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判斷題目倍受各種考試青睞,事業(yè)單位考試也不例外。根據近年考情可知,邏輯判斷中??枷魅跣皖}目。這類題目的解題需要對題干的論證結構進行分析,了解論證的方式從而針對性的找到題目論證的漏洞,這樣削弱的角度才會是有效可行的。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題干為因果論證的一種形式——已知結果推斷原因。
已知結果推斷原因是指因果關系中出一個事實B,然后推測A是導致事件B的原因。簡單舉個例子來看:上學路上,李雷發(fā)現韓梅梅臉上多了幾顆痘痘,李雷據此推測:這應該是因為韓梅梅最近吃了火鍋。此類論證典型削弱角度有兩個方面:一、⑴另有他因,C是B原因。如果指出韓梅梅最近用了美白化妝品過敏長痘,這就起到從另有他因角度削弱。二、否定此因,A不是B的原因。如果指出韓梅梅日常愛吃火鍋但是都沒長過痘痘。這就從否定此因角度進行削弱。
接下來我們看兩個例題,認真體會削弱的角度。
例1.在一次考古發(fā)掘中,考古人員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fā)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文(音kuí,一種變體的龍文)陶片。對此,專家解釋說,由于雨水沖刷等原因,這些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專家的觀點?
A.在這座唐代古墓中還發(fā)現多件西漢時期的文物
B.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
C.并非只有先秦時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書寫夔文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風俗是將墓主生前喜愛的物品隨同墓主一同下葬
例1.【答案】B。中公解析:削弱型題目。專家的觀點認為雨水沖刷是唐代墓穴中發(fā)現先秦陶片的原因。A項中的西漢時期文物對題干觀點構不成影響;B項反駁了雨水沖刷的可能性,直接削弱了專家的觀點;C項與題干論證無關,題干發(fā)現的是先秦的陶片;D項說明唐代墓穴中有先秦陶片可能是“另有他因”,但無法反駁雨水沖刷也是原因之一,削弱程度不如B項。
例2.提起極地冰,很多人眼前總是浮現出一幅潔白無瑕、晶瑩剔透的景觀。然而,在北緯71度、西經168度附近的北冰洋海域,“雪龍”號首次駛入一片“臟”冰區(qū),只見一塊塊淡藍色的浮冰中間夾雜了許多臟兮兮的黃色冰塊,這種黃色冰塊,既出現在當年的新生冰塊上,也出現在多年冰塊上。對于“人類造成的污染已經殃及極地浮冰”的說法,有專家解釋說這只是生活在極地冰中的一種特有生物——黃褐色的冰藻。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能夠反駁專家上述觀點的是:
A.在新生冰塊上形成冰藻需要多年
B.北極冰中生長有冰藻并不是普遍現象
C.近年來人類踏上北極的次數逐年增加
D.北冰洋周圍的陸地常有沙塵天氣
例2.【答案】A。中公解析:削弱型題目。題干的結論是冰塊上的黃色物質是一種黃褐色的冰藻,論據是“黃色冰塊,既出現在當年的新生冰塊上,也出現在多年冰塊上”。
若A項為真則說明當年新生的冰塊上不可能出現這種黃褐色的冰藻,則在新生冰塊上出現的黃色冰塊不可能是黃褐色冰藻,反駁了專家觀點。B項是否是普遍現象與題干論證無關;C項和D項并沒有明確指出人類活動或沙塵天氣與黃色冰塊的關系,也就不能反駁專家觀點。故答案選A。
綜上,考生需要在備考過程中,認真研讀題干的論證方式,找準模型,運用典型削弱角度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