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莊周, 時期宋國人,哲學(xué)家, 代表人物。二、這兩則故事均選自《 》,講的都是莊子與 的故事?!痘葑酉嗔骸繁憩F(xiàn)了莊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節(jié)發(fā)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對比鮮明,比喻巧妙貼切。《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表現(xiàn)了兩人關(guān)系的另一個側(cè)面。它記敘莊子和惠子在濠梁游玩時的辯論,讓人領(lǐng)略到莊子的機智幽默和辯證的藝術(shù)。
「積累•運用」
三、同桌比比,看誰注音又快又準(zhǔn)。
相梁( ) 鹓( ) 醴泉( ) 鴟( )
濠梁( ) 儵魚( ) 循( ) 汝( )
四、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⑴、惠子相梁: ⑵、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⑶、非梧桐不止: ⑷、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⑸、于是鴟得腐鼠: ⑹、魚出游從容:
⑺、是魚之樂也: ⑻、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感悟•探究」
五、朗讀課文,注意人物表達(dá)的語氣,整體感知課文,回答下面問題。
1、鹓雛的故事里,鹓雛比喻 ,鴟比喻 。
莊子將自己比作鹓雛,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 ,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這也是莊子講鹓雛故事的用意。
2、莊子堅持認(rèn)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
我的理解: 。
3、通過兩篇短文的學(xué)習(xí),你認(rèn)為莊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欣賞他哪方面的才能?
我的理解:
。
「拓展•升華」
六、課外可查閱《成語詞典》之類的工具書,看看有多少成語出自《莊子》中的寓言故事。再進(jìn)而閱讀《莊子》選段,進(jìn)一步了解《莊子》寓言的藝術(shù)特色。
單元自我測評(五)
一、基礎(chǔ)知識(48分)
1、填空(8分)
(1)墨子名_______,是春秋時期________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他的政治主張是________和_______。
(2)莊子名______,戰(zhàn)國時_____國人。他是哲學(xué)家,是______家代表人物。
2、下面句中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都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公輸般(pán) 犀兕(xīsì) 鵷雛(yuánchú) 敝輿(yú)
B、文梓(zǐ) 禽滑(huá)厘 鴟(chī) 拂士(fú)
C、傅說(yuè) 膠鬲(gé) 醴(lǐ)泉 畎(quǎn)畝
D、至于郢(chéng) 一簞(dàn)食 蹴(jiù)爾 相(xiāng)梁
3、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義項(12分)
(1)、北方有侮臣者( )
A、欺侮 B、欺騙 C、招待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A、區(qū)域 B、限制 C、范圍
(3)所惡有甚于死者( )
A、惡劣 B、討厭 C、兇狠
(4)安知魚之樂( )
A、安全 B、怎么 C、哪里
4、下面加點字不是通假字的是( )(4分)
A、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C、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5、對加點的詞類活用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4分)
A、吾義固不殺人(名詞用作動詞,講道義)
B、所以動心忍性(形容詞用作動詞,激動)
C、犀兕麋鹿?jié)M之(形容詞用作動詞,充滿)
D、惠子相梁(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
6、下列各組加點詞的用法、釋義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4分)
A、子墨子聞之 愿借子殺之
B、胡不見我于王 于是見公輸般
C、所惡有甚于死者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仰而視之曰:“嚇!” 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7、對下列特殊句式的判斷錯誤的是( )(4分)
A、“宋何罪之有”是倒裝句,“之”是倒裝的標(biāo)志。
B、“舜發(fā)于畎畝之中”是被動句。
C、“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是省略句。
D、“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是判斷句,“也”是判斷的標(biāo)志。
8、背誦檢測。(8分)
A、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義, 。 , 。
