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師資格考試八大記憶口訣要素

字號:

#教師資格考試# #2017年教師資格考試八大記憶口訣要素#:背書簡直是這個世界上痛苦的事情之一,所以,掌握好一種更便捷的記憶技巧,便是救人于苦海的善舉。所以,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無憂網(wǎng)考學習一些比較好用的記憶方法吧。
    教學原則是從人們的教學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從孔子、《學記》到夸美紐斯、赫爾巴特、烏申斯基等逐步形成了直觀性、系統(tǒng)性、啟發(fā)性、鞏固性等傳統(tǒng)的教學原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教育知識與能力中涉及到的高頻考點——我國常用的八大教學原則。
    (一)科學性和思想性統(tǒng)一原則(科學性與教育性統(tǒng)一原則):即教學過程中既要傳授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學原則與之同理。
    案例:王老師在歷史課上講到抗金英雄岳飛時,從歷史事實出發(fā),高度贊揚了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同學們受到了感染,王老師的教學主要體現(xiàn)了哪一教學原則( )。
    A.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tǒng)一 B.直觀性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解析:題干中王老師“從歷史事實出發(fā)”,說明王老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遵循了科學性這一原則;其次王老師“高度贊揚了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同學們受到了感染”,說明王老師充分利用岳飛的英雄事跡對學生們進行了愛國主義精神教育,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水平,遵循了思想性原則。故選A。
    (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即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同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學生后能夠?qū)W懂學會、學以致用。
    (三)直觀性原則:即教學中學生運用各種感官的觀察或者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獲得直接經(jīng)驗,豐富他們的感官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fā)展認識能力??涿兰~斯的“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等”和烏申斯基的“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就是直觀性原則的體現(xiàn)。
    案例:羅老師講解《觀潮》這篇課文時,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錢塘江大潮雄偉壯觀。他在教學中貫徹了( )。
    A.直觀性原則 B.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jié)合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鞏固性原則
    解析:題干中羅老師播放視頻這一行為就是將教科書上的文字描述通過動態(tài)的、能用五官進行直接感知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豐富了學生關于錢塘江大潮的感性認識。故選A。
    (四)啟發(fā)性原則:即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生動活潑的學習,后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視啟發(fā)教學,如: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記》中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蘇格拉底的“產(chǎn)婆術”和第斯多惠的“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fā)現(xiàn)真理”。
    以上是八大教學原則中的前四則,后四則以及口訣我們下期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