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意見》明確規(guī)定:黨委(黨組)在向上級黨組織推薦報送擬提拔或進一步使用的人選時,要認真負責地對人選廉潔自律情況提出結(jié)論性意見,實行黨委(黨組)書記、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在意見上簽字制度。考核評價黨委(黨組)和組織人事部門、紀檢監(jiān)察機關以及有關領導干部,要把履行選人用人職責情況作為重要內(nèi)容。(8月30日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空面試熱點解析
@中國網(wǎng)葉培成:干部“帶病提拔”的原因很多,表現(xiàn)方式也很多樣。有些“帶病”干部從進入隊伍就有“病”,既想當官又想發(fā)財,削尖腦袋往上鉆。部分“帶病”干部一開始“病”并不嚴重,有些只是“小節(jié)”,慢慢的地位變了、權力大了,就放松自己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進而萌發(fā)僥幸心理,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病”得越來越重。干部推薦任用上缺乏嚴格約束機制,推薦者本身就有“病”,推薦“帶病”干部就會在所難免。干部任用監(jiān)督機制乏力,使“帶病”干部不能得到有效地監(jiān)督,也是干部“帶病提拔”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只有強化對干部的教育管理,開展經(jīng)常性的“體檢”,發(fā)現(xiàn)“病情”及早治療,才能減少“帶病提拔”。要堅持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并重,做好一年一度的黨員領導干部述職述廉,進行定期“體檢”;開展干部定期學習教育活動,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免疫力;推進與干部談心談話活動的經(jīng)?;?,及時發(fā)現(xiàn)和掌握干部的特點和長處,引導干部認清自己的不足和“病灶”,經(jīng)常提提醒、拉拉袖子、打打預防針,治“病”之初期;做好領導干部任期和離任審計,從信訪舉報等部門掌握情況,對領導干部進行全面深入的“體檢”。
干部“帶病提拔”,影響的不僅是“帶病”干部本人,其“病毒”也會極大地感染和影響其所在單位和部門,影響黨的形象和威信。只有深刻認識到“帶病提拔”的危害性,切實把《意見》與干部任用條例、能上能下規(guī)定等貫穿于干部選拔任用各個環(huán)節(jié),經(jīng)?!绑w檢”“治病”,才能真正做到選賢任能,為實現(xiàn)“中國夢”提供高素質(zhì)的執(zhí)政骨干隊伍。
@荊楚網(wǎng)肖璐: 《意見》通過對責任的細化分解,厘清了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直接責任、間接責任。不僅如此還實行黨委(黨組)書記、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簽字制度,切實夯實工作責任??梢哉f此舉是化原有的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一方面解決了遇事就相互推諉的難題,增強了履職盡責的動力和壓力;另一方面也為各級領導干部和有關工作人員履行選人用人責任提供了行動指南,意義重大。然而要想根治“帶病提拔”只依靠責任分解是遠遠不夠的。通過梳理近年來一些“帶病”官員的從政軌跡以及中央巡視組的巡視反饋,不難發(fā)現(xiàn),干部身上的“病灶”往往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如何克服一葉障目的困境?如何修煉一雙“火眼金睛”?功夫要下在平時。要堅持經(jīng)常性、多方位地接觸干部,多場合、多層面地識別干部,及時掌握干部平時的德才表現(xiàn)和重要關頭、關鍵時刻的反映舉措;也要發(fā)揮“兼聽則明”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及時核查、整理、分析紀檢監(jiān)察、審計、信訪、巡視、督導等執(zhí)紀監(jiān)督方面信息和網(wǎng)絡輿情中干部的有關情況。通過加強日常了解、分析研判、動議審查、任前把關,將“驗明正身”的職責貫穿始終。
除了分責、履責,防治干部“帶病提拔”還要將問責的利劍亮出來。俗話說,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習近平總書記也一再告誡,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通過嚴肅的問責將“邊腐邊升”的違規(guī)成本提起來,通過嚴厲的追責將權力的邊界守起來,不僅能在用中真正將責任夯實,將制度的籠子扎緊,也能在制度約束中建立風清氣正的選人風氣,引導各級干部自我糾錯,盡早改錯,防患于未然。
