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物理復習提綱:力

字號:


    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力的起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力產(chǎn)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
    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力的性質(zhì):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說明:力可以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tài),包括使運動的物體靜止、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使物體速度的大小改變、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
    力的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表示。
    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
    力的測量:
    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分類:彈簧測力計、握力計。
    彈簧測力計:
    A、 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針是否指零;“調(diào)”:調(diào)零;“讀”:讀數(shù)=掛鉤受力。
    C、 注意事項: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量程。
    D、 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制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zhuǎn)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強計等。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 和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力的三要素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表示法:
    力的圖示:
    定義:用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的做法。
    具體做法: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在線段的末端的畫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用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在圖中附有標度。
    力的示意圖:不需要嚴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點的簡易圖示叫力的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