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0世紀主要的教育學流派主要有實驗教育學,文化教育學,實用主義教育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和批判教育學。
82,實驗教育學的代表人物事德國的梅伊曼和拉伊,法國的比納,美國的霍爾和桑代克,代表著作有《實驗教育學》《實驗教育學綱要》
83,文化教育學又稱精神科學教育學。代表人物有狄爾泰,斯普蘭格,利特。代表著作主要有《關于普遍妥當的教育學的可能》《教育與文化》
84,歐美教育革新運動是19末20初在西歐一些國家和美國興起的旨在改造傳統(tǒng)教育,使之適應現在社會變化的教育革新運動,也被稱為“新教育運動”
85,實用主義教育學代表是杜威和克伯屈,代表作有<民主主義與教育>《經驗與教育》《設計教學法》。
86,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基本觀點:①教育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②教育起源于生產勞動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④現代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⑤教育的相對獨立性⑥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
87,克魯普斯卡婭的《國民教育與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探討教育學問題的著作
88,1939年凱洛夫的《教育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89,我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是楊賢江的《新教育大綱》(1930年)化名李浩吾。
90,批判教育學是當代西方教育理論界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有美國的鮑爾斯,金蒂斯,阿普爾,法國的布厄迪爾。代表作有《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教育與權力》《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