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道德輔導:儒家超越性道德價值的實現(xiàn)方式

字號:

【課程免費試聽】成公不等待!2017年省考課程 護航 備戰(zhàn) 免費體驗>>
北 京 天 津 上 海 河 北 山 西 內蒙古 遼 寧 吉 林
江 蘇 浙 江 安 徽 ?!〗?/td> 江 西 山 東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廣 東 廣 西 ?!∧?/td> 重 慶 四 川 貴 州 云 南
陜 西 甘 肅 青 海 寧 夏 黑龍江 新 疆 西 藏 兵 團

    這種對天道性情的理解,規(guī)定了儒家之超越性道德價值的實現(xiàn)方式。道德的法則內在于人的情感生活,因此它既非單純理論的或出自生存必要性的假設和,亦非為人所不可企及的神恩施與,而是通過人的內求功夫而為人的情志生活所親切實證的“真實”。所以,儒家超越性道德價值的實現(xiàn)走了一條內求、自力超越的路。求其放心、反躬內求、實有諸己等等,成為儒家道德學說中一些常見的詞匯。但是,這個“內求”、“自力”,并非指向單純主觀內在性的神秘體驗。儒家的“情”,非知與情、形式與實質對峙意義上的“非理性”。這個“反躬內求”的道德主體的挺立,正表現(xiàn)為一“情”之層層拓展的“合外內”的功夫歷程。《孟子·盡心上》“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一語,對這個內在超越的價值實現(xiàn)方式,作了一個極準確精當?shù)母爬?。“反身而誠”,是內求;“強恕而行”,是向外拓展的功夫。前者是“忠”,后者是“恕”。顧炎武《日知錄》(卷七忠恕條)說:“反身而誠,然后能忠;能忠矣,然后由己推而達之家國天下,其道一也”,把這個道德成就的內外一體性,講得很透徹。孟子的話講的實質上就是一個“忠恕之道”?!爸宜 保憩F(xiàn)了儒家道德價值實現(xiàn)方式的基本內容??鬃印凹核挥鹗┯谌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忠恕。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也是忠恕?!吨杏埂烦杉阂猿晌锏暮贤鈨戎?,《大學》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治道,亦皆言忠恕。這忠恕的前提即“情”。由人之切近的情感、意愿,遵循著由己而親,由親而人,由人而物這種自然的等級、自然的次第,層層拓展及于“仁民(人)愛物”的超越境界,這就是忠恕?!爸摇奔磳θ诵幕颉扒椤敝鎸嵭缘囊?,它貫通于向外推擴的整個功夫歷程。所以,向外推擴本身,始終貫徹著切己自反的精神。在倫理觀上,儒家反對楊朱的“為我”和墨家的“兼愛”?!盀槲摇焙汀凹鎼邸笔抢碇浅橄蟮膬蓚€極端。儒家肯定由“己(我)”到超越歷程之間的自然等差性,即所謂“愛有差等”。這個由己及人及物推擴的歷程,即對這等差性之滯著、偏蔽消解以呈現(xiàn)本心良知之功夫歷程;同時,它也以揚棄了的方式,維持住這等差性之具體的生命意義。因此,它在“兼愛”的普遍性與“我”的實存生命之自然等差性之間保持一種內在的張力,其超越性乃實現(xiàn)于個體人性之全部自然和社會內容的完成中。這與西方文化他力超越和功利性二元互補的價值實現(xiàn)方式是很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