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求
1. 深刻
深刻是對文章思想內容方面的要求。怎樣達到深刻呢?
(1)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紛繁蕪雜的事物無不具有各自外部的表象和內在的本質。要看到事物的本質,就要有一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過程。有了若干這樣的過程,才能達于事物的本質。
這種深刻不是靠引用一兩句話或“靈機一動”所能奏效的。譬如2003年全國卷有一名考生寫了一篇《撥開感情的迷霧》的思辨說理的文字。該文在反思感情和認知的關系時,在社會、歷史、人生的大背景下,“將人的目光投向更深處”,進行了反復的追問和求索,并且時時觀照現(xiàn)實,后得出結論?!白屛覀兲鲂撵`的依托和貪歡,用靈魂和良知去判斷。每打破感情的樊籠,必將帶給我們一片綠樹一片春天,每對感情的反抗,必將給我們帶來一股甘泉一絲甘甜?!边@個看法是比較深刻的。
(2)揭示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因果索因法,是作文立意式分析論證的常用方法。一個矛盾的產(chǎn)生,一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總是有前因的。分析它,發(fā)掘它,弄清來龍去脈,就能找到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找到矛盾的主次關系,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找到某種原因,比不揭示原因深刻;找到根本原因,比找到一般原因深刻。
(3)觀點具有啟發(fā)性
這是指文章所透射出來的思想能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而有所頓悟。寫議論文,能針對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所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或者易被人們忽視的“邊角”問題,激濁揚清,撥亂反正,充滿對社會進步的真誠關注,表現(xiàn)出對事物發(fā)展的前瞻思考,有一石激起千層浪之效。寫記敘文,取材鮮活,小中見大,微中寓著,充滿情感,從而催人感奮,使人聯(lián)想,在關注周圍人事上產(chǎn)生共鳴。這些都是富有啟發(fā)性的。
講“深刻”,一般指議論文字而言。使文章深刻,當然不止這三方面,但主要是這三方面。追求深刻,不是用大話、套話所能奏效的。我們應該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基礎上,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掌握科學的方法論,運用實踐認識、內因外因、量變質變、發(fā)展變化、局部整體等基本的哲學原理去看世界、辨事理:
2.豐富
豐富,是就文章的內容而言的,它比“內容充實”的要求更高一層。它對文章內容的質和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文字中提供更精要的東西。
(1)材料豐富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豐富,指文章的人、事、情、理,豐盈飽滿,具有多向多層面的特點。具體說來,寫議論文能旁征博引,揭示諸多現(xiàn)象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有論辯力。寫記敘文,故事復雜、情節(jié)曲折,畫面紛呈,線索分明。寫人能主次映襯,敘事能跌宕起伏。但不要認為材料豐富,就是羅列事實。材料貴在精當。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目標可視為豐富。
(2)形象飽滿
形象,就是指作品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能激發(fā)人們思想感情的生活圖景。它包括人物以及為塑造人物而寫的景物等。記敘文中,人物個性鮮明,有血有肉,情感豐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就可稱為形象豐滿。朱自清《景影》里的父親形象,就是一個豐滿的形象。不要把豐滿誤解為“寫的多”,主要是充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3)意境深遠
意境,指作品通過形象描寫所表現(xiàn)出來的境界、情感等。這里所說的意境深遠,應包含以下幾個要素:①有情景;②有形象;③有活動,又能給讀者帶來豐富的想象。能使讀者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景、形象和人物情態(tài)的作品,就有意境。作文時,營造好“情景”,塑造好“形象”,展示發(fā)人物的“活動”,使之發(fā)人深思,耐人尋味,當是我們孜孜以求的。
