂勢力相互勾結(jié)制造的。2008年3月14日上午11時許,一些僧人在小昭寺用石頭攻擊執(zhí)勤民警,隨后,一些暴徒開始在八廓街聚集,呼喊分裂國家的口號,大肆進行打砸搶燒活動,事態(tài)迅速蔓延。不法分子對拉薩市區(qū)主要路段的臨街鋪面、中小學校、醫(yī)院、銀行、電力和通訊設施、新聞單位實施打砸搶燒,焚燒過往車輛,追打過路群眾,沖擊商場、電信營業(yè)網(wǎng)點和政府機關,給當?shù)厝嗣袢罕娚敭a(chǎn)造成重大損失,使當?shù)氐纳鐣刃蚴艿搅藝乐仄茐摹?BR>    (1)仔細閱讀材料,你能從西藏少數(shù)不法分子打、砸、搶、燒的暴力行為中看出他們的什么險惡用心?
    (2)作為一個中學生,應怎樣維護民族團結(jié)?
    7.【參考答案】
    (1)企圖破壞民族團結(jié),妄圖把西藏從祖國分裂出去。
    (2)要熱愛祖國的民族大家庭,維護民族團結(jié),反對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團結(jié)的事。在學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實際行動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jié)的光榮義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