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班主任李老師在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學生高某的作業(yè)本中夾了一封寫有×××收的信件,李老師順便拆封閱讀了此信。這是高某寫給一位女同學的求愛信,李老師看了十分生氣,后來在班會上宣讀了此信,同時對高某提出了批評。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張字條后離家出走。高某家長找到李老師理論并要求將高某找回。李老師解釋說:“我作為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職責,我批評高某是為了教育和愛護他。他是從家中出走的,與我的工作沒有關系?!?BR> 請問:(1)李老師的哪些做法不正確?試述你的判斷所依據的法規(guī)及條款。
(2)李老師的解釋是否正確?為什么?
【答案要點】(1)李老師私自拆閱學生高某信件的行為和在班會上宣讀高某信件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因為上述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0條和第31條的規(guī)定。
(2)李老師的解釋不正確,因為李老師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的職責,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礎上?!督處煼ā芬?guī)定,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弊鹬貙W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教師的基本的職業(yè)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愛護學生而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本案例中李老師不適當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高某的離家出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開學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鄒老師走進教室,發(fā)現黑板上寫著“你也下課吧”五個大字。原來,該班已連續(xù)換了兩任班主任,原因是該班學生無論是學習、衛(wèi)生以及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的表現都極差,前兩任班主任就因為在班主任積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當班主任的資格。
問題:如果你是鄒老師,你該怎么辦?
【答案要點】我會在知行統(tǒng)一原則和以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的指導下,運用陶冶教育法。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能言傳、言教,還要善于身教、情教。這種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為舉止,對學生深切期望和真誠的愛,以及自己的情操來接觸、感化學生。這種感化是由學生對老師的注目而產生。
3.班里新轉來一位貧困生,由于遭遇了種種生活的變故而悲傷消極,不認真學習,不愿意和同學交往,不信任老師。一天早上,李老師發(fā)現學校新栽下的小樹需要護理,就請這位同學跟他一起去照顧小樹。在勞動過程中,蘇老師很自然地從討論小樹的成長入手,和他探討人生問題,他的眼睛里第充滿了興奮的神采。后來這位同學慢慢變得積極、活潑起來。
從教師職業(yè)道德角度分析蘇老師的教育行為。
【參考答案】首先,蘇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崇高的教師職業(yè)理想。這一理想要求教師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努力做一名優(yōu)秀教師。蘇老師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yè),熱愛自己的學生,立志幫助這名學生使其有所改變,并為此而努力。
其次,蘇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崇高的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集中體現了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和教書育人的要求。蘇老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終幫助該學生變得積極、活潑起來。
4、某中學校一位實習老師,教數學。他上課很有趣,但對學生很嚴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題目做不出題,就會罵人。嚴重的是,一個學習不好的男同學被教了好幾次還做不對,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頭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話罵他。那個男生受不了這樣的刺激,后厭學,不肯再讀書了,連高中都沒上。
問題:(1)從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師行為存在的問題。
(2)從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師行為存在的問題。
【參考答案】(1)這位數學實習教師辱罵、體罰學生是嚴重違背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行為。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規(guī)定教師應當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2)我國的《教師法》第八條第4項“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條第1項“規(guī)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读x務教育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3)嚴重結果:造成了這位學生厭學甚至棄學;其行為嚴重違背了教師職業(yè)道德,對教師的師德形象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5.請以“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1000字。
【參考答案】
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
同樣半杯水,樂觀的人會說:“我還有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我只剩半杯水了”。正如塞爾瑪女士一樣,同樣一片地方,卻產生了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教師看待學生,也應如此,要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關心、熱愛全體學生。
斯賓塞曾說過:“仔細觀察是取得偉大成就的一個因素?!蓖ㄟ^觀察了解學生也是教師做好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塞爾瑪之所以能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了一本《快樂的城堡》,正是因為她的仔細觀察和主動樂觀地探究周圍一切的精神。作為教師也要善于觀察,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得到發(fā)展。
魯迅曾說過:“教育植根于愛?!标P愛學生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塞爾瑪女士開始研究千姿百態(tài)的仙人掌,欣賞曼妙的落日和海市蜃樓,正是她開始熱愛這片天地的過程。關愛學生,要愛全體學生,在整個班集體中,教師不僅要愛成績好的學生,更要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愛。關愛學生,要使愛與尊重信任相結合,充分發(fā)揚民主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除此之外,教學還應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每個學生身上都既有積極的因素,又有消極的因素,正如塞爾瑪母親的回信上:“一個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一個看到的卻是天上的星星?!弊鳛榻處煟浞址糯髮W生身上的優(yōu)點,并運用賞識教育,幫助、引導其通過利用積極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極因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完全的性格特征。
總之,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希望老師重視他。他們都很在乎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每個學生身上都匯集著不同色彩的光芒,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不管他學習好與不好,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能力和潛力,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教師要熱愛學生,善于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用心去面對每一位學生,把自己真誠的愛奉獻給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愛,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好學生。
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yōu)點給予贊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fā)學習動力,培養(yǎng)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氛圍。
請多給學生一點贊美吧,因為他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你的贊美之中!
