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圓柱的體積練習課

字號:

圓柱的體積練習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柱的體積和容積。
    2、初步學會用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
    滲透轉(zhuǎn)化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靈活應(yīng)用圓柱的體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圓柱體積的推導過程
    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即V=Sh。
    2、復習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后,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三第6題求體積部分,并指名板演。
    二、解決實際問題
    1、練習三第4題。
    學生獨立練習,強調(diào)選取有用信息,培養(yǎng)認真審題習慣。
    2、練習三第5題。
    (1)指導學生變換公式:因為V=Sh,所以h=V÷S。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2)學生選擇喜愛的方法解答這道題目。
    3、練習三第10題。
    指名說說解答第10題的思路:根據(jù)兩個圓柱的底面積相等這一條件,先求出其中一個圓柱的底面積。利用這個底面積再求出另一個圓柱的體積。
    4、練習三第8題。
    (1)學生讀題后,指名說說對題意的理解:求減少的土方石就是求月亮門所占的空間,而月亮門所占的空間是一個底面直徑為2米,高為0.25米的圓柱。
    (2)在充分理解題意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練習三第9題
    (1)學生獨立審題后完成。
    評講:要怎樣才能判斷出800ml的果汁夠倒三杯嗎?必須先求出什么?怎么求?(需先求出圓柱形玻璃杯的容積,用公式V=Sh)
    5、練習三第11題。
    此題既可以用外圓柱體積減內(nèi)圓柱的體積,也可以用圓環(huán)的面積乘高。
    (3)三、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中未做完的習題
    第五課時教學反思
    特別關(guān)注
    練習三第4題,在教學中必須應(yīng)該特別關(guān)注。
    關(guān)注理由:
    1、有多余條件,是培養(yǎng)學生收集有用信息的契機。
    這道題中出現(xiàn)兩個圓柱體的高,分別是花壇的高0.8米和花壇里面填土的高0 .5米。學生該如何合理做出選擇呢,關(guān)鍵要通過問題來思考。因為問題是求“花壇中共需要填土多少方”,所以應(yīng)該選用“填土的高度是0.5米”這條數(shù)學信息。
    在課堂中,我還要求學生思考,如果要用上“0.8米”這個條件下,可以怎么改變問題。有的學生說“可以問花壇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還有的同學說“可以求花壇中空間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通過這樣的訓練,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提升他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有容易忽視的條件,是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契機。
    一般習題中的數(shù)據(jù)是用阿拉伯數(shù)字呈現(xiàn),可這道題的問題是求“兩個花壇中共需要填土多少方”,這里隱含著一個極易被學生忽視的數(shù)據(jù)“兩個”。其實,配套的插圖中也明顯繪制出了2個花壇,但在做題中許多學生仍舊會出錯。所以,應(yīng)抓住此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審題的習慣。如在做這類習題時,建議首先將單位圈出來,以確保列式時單位統(tǒng)一。還可以將問題劃橫線,以提醒自己將生活問題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問題等。
    學生巧解
    ——巧求削去部分的體積
     今天,全班同學做這樣一題:一塊長方體木塊體積是20立方分米,它的底面為正方形,邊長為2分米。現(xiàn)在,將它削成一個大的圓柱體,求削去的部分是多少立方分米?
    我因為做得既對又快,終獲得全班第一名的成績。通過對比,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方法比同學們巧妙。
    同學們的解法是先求長方體的高(即圓柱體的高),用20÷(2×2)=5分米,然后求圓柱體的體積,列式為3.14×(2÷2)2×5=15.7立方分米,后求削去部分的體積是20—15.7=4.3平方分米。
    而我在做這一題時,想起上學期在正方形中畫大的圓,圓的面積占正方形面積的157/200的結(jié)論。因為直柱體的體積都可以寫成底面直徑乘高,而長方體和削成的圓柱體高相等,所以削成的圓柱體體積也應(yīng)該是長方體體積的157/200。所以直接用20×(1—157/200)也等于4.3立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