3.有文采
“有文采”是在語言通順的基礎上提出的更高要求。所謂“有文采”,就是語言美,富有感染力、震懾力、穿透力。文采從哪里來?從生動的用語、靈活的句式、漂亮的修辭等方面來。
(1)詞語生動,句式靈活
在選用詞語時,應盡量選擇那些具體、生動、形象、鮮明,內涵豐富的,能調動人感官體驗的詞語,而少用那些抽象、概括,不疼不癢的詞語。句子有長短、整散之別;語氣有陳述、疑問、祈使、感嘆之異;結構有常式、變式之不同。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達效果。要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靈活選用句式,不能呆板地運用一、二種句式。
(2)善于運用修辭手法
我們學習各種修辭方法,學了就要用。比喻、擬人。可使表達形象生動;對偶、排比,可使語句容量大,有氣勢,且有整齊美;設問、反問,可引人思考、增強穿透力。等等。
(3)文句有意蘊
文句凝煉、含蘊,有豐富的內涵,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可營造深邃的意境,可富含深刻的哲理,這就叫“有意蘊”?!叭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有意蘊;“夜正長,路也正長……”這也是有意蘊的。
請看一名考生寫的《放下感情的葉片》的開頭:“常常是一位親人的生命如流星般殞落,我們才悲哀于死神的無情;常常是一位朋友與疾病殊死搏斗時,我們才咒寫病魔的猖獗;常常是我們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時,我們才會正視社會年的毒瘤……”這是運用整齊的排比句陳述在通常情況下人們的感情與認知之間的關系,蘊含著濃濃的反思的情味,這樣的句子可以說是有意蘊的。
優(yōu)秀的作文應該讓語言“亮”起來,調動盡可能多的語言手段,爭取盡可能顯著的表達效果,語言就會“亮”起來,具有視覺的沖擊力。
4.有創(chuàng)新
“有創(chuàng)新”與“深刻”、“豐富”、“有文采”不是并立關系,而是交叉關系。設置“有創(chuàng)新”這一發(fā)展等級的評分點,意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從寫作說,就是強調文章的“新”和“個性”色彩。什么是“有創(chuàng)新”呢?
(1)見解新穎,材料新鮮
寫議論文,觀點要新,例證要新,不能人云亦云;寫記敘文,故事要新,立意要新,而不能因循守常。新的見解,新的材料從哪里來?從生活中來,從個人的感悟中來,而不能照搬照套。當著成千上萬的考生都要移植愛因斯坦的“記憶”時,有考生想到將普通人的記憶移植給愛因斯坦,這一思考的角度就很“新”;當著成千上萬的人從正面或反面說感情對認知的影響時,有考生有理有據(jù)地論說“認知不應受感情的左右”。這樣的見解未嘗不“新”。
(2)構思新巧
同樣的題材,因構思之巧,就會各領風騷。同是《詠梅》,毛澤東與陸游迥異;同是寫“燈”,巴金與柯羅連科各異其趣;同是寫《鄉(xiāng)愁》,余光中與席慕蓉各有不同。構思無定法,但以下幾點要注意:①要刻意開掘事物內涵,追求立意高遠;②要學會“蓄勢”,寫出引人入勝,欲舍不能的開頭;③要寫出“落地生根”、余音繚繞的結尾;④學會運用抑揚,張弛,正側、起伏等手法。
(3)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
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開始,是騰飛的雙翼。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和描述,就是一種獨到之處。推理,也只有拋棄人云亦云,才會有“獨到”。獨到,是根植現(xiàn)實而又有超越,因而它不是違反生活邏輯的“瞎說”或荒誕。
(4)有個性特征
寫作是一種生命運動,是富有個性色彩的勞動。承認個性、張揚個性,是一種人本的回歸。要寫出有個性特征的文章,依據(jù)我個人數(shù)十年教學和寫作的經(jīng)驗,似乎可以歸結為一句:這就是用自己的言語寫自己對生活的獨到感悟。拋開這一點,很難有個性特征可言。
正確對待高考作文的發(fā)展等級
1.積極追求
寫作本身就是一種是追求,應試作文尤其如此。對于發(fā)展等級,每名考生,不論原來水平高低,都應該追求到一定的發(fā)展等級分,不應放棄。
2.有所側重
發(fā)展等級的四個方面的要求都能達到,固然很好,但就多數(shù)人來說是不切實際的。從某一、二個方面去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從評分的角度來說,即使給10分的作文,也不是四個方面都特別好的。
答題技巧
1. 作文應該是關注“人生、社會、發(fā)展”。
可能考的話題有如下一些:“面對挑戰(zhàn)”“競爭與合作”“溝通”??沙掷m(xù)發(fā)展—“現(xiàn)代化與環(huán)境”“精神家園的保護”“文化的破壞”。呼喚人才--人才的“要求、定位、能力、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人才要會交際—“溝通”。
