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升初語文高頻知識點修辭練習(xí)題答案

字號:

1.⑴擬人;⑵夸張;⑶排比;⑷比喻;⑸反問;⑹擬人;⑺夸張;⑻設(shè)問;⑼對偶;⑽借代;⑾對偶;⑿反問;⒀擬人;⒁設(shè)問;⒂反問
    【解析】
    思路解析:常見的修辭手法為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shè)問、反問八種??疾樾揶o手法的目的是指#小升初# #2017年小升初語文高頻知識點修辭練習(xí)題答案#言實踐,而不是單純考查概念。一般從兩個方面考查:一是對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辨認(rèn)和理解;二是根據(jù)表達(dá)的需要,正確靈活地運(yùn)用修辭手法等。
    解析:
    ⑴擬人修辭是指把事物當(dāng)作人一樣來寫,賦予事物人的動作和感情。就像童話里的動物、植物能說話,能大笑。本句中將"揮動手掌"、"招呼"、"歡迎"等人類才有的動作,用來修飾薺菜,顯然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⑵夸張:是為了達(dá)到某種表達(dá)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手法。本題中"好事做了一火車"著意夸大雷鋒好事做得多,因此是夸張的修辭手法。
    ⑶排比: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三個或三個以上)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手法。本句中"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場跑,捉幾回迷藏"運(yùn)用了3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的句式,因此是排比的修辭手法。
    ⑷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換言之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本句中"仿佛"屬于喻詞,將"醉人的綠"比喻成"極大的荷葉鋪著"。
    ⑸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dá)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讀者或聽者可以從反問句中領(lǐng)會到作者想要表達(dá)的意思。本題中用含"不"的疑問句反問別人已經(jīng)知道的結(jié)果,即"人與山的關(guān)系日益密切,一定會使人感到親切、舒服"。因此原句是反問句。
    ⑹擬人。睡覺、起床都是人類所特有的動作,在這里用來修飾蒲公英,很顯然是擬人。
    ⑺夸張。風(fēng)能把女人吹走,極力說明女人身子單薄,因此是夸張。
    ⑻設(shè)問:常用于表示強(qiáng)調(diào)作用。為了強(qiáng)調(diào)某部分內(nèi)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本題現(xiàn)提出問題"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然后緊跟"原來"一詞闡述問題的原因:"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句中有問有答,因此是設(shè)問。
    ⑼對偶:是用字?jǐn)?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dá)兩個相對應(yīng)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手法。本句中前后兩句話字?jǐn)?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同、意思相關(guān),因此是對偶。
    ⑽借代:是一種說話或?qū)懳恼聲r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dá)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guān)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手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xiàn),用"借體"來代替。本句中用"紅領(lǐng)巾"借代學(xué)生,學(xué)生是本體,紅領(lǐng)巾是借體。
    ⑾對偶:是用字?jǐn)?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dá)兩個相對應(yīng)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手法。"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句中前后兩句話字?jǐn)?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同、意思相關(guān),因此是對偶。
    ⑿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dá)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讀者或聽者可以從反問句中領(lǐng)會到作者想要表達(dá)的意思。本句只問不答,用"難道"一詞反問,說明"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的"是真理。
    ⒀擬人。眨眼睛是人的動作,這里修飾星星,因此是擬人。
    ⒁設(shè)問:常用于表示強(qiáng)調(diào)作用。為了強(qiáng)調(diào)某部分內(nèi)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本題現(xiàn)提出問題"我們是革命的隊伍,我們的宗旨是什么?"然后敘述問題的答案:"是為人民服務(wù)"句中自問自答,因此是設(shè)問。
    ⒂反問。用"怎能"一詞發(fā)問,表達(dá)出"我們不能不管"的意思。
    易錯提示:對修辭手法的定義掌握不牢容易出錯,設(shè)問句和反問句容易混淆。設(shè)問是有問有答,例如14題;反問是對已知實事的提問,句子中通常有"難道""怎能"等詞語,例如12題。二者在做題過程中角容易混淆,出現(xiàn)錯誤。
    2.D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修辭手法的辨認(rèn)和理解,要求學(xué)生能結(jié)合語境,辨別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解析:
    ⑴排隊、點頭、鞠躬都是人的動作,這里用來描寫秧苗,所以是擬人;
    ⑵將月亮比作小船,所以是比喻;
    ⑶"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是三個以上相同結(jié)構(gòu)的句式,所以是排比;
    ⑷"萬丈巨浪"極力夸大描寫黃河浪大,所以是夸張。
    易錯提示:做選擇題時要注意題干要求,不注意題干要求很容易出錯。
    3.A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修辭手法的辨認(rèn)和理解,要求學(xué)生能結(jié)合語境,辨別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解析:
    A是將"他"病好以后與病前作對比,天天練長跑,不是比喻;
    B將胡須比喻成隸體"一";
    C將少年時代的生活比喻成畫頁、樂章;
    D將秋風(fēng)比喻成細(xì)雨煙。
    易錯提示:做選擇題時要注意題干要求,不注意題干要求很容易出錯。
    4.D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修辭手法的辨認(rèn)和理解,要求學(xué)生能結(jié)合語境,辨別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解析:
    A將老單身漢比喻成木條,突出單身漢的瘦削,但木條有粗有細(xì),因此不是很貼切;
    B將滿月比喻成赤紅的大金盤,金盤一般都是用來比喻太陽,因此不是很貼切;
    C將眼睛比喻成黑色眼鏡,二者形象上沒有共同點,因此不貼切;
    D將沙比喻成雪,月比喻成鉤,與前三項相比比喻最為貼切。
    易錯提示:做選擇題時要注意題干要求,不注意題干要求很容易出錯。本題要求找出比喻最貼切的一項,換言之就是每一個選項都可能是正確的,但是存在比喻不貼切的現(xiàn)象,因此要選擇最完美的選項
    5.B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修辭手法的辨認(rèn)和理解,要求學(xué)生能結(jié)合語境,辨別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解析:
    A是比喻句,將眼睛比喻成秋水;
    B是擬人句,俯瞰是人的動作,這里用來修飾星星,賦予星星人的動作;
    C是比喻句,將光帶比喻成彩虹;D是比喻句,將夜空比喻成大海。
    易錯提示:做選擇題時要注意題干要求,不注意題干要求很容易出錯。
    6.C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修辭手法的辨認(rèn)和理解,要求學(xué)生能結(jié)合語境,辨別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解析:A是比喻句,將秋水比喻成明鏡;B是對偶句,前后句式相同;C是設(shè)問句,有問有答,不是反問句;D是擬人句,用奔跑等詞語表示索溪的動作。
    易錯提示:做選擇題時要注意題干要求,不注意題干要求很容易出錯。
    7.D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修辭手法的辨認(rèn)和理解,要求學(xué)生能結(jié)合語境,辨別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解析:①是雙關(guān),"聯(lián)想"在這里既是指電腦,又是想象的意思;②是比喻,將牛奶的香濃比喻成絲的感受;③是擬人,"伴"是人的動作,這里修飾"新版面福瑞卡";④是對偶,前后句式結(jié)構(gòu)相同。
    易錯提示:做選擇題時要注意題干要求,不注意題干要求很容易出錯。
    8.C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修辭手法的辨認(rèn)和理解,要求學(xué)生能結(jié)合語境,辨別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解析:
    A是反問句,有"怎能"一詞,說明畫不出祖國的面貌這一實事;
    B不是排比句,因為只有兩個相同句式的句子,排比句要求最少三個;
    C是比喻句,將小楷比喻成小螞蟻;
    D是比喻句,將"你們"比喻成初升的太陽。
    易錯提示:做選擇題時要注意題干要求,不注意題干要求很容易出錯。
    9.D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修辭手法的辨認(rèn)和理解,要求學(xué)生能結(jié)合語境,辨別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解析:①是夸張,用十里香夸大說明酒香;②是比喻句,將眼睛比喻成心靈的窗戶;③是擬人句,"陪伴"是人的動作,這里用來修飾春天;④對偶句,前后句式相同。
    易錯提示:做選擇題時要注意題干要求,不注意題干要求很容易出錯。
    10.A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修辭手法的辨認(rèn)和理解,要求學(xué)生能結(jié)合語境,辨別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解析:《手術(shù)臺就是陣地》是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手術(shù)臺比作陣地;《蟋蟀的住宅》是擬人的修辭手法,"住宅"是人類居住的房屋,這里的"住宅"指蟋蟀的洞穴,因此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沙漠里的船》是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駱駝比喻成沙漠里的船;《把牢底坐穿》是夸張的修辭手法,牢底不可能被坐穿,在這里夸大說明在牢里待得時間長。
    易錯提示:做選擇題時要注意題干要求,不注意題干要求很容易出錯。
    11.D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修辭手法的辨認(rèn)和理解,要求學(xué)生能結(jié)合語境,辨別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解析:
    A擬人句,喜歡是人的動作,這里用來修飾牙齒;
    B擬人句,餓了是人的動作,這里來說垃圾箱;
    C擬人句,握手是人的動作,這里用來修飾農(nóng)行;
    D是排比句,有三個以上的相同句式。
    易錯提示:做選擇題時要注意題干要求,不注意題干要求很容易出錯。本題要求找出與其他三項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要求學(xué)生指出每一個選項的修辭手法,再進(jìn)行比較。
    12.⑴C;⑵B;⑶C;⑷B;⑸A
    【解析】
    思路解析:要求學(xué)生掌握每一種修辭手法的定義,并結(jié)合語境找出相應(yīng)的修辭手法。
    解析:
    ⑴夸張修辭是為了達(dá)到某種表達(dá)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手法。"連根針都插不進(jìn)去"極力說明人多,是夸張的修辭手法。
    ⑵擬人修辭指把事物當(dāng)作人一樣來寫,賦予事物人的動作和感情。睡了是人的動作,這里修飾古老的威尼斯,顯然是擬人手法。
    ⑶夸張修辭是為了達(dá)到某種表達(dá)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手法。"山岡也動了"極力說明聲音大,因此是夸張的修辭手法。
    ⑷邊歌邊舞是人的動作,這里用來修飾蜜蜂,所以本句是擬人句。
    ⑸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換言之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本題將樹葉比喻成彩色的蝴蝶,是比喻句。
    易錯提示:第⑸題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有的學(xué)生看到"空中飛舞"容易誤以為是擬人句,這種情況要結(jié)合整句話的意思來判斷,上半句的主語是樹葉,下半句說"像是一只只彩色的蝴蝶"因此是將樹葉比喻成蝴蝶。此處比較容易出錯。
    13.