B、故曰, ,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 ,甲光向日金鱗開。
D、欲為圣明除弊事, 。
二、閱讀理解(52分)
(一)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完成8~14題。(30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8、給下列加點字注音。(4分)
百里奚( ) 曾益其所不能( )
9、對加點字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4分)
A、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良師益友(有好處的)
C、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災(zāi)禍) 故患有所不辟也(憂慮)
D、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一鼓作氣(振作)
10、將原文中的空缺補出。(4分)
11、第一段作者列舉舜、傅說等六人的經(jīng)歷,是為了證明什么觀點?(4分)
我的理解: 。
12、第二段談到個人經(jīng)過痛苦斗爭進(jìn)程而得到的好處是什么?(用文中的三個字概括)(4分)
。
13、造成一個國家滅亡的原因是什么?(4分)
我的理解:
。
14、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談?wù)勀銓@則短文觀點的看法。(6分)
我的看法:
。
(二)寡人之于國也(22分)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xùn)|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痹唬骸巴跞缰?,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峰槭橙耸扯恢獧z,途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BR> [注]:⑴、河內(nèi)兇:河內(nèi)地方遭了饑荒。 ⑵、填然鼓之:戰(zhàn)鼓咚咚敲響。
⑶、走,跑。 ⑷、直,通“只”。 ⑸、餓殍,道路上有餓死的人。
⑹、非我也,歲也,這句話的意思是“這不是我的罪過,而是由于年成不好”。
15、讀原文,填空。(10分)
(1)、語段出自《孟子》,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時期______家,是繼________(人名)之后的儒家學(xué)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2)、孟子善于比喻說理,“五十步笑百步”就是一個的比喻,聯(lián)系全文,“五十步”比喻_______________,“百步”比喻_____________ 。
(3)、“五十步笑百步”流傳到今天,已經(jīng)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這個成語的本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引申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給加點字注音。(3分)
移其粟于河內(nèi) ( ) 王好戰(zhàn)( ) 棄甲曳兵( )
17、解釋加點字。(3分)
或百步而后止( ) 棄甲曳兵而走( )( )
18、“以”字的意思和用法與“以五十步笑百步”一句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以牒為械 B、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C、所以動心忍性 D、是亦不可以已乎
19、從下面的兩個問題中選擇一個作答。
(1)本文所出現(xiàn)的梁惠王是個什么樣的君王?孟子對其持什么態(tài)度?談?wù)勀愕目捶ā?BR> (2)聯(lián)系我們學(xué)習(xí)過的課文以及你所了解到的孟子的思想,結(jié)合這則短文,談?wù)勀銓γ献雨P(guān)于戰(zhàn)爭、治國等方面的認(rèn)識,能談多少就談多少。(4分)
「積累•運用」
三、同桌比比,看誰注音又快又準(zhǔn)。
相梁( ) 鹓( ) 醴泉( ) 鴟( )
濠梁( ) 儵魚( ) 循( ) 汝( )
四、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⑴、惠子相梁: ⑵、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⑶、非梧桐不止: ⑷、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⑸、于是鴟得腐鼠: ⑹、魚出游從容:
⑺、是魚之樂也: ⑻、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感悟•探究」
五、朗讀課文,注意人物表達(dá)的語氣,整體感知課文,回答下面問題。
1、鹓雛的故事里,鹓雛比喻 ,鴟比喻 。
莊子將自己比作鹓雛,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 ,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這也是莊子講鹓雛故事的用意。
2、莊子堅持認(rèn)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
我的理解: 。
3、通過兩篇短文的學(xué)習(xí),你認(rèn)為莊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欣賞他哪方面的才能?