2.看清是命題作文(命題作文不要自擬標題)還是話題作文
3.展開聯(lián)想:
由課內到課外,首先打開思路,為了使文章達到800字的基本要求,做到內容充實,需要充分而恰當?shù)剡M行「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
由正面寫到反面,
由自己寫到別人,
由古代寫到現(xiàn)代,
由中國寫到外國,
由動物寫到植物,
由自然界寫到人類社會,
由學習寫到生活,
由社會活動寫到思想認識,
由文學寫到藝術,
由體育寫到軍事,
由凡人寫到偉人……
但無論何種聯(lián)想,都必須注意回到話題中去,扣住話題以免中途“跑題”。
材料運用:盡量用自己熟悉的材料,為了做到材料新鮮,建議多使用近幾年出現(xiàn)的新人新事。
如十大感動人物、
社會新活材料,
社會方面的吸毒、腐敗、治安改革等問題,
科技人員方面的蓋茨、袁隆平,
自然環(huán)境方面的沙塵暴,
高科技方面的基因技術、數(shù)碼技術,
經(jīng)濟界的人物,
尤其是要結合政治老師列舉的典型事例。
對一些過于“新鮮”、評卷老師可能不知道的,要適當?shù)亟淮宋锏纳矸莺陀绊?、事件的時間、地點等大體情況,以免給人捏造之感。
4.謀篇要出彩:
開頭末句一定要提出論點(起)
二段(承)承上啟下用幾個問句
三到5段(轉)用幾個小分論點加例子加分析
6到7段(結)
(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制造懸念,引人入勝;提出問題,引人注意;說明情況,交待背景),結尾要有力(畫龍點睛,發(fā)人深思;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敘述結束,自然收尾;抒發(fā)情感,引起共鳴)
5.文體要固定:文體不限不代表沒有文體,要寫什么象什么。一般要求寫議論文。記敘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敘述,議論文反之。寫記敘文,好將主人公設定為自己,用第一人稱入文,不喊口號,情真意切。寫議論文要注意事例貼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申,做到首尾呼應。
少寫,好不寫深奧的科幻小說,寫童話、寓言不要過于含蓄,嚴禁照搬照抄別人的范文。
6.題目要出新:名言為題,比喻為題,設問句為題,數(shù)字為題等。
7.內容要限制:不要觸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亂說教育的不是等),少政治術語,不要單純發(fā)牢騷。想想閱卷老師的喜好,說他們想聽的話。
1. 深刻
深刻是對文章思想內容方面的要求。怎樣達到深刻呢?
(1)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紛繁蕪雜的事物無不具有各自外部的表象和內在的本質。要看到事物的本質,就要有一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過程。有了若干這樣的過程,才能達于事物的本質。
這種深刻不是靠引用一兩句話或“靈機一動”所能奏效的。譬如2003年全國卷有一名考生寫了一篇《撥開感情的迷霧》的思辨說理的文字。該文在反思感情和認知的關系時,在社會、歷史、人生的大背景下,“將人的目光投向更深處”,進行了反復的追問和求索,并且時時觀照現(xiàn)實,后得出結論?!白屛覀兲鲂撵`的依托和貪歡,用靈魂和良知去判斷。每打破感情的樊籠,必將帶給我們一片綠樹一片春天,每對感情的反抗,必將給我們帶來一股甘泉一絲甘甜?!边@個看法是比較深刻的。
(2)揭示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因果索因法,是作文立意式分析論證的常用方法。一個矛盾的產(chǎn)生,一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總是有前因的。分析它,發(fā)掘它,弄清來龍去脈,就能找到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找到矛盾的主次關系,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找到某種原因,比不揭示原因深刻;找到根本原因,比找到一般原因深刻。
(3)觀點具有啟發(fā)性
這是指文章所透射出來的思想能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而有所頓悟。寫議論文,能針對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所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或者易被人們忽視的“邊角”問題,激濁揚清,撥亂反正,充滿對社會進步的真誠關注,表現(xiàn)出對事物發(fā)展的前瞻思考,有一石激起千層浪之效。寫記敘文,取材鮮活,小中見大,微中寓著,充滿情感,從而催人感奮,使人聯(lián)想,在關注周圍人事上產(chǎn)生共鳴。這些都是富有啟發(fā)性的。