    ⑴輕紗,云;⑵鎧甲,路面;⑶長龍,長城;⑷老人、巨象、駱駝,桂林的山;⑸屏障、竹筍,桂林的山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察的是比喻句的運(yùn)用,要熟練掌握比喻句中的本體和喻體。
    解析: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換言之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
    ⑴"一縷一縷輕紗似的云。"將輕紗比喻成云。
    ⑵破折號是解釋說明的作用,解釋路面是公路的鎧甲,因此將路面比喻成鎧甲。
    ⑶長城是本體,長龍是喻體,因此將長城比喻成長龍。
    ⑷"桂林的山真奇啊"說明桂林的山是本體,老人、巨象、駱駝是喻體。
    ⑸"桂林的山真秀啊"說明桂林的山是本體,屏障、竹筍是喻體。
    易錯提示:⑷、⑸題本體只有一個,喻體有多個,因此答題時很可能回答得不全面,有遺漏,此處比較容易出錯。
    14.⑴難忘;⑵有的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排比句的句式結(jié)構(gòu),了解什么是排比句的提示語。排比句必須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相同句式組成的,兩個不能構(gòu)成排比句,尋找排比句提示語一定要在相同句式中尋找。
    解析:排比: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三個或三個以上)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手法。
    ⑴排比句是"難忘……難忘……難忘……難忘……"因此,"難忘"是提示語。
    ⑵排比句是"有的……有的……有的……"因此,"有的"是提示語。
    易錯提示:尋找排比句提示語一定要在相同句式中尋找。
    15.
    ⑴秋天,果子成熟了,向日葵卻謙虛地低下了頭。
    ⑵春天來了,花壇里的花在相互比美。
    ⑶浪花歡快地拍打著沙灘。
    ⑷小溪笑著、蹦著從山上流下來。
    (答案不)
    【解析】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擬人句的運(yùn)用,擬人句指把事物當(dāng)作人一樣來寫,賦予事物人的動作和感情,解答本題時要把相關(guān)事物賦予人類特有的情感或動作,注意要符合事物的特點和語境。
    解析:
    ⑴看到題目,秋天,果子成熟了,向日葵卻怎么地低下了頭,怎么樣低下了頭,必須是擬人,那形容人什么地低下頭,有很多詞,像卑微地低下頭,慚愧地低下頭,謙虛地低下頭。這里秋天,向日葵也成熟了,滿載著果子,沉甸甸地低下了頭,那用什么來形容呢,還必須是擬人,很顯然,向日葵也收獲了果實,他不炫耀,不夸大自己的成果,很謙虛,因此,謙虛地低下頭。
    ⑵春天來了,花壇里的花在干什么呢?花壇里有很多花,而且都很美麗。一般形容花,都是爭相開放,你開得漂亮,我比你還漂亮,對,那就是比美。因此,春天來了,花壇里的花在比美。
    ⑶浪花對沙灘。一般都是這么形容的:浪花怕打著沙灘。一個浪接著一個浪涌上海灘邊,撞擊著沙灘,激起一朵朵浪花。怕打更顯浪花的溫柔,輕輕地拍打。光說拍打,又顯得不夠生動,加上歡快地拍打,顯出浪花跟沙灘一起像孩子們一樣玩耍。
    ⑷小溪從山上流下來,是怎么流下來地呢。假設(shè)一個孩子,爬到山頂后,從山上下來,他會是怎么下來的呢?一定是高高興興地,蹦蹦跳跳地,歡聲笑語地,從山上下來的。因為,看完風(fēng)景,游覽完大自然,呼吸完新鮮空氣,孩子心情非常高興。因此,小溪笑著,蹦著,從山上地流下來。
    易錯提示:擬人句一定要有人才能做出動作,來修飾要說明的事物。另外不能將要說明的事物說成是"像人一樣",這樣是寫比喻句而不是擬人句。例如:小溪像活潑的孩子,蹦蹦跳跳從山上流下來。這里將小溪比喻成孩子,不是擬人句。此處比較容易出現(xiàn)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