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自學考試《管理學原理》復習資料(10)

字號:

11.對機會的估量,要在實際的計劃工作開始之前就著手進行,它雖然不是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卻是計劃工作的真正起點
    12.計劃工作的第一步,是在估量機會的基礎上
    13.派生計劃是總計劃的基礎
    14.預算可以成為匯總各種計劃的工具,它是衡量計劃工作進度的重要標準
    15.計劃工作的原理:
    ⑴限定因素原理:指在計劃工作之中。越是能夠了解和找到對達到所要求目標起限制性和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準確地,客觀地選擇可行方案
    ⑵許諾原理:之任何一項計劃都是對完成某項工作所做出的許諾,許諾越大,所需的時間就越長,因而實現(xiàn)的可能性就越小一般來說承擔者的任務越多,計劃工作的期限就越長,反之就會縮短
    ⑶靈活性原理:指計劃工作中體現(xiàn)的靈活性越大,則由于未來意外事件引起的損失的危險性就越小。計劃工作必須具有靈活性,即當出現(xiàn)意外時,有能力改變方向而不必花太大的開銷,必須指出,靈活性原理是指制定計劃時要有靈活性,即留有余地
    ⑷改變航道原理:指計劃工作為將來承諾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檢查現(xiàn)狀和預期前景,以及為保證所要達到的目標而重新制訂計劃就越重要
    16.靈活性原理的限制條件:
    ⑴我們不能總是以推遲決策的時間來確保計劃的靈活性,因為未來的不肯定性是很難完全預計的
    ⑵使計劃具有靈活性可能是得花錢的,甚至由此得到的好處可能補償不了它的費用支出,這就不符合計劃的效率性
    ⑶有些情況往往根本無法使計劃具有靈活性,即使有些情況可以做到,但困難之多會影響到計劃的實施
    17.計劃工作是管理各項職能中的首要職能,計劃工作中所確定的使命和目標是進行組織工作、人員配備、領導工作、控制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18.計劃工作是各級管理者的一個基本職能,具有普遍性。外語學習網(wǎng)
    19.計劃的效率不僅指在人力、物力、財力這些有形物上,它還包括諸如個人、團體和社會的滿意程度這一類無形的評價標準。
    20.限定因素原理是決策的精髓
    21.改變航道原理與靈活性原理不同,靈活性原理是使計劃本身具有適應性,而改變航道原理是使計劃執(zhí)行過程具有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