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逼渲小皠⒗伞敝傅氖?D)
A、劉邦B、劉徹C、劉秀 D、劉備
2、“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是(B)
A、比喻兼排比 B、比喻兼擬人C、 比喻兼夸張 D、比喻兼用典
3、下列詞句中,借用典故抒情的是(A)
A、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C、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D、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4、有“曲狀元”之稱的元代散曲家是(B)
A、關漢卿 B、王實甫C、馬致遠 D、鄭光祖
5、《西廂記》的作者是(B)
A、關漢卿B、王實甫 C、馬致遠D、白樸
6、王實甫的《西廂記》全名是(D)
A、《西廂記諸宮調》 B、《會真記》
C、《全本西廂記》 D、《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7、曲這種藝術形式興盛于(B)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8、《前赤壁賦》是蘇軾被貶至何處時所作(D)
A、杭州B、湖州C、密州D、蘇州
9、《前赤壁賦》是一首(C)
A、抒情小賦B、騷體賦C、文賦D、駢賦
10、 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抒情和說理都借用的自然景物是(A)
A、清風、明月、江水
B、清風、蘆荻、明月
C、江水、明月、簫聲
D、江水、秋霧、清風
1、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逼渲小皠⒗伞敝傅氖?D)
A、劉邦B、劉徹C、劉秀 D、劉備
2、“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是(B)
A、比喻兼排比 B、比喻兼擬人C、 比喻兼夸張 D、比喻兼用典
3、下列詞句中,借用典故抒情的是(A)
A、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C、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D、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4、有“曲狀元”之稱的元代散曲家是(B)
A、關漢卿 B、王實甫C、馬致遠 D、鄭光祖
5、《西廂記》的作者是(B)
A、關漢卿B、王實甫 C、馬致遠D、白樸
6、王實甫的《西廂記》全名是(D)
A、《西廂記諸宮調》 B、《會真記》
C、《全本西廂記》 D、《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7、曲這種藝術形式興盛于(B)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8、《前赤壁賦》是蘇軾被貶至何處時所作(D)
A、杭州B、湖州C、密州D、蘇州
9、《前赤壁賦》是一首(C)
A、抒情小賦B、騷體賦C、文賦D、駢賦
10、 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抒情和說理都借用的自然景物是(A)
A、清風、明月、江水
B、清風、蘆荻、明月
C、江水、明月、簫聲
D、江水、秋霧、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