我的理解:
。
「拓展•升華」
六、課外可查閱《成語詞典》之類的工具書,看看有多少成語出自《莊子》中的寓言故事。再進(jìn)而閱讀《莊子》選段,進(jìn)一步了解《莊子》寓言的藝術(shù)特色。
單元自我測評(五)
一、基礎(chǔ)知識(48分)
1、填空(8分)
(1)墨子名_______,是春秋時期________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他的政治主張是________和_______。
(2)莊子名______,戰(zhàn)國時_____國人。他是哲學(xué)家,是______家代表人物。
2、下面句中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都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公輸般(pán) 犀兕(xīsì) 鵷雛(yuánchú) 敝輿(yú)
B、文梓(zǐ) 禽滑(huá)厘 鴟(chī) 拂士(fú)
C、傅說(yuè) 膠鬲(gé) 醴(lǐ)泉 畎(quǎn)畝
D、至于郢(chéng) 一簞(dàn)食 蹴(jiù)爾 相(xiāng)梁
3、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義項(12分)
(1)、北方有侮臣者( )
A、欺侮 B、欺騙 C、招待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A、區(qū)域 B、限制 C、范圍
(3)所惡有甚于死者( )
A、惡劣 B、討厭 C、兇狠
(4)安知魚之樂( )
A、安全 B、怎么 C、哪里
4、下面加點字不是通假字的是( )(4分)
A、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C、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5、對加點的詞類活用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4分)
A、吾義固不殺人(名詞用作動詞,講道義)
B、所以動心忍性(形容詞用作動詞,激動)
C、犀兕麋鹿?jié)M之(形容詞用作動詞,充滿)
D、惠子相梁(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
6、下列各組加點詞的用法、釋義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4分)
A、子墨子聞之 愿借子殺之
B、胡不見我于王 于是見公輸般
C、所惡有甚于死者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仰而視之曰:“嚇!” 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7、對下列特殊句式的判斷錯誤的是( )(4分)
A、“宋何罪之有”是倒裝句,“之”是倒裝的標(biāo)志。
B、“舜發(fā)于畎畝之中”是被動句。
C、“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是省略句。
D、“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是判斷句,“也”是判斷的標(biāo)志。
8、背誦檢測。(8分)
A、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義, 。 , 。
B、故曰, ,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 ,甲光向日金鱗開。
D、欲為圣明除弊事, 。
二、閱讀理解(52分)
(一)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完成8~14題。(30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8、給下列加點字注音。(4分)
百里奚( ) 曾益其所不能( )
9、對加點字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4分)
A、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良師益友(有好處的)
C、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災(zāi)禍) 故患有所不辟也(憂慮)
D、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一鼓作氣(振作)
10、將原文中的空缺補出。(4分)
11、第一段作者列舉舜、傅說等六人的經(jīng)歷,是為了證明什么觀點?(4分)
我的理解: 。
12、第二段談到個人經(jīng)過痛苦斗爭進(jìn)程而得到的好處是什么?(用文中的三個字概括)(4分)
。
13、造成一個國家滅亡的原因是什么?(4分)
我的理解:
。
14、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談?wù)勀銓@則短文觀點的看法。(6分)
我的看法:
。
(二)寡人之于國也(22分)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xùn)|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痹唬骸巴跞缰?,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峰槭橙耸扯恢獧z,途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BR> [注]:⑴、河內(nèi)兇:河內(nèi)地方遭了饑荒。 ⑵、填然鼓之:戰(zhàn)鼓咚咚敲響。
⑶、走,跑。 ⑷、直,通“只”。 ⑸、餓殍,道路上有餓死的人。
⑹、非我也,歲也,這句話的意思是“這不是我的罪過,而是由于年成不好”。
15、讀原文,填空。(10分)
(1)、語段出自《孟子》,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時期______家,是繼________(人名)之后的儒家學(xué)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2)、孟子善于比喻說理,“五十步笑百步”就是一個的比喻,聯(lián)系全文,“五十步”比喻_______________,“百步”比喻_____________ 。
(3)、“五十步笑百步”流傳到今天,已經(jīng)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這個成語的本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引申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給加點字注音。(3分)
移其粟于河內(nèi) ( ) 王好戰(zhàn)( ) 棄甲曳兵( )
17、解釋加點字。(3分)
或百步而后止( ) 棄甲曳兵而走( )( )
18、“以”字的意思和用法與“以五十步笑百步”一句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以牒為械 B、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C、所以動心忍性 D、是亦不可以已乎
19、從下面的兩個問題中選擇一個作答。
(1)本文所出現(xiàn)的梁惠王是個什么樣的君王?孟子對其持什么態(tài)度?談?wù)勀愕目捶ā?BR> (2)聯(lián)系我們學(xué)習(xí)過的課文以及你所了解到的孟子的思想,結(jié)合這則短文,談?wù)勀銓γ献雨P(guān)于戰(zhàn)爭、治國等方面的認(rèn)識,能談多少就談多少。(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