講“深刻”,一般指議論文字而言。使文章深刻,當然不止這三方面,但主要是這三方面。追求深刻,不是用大話、套話所能奏效的。我們應該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基礎上,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掌握科學的方法論,運用實踐認識、內因外因、量變質變、發(fā)展變化、局部整體等基本的哲學原理去看世界、辨事理:
2.豐富
豐富,是就文章的內容而言的,它比“內容充實”的要求更高一層。它對文章內容的質和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文字中提供更精要的東西。
(1)材料豐富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豐富,指文章的人、事、情、理,豐盈飽滿,具有多向多層面的特點。具體說來,寫議論文能旁征博引,揭示諸多現(xiàn)象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有論辯力。寫記敘文,故事復雜、情節(jié)曲折,畫面紛呈,線索分明。寫人能主次映襯,敘事能跌宕起伏。但不要認為材料豐富,就是羅列事實。材料貴在精當。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目標可視為豐富。
(2)形象飽滿
形象,就是指作品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能激發(fā)人們思想感情的生活圖景。它包括人物以及為塑造人物而寫的景物等。記敘文中,人物個性鮮明,有血有肉,情感豐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就可稱為形象豐滿。朱自清《景影》里的父親形象,就是一個豐滿的形象。不要把豐滿誤解為“寫的多”,主要是充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3)意境深遠
意境,指作品通過形象描寫所表現(xiàn)出來的境界、情感等。這里所說的意境深遠,應包含以下幾個要素:①有情景;②有形象;③有活動,又能給讀者帶來豐富的想象。能使讀者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景、形象和人物情態(tài)的作品,就有意境。作文時,營造好“情景”,塑造好“形象”,展示發(fā)人物的“活動”,使之發(fā)人深思,耐人尋味,當是我們孜孜以求的。
3.有文采
“有文采”是在語言通順的基礎上提出的更高要求。所謂“有文采”,就是語言美,富有感染力、震懾力、穿透力。文采從哪里來?從生動的用語、靈活的句式、漂亮的修辭等方面來。
(1)詞語生動,句式靈活
在選用詞語時,應盡量選擇那些具體、生動、形象、鮮明,內涵豐富的,能調動人感官體驗的詞語,而少用那些抽象、概括,不疼不癢的詞語。句子有長短、整散之別;語氣有陳述、疑問、祈使、感嘆之異;結構有常式、變式之不同。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達效果。要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靈活選用句式,不能呆板地運用一、二種句式。
(2)善于運用修辭手法
我們學習各種修辭方法,學了就要用。比喻、擬人。可使表達形象生動;對偶、排比,可使語句容量大,有氣勢,且有整齊美;設問、反問,可引人思考、增強穿透力。等等。
(3)文句有意蘊
文句凝煉、含蘊,有豐富的內涵,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可營造深邃的意境,可富含深刻的哲理,這就叫“有意蘊”?!叭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有意蘊;“夜正長,路也正長……”這也是有意蘊的。
請看一名考生寫的《放下感情的葉片》的開頭:“常常是一位親人的生命如流星般殞落,我們才悲哀于死神的無情;常常是一位朋友與疾病殊死搏斗時,我們才咒寫病魔的猖獗;常常是我們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時,我們才會正視社會年的毒瘤……”這是運用整齊的排比句陳述在通常情況下人們的感情與認知之間的關系,蘊含著濃濃的反思的情味,這樣的句子可以說是有意蘊的。
優(yōu)秀的作文應該讓語言“亮”起來,調動盡可能多的語言手段,爭取盡可能顯著的表達效果,語言就會“亮”起來,具有視覺的沖擊力。
4.有創(chuàng)新
“有創(chuàng)新”與“深刻”、“豐富”、“有文采”不是并立關系,而是交叉關系。設置“有創(chuàng)新”這一發(fā)展等級的評分點,意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從寫作說,就是強調文章的“新”和“個性”色彩。什么是“有創(chuàng)新”呢?
