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生四年級游記作文:春游圣泉寺

字號:


    
  • 【新東方】小學(xué)網(wǎng)絡(luò)課堂!云集>>>點擊免費試聽!

  •     很久沒去過圣泉寺了。在一個春意融融的周末午,我換上一身休閑裝后便和幾個小記者在孫劍峰主任的帶領(lǐng)下去圣泉寺等地采風(fēng)。   圣泉寺位于蕭縣城西北1.5公里的鳳凰山北坡,有房舍30余間,寺依山勢,殿庭門廊,頗為壯觀。   臨近寺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寺院正南方的一處八角亭。該亭造型獨特,它不像別的亭子那樣千篇一律,而是由八個角組織而成,故而得名“八角亭”。亭下便是蕭縣的一處泉水——圣泉。圣泉,雖僅一小池,但四季不涸,且泉水甘洌,為礦泉水中的上品,來此取水游樂者絡(luò)繹不絕。據(jù)說,圣泉寺的泉水就滋潤了圣泉寺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落--三仙臺。以前此泉水特別豐盈,從未見底,溢出的泉水,經(jīng)地下引水渠,流向寺廟大門東面的一個水龍頭(其外形是龍形)泉水由其口中流下,終留下三仙臺。   圣泉寺位于鳳凰山后峰彌勒頂東側(cè)谷內(nèi),為兩進(jìn)四合院。前為山門,規(guī)模雖小,但三門并峙,抵近南山。中門內(nèi)僅一丈甬路,便是一間正殿,谷稱韋馱殿,正供彌勒佛。出韋馱殿后門,是正院,北面三間兩進(jìn)正殿為大雄寶殿,正供佛祖釋迦牟尼,配供文殊、普賢二位菩薩。正院東西各三間配殿,西廂正供南海觀音,東廂正供如意輪觀音。院落不大,建筑雕梁,精雅緊湊。正殿門前左右石碑各一,左為明代成化年功德碑,右為清嘉慶年功德碑。右碑前一古井即韋馱神背井。井口漫砌石板,麿礪光滑,井迷木質(zhì)轆轤,俱為古物。   核心景觀區(qū)圣泉寺周圍,有眾多人文和自然景觀。尤其人文遺跡中,存在許多無從*的神異古怪的謎團(tuán)。自古以來,無數(shù)到訪者揣摩猜測,見仁見智,在民間醞釀成眾多神奇的傳說故事。這些故事口耳相傳,使圣泉寺名聲遠(yuǎn)播。信仰者、獵奇者、訪奇者絡(luò)繹而來,各有心得而云,使圣泉寺地處深山卻不蕭索,遠(yuǎn)離人境卻香火殷盛……   再臨圣泉寺,揮墨總覺難書,那一個個景點,那一幅幅美圖,那一個個古老的傳說……每一種都是巨大的誘惑,每一種都見悠遠(yuǎn)滄桑,哦,古老而神秘的圣泉寺,勁骨的八角亭,蔥翠的老樹,泛黃的琉璃瓦,裊裊的香火,多少往事在彈指間灰飛煙滅,唯有你佇立于斯,任后人詠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