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用比例解決問題

字號: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一輛汽車行駛的速度不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
    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行駛的時間和速度。
    看上面的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1)各有哪三種量?
    (2)其中哪一種量是固定不變的?
    (3)哪兩種量是變化的?這兩種量是按怎樣的規(guī)律變化的?他們成是什么關系?
    3、這節(jié)課,我們就應用比例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新授
    1、教學例5
    (1)出示例5:張大媽家上個月用了8噸水,水費是2.8元。李奶奶家上個月用了10噸水,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多少錢?
    (2)學生讀題后,思考和討論下面的問題:
    ① 問題中有哪兩種量?
    ② 它們成什么比例關系?你是根據(jù)什么判斷的?
    ③ 根據(jù)這樣的比例關系,你能列出等式嗎?
    (3)根據(jù)上面三個問題,概括:因為水價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shù)成正比例。也就是說,兩家的水費和用水的噸數(shù)的比值是相等的。
    (4)根據(jù)正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χ元。
    12.8/8=χ/10
    8χ= 12.8×10
    χ=128÷8
    χ= 16 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6元。
    (5)將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進行檢驗。
    2、修改題目:王大爺上個月的水費是19.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多少噸水?(學生獨立應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并交流訂正,使學生明確例5的條件和問題改變后,題目中水費和用水的噸數(shù)的正比例關系沒變,只是未知量變了)
    3、教學例6
    (1)出示例6:書店運來一批書,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2)學生根據(jù)例5的解題思路,思考:題中已知兩個量?什么是一定的?已知的兩個量成什么關系?思考后獨立解答。
    (3)指名板演,全班評講。
    4、做一做:教科書P59“做一做”1、2題,讓學生先判斷兩個量的關系,再進行解答。
    三、鞏固練習
    1、教科書P61練習九第3、4題。學生讀題后,先說說題中哪個量是一定的,再獨立進行解答。
    2、完成練習九第5、6、7題。
    四、總結
    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步驟是什么?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以前學過的用歸一、歸總方法解答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能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對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
    2、 提高學生對應用題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能力和對正、反比例的判斷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答應用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
    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歸一、歸總應用題。
    教學難點:
    正分析題中的比例關系,列出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