(2)李老師的解釋是否正確?為什么?
【答案要點】(1)李老師私自拆閱學生高某信件的行為和在班會上宣讀高某信件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因為上述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0條和第31條的規(guī)定。
(2)李老師的解釋不正確,因為李老師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的職責,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礎上?!督處煼ā芬?guī)定,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弊鹬貙W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教師的基本的職業(yè)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愛護學生而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本案例中李老師不適當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高某的離家出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開學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鄒老師走進教室,發(fā)現黑板上寫著“你也下課吧”五個大字。原來,該班已連續(xù)換了兩任班主任,原因是該班學生無論是學習、衛(wèi)生以及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的表現都極差,前兩任班主任就因為在班主任積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當班主任的資格。
問題:如果你是鄒老師,你該怎么辦?
【答案要點】我會在知行統(tǒng)一原則和以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的指導下,運用陶冶教育法。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能言傳、言教,還要善于身教、情教。這種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為舉止,對學生深切期望和真誠的愛,以及自己的情操來接觸、感化學生。這種感化是由學生對老師的注目而產生。
3.班里新轉來一位貧困生,由于遭遇了種種生活的變故而悲傷消極,不認真學習,不愿意和同學交往,不信任老師。一天早上,李老師發(fā)現學校新栽下的小樹需要護理,就請這位同學跟他一起去照顧小樹。在勞動過程中,蘇老師很自然地從討論小樹的成長入手,和他探討人生問題,他的眼睛里第充滿了興奮的神采。后來這位同學慢慢變得積極、活潑起來。
從教師職業(yè)道德角度分析蘇老師的教育行為。
【參考答案】首先,蘇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崇高的教師職業(yè)理想。這一理想要求教師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努力做一名優(yōu)秀教師。蘇老師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yè),熱愛自己的學生,立志幫助這名學生使其有所改變,并為此而努力。
其次,蘇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崇高的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集中體現了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和教書育人的要求。蘇老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終幫助該學生變得積極、活潑起來。
4、某中學校一位實習老師,教數學。他上課很有趣,但對學生很嚴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題目做不出題,就會罵人。嚴重的是,一個學習不好的男同學被教了好幾次還做不對,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頭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話罵他。那個男生受不了這樣的刺激,后厭學,不肯再讀書了,連高中都沒上。
問題:(1)從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師行為存在的問題。
(2)從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師行為存在的問題。
【參考答案】(1)這位數學實習教師辱罵、體罰學生是嚴重違背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行為。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規(guī)定教師應當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2)我國的《教師法》第八條第4項“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條第1項“規(guī)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读x務教育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3)嚴重結果:造成了這位學生厭學甚至棄學;其行為嚴重違背了教師職業(yè)道德,對教師的師德形象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5.請以“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1000字。
【參考答案】
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
同樣半杯水,樂觀的人會說:“我還有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我只剩半杯水了”。正如塞爾瑪女士一樣,同樣一片地方,卻產生了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教師看待學生,也應如此,要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關心、熱愛全體學生。
斯賓塞曾說過:“仔細觀察是取得偉大成就的一個因素?!蓖ㄟ^觀察了解學生也是教師做好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塞爾瑪之所以能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了一本《快樂的城堡》,正是因為她的仔細觀察和主動樂觀地探究周圍一切的精神。作為教師也要善于觀察,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得到發(fā)展。
魯迅曾說過:“教育植根于愛?!标P愛學生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塞爾瑪女士開始研究千姿百態(tài)的仙人掌,欣賞曼妙的落日和海市蜃樓,正是她開始熱愛這片天地的過程。關愛學生,要愛全體學生,在整個班集體中,教師不僅要愛成績好的學生,更要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愛。關愛學生,要使愛與尊重信任相結合,充分發(fā)揚民主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除此之外,教學還應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每個學生身上都既有積極的因素,又有消極的因素,正如塞爾瑪母親的回信上:“一個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一個看到的卻是天上的星星?!弊鳛榻處煟浞址糯髮W生身上的優(yōu)點,并運用賞識教育,幫助、引導其通過利用積極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極因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完全的性格特征。
總之,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希望老師重視他。他們都很在乎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每個學生身上都匯集著不同色彩的光芒,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不管他學習好與不好,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能力和潛力,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教師要熱愛學生,善于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用心去面對每一位學生,把自己真誠的愛奉獻給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愛,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好學生。
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yōu)點給予贊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fā)學習動力,培養(yǎng)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氛圍。
請多給學生一點贊美吧,因為他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你的贊美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