宏偉的事業(yè),需要高素質(zhì)干部。我們當以《意見》出臺為契機,將責任挺在選人用人之前,切實當好選人用人的“參謀官”和防止“帶病提拔”的“質(zhì)檢員”,推動中國“中興事業(yè)”的巨輪不斷前進。
@江蘇省如皋市委組織部陳韋嘉:此次出臺的《意見》突出強調(diào),要對人選廉潔自律情況提出結(jié)論性意見,實行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在意見上簽字制度,就是壓實了黨委書記、紀委書記的主體責任。也就是說,在干部是否“帶病提拔”的問題上,再也不可含糊不清、模棱兩可,而是必須清楚明白、明確判定,簽了字就要終身負責,承擔相應責任。這樣的舉措動真碰硬、切中要害,不僅使“患病”的干部少了“門路”,也給黨委、紀委的主要負責人套上了“緊箍咒”, 直指帶病提拔的“關鍵點”,極具威懾力,必將成為破除“帶病提拔”的“一記重拳”。
干部“帶病提拔”問題成因復雜、由來已久,往往有著復雜的背景?!兑庖姟穼M織部門的責任也進行了明確,對干部考察不準的,也要追究組織人事部門相關人員的責任。這就需要組織部門善于識別干部,練就“火眼金睛”,注重從點滴問題中理清癥結(jié)、從群眾反映中找到問題、從工作實績中看到優(yōu)劣,堅持平時考察與年終考評相結(jié)合,對干部進行立體透視。要實行考察組組長負責制,嚴格把好考察考核關,并將考察考核情況如實反饋給黨委,為黨委選人用人提供準確的決策參考。此外,在干部考察前,要進一步加強動議審查,做到動議即審、動議即核,把廉潔自律情況作為納入考慮范圍人選需要跨過的第一道“關口”,其他能力再強, “廉關”過不了,一切就無從談起。
此次,中央向干部“帶病提拔”“亮劍”,進一步夯實了黨委、紀檢監(jiān)察機關、組織人事部門的責任,形成了具體性措施和可操作性辦法,無疑將對防止干部“帶病提拔”起到重要作用,對于從源頭上選好干部、用好干部具有深遠意義。
@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陳治治:梳理近年來一些“落馬”官員的軌跡以及中央巡視組的巡視反饋不難發(fā)現(xiàn),凡“帶病提拔”量大面廣的地區(qū)、部門和單位,無不堆積了黨組織沒有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主體責任缺失、監(jiān)督責任缺位等“致病源”“。打蛇打七寸,牽牛牽鼻子”,只有夯實選人用人責任、嚴格責任追究,才能倒逼深化日常了解、注重分析研判、加強動議審查、強化任前把關等“技術”升級,讓“帶病”干部難以蒙混過關,杜絕“一路被舉報,仕途卻一路驚喜”等亂象。
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得給責任“補鈣”。強化審核措施,做到干部檔案“凡提必審”,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凡提必核”,紀檢監(jiān)察機關意見“凡提必聽”,反映違規(guī)違紀問題線索具體、有可查性的信訪舉報“凡提必查”;建立健全干部“帶病提拔”問責機制,明確對領導不力、把關不嚴、考察不準、核查不認真,甚至故意隱瞞、執(zhí)意提拔,造成干部“帶病提拔”的,要嚴肅追究黨委(黨組)、組織人事部門、紀檢監(jiān)察機關、干部考察組主要負責人和有關領導干部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特別是規(guī)定“凡因干部‘帶病提拔’造成惡劣影響的,連續(xù)出現(xiàn)或大面積出現(xiàn)干部‘帶病提拔’情況的,要追究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的責任”……《關于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意見》找準聚焦點、攻堅點,有助于各級黨組織準確識別、堅決擋住那些在政治品質(zhì)、道德品行、廉潔自律等方面“帶病”的干部,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體系。
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強力武器”連同“說明書”已經(jīng)提供,接下來就看怎么用好了。還是那句老話: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