(1)見解新穎,材料新鮮
寫議論文,觀點要新,例證要新,不能人云亦云;寫記敘文,故事要新,立意要新,而不能因循守常。新的見解,新的材料從哪里來?從生活中來,從個人的感悟中來,而不能照搬照套。當著成千上萬的考生都要移植愛因斯坦的“記憶”時,有考生想到將普通人的記憶移植給愛因斯坦,這一思考的角度就很“新”;當著成千上萬的人從正面或反面說感情對認知的影響時,有考生有理有據(jù)地論說“認知不應受感情的左右”。這樣的見解未嘗不“新”。
(2)構思新巧
同樣的題材,因構思之巧,就會各領風騷。同是《詠梅》,毛澤東與陸游迥異;同是寫“燈”,巴金與柯羅連科各異其趣;同是寫《鄉(xiāng)愁》,余光中與席慕蓉各有不同。構思無定法,但以下幾點要注意:①要刻意開掘事物內涵,追求立意高遠;②要學會“蓄勢”,寫出引人入勝,欲舍不能的開頭;③要寫出“落地生根”、余音繚繞的結尾;④學會運用抑揚,張弛,正側、起伏等手法。
(3)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
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開始,是騰飛的雙翼。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和描述,就是一種獨到之處。推理,也只有拋棄人云亦云,才會有“獨到”。獨到,是根植現(xiàn)實而又有超越,因而它不是違反生活邏輯的“瞎說”或荒誕。
(4)有個性特征
寫作是一種生命運動,是富有個性色彩的勞動。承認個性、張揚個性,是一種人本的回歸。要寫出有個性特征的文章,依據(jù)我個人數(shù)十年教學和寫作的經(jīng)驗,似乎可以歸結為一句:這就是用自己的言語寫自己對生活的獨到感悟。拋開這一點,很難有個性特征可言。
正確對待高考作文的發(fā)展等級
1.積極追求
寫作本身就是一種是追求,應試作文尤其如此。對于發(fā)展等級,每名考生,不論原來水平高低,都應該追求到一定的發(fā)展等級分,不應放棄。
2.有所側重
發(fā)展等級的四個方面的要求都能達到,固然很好,但就多數(shù)人來說是不切實際的。從某一、二個方面去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從評分的角度來說,即使給10分的作文,也不是四個方面都特別好的。
答題技巧
1. 作文應該是關注“人生、社會、發(fā)展”。
可能考的話題有如下一些:“面對挑戰(zhàn)”“競爭與合作”“溝通”??沙掷m(xù)發(fā)展—“現(xiàn)代化與環(huán)境”“精神家園的保護”“文化的破壞”。呼喚人才--人才的“要求、定位、能力、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人才要會交際—“溝通”。
2.看清是命題作文(命題作文不要自擬標題)還是話題作文
3.展開聯(lián)想:
由課內到課外,首先打開思路,為了使文章達到800字的基本要求,做到內容充實,需要充分而恰當?shù)剡M行「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
由正面寫到反面,
由自己寫到別人,
由古代寫到現(xiàn)代,
由中國寫到外國,
由動物寫到植物,
由自然界寫到人類社會,
由學習寫到生活,
由社會活動寫到思想認識,
由文學寫到藝術,
由體育寫到軍事,
由凡人寫到偉人……
但無論何種聯(lián)想,都必須注意回到話題中去,扣住話題以免中途“跑題”。
材料運用:盡量用自己熟悉的材料,為了做到材料新鮮,建議多使用近幾年出現(xiàn)的新人新事。
如十大感動人物、
社會新活材料,
社會方面的吸毒、腐敗、治安改革等問題,
科技人員方面的蓋茨、袁隆平,
自然環(huán)境方面的沙塵暴,
高科技方面的基因技術、數(shù)碼技術,
經(jīng)濟界的人物,
尤其是要結合政治老師列舉的典型事例。
對一些過于“新鮮”、評卷老師可能不知道的,要適當?shù)亟淮宋锏纳矸莺陀绊?、事件的時間、地點等大體情況,以免給人捏造之感。
4.謀篇要出彩:
開頭末句一定要提出論點(起)
二段(承)承上啟下用幾個問句
三到5段(轉)用幾個小分論點加例子加分析
6到7段(結)
(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制造懸念,引人入勝;提出問題,引人注意;說明情況,交待背景),結尾要有力(畫龍點睛,發(fā)人深思;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敘述結束,自然收尾;抒發(fā)情感,引起共鳴)
5.文體要固定:文體不限不代表沒有文體,要寫什么象什么。一般要求寫議論文。記敘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敘述,議論文反之。寫記敘文,好將主人公設定為自己,用第一人稱入文,不喊口號,情真意切。寫議論文要注意事例貼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申,做到首尾呼應。
少寫,好不寫深奧的科幻小說,寫童話、寓言不要過于含蓄,嚴禁照搬照抄別人的范文。
6.題目要出新:名言為題,比喻為題,設問句為題,數(shù)字為題等。
7.內容要限制:不要觸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亂說教育的不是等),少政治術語,不要單純發(fā)牢騷。想想閱卷老師的喜好,說他們想聽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