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聽力學習方法介紹

字號:

聽是人們言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方面。通過聽來理解語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包括接受信息,識別、判斷和理解聲音信號等幾個層次的心理活動??砂犚舯嬉艉吐犚魰?。我們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就必須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來加以訓練,讓學生在大量的聽的過程中加以區(qū)分、判斷、理解,從而掌握一定的聽的技巧和聽的能力。
    ㈠、聽音辨音
    學生通過聽將聽到的語音與自己頭腦中相應的,代表一定語義的語音進行比較,然后產(chǎn)生語音的識別。因此要培養(yǎng)語音辨別首先要學會目的語的正確發(fā)音,從而在大腦里形成和保持正確的語音表象。有的學生由于一開始就沒有掌握每個單詞的準確讀音,久而久之,特別是對一些發(fā)音相近的詞,如:here和hair, rain和run,不能正確辨認,以至影響聽力理解。
    所以培養(yǎng)聽力的前提條件就是,必須要掌握正確的讀音。這當然要求老師在一開始就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并及時糾正他們出現(xiàn)的語音錯誤。除了這點,我們還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提高學生的聽音辨音能力。
    1、在單詞中辨音
    在學習單詞時,教師可以將一對對含有最小音差的新舊單詞念給學生聽。讓他們通過聽音,區(qū)別兩個單詞是否含有相同因素。通過舉牌Yes或No,集體練習,提高練習密度,擴大練習范圍。當然,隨著練習程度的加深,教師還可列舉出學生未學過的單詞,如sit與seat, meat與met等。讓他們進行區(qū)別,判斷。對于他們來說,接觸的只是單詞的語音物質外殼,并不需要形、義的介入。
    2、在句子中辨音
    改動原句的局部單詞,讓學生通過聽音判斷新舊句子是否相同。
    例:(1)He's a student.
    She's a student.
    (2)That is a blue car.
    That isn't a blue car.
    (3)Peter has a sheep.
    Peter has sheep.
    (4)Are there bananas? Yes, there are.
    Are they bananas? Yes, they are.
    通過句子辨音,使學生集中精力,依靠語音、語調的信號作出判斷,利于聽力水平的提高。
    ㈡、聽音重復
    聽音讓學生重復所聽到的內容,可以訓練聽力的精確性,并培養(yǎng)正確的語音、語調,提高聽覺記憶力。
    1、字母的重復
    在教學英語字母時,教師可以報出一串字母組讓學生重復。字母組中字母的個數(shù)可以逐步增加,以加強訓練難度。
    2、單詞的重復
    教師可組織學生做單詞重復的游戲。先確定一個范圍,如水果類。每個學生說一個水果類的單詞,但在這之前必須按序重復前面幾位學生所說的單詞。
    例:學生1:apple
    學生2:apple pear
    學生3:apple pear banana
    學生4:apple pear banana orange
    ......
    一個循環(huán)可視學生能力,逐步增加人次。
    3、句子的重復
    句子的重復對學生的聽力訓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循序漸進,從短句到長句;從教師多次重復到只讀一遍。
    例:This is a hat.
    This is her hat.
    This is her new hat.
    This is her new yellow hat.
    ㈢、聽音會意
    許多學生在聽到一段語音信息后,不能領會其內容,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了母語的干擾。學生往往習慣于用中文逐句翻譯聽到的語音信息,而不能直接將其轉化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語思維。這樣多了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從而影響了反應速度和記憶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建立音和義的直接聯(lián)系,使聽音直接轉化為意義。作為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一定的環(huán)境使聽力訓練情景化、交際化、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直接進行思維的能力。
    1、聽口令,做動作
    教師發(fā)布口令,讓學生根據(jù)聽到的命令用肢體做出相應的動作。教師則通過觀察判斷學生對命令中的語句是否理解。這種形式操作簡單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聽音選擇正確圖片
    教師可以口頭敘述一句或幾句話,讓學生通過聽音選擇與所給情景相符的圖片。
    3、聽音回答問題
    學生根據(jù)聽到的情景,回答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
    (1)對所給情景作正誤判斷,回答Yes.或No.。
    (2)對于情景的性質或狀態(tài)作判斷。
    (3)理解情景的潛在意義并回答有關問題,或根據(jù)情景所引起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問題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回答。
    例:針對清華版《小學英語》3A第五單元《三只小豬的故事》可設計以下聽音練習:
    (1)是非判斷
    The first pig lives in the wood house(F)
    The straw house falls down.(T)
    (2)對事物的真實狀態(tài)進行簡單的問答
    Does the second pig live in a wood house?
    Where does the third pig live in?
    (3)創(chuàng)造性問答
    Try to say why the three pigs defeat the wolf?
    以上幾點應根據(jù)不同能力的學生作不同的要求,由淺入深。
    4、聽錄音表演
    教師運用英語給出一定情景,讓學生根據(jù)所給情景原封不動或略加改動予以表演。這不僅要學生聽懂情景所表達的含義記住內容,而且要進行角色化模擬交際活動。因此把聽力訓練與交際性會話結合起來,生動、形象。
    總之,要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的水平,除了掌握方法技巧外,必須堅持長期聽、廣泛聽;而要保持學生的興趣,教師必須在教學中變換策略,采用活潑的形式,使學生聽懂、會聽、愛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