@人民網(wǎng)王磊:筆者認為,要貫徹落實好《意見》,把“帶病干部”拒之門外,須在三個方面狠下功夫。要在強化政治規(guī)矩上狠下功夫。不講政治規(guī)矩,是干部“帶病提拔”的主要癥結(jié),為干部“帶病提拔”開了綠燈、埋了伏筆。一些單位“一把手”在接到干部考察組來單位推薦考察干部通知后,立即安排人員給干部職工打招呼、搞串聯(lián),明確要求必須推薦某某某,必須“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口徑、統(tǒng)一行動”,并強調(diào)不折不扣落實這個精神就是講政治,否則就是不講政治。
要在提高識別能力上狠下功夫。干部考察是一門學問,缺乏敏銳的洞察力、沒有很強的鑒別力,難以辨明真相,容易陷入誤區(qū),把“帶病”的干部推出來。識別干部最難莫過于識別干部中的“兩面人”。所謂“兩面人”就是指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領導面前一套職工面前一套、單位上一套社會上一套,見了“一把手”“實權派”點頭哈腰阿諛奉承、見了一般干部普通群眾趾高氣揚不可一世之人。這類人善于走“上層路線”,善于揣摩領導心理,在領導面前分寸拿捏得準、表現(xiàn)恰到好處、討得領導喜歡;這類人工作不上心謀事不實,但工于心計善于謀位謀利;這類人工作上投機取巧、拈輕怕重,對顯山露水容易被領導看見又容易完成的工作尚能接受,對需要付出較大精力付出較長時間又默默無聞難顯成效的工作通?;乇堋_@類人在單位領導同事面前可能表現(xiàn)得一本正經(jīng)道貌岸然,在社會上卻忘乎所以為所欲為毫不顧忌黨員干部形象,鄉(xiāng)語口碑很壞。對于這樣的“兩面人”,在干部考察個別談話推薦中,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一把手”為了維護所謂的集體形象或出于無法告人的目的而刻意要求“遮其丑”“ 掩其短”并極盡贊美之詞;在黨風廉政情況及德的反向測評時,有些領導甚至以提醒的方式主導干部職工勾畫選項,把有關人員本來存在的問題一筆勾銷。
要在從嚴責任追究上狠下功夫。干部推薦考察,政策性、紀律性很強,是一項嚴肅的政治工作,必須從一開始就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程序都必須從嚴貫徹干部政策、人事紀律、規(guī)范操作,決不能隨心所欲減程序、搞變通,堅決以鐵的紀律確保考察工作的程序化、規(guī)范化、嚴肅性和有效性。干部考察工作又是一項綜合系統(tǒng)工程,既需要多個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協(xié)作,又必須厘清各個部門的相應責任。
華圖解析: “帶病提拔”是一種通俗的說法,指的是干部在進入新的崗位或被提拔到更高一級職務前,本身就存在著一定問題,在沒有得到糾正和處理的情況下,繼續(xù)正常的工作甚至獲提拔的一種現(xiàn)象。從目前被查處的腐敗官員來看,很多是“帶病提拔”的,甚至在從政路上是一路“帶病提拔”。
其實,釀成“帶病提拔”的結(jié)果,關鍵是選拔任用具體環(huán)節(jié)的層層失守。動議是選人用人的初始環(huán)節(jié),不講程序、不按標準,將“帶病”的干部動議出來,就會一步錯步步錯。任前考察、任前審核、任前公示,每一層都是“過濾網(wǎng)”,都要切實發(fā)揮作用。抓好動議審查、任前把關,是防止“帶病提拔”的重中之重。要嚴肅動議程序和工作要求,不能隨便動議干部,不能忽視干部的政治表現(xiàn)和廉潔自律情況,把好干部選拔任用的初始關。要堅決杜絕動議之后“只是走程序”的思想,注重在任前考察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問題,在任前審核環(huán)節(jié)探清底數(shù),在任前公示環(huán)節(jié)接受監(jiān)督,以免“帶病”干部僥幸通過動議后就一路暢通無阻。
當前,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正在形成,社會風氣日漸趨好。決不容許“帶病提拔”干部“潛伏”官場禍害政治環(huán)境。況且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是關系整個干部隊伍純潔性、穩(wěn)定性的大事,是關系黨的事業(yè)能否持續(xù)平穩(wěn)發(fā)展的根基。所以,需要強調(diào)的是,防止“帶病提拔”一定要把握好政策界限。不能因為責任挺在前面、責任追究壓陣,就對敢闖敢干出現(xiàn)過失誤的干部不愿理睬、不敢重用,而要本著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保護作風過硬、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干部,對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要旗幟鮮明地撐腰鼓勁、大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